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518節
“如果距離超過二十公里,就基本上感覺不到了?!?/br> “這是數據分析結果?!?/br> “反應速度更快,但反應會更加的充分,總和爆發的能量會相對強一些……” “爆炸會釋放出……” “到時候,距離五公里,可能會看到……” “我認為……” 王浩連續說了十幾分鐘,有的是直接的數據,有的是對于實驗現象的預計,最后提醒了下安全措施以后,才喝口水坐了下來。 之后等了好半天,會場也沒有人再開口,他有些奇怪的看向了賈樹民,開口提醒道,“賈院士,您來說幾句?” 賈樹民張了張嘴,低頭看了下手里的東西,有些尷尬的扭頭看向段建書,“建書,要不你說說?” 段建書同樣表情尷尬,他猶豫了好半天,干脆看向了蔣學文,“蔣教授?” “咳咳……” 蔣學文用力扯扯嘴角,開口道,“王院士,要不,就到這里吧?” “???好好~~” 王浩有些莫名其妙的收拾起東西。 核物理所的三個負責人,賈樹民、段建書以及蔣學文則一起看過來,臉上的表情滿是哀怨,剛才王浩一口氣把所有東西都說了,甚至細化到‘實驗具體會發生什么’、‘爆炸會產生多少焦耳的熱量’、‘震動級別’的程度。 這比他們準備的內容細節太多了。 他們,還能說什么? 在聽了王浩的總結以后,他們都感覺像是已經完成了實驗,正在做的是實驗總結報告,而不是進行實驗準備。 問題是,到底誰是核物理專家?誰對核反應、核爆炸更了解? 怎么感覺王浩比他們更專業? 等會議結束以后,蔣學文找上了何毅,邊走邊問道,“你們平時實驗前,王院士都是這樣嗎?” “怎么了?” 何毅有些不明所以,滿心疑惑的道,“難道你們不是?” “我們……也是?!?/br> 蔣學文扯著嘴角回答了一句,隨后小聲嘟囔了兩個字,“麻蛋~~” 要是每一次實驗,都能有這么精細的分析預測,別說是核裂變反應堆的研究,可控核聚變裝置都能造出來了! 第三百五十三章 科學研究,怎么能搞個人崇拜主義呢? 考慮到f射線的特性以及保密問題,實驗被安排在凌晨一點左右進行。 晚上十點左右是集體用餐時間,核物理所的幾個人圍坐在一起,說了一下實驗準備的事情,隨后不由得談到了剛過去的會議。 蔣學文開口道,“王院士對實驗的判斷也太精細了,甚至還包括核反應堆、爆炸波及的情況,當時我真不知道該說什么?!?/br> “是??!” 其他幾個人深有同感。 賈樹民院士苦笑一聲,道,“我聽了王院士說的,再看我的總結,發現都被包含在內了,而且比我說的內容更加的精細……” 段建書也無奈搖了搖頭,問道,“你們覺得,王院士的判斷準確嗎?” “應該……” 蔣學文想了一下,“有差異吧,他們那邊不知道情況,但看何毅的意思,對王院士非常信任,大概他們的實驗都是這樣的?!?/br> “但是,我們這邊,要說起對核反應堆的研究,我想誰也趕不上賈老吧?!?/br> 段建書點頭道,“確實。國內來說,小型核反應堆的實驗,賈老做的最多?!?/br> 賈老,就是賈樹民,他從事了三十多年的核物理研究,主要方向就是中小型核反應堆,參與過無數次的小型核反應堆相關實驗,早已是國內外知名的核物理學家。 賈樹民被夸了幾句,臉上也不由得露出自得的笑容,但他的心情很平靜。 因為,蔣學文和段建書說的是事實。 國內來說,想找個比他做過更多小型核反應堆相關實驗的學者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數據方面,我們才是專業的,所有相關數據都了然于胸?!倍谓〞^續道,“像是這次實驗所用的反應堆,地下爆破都已經有過三四次了?!?/br> “即便是點火方式不同,就像是王院士說的反應速度會加快,但這種情況下,誰也不可能提前預測最終情況?!?/br> “我們提供的數據就在那里……” 段建書還要繼續說下去,賈樹民則是揮手打斷了他,“說這么多也沒有用,還是多關注實驗吧,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br> 蔣學文和段建書一起點頭。 …… 實驗相關的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 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這邊的實驗目的就是測試f射線是否能引燃核反應堆。 結果,最重要。 另外,實驗過程中還能夠得到一些制造f射線相關的數據。 