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481節
其他的反重力團隊也很清楚,有些圈子里的相關人士,甚至發郵件給瓦爾-克羅寧,希望能知道設備制造進度。 瓦爾-克羅寧都感覺很郁悶,他們明明做的是保密研究,結果被這么多人關注。 其實也有其他因素在里面。 強湮滅力的研究一直被認為是未來方向,即便是有直接的實驗發現,因為其中的原理完全沒有摸透,想要進行科技運用也不現實。 另外,反重力的研究領域一直是種花家獨占鰲頭。 阿邁瑞肯方面也會希望自家的團隊,能在前沿的領域上第一個有突破,而不是長時間追著種花家做研究。 正因為如此,得知王浩的團隊也在制造疊加力場設備,而他們肯定會先一步制造出來,很可能會有新的物理發現,自然就不會再限制完全保密。 仔細想想—— 反正有實驗發現也肯定公開出來,讓圈子里的人關心一下設備制造進度,也根本沒什么大不了。 好多關注的學者都知道了設備制造進度,甚至測算起設備測試需要的時間,來猜測第一次進行實驗的時間。 瓦爾-克羅寧的團隊就是在備受關注中進行的設備測試。 等所有設備都測試結束,就把設備安裝在了一起,并準備開始行第一次試驗。 當然,研究是保密性質的,他們并沒有公開實驗信息。 但還是有人知道的。 比如,能源部的官員。 能源部知道了實驗消息,就干脆派人過來旁觀實驗,可能發現全新物理現象的實驗,自然是非常吸引人的。 前來的是格蘭-卡特和他的工作助理,卡特是前著名橄欖球運動員,退役后進入哈佛大學進修,輾轉進入能源部工作。 格蘭-卡特待在安全室里,看著中心的五邊形大型設備前,心里感到無比震懾,他不由得對助理說道,“里貝羅,我們這是見證在歷史!” “人類科技發展的歷史,物理學重要的時刻!” “馬上就要發生在眼前——” 格蘭-卡特和助理不斷說著,滿是期待的等待著,看著實驗開始、各種檢測裝置啟動,看著幾十人在里面忙碌。 然后,等待著…… 半個小時過后,設備關閉。 格蘭-卡特走出了安全室,拉住一個團隊的研究員,滿是期待的問道,“怎么樣?有什么新物理現象發生了?” “……很抱歉?!?/br> “抱歉?” “卡特先生,這次沒有發現新的物理現象?!?/br> “沒有?” “完全沒有!” 格蘭-卡特深吸一口氣,問道,“所以,剛才的半個多小時,是見證實驗失敗的時刻?” “……也可以這么說?!?/br> 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物理現象:吸住眼球的灰暗! “卡特先生,發現新的物理現象可沒這么容易??萍佳芯烤褪沁@樣的,一百次有一次成功就很了不起了!” “這次實驗,我們是有充分的理論和實驗準備,現在只是第一次進行實驗而已?!?/br> “我們后續還會在增加磁場強度?!?/br> “而且,我們也不是沒有任何發現,有些材料通過疊加力場的磁化反應更大了……” “……” 幾個研究員耐心的給格蘭-卡特解釋了好半天。 其實他們是不愿意多做解釋的,尤其像一個能源部的官員解釋,對方還是前著名橄欖球運動員格蘭-卡特。 他們有的從心里看不起格蘭-卡特,認為對方就是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家伙,完全就是靠運動員時期撐起的名氣,才能有進入能源部工作。 但格蘭-卡特是能源部派來的代表,而實驗所需的經費都是能源部直接撥款的。 實驗研究,掏錢的才是老大! 斥巨資支持實驗研究的能源部,能夠讓參與研究的人員低聲下氣,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為工作低頭。 有個脾氣火爆的研究員,陰陽怪氣的奚落道,“卡特先生,科學研究和橄欖球比賽可不一樣,不是每一次都有勝有負!” 格蘭-卡特的火氣頓時上來了。 他之前就感覺非常的生氣,被能源部派來旁觀實驗,本來想的是見證科學歷史,結果在安全屋憋了半個多小時,什么都沒有發生。 那就等于是來見證失敗。 格蘭-卡特的感覺有點像是看一場橄欖球比賽,即便他曾經就是橄欖球運動員,但現在卻是個實實在在的觀眾,他會在比賽中支持自己喜歡的球隊。 本來是一場滿是必勝的比賽,勝利后就能夠拿到冠軍獎杯…… 結果呢? 輸球了! 每一個觀眾都會對比賽感到憤怒,也會對參與的運動員感到憤怒,尤其是那些失誤的球員。 格蘭-卡特可不會和普通的研究員糾纏,他直接就找了瓦爾-克羅寧,當即大聲質問道,“這次實驗為什么會失??!” “克羅寧先生,你應該知道實驗有多么重大,所有人都在關注,就連塞爾瓦先生(部長)都關注了你們的實驗?!?/br> “光是設備制造,就花費了近三億美元,三億美元啊,你知道那是多大一筆錢嗎?” “你說說,如果實驗失敗的消息傳出去,我們怎么向納稅人交代?” 瓦爾-克羅寧的脾氣也不好。 