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436節
“這個特殊區域,并沒有影響到常規的分子運動,但我們發現分子運動過程中,似乎更‘喜歡’接觸這一層區域?!?/br> 王浩思考著點點頭,不由露出了期待的笑,“和我預想的差不多?!?/br> “這里存在特殊的薄膜層,有一些奇特的物理性質?!?/br> 他繼續道,“看來我們是找到方向了。我們要做的力場疊加實驗,主要針對的疊加力場邊緣,會不會產生一些特殊的物理特性?!?/br> 何毅也跟著點頭,心里同樣滿是期待。 之前王浩交代說要做疊加立場的實驗,實驗組里很多人都不知道具體目的是什么。 實際上,他們做過好幾個力場疊加的實驗,每一次都證明反重力場不能夠疊加,只能夠把場力區域連接在一起。 現在研究組每個人都非常期待,因為他們發現了新的特殊物理現象。 那么力場疊加以后,特殊物理現象可能會有更明確的表現。 何毅忽然想到了之前王浩讓他思考論證一下‘強湮滅力’的問題,再聯系到現在的物理發現,頓時不由得驚訝道,“這……這不會是強湮滅力吧?” 王浩抬起頭微微一笑,“也許是,也許不是?!?/br> “我們暫時能確定的就是,它是一層特殊的薄膜層,具有很奇特的物理特性?!?/br> “而我能確定的,也只是它和強湮滅力相關,是否是強湮滅力也不能百分百確定……” 這就是確定的內容。 王浩能肯定的只是‘和強湮滅力相關’,他們的研究走在了正確的方向上。 這就足夠了。 他已經對于接下來的疊加力場實驗非常期待了。 何毅也同樣如此,他甚至還非常的激動。 薄膜層,已經表現出特殊性態,強湮滅力則是新的物理現象,絕對是非常驚人的發現。 過去的兩年時間里,反重力實驗組并沒有太大的成果,他們在反重力的研究上,并沒有質的突破,唯一的突破只是更換了材料,也讓制造出的反重力場強度更高。 但是,材料是超導材料公司制造出來的。 從這個方向來看,他們就好像淪為了實驗材料特性的研究組,而不是專門做頂尖研究的實驗組。 現在進行一項全新的研究,甚至是全新的物理探究,自然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 于此同時。 國際物理界焦點依舊是‘暗物質’。 ‘暗物質’的熱度持續不斷,還是和王浩、帕森斯,分別發表了兩篇完全不同的論文有關。 王浩的研究論文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暗物質的存在。 萊德利-帕森斯則是以湮滅理論為基礎,論證了暗物質的存在方式,甚至還聯系了希格斯力場,說明暗物質存在于宇宙的各個部分,和物質形成的原因直接相關。 在論文正式發表出來并引起國際熱議以后,帕森斯最開始是非常忐忑的,后來發現有好多學者支持自己,他就到各種場合闡述起自己的理論。 他甚至還去了好幾個頂尖搞笑,比如,哈佛大學、加州理工大學以及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做演講,去闡述自己的理論。 在不斷的宣傳下,有更多的人支持起了帕森斯的理論。 輿論上也出現了很多聲音,“暗物質當然存在,帕森斯才是正確的?!?/br> “誰也不能否認王浩的權威,他是湮滅理論的創造者,他以數學的方式發現了湮滅力,但是,任何一個學者都不可能不犯錯誤,在暗物質的研究上,王浩是錯的?!?/br> “萊德利-帕森斯,是非常優秀的理論物理學家,他也被認為是湮滅理論的第三人……” “在完成了暗物質的研究后,他也許已經超越了保羅菲爾-瓊斯……” 這當然只是少量學者的說法。 只要對比保羅菲爾-瓊斯以及萊德利-帕森斯的成果,甚至只對比兩人發表論文的數量以及影響因子,就能發現萊德利-帕森斯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之所以有些學者會吹捧帕森斯、貶低保羅菲爾-瓊斯,只是因為保羅菲爾-瓊斯是在西海大學做研究而已,好多研究還是和王浩合作完成的。 科學家,是有國界的。 在很多西方學者眼里,保羅菲爾-瓊斯能稱作是‘半個叛徒’,甚至一個弦理論的頂尖天才,湮滅理論的‘二號’人物,竟然到中國的大學工作,不是叛徒是什么呢? 更多的人則注意到了另外很關鍵的一點—— 理論分歧。 “湮滅理論內部第一次產生了分歧,而且還是在王浩和其他研究者之間?!?/br> 曼徹斯坦大學著名教授羅伊-赫本,在推特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通過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任何一項有影響力的事物,包括國家、宗教、學派,也包括學術、理論等等,真正發展起來以后,內部都會產生矛盾和分歧?!?/br> “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br> “以史為鑒,我們可以斷定,暗物質的學術爭議具有標志性意義,代表湮滅理論內部的分歧加大,后續逐漸形成兩個不同的派系……” 羅伊-赫本說的當然是歐美派和東方派。 值得一提的是,羅伊-赫本不是物理學家,而是一名專注于研究歷史、人文科學以及哲學的學者。 …… 所謂‘湮滅理論內部分歧,并形成不同派系’,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萊德利-帕森斯。 在發表了暗物質的研究論文后,帕森斯獲得了大量學者的支持,頗有一種成為‘湮滅理論歐美派’領軍人物的趨向。 這讓帕森斯的社會地位以及影響力大大提升。 好多媒體記者都來采訪帕森斯。 在幾次采訪報告后,帕森斯也知道該說什么,才能夠引起輿論熱議并獲得更多支持,“我的研究當然是正確的,我對此非常確定?!?/br> “我承認,在湮滅理論領域,王浩很有權威,但他可不是百分百正確?!?/br> “這次,我才是正確的,湮滅理論的發展,需要個更多的人參與。在物理理論方向,阿邁瑞肯擁有豐富的人才,我們將會一起把湮滅理論推向高峰……” 這就是內容核心。 帕森斯強調的是,阿邁瑞肯的學者一起研究湮滅理論,未來的學術貢獻也會超過理論的創造者王浩,至于什么‘東方派’,就根本不需要特別提及了。 類似的說法很容易引起爭議,也同樣能會讓更多的人支持帕森斯,因此他都感覺自己成了學術明星,不斷有人喊出支持的口號,不斷有媒體記者采訪,還接連上了廣播、電視報道。 等等。 帕森斯很享受這種生活,他甚至有一種感覺——自己已經不比王浩差了! …… 有關‘暗物質爭議’持續不斷,輿論發酵也影響到了西海大學,好多人都在談論的時候,王浩也注意到了輿論。 他公開接受了記者的專訪,談論起了有關‘否定暗物質存在’的問題。 “實際上,輿論上對我的研究說法是不準確的?!?/br> 面對記者的采訪,王浩很淡然的說道,“我所做的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是,暗物質不在湮滅理論體系內?!?/br> “準確的來說,是我無法用湮滅體系來構建暗物質的數學表現?!?/br> 王浩繼續道,“區別在于,我并沒有否定其他理論對于暗物質的構架,比如弦理論,弦理論用了膜宇宙論,認為暗物質和我們所在的宇宙,并不處在同一膜層,但產生的引力作用是共通的?!?/br> “關于膜宇宙理論,學術上來說,是無法否定的?!?/br> 王浩回到了初始問題,說道,“我也注意到了帕森斯先生的研究,其中有些數學構造、邏輯很模糊,但整體上還是通暢的?!?/br> “往往基于這種模糊構架出的理論研究,是很難否定的。這其實就像是宗教一樣,你可以相信,也可以相信佛祖,你也可以拜道教真人,誰也無法用邏輯直接否定神靈的存在,只有相信和不相信?!?/br> “我只能說,我確信自己的研究沒有問題?!?/br> 王浩說完滿是不在意的繼續道,“我看到了很多輿論信息,有好多國外的學者更愿意相信帕森斯?!?/br> “他們愿意相信帕森斯當然是可以的,愿意相信我,當然也是可以?!?/br> “在沒有確定的理論面前,每個人都可以持有不同的觀點,但我個人來說,完全不認可帕森斯先生的研究……” 王浩連續說了一大堆,言論先對還是有些保守,但最后給了一個直接評價,“在我個人看來,帕森斯先生的研究,有些構造、邏輯都很模糊,就像是急于結論的想象,東拼西湊出的內容?!?/br> “中國有一句話說的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更愿意相信帕森斯先生,當然也是正常的?!?/br> 等王浩全部說完以后,記者馬上又問起他是否有后續研究,以及最為重要的‘天文學質量計算矛盾’的問題。 暗物質的出現就是用來解釋天文學上質量計算的矛盾問題,基于天文觀測得到的質量數據,和基于萬有引力定律所計算得到的數據,存在著巨大的差別。 王浩笑道,“我確實有做這方面的后續研究,對于這個問題也有解釋?!?/br> “但是,這個理論性的研究工作,我已經交給了我的學生,陳蒙檬和海倫,相信她們的能力,足以完成后續研究了?!?/br> 采訪到這里,差不都可以結束了。 王浩說完了內容。 采訪記者也非常的滿意,因為王浩的回答里有很多亮點。 一個兩點就是,王浩直接否定了帕森斯的研究,認為他的論文是‘東拼西湊’的產物。 另外,王浩把后續研究交給了自己的學生。 這可以理解為,王浩認為研究的重要性不高,認為后續研究交給學生就可以了。 帕森斯,也就和他的學生一個等級,根本用不著他特別出手去做后續研究。 王浩確實是這么想的,他不會為了帕森斯,為了一些學術爭論,就親自下場去做研究,或者是到處去闡述自己的觀點。 帕森斯,還達不到這個級別,根本不用特別去重視。 在王浩的眼里,帕森斯就是個‘有些水平’的學者,但這次做的研究,確實有點東拼西湊的意思。 最少王浩不能理解,論文里面的邏輯思路。 他相信很多頂尖的學者,一定能看出帕森斯論文中的問題,問題并不在于邏輯、架構的模糊,而在于正常的理論研究,不可能有那樣的推導過程。 所以研究肯定是‘以固定結論去完善過程’才完成的。 之所以國際上一些頂尖的學者沒有站出來否定帕森斯的研究,主要是因為‘派系之爭’,帕森斯得到了歐美派的支持,而類似的研究又無法用實驗證實,再怎么也只是理論爭議,去打口水仗根本沒有意義。 所以王浩還是專注于實驗研究,希望能夠制造出強湮滅力場,才會是給予理論最有力的支持。 力場疊加實驗,還需要一定時間的準備。 王浩還是關心起學生的研究,海倫和陳蒙檬做的不錯,她們已經完成了一部分構架,主題內容就是強湮滅力場下粒子的性態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