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314節
再擴大到代數幾何,有好幾個數學家,都是依靠代數幾何的研究獲得了菲爾茲獎。 王浩可沒有精力去研究極小模型綱領,他自己的研究都做不完,聽著比爾卡爾的講解,有些內容都感覺跟不上理解。 代數幾何并不是他擅長的領域,也只是他希望提升知識廣度的一個領域。 他擅長的是數論和偏微分方程。 如果想要精通代數幾何,即便是依靠講課、做研究,最少要耗費好幾年的時間。 在這個領域的研究上,他暫時不感興趣。 現在研究代數幾何,對他來說,只是完成半拓撲理論的手段而已。 當兩人正說著的時候,邱成文忽然找了過來,他急急忙忙的進了辦公室,還一邊說著,“王浩,你來的真是太突然了,如果不是其他人說,我都不知道?!?/br> 他接著說了句,“恭喜你拿到自然科學特等獎!” “謝謝!” 王浩和邱成文寒暄了幾句。 邱成文坐下來才長呼一口氣,他聽到王浩來找比爾卡爾,心里非常的擔心。 他已經七十多歲了。 過去的十幾年時間里,他都專心投入到教育事業中,就是希望能夠發展國內數學。 國內發展數學,也是要分高校的。 他自認為還沒有偉大到,把各高校都當做一家親,都看作是國內數學的發展。 數學家不只有國籍,還有‘高校所屬’之分。 邱成文希望發展自己的數學中心,才很努力的到處挖掘人才,比爾卡爾是他最重視的人才,一個四十多歲的菲爾茲獲獎者,不管是在研究上還是教育上,都能夠給數學中心帶來很大提升。 現在他非常擔心比爾卡爾會去西海大學發展。 如果換到是其他人,邱成文根本就不擔心,但換都是王浩就不一樣了。 三個人都是菲爾茲獲得者。 邱成文不得不承認的是,王浩比他們兩個都要強,甚至說比絕大部分菲爾茲獲得者都要強。 菲爾茲獲得者也要分高低。 有些菲爾茲獲得者,只是研究成果剛擦邊菲爾茲;有些獲得者則是遠遠超出了菲爾茲的程度。 比爾卡爾,不一定屬于前者,但肯定不屬于后者。 王浩顯然屬于后者。 另外,王浩才只有二十多歲,他未來還有很長的科研生涯,很多人都希望和他一起做研究,比爾卡爾也不會是例外。 當然,邱成文肯定不能說出自己的擔心,他只是聽著兩個人談論專業問題。 終于等到談論停下來,他忽然問向王浩,“王浩,你為什么要研究這個問題?代數幾何應該不是你的主方向吧?” “這和我對于超導機制的后續研究有關?!?/br> 邱成文聽罷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王浩在研究超導理論,還是給了個建議說道,“我覺得,如果你研究超導理論,不一定從你的幾何角度出發?!?/br> “哦?”王浩感興趣的聽著。 “我看過你的理論,角度確實很新奇,但是,我認為,你的理論是不完善的,因為你沒有聯系到粒子,也就是量子物理問題?!?/br> 王浩聽著點了點頭,他的研究確實是如此,只是研究了一個方向,并沒有涵蓋所有內容。 即便是完善了半拓撲的理論,想要對復雜分子微觀形態做解釋,可能還是要聯系到粒子問題,尤其牽扯到微觀形態拓撲過程,是肯定要和凝態物理的主流理論聯系在一起的。 邱成文繼續道,“你有沒有想過,去研究楊-米爾斯方程?” “為什么?”王浩微微皺眉,他完全沒有想過楊-米爾斯方程的問題。 邱成文道,“因為你的湮滅理論,我相信你一定沒有放棄這個理論?!?/br> “但是,想要證明湮滅理論,就必須要研究量子物理,必須要聯系粒子標準模型,而楊-米爾斯方程就是粒子標準模型構造的基礎?!?/br> “另外,楊-米爾斯方程是一個非線性偏微分方程,我一直都覺得,你是最適合研究楊-米爾斯方程的人?!?/br> 邱成文說的滿是誠懇。 王浩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他本來就擅長偏微分方程,還希望能探索湮滅理論,而超導機制中微觀形態的拓撲,和湮滅力的存在直接相關。 從楊-米爾斯方程的角度做研究,也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向。 王浩恍然的點了點頭,“確實是這樣,等我回去以后就仔細想一想?!?/br> 邱成文頓時露出了笑容,他給王浩一個很不錯的提議,如果王浩專心去研究楊-米爾斯方程,肯定就和代數幾何無關了。 到時候,研究就用不上比爾卡爾,因為楊-米爾斯方程和代數幾何,完全就是兩個沒有絲毫關聯的領域。 