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505節
于海濱忽然問道,“王院士,你是打算以黎曼猜想為載體,如果能成功的完成塑造,想要數學上完善研究,就必須要證明黎曼猜想吧?” 王浩點頭,“我不確定是先證明黎曼猜想還是先進行質量點塑造,我更傾向于后者,可以假定黎曼猜想是正確的?!?/br> “在此基礎上,進行質量點的塑造。物理理論并不完全需要完善的數學證明?!?/br> “但是,如果這條路行不通,我可能會考慮研究黎曼猜想……” 他說的非常淡定。 其他人聽的就不淡定了,他們心里分析質量點研究的難度,就只是相互討論一下,并沒有什么概念。 現在知道了。 這個研究的前提,可能需要證明黎曼猜想? 這…… 確定能行嗎? 第三百四十四章 慶?;顒?,從天而降的飛碟! 會議中心。 王浩認真的說起了自己的研究,周圍的學者們也感到很驚訝,他們不由得感慨‘不愧是王浩院士,一出手就不同凡響’。 質量點的數學構造,是湮滅理論的基礎問題,但絕大部分學者也只能想一下,根本連嘗試都不敢嘗試,因為難度實在是太高了。 做一個對比來說,就像是以傳統物理學去構造光子、電子、夸克,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在量子物理學中,各種粒子就是最基礎的單位。 比如,電子。 電子就是最基礎的粒子,只能闡述電子的性質,不能論述電子的構成,因為電子已經被定義為基礎粒子。 王浩提出了湮滅力,完善成為了湮滅物理學,以此完成了光子的數學構架,但也只是以光子構架論述暗物質的存在性,而不是去聯系其他物理問題進行解析。 在湮滅物理學中,粒子不再是最小的單位,最小的單位變成了‘質量點’。 質量點,也只是一個概念。 “像是質量點這種理論上的東西,即便是真正完成了數學構架,也只能是像很多理論物理一樣,最多只能做到自圓其說,根本就無法證明?!?/br> 這是很多人的想法。 質量點的數學構造可不是單一的研究,若是能夠完成研究,就能夠直接聯系其他的物理理論。 到時候,湮滅物理學,就真正成為了大一統理論。 大一統,哪有那么容易? 當然研究難度確實很高,王浩也說了會以黎曼猜想和某種高次元方程作為數學載體,其復雜性就可以想象了。 以此想要完成質量點的數學構造,還是有可能實現的,但就是要進一步的聯系三種微觀作用力,聯系其他的物理學,就需要完善的證明了。 到時候,證明黎曼猜想真就只是基礎而已。 不管是對研究看好還是不看好,每一個學者對王浩都只有敬佩。 這種難度的研究也只有王浩才敢觸碰了。 …… 王浩當然知道難度很高,但為了能完善湮滅理論,他必須要去做,好在已經有了明確的方向。 只要找到了方向,難度就立刻下降了很多。 現在他是沒有時間考慮理論問題的,連續兩天參與相關的會議,之后他還要參與好幾項會議和活動。 這些會議和活動都非常重要。 其中有科技部門的邀請,也有其他相關部門、組織機構的邀請,等等,他多數都是受邀參與一下,不會在決策上發表什么意見。 最后兩天,媒體上已經有很多消息了,大多都是圍繞活動展開,最吸引人的還是活動中即將展出的東西。 好多人都在討論著。 國內有好多受到關注的武器,一系列高端威懾力的武器中,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大型的洲際導彈,以及最高端的戰斗機了。 每一次它們的出場都會成為國際焦點。 但是兩者加在一起,也趕不上空艦-2的吸引力,空艦-2自被曝光就成為了國際最重磅的焦點,因為其采用了最前沿的技術,而不是傳統航空發動機的設計。 反重力技術,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未來科技’,本身就充滿了科幻感,再加上類似于飛碟外型的設計,就會吸引跟多人關注了。 即便是針對活動來說,空艦-2的討論也是最多了,甚至比其他加在一起都要多。 國際公認空艦-2是最先進的飛行器,采用了全新的反重力以及超導技術,也會成為未來航天領域的主流方向。 