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528節
“這小子,是故意忽悠人?”比爾卡爾仔細琢磨著。 過了好一會兒,邱會安終于回來了,他的臉上滿是尷尬的笑,實際上,他剛才在拐彎的地方看了好半天,確定沒有危險才過來的。 就和他想的一樣,桌上的人看過來的目光都非常怪異。 可不只是比爾卡爾一個人,包括羅大勇、朱萍、張志強,都聽邱會安說起過研究內容,也聽到過那句‘絕對不是黎曼猜想’。 現在,怎么說? 這時候,王浩已經弄明白了經過,也有點理解為什么比爾卡爾反應會這么大了,但他覺得應該幫學生做一下解釋。 王浩道,“我們確實不是研究黎曼猜想?!?/br> 一句話說出來就吸引了注意。 他繼續道,“是這樣的,最開始只是小丁的一個想法,他在研究高次質點函數代入最小對節點后所得到的函數,我們稱之為最小質數對節點函數?!?/br> “在研究的過程中,他發現最小質數對節點函數對應的五維虛數圖形中,存在一個交線的復平面,可能和黎曼猜想有關?!?/br> “這些,你們應該知道?!?/br> 其他人都跟著點頭。 因為王浩做高次質點函數報告的時候,讓丁志強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就連網絡上都能找到相關的內容。 王浩繼續道,“后來我們繼續研究,就發現黎曼猜想的非平凡零點都被包含在復平面中?!?/br> “實際上,我們研究的是這個復平面,證明的是高次質點函數第一問題?!?/br> “換句話說……” 這時候,羅大勇扯著嘴角接了一句,“黎曼猜想只是附帶成果?” “可以這么說?!蓖鹾瓶隙ǖ狞c頭。 一桌人的表情頓時向羅大勇靠齊,他們都感覺腦子嗡嗡的響。 黎曼猜想……只是附帶成果? 附帶成果? 那可是黎曼猜想??! 他們都不知該說什么好了,就連比爾卡爾都被驚到了。 一時間桌上安靜。 好半天都人能說一句話,還是朱萍大大咧咧的問道,“你們都怎么了?表情這么怪?” “你不驚訝嗎?”張志強木然的扭頭問道。 “不驚訝?!?/br> 朱萍很淡定的回答,其他人也都看了過去。 “為什么?” 朱萍說道,“我昨天玩了一個手機游戲,里面的角色有個戰斗力指數,我剛建個角色,戰斗力指數只有10幾點?!?/br> “你要說什么?”張志強滿是不解。 朱萍道,“如果數學水平也來個指數分級,以王浩做參照,他是滿級十萬點,我估計,我最多也就幾百點……” “恩?!?/br> 羅大勇、張志強一起點頭,擺出一副‘你很有自知之明’的樣子。 朱萍氣的直咬牙,繼續道,“現在王浩的指數突破了十萬,變成了十五萬、二十萬,對于我這種幾百點的……根本無所謂了,有什么好驚訝的,反正也肯定追不上?!?/br> “……” “……” 一桌人仔細想了想,忽然覺得朱萍說的非常有道理。 他們看向朱萍的目光都變了。 張志強震驚的看向朱萍,高高的豎起大拇指,用了一個很經典的成語,“朱萍……你簡直……大智若愚??!” 朱萍氣的差點吐血,甩起胳膊把張志強的后背錘的邦邦響,“你才愚!你才愚,我幾百點,你都上不了十!” 張志強忍著疼痛含淚呼喊,“救命啊,大羅!救命!” 羅大勇趕緊躲到一遍,淡定的吐出四個字,“愛莫能助!” “哈哈哈~~~” 其他人頓時歡笑成一團,桌上也回歸了正常氛圍。 …… 論文正式發表是在一周以后。 這主要考慮到中英文版本雜志的發布日期。 科學院旗下《數學學報》發布新一期雜志是在九天后,就干脆和他們商量了一下,讓他們提前兩天發布新一期,就能和《數學新進展》時間湊在一起。 兩份雜志和網絡是同一時間進行發布,有了線上、也有了實體,相對就比較圓滿了。 在王浩和朋友聚會慶祝的時候,地球的另一邊,布魯斯-普利策早早的來到辦公室。 他平時都是九點上班,因為有王浩投稿的論文,也確定了發布時間,就干脆早來了一些,打開郵件就看起了論文。 在查看了標題內容以后,普利策頓時被驚住了。 昨天晚上收到王浩的信息,確定了新論文刊載到下一期,但他不清楚具體內容,只是知道和高次質點函數有關。 他完全沒有想到,竟然會有黎曼猜想的證明,不由得感嘆一句,“不愧是王浩??!” 過去兩年時間,王浩都沒有發布純粹的數學論文,而現在只是短短三個多月時間,就連續完成了兩個成果。 一個是高次質點函數,被認為可能成為數論研究的大突破,為未來的數學理論研究,找到了明確的大方向。 現在…… 黎曼猜想! 普利策都不由得開始想象,新一期刊載以后,會引起多大的轟動了。 另一邊。 科學院旗下《數學學報》編輯部,也收到了王浩發來的論文。 學術并沒有嚴格保密一說。 科學院《數學學報》直接關聯數學所,總有消息會傳過去,數學所的學者拿不到原版論文,但也能大體知道內容。 他們都不由討論起來。 “知道嗎?《數學學報》有王浩的投稿,會在下周發布,黎曼猜想!” “真是黎曼猜想?” “證明了?” “不僅僅是黎曼猜想,我聽湯教授說,還有王氏猜想第一問題?!?/br> “解決了?” “王浩自己證明了?” 數學所好多人都在討論著,也包括專研數論方向的杜海濤教授。 杜海濤和王浩加過好幾次,因為高次質點函數的問題,還特別打電話過去咨詢,結果王浩回了幾句,總結一下就是‘對數學不感興趣’。 “不感興趣?” “應該說,是對‘普通數學研究’不感興趣吧?”杜海濤都不知道該做出什么表情。 黎曼猜想??! 誰會對這種研究不感興趣呢? 更主要是,王浩才剛完成高次質點函數的塑造,只過了短短三個月,就證明了黎曼猜想的證明…… 這速度也太驚人了! 數學所的其他人也意識到了,也都感到非常驚訝。 三個月??! 這么短的時間,他們要完成一個小研究都不容易,可王浩卻完成了黎曼猜想? 人比人,得死! 杜海濤忽然明白為什么王浩不和他說研究方向了。 如果做個比喻來說,王浩就是數學界的億萬富翁,而他最多也只能算是普通工人,一個普通工人問億萬富翁‘怎么擺脫貧困’? 億萬富翁說‘賣掉多余的汽車’、‘把多余的房子租出去’,或者‘賣掉多余的房子’…… 這不是扯嗎? …… 一周后。 西海大學的校門口變了個樣子,一條巨型的橫幅連夜被掛了起來。 有學生溜達著走到校門,就看到了橫幅上寫著——恭喜我校王浩院士完成了黎曼猜想的證明! “什么?” “王浩院士?黎曼猜想?” “我cao!不是真的吧!” 看到的學生們頓時驚住了,一些剛來到學校的教職工也驚住了。 不止是他們…… 有些經過西海大學校門口的上班族,或是早上晨練的人,看到了橫幅都忍不住拍了個照,有的還發布到網絡上詢問。 “是真的嗎?” “王浩院士證明了黎曼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