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439節
如果強湮滅力一直持續,并強度超過一定的界限,就很可能會給原子帶來‘不可逆轉’的變化。 “湮滅力增強,粒子活躍度增加,同時,內部力場強度增加,原子的性態反倒會更加穩固,也就表現出對外物理性態弱化……” 王浩不止是進行思考,還進行了一定的數學構造工作,也就是以湮滅理論為基礎,構造出強湮滅力給粒子帶來的變化。 他只做了簡單的描述,隨后就找到了海倫和陳蒙檬,說起了自己的想法,“你們遇到的問題,我有了個新想法?!?/br> “強湮滅力給粒子帶來的影響,第一表現很可能是原子核、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而不單單的論證原子核內部,或更微小粒子的變化?!?/br> “另外,粒子性態弱化,很可能和強湮滅力環境下,粒子的穩固構造有關……” “還有,當粒子穩固到一定階段,本身也可能關聯到強湮滅力,不過這個只是我個人的想法,并不一定是準確的?!?/br> 王浩指導性的說明了自己的想法。 其中有些內容是真實的,有些還停留在‘想法’階段,但對于海倫、陳蒙檬進行的初步研究來說,已經完全足夠了。 之前海倫和陳蒙檬的研究,已經有了明確的方向,但缺少‘性態變化’的過程。 換句話說,她們的論證缺少過程。 現在從原子核、電子相互作用影響的角度出發,就能夠以數學的方式描述并推導出作用過程。 女研究員,投入研究的時候也是很瘋狂的。 當找到了明確的方向、方法,海倫和陳蒙檬日以繼日的待在工作間,不斷的討論、不斷的記錄研究,研究進度也快速提升。 兩周后,海倫和陳蒙檬一起把歸納好的研究論文交給了王浩。 王浩花費了兩個多小時,從頭到尾仔細看了一下,也忍不住贊嘆起來,“太精彩了!” “最初論證了強湮滅力作用下,原子核、電子之間的作用變化,甚至推導出,可能會產生磁場特性?” 這一點是王浩沒有想到的。 他根本就沒有說起疊加力場邊緣薄層讓物質產生磁場的發現,結果海倫和陳蒙檬竟然依靠論證推導出來了? 陳蒙檬有些期待的問道,“王老師,你覺得我們的結論正確嗎?我和海倫討論了很久,都覺得強湮滅力很可能會讓粒子對外產生磁場特性?!?/br> 王浩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朝著兩人豎起大拇指。 接下來的論證都是圍繞強湮滅力會使得粒子內部穩固、對外性態弱化去論證的。 比如,強湮滅力能夠增強強力作用,同時會讓質子、中子的結合更加緊密。 比如,穩固粒子對外‘放射性’損耗會降低。 ‘放射性’指的不是衰變,而是對外散射的光波,以及一些對外的物理特性。 等等。 王浩把研究論證中的數學內容,從頭到尾的梳理了一遍,指出了幾個小問題,再讓她們回去簡單做了一下修改。 之后就可以投稿了。 這一篇論文的名字是個大標題,直接就叫做《強湮滅力》,分開兩部分分別作為海倫和陳蒙檬的博士論文。 主體研究論文則直接進行投稿,作者就是海倫和陳蒙檬,她們一起并列一作。 王浩則是通訊作者。 因為是一篇物理理論研究論文,他下意識就要投給《科學》雜志,隨后想到了上一次的事情。 《科學》一起發表了兩篇暗物質相關的論文,而且兩篇論文內容還是截然相反的。 王浩頓時做出決定,直接把《科學》雜志拉入黑名單,把論文投給了《自然》雜志。 《自然》雜志,曾經也有過合作。 至于審稿不審稿之類,因為是學生的論文,王浩倒是覺得正常審稿也可以,畢竟論文也不急著發表,間隔一個月、兩個月發表,也是能夠接受的。 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家都相信才是真的?來自好友的背刺準備…… 《自然》雜志總部,《自然-物理》編輯部。 初晨的陽光從窗外打在電腦屏幕,映射出有些刺眼的白光,照耀在了坎貝爾的臉上。 那張滿是皺紋的臉,相比兩年前明顯蒼老了不少。 坎貝爾有些哀愁的嘆了口氣,用力的揉了揉額頭,習慣性的打開了電腦。 兩年前,他根本不會這么勤快。 每天早上來到辦公室,先要沖一杯咖啡,再看一些雜志新聞,放松一下以后,再去投入到工作中。 現在就不一樣了。 過去的兩年時間,他擔任最普通的審稿編輯,換做其他人也就沒關系了,但他曾經是《自然-物理》上一級的編輯,心態完全是不一樣的。 