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416節
“湮滅力的研究,并不是單靠理論就可以完善的?!?/br> “我們需要不斷的結合實驗進行分析……” …… 等王浩完成了構造講解,臺下想起了劇烈的掌聲。 前排則是出現了短暫的混亂,因為愛德華-威騰忽然捂著胸口,半躺在椅子上一動不動。 會場邊側的醫療隊,一直就盯著愛德華-威騰,見到這一幕立刻沖了過去。 愛德華-威騰躺在椅子上深吸了一口氣,他終于知道會場為什么會多出一個醫療隊了,而且醫療隊的人還頻頻的看過來。 原來是為了他準備的。 其他人也意識到了,好多人都看向了愛德華-威騰的位置,愛德華-威騰則一把推開了醫生,他知道自己的身體沒什么問題,捂住心口也只是感覺不能接受。 他實在是太難過了。 本來是覺得完成了一個推翻光子構架研究的成果,沒想到發表出來不到幾個小時,就被‘對手’利用其完成了重大研究。 光子構架的研究不僅沒有被推翻,還擴展穩定完成了全部構架,甚至進一步解釋了粒子的存在性問題、聯系了衰變問題。 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穩定二點五維拓撲構架,等于是論證了湮滅力的存在。 這足以讓湮滅理論更上一層樓。 如果只是一項理論研究的完善,倒不至于讓愛德華-威騰如此難過,但聽了王浩的報告以后,就連他都確信了湮滅力的存在,也確定二點五維構架的存在。 因為…… 理論太完美了,完美到找不到任何的破綻。 相比來說,弦理論好多內容都是對于未知物理現象的‘強行’解釋,而湮滅理論則符合邏輯,也擁有更加完美的數學邏輯。 在湮滅力存在的前提下,所建立的理論體系,肯定可以覆蓋多領域物理學的內容。 “這次會議結束以后,湮滅理論肯定能得到快速發展!” “或許,那些人選擇研究湮滅理論是對的……” 愛德華-威騰思考著滿臉苦澀,和湮滅理論相比,弦理論就像是華麗的樓閣。 樓閣再華麗,也只是海市蜃樓,只能看到卻摸不到。 湮滅理論則不同。 湮滅理論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只要湮滅力是存在的,就等于是打好了地基,其上的建筑都是能看到、能摸到的,是真實的。 哪怕未來會有一些建筑,因為不符合建筑學而崩塌,大不了推到重建就可以了。 有了根基,湮滅理論發展的只會越來越穩固、越來越好。 “不?!?/br> “只要確定湮滅力的存在,理論就不只是理論?!?/br> “湮滅理論,或許稱作湮滅物理才更準確,和一項真實的物理相比,弦理論又能算的了什么呢?” 愛德華-威騰帶著思考,長長嘆了口氣,起身提前離開了會場。 后面的內容,他已經不關心了。 …… 兩天后,蘇東機場。 一行人朝著大廳走了過去,走在前面的是愛德華-威騰和王浩。 會議已經結束。 愛德華-威騰后續沒有再參加會議,而是整整在酒店悶了兩天,王浩也找到愛德華-威騰,談論起了湮滅理論和弦理論的問題。 兩個理論因為在底層基礎上是有沖突的,可以說在學術層面是對立的。 但是,弦理論絕對是有可取之處的。 現在湮滅理論的好多研究,都借助了弦理論的數學邏輯,包括最新的研究,保羅菲爾-瓊斯上臺講解的內容,也以弦理論的數學邏輯為基礎。 經過了兩天的思考,愛德華-威騰也終于能露出些笑容,似乎一切都想開了。 當然,他不可能真正高興起來。 “王浩教授,說起來,我早就想見見你了,早在幾年前,就覺得你非常的天才,當時我還做過你的研究審稿……” 愛德華-威騰回憶著搖了搖頭,“只是沒想到啊,湮滅理論,我們在學術上產生了對立?!?/br> “更沒有想到的是,我的最新研究,竟然會對你的研究有幫助,如果提前知道……” 他思考著搖搖頭,“我想,我還是會發表出來!” “對于任何一個學者來說,追求科學的真實性,才是最重要的?!?/br> 愛德華-威騰道,“年輕的時候我明白這一點,現在老了,很多東西反倒想不開了?!?/br> “真是糊涂了啊……” 王浩道,“愛德華,你還沒有退休呢?!?/br> 愛德華-威騰苦笑的搖頭,“我這次回去,就準備退休了。我已經決定了?!?/br> 他停住腳步,看向王浩認真道,“這次,我是心服口服,不管是學術,還是其他什么?!?/br> “未來永遠屬于年輕人?!?