現在的f射線早已和最開始不同,他們做了很多次的實驗,已經可以確定現有設備兩分鐘以上的‘場力充能’,并不會發生什么意外。 再加上對于螺旋磁場調節的把控,制造的f射線最高能傳遞過萬米。 實際上,f射線傳遞的距離還能繼續增大,甚至都不確定盡頭是多少,但在繼續增加場力充能時間,就會牽扯到極壓測試,是有很大風險的。 f射線還有個限制是‘橫截面積’,也就是發射瞬間的寬度、平面形態,理論上來說橫截面積越小,傳遞的距離自然也就越大。 但橫截面積小,也就意味著擊中目標后,覆蓋的范圍相對小很多。 如果把f射線作為一種武器,‘威力’自然也就小了。 很重要的一點是,‘橫截面積’并不是隨意控制的,若是想增大房間面積倒是很容易,但減小就要對磁場變動控制更精細。 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在控制磁場變動的過程中,必須要讓螺旋出場出現一個光滑的缺口,而不是直接缺失一部分,否則不止是f射線方向受到影響,到時候,還可能會出現很大的問題,相對來說,損壞被裝置都是小事情,發生爆炸都是有可能的。 f射線的發生設備,是包含疊加力場設備、螺旋磁場設備在內的,還有一些其他輔助的電子設備,并且運行時采用的是高壓、高功率電力支持,內部有強湮滅力場,弱湮滅力場,還包括高磁場…… 等等。 這許多東西放在一起,只要出現問題就很可能不是小問題。 很快。 凌晨到了。 王浩、賈樹民、向乾生、段建書等人,都去了十公里外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巨大的巖石,后面再搭建防護裝置,就可以作為安全場所。 旁邊還有軍車、武裝直升機,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王浩是最受保護的對象,因為牽扯到了核反應,而且實驗還有不確定性,他被勸阻穿上了防輻射服,還直接坐在了直升機上,只要出現一點點可能的危險,直升機就會迅速起飛。 因為對實驗很有信心,他覺得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 但是,其他人不這么想。 好多人都勸他穿上防護服,坐上直升機,知道大家都是一片好心,再加上也不用等太長時間,王浩也只能苦笑的接受。 好在他不是一個人。 賈樹民也被勸著‘享受’了相同的待遇,他倒是比王浩淡定許多,坐下來以后,還和王浩聊起了實驗,“你們那邊怎么樣?那個f射線的發射,沒什么問題吧?” “沒問題,已經做過很多次實驗了,一切都在計劃之中?!蓖鹾泣c頭說道。 賈樹民淡笑的著點,抿嘴思考了好半天,還是忍不住開了口,“王院士,我發現你好像對實驗很有信心,為什么?” “為什么?” 王浩不太理解賈樹民的問題,想了一下才了然說道,“這個實驗沒有理論盲點,而且我們準備的很充分”,他重新強調了一句,“一切都在計劃之中?!?/br> “計劃?是你的那些數據?我不太理解為什么你會把實驗分析的那么詳細?” 賈樹民滿臉寫著不解。 王浩笑道,“如果你們的數據沒錯,我的分析就不會出問題。這一點,我還是有信心?!?/br> 賈樹民思考著點頭,但嘴角卻忍不住撇了一下,他當然不會直接質疑王浩,心里卻想著,‘年輕人啊,有信心確實很好,但還是經歷的失敗太少?!?/br> ‘實驗是很難控制的,理論和實際差異很大?!?/br> 他思考著再一想,又覺得自己杞人憂天了,或許也正因為這種心態,王浩才會達到現在的地步,反正他是比不了的。 ‘如果出現了不在預計中的情況,或者干脆無法引燃……’ ‘到時候,還是要提醒建書和小蔣,不該說的話不要說?!?/br> ‘年輕人很要面子……’ …… 距離核反應堆五公里的實驗基地,里面還有二十多個人,他們是要在一線參與實驗的。 其中最主要還是反重力性的研究中心,他們需要讓設備運轉并發射出f射線。 實驗的直接負責人就是何毅。 當實驗設備正式接通以后,核物理所剩下的四個人都在旁邊圍觀,他們對f射線發生設備太感興趣了,知道里面可是國際關注的強湮滅力場,很可能就是灰暗空間的性態。 只可惜,設備的中心位置都被磁場發生裝置牢牢的包裹住,外面什么都看不到。 在啟動設備的過程中,何毅好奇的問道,“你們都不走嗎?” 他是問的蔣學文。 其實核物理所的幾個人在不在都沒關系,實驗就只是啟動設備制造出f射線就可以了,f射線的方向早就調整好,按照去做就沒有任何問題。 核物理所的人留下來也只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