所以他每天忙忙碌碌的工作,希望能依靠表現重新得到晉升。 上個月,他成功了。 瑪格達萊娜-斯基珀對他的表現很滿意,就讓他重新擔任原來的職位。 《自然-物理》的主編,上一級就只有《自然》總編輯瑪格達萊娜-斯基珀,可以認為是《自然-物理》的負責人。 雖然成功回到了原來的職位,但坎貝爾一點都不敢放松,他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把‘唐納德-科迪尼’狠狠的記在心里。 “這個卑鄙的老女人!”坎貝爾想到科迪尼的名字,都忍不住咬牙切齒的,但他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因為唐納德-科迪尼已經退休了。 最近和唐納德-科迪尼有關的消息,是對方退休后找了個四十歲的男朋友,還手牽手親密的到商場購物。 坎貝爾想想就更難受了。 他還在每天努力的工作,為的就是賺取薪水養家糊口,‘仇人’科迪尼則是安穩的退休,還找了個年輕健壯的男朋友。 “可惡……” “如果我在紐約,咳咳……” 坎貝爾用力攥緊了拳頭,最終還是輕呼一口氣,抬頭看了看時間看,趕緊收斂思緒,查看起郵箱里的稿件。 第一份,沒什么意思,直接打回。 第二份,什么東西?彗星撞地球不存在滅絕恐龍的可能性? 第三…… 坎貝爾連續看了好幾篇,看的有些頭昏腦脹,就看到了一份‘大標題’內容。 “強湮滅力?” 他帶著疑惑看了介紹,隨后才注意到了作者名字。 之所以最開始沒有注意到,因為他看到一作是兩個陌生的名字,海倫-欣頓和陳蒙檬。 在下載了論文以后,他才注意到通訊作者——王浩? 坎貝爾一個機靈的站了起來,隨后他就知道自己不用審核了,馬上就給了通過,并標記了一句話‘王浩,直接發布’。 在確定論文直接發布以后,坎貝爾才輕呼一口氣,耐心的看起論文內容。 這次是真的很耐心,一看就是一個上午。 雖然不是字斟句酌的審閱,但也瀏覽了主體的內容,知道主要論證的是強湮滅力對于粒子產生的影響,并得出了一個重要結論—— 持續性的強湮滅力,會讓粒子的構造更加穩固,并會造成粒子性態弱化。 “這個結論……” 坎貝爾感到稍稍有些疑惑,他又重新到結尾的地方看了一下,忽然想到了國際物理界,有關暗物質是否存在的爭議。 頓時,他明白了。 坎貝爾意識到問題有些大,他馬上打電話給了瑪格達萊娜-斯基珀,說明了王浩投稿的論文,以及內容存在的問題。 “那是針對暗物質的另外一種解釋,補足了暗物質不存在的情況下,天文物理領域解釋的缺失?!?/br> “但肯定會引起爭議,現在暗物質是否存在已經是國際學術問題了?!?/br> “更多的學者相信帕森斯的理論,這篇研究發布出去,就不清楚會不會有影響……” 瑪格達萊娜-斯基珀聽罷根本不在意,反倒是非常感興趣的說道,“直接跟隨下一期發布?!?/br> “不,直接放到網站上,網絡提前發布,并且是公開免費發布,掛在首頁!” “坎貝爾,你要知道,我們只是學術期刊,工作是發布學者的論文,王浩的最新研究,很多學者會感興趣?!?/br> “這就夠了!” “我們的工作,是讓跟多的學者看到他們感興趣的論文,至于是否會引起爭議……” “如果有,才是最好的?!?/br> 這下坎貝爾明白了。 他確實想的有點復雜了,他們就只是發布論文而已,至于湮滅理論內部的爭議,和他們又有什么關系呢? 最重要的是,王浩決定把論文發表在《自然》雜志,而不是《科學》雜志。 這個機會一定要抓住。 …… 《自然》雜志,用行動詮釋了什么叫做‘發表速度’。 王浩是在兩天前進行的投稿,只過了兩天時間,論文就出現在了《自然》雜志主網站的大屏新聞上,新聞背景圖片是玄妙的數學符號,下面帶著一句話—— “王浩最新成果!” 再下面則是一個小標題,“《強湮滅力》?!?/br> 在點進了新聞頁面以后,就看到有關‘強湮滅力’研究的簡單說明,還附帶免費下載的鏈接。 《自然》雜志的做法,也真正顯示出了誠意,他們都沒有經過審核,就像是發布新聞一樣,直接把論文掛在主網站,讓每個人都能直接下載觀看。 那些沒有訂購《自然》雜志的人,也同樣能夠免費下載觀看。 這會讓論文被更多人看到。 王浩都被發表速度以及發表方式震驚了,他得到的特殊待遇有很多,但這一次還是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