/br> “以后,是你們的時代,是湮滅物理的時代了?!?/br> “希望湮滅物理能發展的越來越好,能真正引領科技發展,追求宇宙的真理……” 愛德華-威騰說完,帶著嘆息走進了機艙。 前來送行的人,都看著他的背影,慢慢的遠去直到消失不見。 同時,他們仿佛見證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另一個全新的時代的開啟! 那是屬于湮滅物理的時代,是物理理論大一統,引領人類科技爆發的新時代! ps:親們,沒有完本、不要誤會。 到此是第一卷 的結尾,第一卷主體內容還是理論基礎,并沒有多少應用科技內容。 下一章正式進入科技為主體的新卷,會涉及到科技發展、國際科技與軍-事競爭、高端黑科技研發等。 第二百八十五章 smes技術,反重力飛行器,混動?簡直可笑??! 蘇東市舉辦的國際湮滅理論會議結束以后,湮滅理論真正進入了爆發時代。 王浩的研究組所做的‘二點五維拓撲結構與三維空間的邊界研究’,某種程度上來說,理論層面已經確定了湮滅力的存在。 一個確定的微觀力,很大可能實現大一統的領域,自然能夠吸引大量的頂尖學者。 首先是,很多國際頂尖的高校都開始接受湮滅理論,并聘用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學者。 好多的機構成立了專門湮滅理論的研究組。 一些從事其他領域研究的學者也開始轉而研究湮滅理論。 當一項理論研究有大量的頂尖學者參與的時候,自然就有一系列的成果。 首先是理論方面,保羅菲爾-瓊斯利用湮滅力存在的基礎,完成了部分超對稱性問題的論證,隨后哈佛大學的布羅恩教授,用六十三頁的論證,補全了超對稱性問題的剩余部分。 挪威科學院的斯萬斯達特教授,以湮滅力為基礎完成衰變的論證,一定程度上,分析出了湮滅現象和粒子衰變的關系。 這是核物理基礎理論的重大突破,被認為是核物理領域的革命性進步。 中途還有很多學者,從量子物理、凝態物理、宇宙論的各個角度,做出湮滅理論的相關研究。 其中還是王浩的研究組成果最大,他率領研究組完成了突破式的物理論證—— 電子性態論證。 對于電子性態的論證自然離不開電磁力,而論證電子帶電特性和湮滅力之間的關系,一定程度上,是以湮滅力聯系到了電磁力,來說明電磁力產生的根源。 ‘電磁力論證’的研究只是有了個開端,但任何研究有了開始才是最重要的。 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學術領域也是一樣的。 王浩發表了‘電子性態論證’的成果后,好多的物理學家都投入到研究湮滅力和其他三種微觀力關系的論證中。 就像是諾貝爾委員會著名物理學家鮑勃-布魯克的評價,“這個方向,未來可能會出現幾十個諾貝爾以及菲爾茲?!?/br> “論證湮滅力和其他三種微觀力,是物理學的創新性突破,其對于科技以及物理研究的推動,或許不弱于牛頓和愛因斯坦體現在天文學上的作用?!?/br> 一時間,湮滅理論蓬勃發展。 科技領域。 國際上有了眾多超導以及反重力相關的科技突破。 其中最受關注的反重力磁懸浮列車試車成功,廖光元率領團隊成功研制反重力磁懸浮列車,列車的最高時速超過一千二百公里。 最重要的是,列車的運營維護費用,相比普通磁懸浮列車還要低。 現在已經進入論證建造反重力磁懸浮干線的階段,爭議只存在于建造的距離以及高額的建造費用,技術上基本不存在障礙了。 這個項目之所以受到國際關注,是因為其中牽扯到了反重力技術,會成為反重力技術的第一次正式應用。 對此,國際上都有很多討論,“反重力領域,中國已經遠遠走在了前列?!?/br> “據說反重力磁懸浮列車底盤的反重力技術能夠減重超過百分之八十五,真是太驚人了?!?/br> “列車只需要起步就可以漂浮運行,未來真能建造好,我都想專門去一趟中國,真正體驗一下?!?/br> “那才真的是懸浮??!” “日國最新建造的磁懸浮,時速也只有600多公里,起步階段根本不能懸浮,速度超過100公里才有可能?!?/br> “那可是反重力技術,當然不一樣……” “不過阿邁瑞肯的研究也有突破,超導應用領域,還是阿邁瑞肯的技術更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