有些人說起活動可能會出現空艦-2,一些話題說的言之鑿鑿,“最近每天都能看到空艦系列飛碟!” “樓上,做夢呢吧!” “看這張圖!呼城周邊拍的,是不是飛碟?我手機里還有好幾張,肯定是空艦-2!” “空艦-2就在呼城的基地做測試,已經被確定了,每天都在飛……” “你都說了,是在做測試,又怎么可能飛到這邊……” 最后一句是很多人的想法。 空艦-2采用了全新的反重力技術以及超導電池技術,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飛行器,但要說出現在活動中,多數人就只是想一下而已。 好多人下意識都覺得不可能。 因為,時間。 正常來說,一款新式的飛行器,需要很長時間測試完善。 空艦-2的研發、測試速度已經非??炝?。 一般國際高端的飛行器,從第一次試飛到正式服役,需要歷經超過十年的時間。這么長的時間,大部分都是在做飛行測試,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bug,都必須要一一的修正。 空艦-2是全新的飛行器,采用了非常高端的技術,測試完善需要的時間更長。 現在的活動還是太早了一些,空艦-2自然就不可能真正亮相。 很快,活動來了。 王浩四點多鐘就爬起來,去中心廣場轉了一圈,隨后就進了主廳休息,里面已經有不少人了,他們都是受邀來看活動的嘉賓。 王浩正和幾個受邀的代表聊著。 幾個代表也都是一起看早上的儀式,隨后就來這邊休息等待。 等慶?;顒诱介_始,他們也會站在一個區域觀看。 幾個代表見到王浩很高興,哪怕是在國外,王浩也非常的有名氣,甚至可以稱之為‘傳奇’科學家,是很多年輕學者的偶像。 他們一起談著科學研究,就少不了談到反重力飛行器。 國外對于空艦-2的報道非常多,他們也都非常的感興趣,幾個人紛紛就問道,“這個飛行器真的能上升超過四萬米嗎?” “而且能垂直上升,下落?” “我只是看了視頻,真的很有科幻感,王院士,你應該知道吧?” “那個東西真是太厲害了!” 王浩笑道,“具體,我也很難說,到時候你們看看就知道了?!?/br> “???” “看看?” “你是說……?” 王浩笑而不語。 幾個人想到了什么,頓時變精神了。 他們實在沒有想到慶?;顒又?,竟然能看到反重力飛行器,提前知道消息頓時也非常的期待。 王浩倒是沒有再保密,因為也沒有必要再保密。 即便是媒體上也有一些消息,說活動中可能會看到空艦-2,有人相信、有人也不相信,因為并沒有公開信息,不會有大媒體做出報道,相關的討論就有很多。 現在王浩只是明確這件事而已,即便傳出去也沒什么關系。 總歸,到了活動時就知道了。 在幾人的討論中,周圍的人也越聚越多,王浩也不得清閑的和各類人握手寒暄,大多都是和他們類似的受邀代表。 在不斷的寒暄等待中,活動正式開始了。 活動進行的速度并不快。 但是站在參與旁觀的角度上,就感覺時間過的非???,活動現場的氣氛再加上內心激動和自豪的情緒,就感覺快速到了后面的階段。 在一系列展示中,受到特別關注的是一款導彈,普通人似乎沒覺得有什么,但專業的人士一眼就能注意到,彈頭后面的部分似乎是‘厚了一些’。 “好像是加裝了東西?” “是什么?” “奇怪了,彈頭后面能加裝什么?” “有什么用?” “不可能是隨便改的吧,肯定有什么作用!” 好多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都感覺有些想不通。 專業人士自然考慮專業問題,他們搞不清楚為什么會在彈頭后方加裝一圈新的東西。 王浩注意到彈頭部分,心里倒是了然了。 那就是‘軌跡修正裝置’,可以輔助導彈躲避防空打擊,他只是沒有想到,高端的反艦導彈也會用到軌跡修正裝置。 仔細想想,也是很正常的。 ‘軌跡修正裝置’,可以用在各種型號的導彈上,不一定是常規的導彈,反艦導彈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