他是個著名的超導應用專家,走到哪里都被人尊重,還被總統先生聘用為國家科學顧問,結果擔任反重力研究負責人以后,感受到的只有壓力。 現在進行的實驗沒有發現,所面對的壓力就更大了,再聽到一個前橄欖球運動員的質疑,感覺就是受到了奇恥大辱。 瓦爾-克羅寧馬上大聲反駁,“卡特先生,你要知道,我們只是延續羅雷爾的研究,而且之前提交的方案,能源部也是通過了的?!?/br> “這不是我們一個團隊看好的實驗,是全世界看好的實驗?!?/br> “在我擔任負責人之前,羅雷爾獲得能源部的支持,已經準備組建國際學術組織,一起出資制造設備進行研究?!?/br> “后來能源部認為,研究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就決定單方面投入?!?/br> “我只是在延續工作?!?/br> 瓦爾-克羅寧一字一句的說著,他盯著格蘭-卡特的眼睛,很認真的繼續道,“另外,前一段時間的消息你應該知道,種花家,王浩的團隊,也同樣開始制造疊加力場設備?!?/br> “如果這個方向是錯誤的,就連王浩都走進了誤區,我們的實驗沒有結果,有什么奇怪?” “……” 瓦爾-克羅寧前面說的話,格蘭-卡特都是左耳聽右耳冒,不管怎么樣,克羅寧都是實驗組的負責人,大手筆的投入后實驗沒有任何進展,肯定會要擔負一定的責任。 但是最后一句話,格蘭-卡特覺得很有道理。 那可是王浩??! 王浩的團隊正在制造疊加力場設備,假如研究方向真的是錯誤的,他們和王浩一起出錯,似乎也沒什么大不了? 格蘭-卡特輕呼了一口氣。 瓦爾-克羅寧發xiele一通,心情也稍微好了點,他耐心的解釋道,“實際上,我們的實驗研究也只剛剛開始,雖然沒有看到新的物理現象,但很多物理現象是靠檢測的,而不是去用眼睛去看?!?/br> “實驗結束了,但是數據分析還沒有完成。也許有一些新的物理現象已經出現,只是我們還沒有分析出來……” 雖然說的似乎也很有道理,但真的只是安慰格蘭-卡特。 瓦爾-克羅寧憑借經驗也知道,他們確實沒有任何發現,后續做數據分析也不會有結果,他只能想著,“希望再加強磁場以后,會有發現吧!” “好在王浩的團隊也正在制造疊加力場……” “這也算是個實驗失敗的理由!” …… 很多人都在關注瓦爾-克羅寧團隊的實驗研究,尤其是物理圈子里,一些頂尖的學者不斷的在打聽消息,他們希望能第一時間知道結果。 那可是新的物理發現,很可能代表未來的研發方向。 但是實驗室方面遲遲沒有消息,只短短的三天以后,就有相關分析結論出臺,“遲遲沒有公開消息,也就等于宣布失??!” 這個說法得到了很多的支持。 其實就像是網絡上的謠言一樣,有一些謠言傳出來以后,遲遲等不到相關的辟謠信息,也找不到關鍵證據證明是謠言,就會讓謠言擴散的越來越快,相信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實驗失敗”只是一個猜測信息,可不管是瓦爾-克羅寧的團隊、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又或者是其他相關人士,都沒有站出來發表反對態度,自然會有更多的人相信,實驗肯定沒有任何發現。 很快消息都傳到了國內。 學術和輿論的討論暫且不談,國內有三個專業從事湮滅力研究的團隊,除了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以外,還有凝聚態物理研究中心的團隊,以及科學院物理所超導實驗室的團隊。 這兩個團隊沒有什么大的成果,但一些小成果還是有,他們主要從事的是反重力場特性研究,也會分配一些反重力場性態相關的項目。 現在反重力方向最重大的就是強湮滅力的研究,大型疊加力場可能帶來的新物理現象,受到了國際的廣泛關注,他們自然也會關注到。 當知道瓦爾-克羅寧團隊沒有任何成果后,他們也開始擔心起王浩的研究,就趕緊以各種方式詢問一下,“克羅寧那邊沒有新發現,王院士,你們還要繼續嗎?” “當然?!?/br> 王浩的回答很確定,“不要看克羅寧那邊,他們和我們是不同的?!?/br> 之后就沒有再給回復了。 他的工作非常的忙碌,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正在組裝測試高壓混合材料反重力標準設備,反重力飛行器研究基地則是在組裝測試第二臺樣機。 兩個研究中心都是在組裝測試設備,其中牽扯很多復雜工作,每天都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在高壓混合材料反重力標準設備的組裝上,王浩投入的精力更多一些,主要因為設備部件都已經運過來了,他們是對于各部件進行檢測,而后再細致的組裝在一起。 等設備整體調試完成,就可以開始實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