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512節
二則,規律的初始發現,也具有非凡的價值,他們參與到研究中,或許都一起被載入數學史冊。 —— 東港理工大學,理學院實驗樓。 朱奎揚正坐在一個工作間里,仔細研究中紙上的函數內容。 那是王氏函數。 旁邊的紙簍里已經裝滿了用過的草紙,上面都是一行行復雜的數學列式,桌上也放著好多用過的紙張。 “到底是什么規律呢?怎么就只得出一組數值……” 朱奎揚有些想不通。 他和王浩等人的判斷一樣,認為自己的發現不會只是‘巧合’,區別是他不敢確定,畢竟函數是王浩拿出來的,王浩可是國際最頂級的數學家,而他就只是個數學在讀博士。 簡單來說,信心不足。 旁邊一起讀博的兩個同學,看著埋頭苦思的朱奎揚,不由笑道,“朱奎揚,你還在研究那個超級復雜的函數?” “放棄吧,那可是王浩拿出來的函數,國內外不知道有多少頂級數學家做研究,我們怎么可能研究出來?” “你確定很優秀,可要是放在國際上……更別說和王浩比了?!?/br> 兩個同學說的話很難聽,但卻是事實。 朱奎揚是數學系里非常優秀的在讀博士,但對比的對象也只是他們,放在國際上就不算什么了。 國內外有很多學者都在研究王浩拿出來的函數,他們只是普通的在讀博士,而且還是東港理工大學…… 必須承認,東港理工大學是化學起家,理學院就只是‘添頭’而已。 “我就是感興趣而已,反正也沒什么事?!敝炜鼡P不在意的解釋一句。 “還想想畢業吧!” 旁邊的同學說道,“我們都快畢業了,畢業去干什么?我爸媽建議我出國留學,好找工作?!?/br> “現在出國晚了吧?” “我是準備出去找個工作,計算機方向,應用數學都可以,找個大廠996先干著?!?/br> “朱奎揚,你能留校嗎?” 朱奎揚默默搖頭,“估計留不下來吧……” 當想到畢業的事情,朱奎揚心里也有些煩躁,他的本心來說,是希望能留校的,這樣就可以繼續研究數學。 可是,希望不大。 他正想著的時候,手機忽然響了起來,打來電話的是導師邢書昌。 朱奎揚趕緊上樓了。 邢書昌的辦公室就在樓上,他看到朱奎揚進門,下意識嘆了口氣,好半天才開口道,“奎揚啊,你的留校申請被駁回了?!?/br> 朱奎揚早就有心理準備,還是不由得感到很失落。 雖然他是理學院數學系很優秀的博士,但想留校卻非常的困難。 一則,他沒有留學經歷。 二則,東港理工的數學專業本來就算不上強,他的競爭對手最低也是水木大學、東港大學級別的數學博士,有的還是國外名校的海龜。 現在的時代競爭太激烈了! 邢書昌停頓了好半天,才繼續道,“我是真心希望你能留下來,你的水平不比那些國外名校的博士差,但是……” 他自己都有些說不下去,因為留校的名額要求太高了。 朱奎揚,還差上一些。 即便是有他的面子也沒用,畢竟朱奎揚沒有在讀博期間,拿出什么耀眼的成果,博士論文也只是普通sci水平。 辦公室的氣氛很沉默。 這個時候,門口忽然傳來一聲喊,“朱奎揚!” “就在這邊……” “朱奎揚同學?是在這里吧?邢書昌的學生?” 有個老教授帶頭走進來,旁邊還有行政主任,他們一起走進來,馬上說道,“朱奎揚同學!” “是你吧?” “你就是咱們學校的優秀博士?果然是一表人才!” 朱奎揚有些搞不清情況。 邢書昌也有些發蒙,馬上問向老教授,“徐教授,怎么了?這是……” 徐教授馬上道,“你沒看新聞啊,剛出來的,你這個學生了不得啊,他竟然解決了王浩院士的函數難題!” “——?” “就是那個復雜函數?” “對!了不起啊,一個在讀博士,太優秀了,沒想到我們東港理工,還能培養出……咳咳……” “朱奎揚快畢業了吧?刑教授啊,這種天才,學校一定要留下來!” …… 網絡上已經有很多人在討論了。 究其原因就是,王浩發布了一則新的消息,確定‘王氏函數’的研究有了進展,并明確對朱奎揚表示感謝。 “函數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 我們發現了函數的一個特性:質數對節點構架,有固定的質數對,通過函數能夠計算出另外的質數。 