這時,就聽王浩認真的對比爾卡爾說道,“考切爾,我已經申請了重點項目,而且還報上了你的名字?!?/br> “我們可以一起進行這個項目,研究經費申請了兩千萬,到時候,就一起研究?!?/br> 比爾卡爾很期待的點頭道,“我很期待?!?/br> 雖然他是菲爾茲獲得者,但同時也是個需要生活的人,經費總計有兩千萬,肯定能有一部分分到他手里。 這就是額外的大筆收入。 邱成文聽的直咧嘴,趕緊開口問道,“王浩,你就不考慮楊-米爾斯方程?” “為什么不呢?”王浩疑惑的反問。 邱成文不解的繼續問道,“那你怎么還做這個研究?而且還申請了項目……” “兩個不能一起嗎?” 王浩反問了一句,不解道,“從兩個方向一起做研究,肯定會更加的全面,邱教授,謝謝你的建議,如果不是你,我還真是沒有想到?!?/br> 邱成文的笑容僵在臉上。 兩個方向一起研究當然是可以的,但一般的學者哪有這種精力,一邊研究復雜楊-米爾斯方程,一邊還做拓撲的構建研究? 偏微分方程、量子物理、代數幾何、拓撲學…… 這些內容放在一起,腦子不會炸掉嗎? 第二百二十五章 豐厚的收獲,節前小聚,張志強:我他么羨慕壞了! 王浩和比爾卡爾一起待了一天時間,他們一起對半拓撲構造的研究方向進行了探討,并針對一些特定問題進行了分析。 一天的交流下來,兩個人都感覺收獲很大。 最后王浩還談到了項目問題,“這是我們共同合作的研究,共同參與人還有林伯涵,但是后續肯定還有更多的參與人?!?/br> “我們要先給出框架定義,然后再能細節化的進行研究?!?/br> “研究是在年后開始,我們可以先通過郵件交流,在不影響你的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你可以每個月來一次西海大學,我們針對積累的問題一起進行研究?!?/br> 他們一起談了很久,才意識到邱成文一直跟在身邊。 王浩還特別問了一句,“邱教授,卡切爾參與我們的項目,應該沒有問題吧?”他指的是大學方面的限制。 邱成文無力的點頭,“當然沒有問題?!?/br> 他一點都不希望看到比爾卡爾參與王浩的項目,但他能怎么辦呢? 還能阻止比爾卡爾嗎? 阻止對方追求學術研究自由? 如果他真的這樣做了,就等于是逼迫比爾卡爾離開水木大學,畢竟一個菲爾茲得主,連研究什么都無法決定,也沒有必要再留下來了。 當天下午,王浩離開了水木大學,但他的行程并沒有結束,而是晚上約了田虹教授一起吃飯。 朱萍的‘人事’工作進展很順利。 田虹已經申請離職,確定是在年后去西海大學擔任教職。 王浩過來一趟首都,就和田虹見上一面,他們找了個火鍋店,好好的吃上了一頓,也說起了去西海大學工作的事情。 這對于田虹來說,是人生的一大轉折點。 田虹對去西海大學非常感興趣,她對于參與王浩的項目感興趣,另外,也希望能夠換個環境。 西海大學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到西海大學,她能夠更加被重視,能得到更多的資源。 這一點很重要。 在外人看起來,在首都大學擔任教授似乎很不錯,實際上,很多時候并不是這樣。 國內頂尖高校中,有很多年輕教授,都選擇去一些小的院?;蛘呤浅鰢スぷ魅谓?,就是因為他們在高校中不受重視。 田虹,就是這樣。 雖然很多人都說她是數學天才,但天才也只是天才而已,她有很優秀的研究成果,在崗位上想要提升卻非常困難。 另外,就是項目問題。 她主要研究幾何表示論以及朗蘭茲綱領,但相關領域的研究,想要得到經費資助很困難,申請連續被駁回也很打擊人。 之前田虹都在考慮去國外高校工作,現在她有了另外一個選擇,就是到西海大學加入王浩的團隊。 王浩和田虹說了很多,包括學校待遇、實驗室待遇等等。 他確實對于田虹的到來非常期待。 田虹可以讓實驗室增強實力,同時,也是對研究領域的擴充,實驗室還沒有深入研究幾何學的人才,田虹的到來補足了這一點。 等以后建立了數學中心,田虹肯定也是很重要的人員。 …… 首都之行,收獲頗豐。 第二天的飛機上,王浩一直都想著自己的收獲。 自然科學特等獎肯定是最大的收獲,到現在輿論上還到處都是相關報道。 王浩想想能拿到特等獎,還是感到有些激動,他拿到了史無前例的獎項,也等于是國家給自己的肯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