我們進行了幾十組驗算,確定‘質數對節點構架’的存在,研究成果會發表在《數學新進展》。 以此,我決定把新函數命名為‘高次質點函數’。 在此感謝東港理工大學數學系的在讀博士朱奎揚同學,他發現了第一個質數組,并且給我發了郵件。 那是非常有意義的發現。 第二篇研究成果,朱奎揚同學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百四十九章 成果發布,質數對節點,數學新方向! 經過了很多次驗證以后,王浩和其他人一起確定‘5和17’是函數的一個質數對節點,再代入其他的質數,求解從函數轉變的方程,就能夠得到另一個對應的質數。 這個發現是非常重大的。 數學發展到現在,都沒有能夠找到一個類似能確定得到質數解的方程。 每個人都意識到,函數可能蘊含著質數出現的某種規律。 他們對于研究進行了總結,也把整理好的論文投稿給了《數學新進展》,隨后王浩就在網絡上發表了公開消息。 那是在微薄發布的消息。 王浩的微薄賬號有幾千萬的粉絲,他發布的任何消息都能夠引起熱烈的討論,而發布出有關研究的進展,就更是能吸引無數媒體的注意。 當消息真正發布出來以后,快速吸引了大量的討論。 之前王浩拿出的函數就被報道過,他自己也公開的做出了說明,后來還發布了個人的懸賞,宣布任何人在函數的研究中有突破,個人給予高額獎金。 獎金最開始是十萬起,后來慢慢的變成了五十萬起。 從獎金數額的提升也能看出,王浩對于函數研究的重視,同時也能說明,函數的研究難度有么高了。 王浩本來就是世界最頂級的數學家之一,尤其是在數論以及偏微分方程領域,說他是‘第一人’都不為過,因為他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并解決了千禧七大數學難題之一的ns方程問題。 現在的函數研究,王浩個人宣布給予獎金支持,而且獎金說還是五十萬起,自然能吸引很多學者參與。 但是,研究遲遲沒有進展。 數學界好多學者,甚至都認為函數并沒有什么意義。 王浩忽然發布消息說研究有突破,自然吸引了很多注意力,就連普通人群體也非常的關心。 在普通人的視角里,王浩和其他數學物理學家是不一樣的。 這里說的到不是成就,而是說他的研究領域。很多數學家、物理學家也站在科學的最前沿,但他們的研究的內容,普通人完全理解不了。 好多數學家研究也在前沿,但他們的研究,普通人看不懂,也基本上脫離科技。 尤其是理論物理,和基礎數學。 像是一些基礎數學的研究,多數連標題都看不懂,自然沒有興趣。 王浩不一樣。 超導、反重力,和科技直接相關,現在的研究也是理論,確實湮滅物理學最基礎的內容,尤其是基礎數學的研究,一些學科中最頂尖的研究,甚至要理解標題都不容易。 王浩的研究就不一樣了,他不只是研究理論,還研究科技,反重力技術、超導理論,都是直接的科技研究。 他率領團隊制造了最受關注的反重力飛行器。 現在拿出的函數,普通人確實也看不懂,但之前已經被討論過一次,還有不少學者對王浩的研究進行科普,自然就能讓人知道其意義—— “王氏函數的研究,和質量點構架相關?!?/br> “如果能完成湮滅物理學最基礎質量點的構架,后續就能夠聯系其他三種微觀作用力,并實現物理學的大一統?!?/br> 這有多了不起? 在理論物理學界,弦理論也被認為是大一統理論,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不可能,弦理論的大一統只是個暢想而已。 一則是因為,弦理論的很多內容,包括十一維度空間、膜宇宙,聽起來就有些不靠譜,很難貼近現實生活,和常規的物理偏離的很遠。 另外,很重要的是弦理論沒有被證實。 弦理論認為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弦,但根本沒有實驗能驗證。 一個沒有被驗證的理論,即便其理論能完成統一,也不能確定是否是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