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287節
雙方的差距很大,他們在實驗后很受打擊。 本來以為他們的研究就已經很成功,結果發現真是什么也算不上,到實驗總結會議上,幾個人都沒有回過神,只是沉默著不知在想什么。 王浩倒是沒有那么興奮,他只是高興自己的研究得到了驗證,而結果是在預料之中的。 至于交流重力場的強度,他認為意義更在于成果數據,有了成果數據以后,就不用再擔心后續的經費問題。 這才是最重要的。 其實在王浩看來,成果本身并沒有太大的意義,不管是百分之六點幾也好,還是百分之十七,甚至是更高的數值,有什么實際意義呢? 沒有的。 交流重力場數值的提升,只能說是研究有了進展,但并不能促進基礎理論的提升,更不用去談應用了。 他在總結會議上也說道,“我們在交流重力場強度的研究上,已經有了很大的突破?!?/br> “但是我們的主要方向是機制研究,所以接下來,還是要朝機制研究的方向去做分析?!?/br> …… 會議結束。 阮偉平三人的心情非常復雜,他們一起去吃了飯,再回到住所還是一聲不吭。 劉云利的手機響了,是王強發來的視頻通訊。 他按下了接通鍵。 對面的王強擺出一張笑臉,看到鏡頭里的三個人有些意外,“你們怎么都在一起?你們是在西海大學嗎?” 劉云利輕輕點頭。 王強道,“我才想起來,劉哥是去接班的,不過薛常你怎么也來了?” 劉云利感覺被扎了一下心,他們本來是來看熱鬧的,結果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他直接說道,“王強,有什么事就說吧?!?/br> 王強有些不明所以,還是道,“是這樣的,我聽了基礎科學中心這邊的報告,他們給我仔細講了,這個研究真是很厲害?!?/br> “雖然和交流重力場的關系不大,但是以他們的研究,未來很可能發現高溫超導材料的規律,也就能發現更多的高溫超導材料?!?/br> “哦~~” 劉云利很淡定的答應一聲,依舊是沒有什么反應。 王強疑惑問道,“劉哥,你怎么了?” 劉云利嘆了口氣。 阮偉平也跟著嘆了口氣。 薛常湊到鏡頭前說了句,“他們正在考慮搬家?!?/br> “搬家?為什么?”王強疑惑道,“你們是要退休?還是說調到其他部門?” 集體沉默。 王強發現幾人似乎沒精神,也沒有再去追問,而是說道,“基礎科學中心這邊的研究確實很厲害,他們以交流重力實驗數據為基礎,來構造對應的數學模型,這樣就可以完善溫度、交流重力場強度及材料性質等因素的關系?!?/br> “按照這個研究方法,后續數學模型完善,就能找出超導溫度和材料性質之間的關系?!?/br> “這個方向真是非常好……” 王強連續說了一大堆,顯然對于基礎科學中心的研究非??春?。 薛常有些疑惑的問道,“你剛才說的不就是王浩教授的研究方向嗎?” “對啊?!蓖鯊姷?,“他們就是按照王浩教授的研究方向做的,但是我感覺物理實驗室那邊好像偏離方向了,研究什么湮滅、拓撲之類,還是基礎科學中心這邊更靠譜?!?/br> 這時,劉云利和阮偉平終于有了反應,他們一起湊到屏幕前,就一直盯著王強看。 王強被看的渾身不對勁。 劉云利嘆了口氣,“王強??!”阮偉平緊跟著來了一句,“你就是井底之蛙??!” 王強被這么一說,頓時不高興了,“說什么呢!你們才是井底之蛙!” “我們確實是?!?/br> “唉~~” 劉云利沒心情繼續和王強胡扯了,他干脆就關掉了視頻通話。 現在三人已經明白,他們和王浩的研究差距,不說王浩提到的湮滅、拓撲,他以數學分析預測設計實驗,就說明對于交流重力實驗的理解,早就已經遠遠超過其他人。 另外也說明,他所說的理論研究是非常有價值的。 王強一直贊嘆基礎科學中心的研究,但他說了好半天,也只是說基礎科學中心根據實驗數據構造出了數學模型。 僅此而已。 這僅僅是處在實驗到總結的過程。 物理實驗室則已經跨過了實驗到總結的過程,直接來到了分析結果并設計預測實驗。 雙方的研究進度,根本不在一個級別上。 在和王強通過話以后,似乎因為又找到了一只‘蛙’,氣氛也稍稍變得好了一些。 劉云利問道,“我們真的要搬過來做次項目嗎?” “地方是有的?!毖Τ5?,“距離一百多公里,就有個廢棄的工廠,改造一下就能夠當實驗基地?!?/br> 阮偉平扯了扯嘴角,“我也知道那個地方,不過,薛常啊,你連地方都想好了,是不是早就想搬了?” 薛常理所當然道,“我只是覺得,我們自己研究沒什么意義?!?/br> 這句話讓阮偉平和劉云利無話可說。 他們在研究上,也投入了不少人力、時間以及大量的經費,但成果還趕不上物理實驗室兩個星期的進度。 阮偉平想了想道,“雖然說到就要做到,但是這個也不急,真要搬的話,也要申請得到批準才行?!?/br> “現在關鍵是,我們連人家怎么做的研究都搞不明白!” 劉云利和薛常對視一眼,也覺得阮偉平說的有道理,他們都是做凝態物理研究的,參與過幾項重大保密項目,還是第一次感覺到如此的挫敗。 他們自認為都是凝態物理的專家,水平不說達到了國際頂尖,但比起相關領域的研究員絕對不差,而且因為長期參與重大項目,做研發的經驗無比豐富,經驗和能力上都是頂尖的。 現在竟然發現跟不上物理實驗室的研發進度。 這就不能接受了。 阮偉平很認真的說道,“我決定了,在這里先不走了!” “跟著他們的實驗做研究,也在這里學習一下。如果連參與都沒資格參與,我們干脆也別繼續了,就承認自己沒能力,直接把項目搬過來?!?/br> “到時候,王浩說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劉云利和薛常對視一眼,一起用力的點點頭。 …… 劉云利三人商議好以后,第二天就去了物理實驗室開始‘學習’。 他們不再抵觸王浩所說的理論,也認真看起了王浩對實驗的分析內容,以此來對過去的實驗設計進行理解。 只有理解了剛過去的實驗,等到下一次的實驗的時候,才能夠真正參與去討論。 他們并沒有想比王浩表現的更好,但怎么也要比其他人更好吧? 不說向乾生…… 最少要比何毅、肖新宇等人要好吧? 很快。 劉云利三人就發現他們想的有點太多了。 何毅和肖新宇根本沒有參與到理論研究中,包括實驗的數據分析、理論的構建研究,相關核心內容都只有王浩一個人在做。 向乾生也只負責一些邊邊角角的工作,他主要還是對實驗進行指導,而不是從事理論相關的研究。 劉云利實在忍不住,找到何毅問了一下,“你怎么不和王教授一起去做數學分析?不去研究理論?” 何毅聽的莫名其妙,“我為什么要研究理論?” “你不是研究員嗎?” “但是,理論的東西很難,我也不擅長分析?!焙我阕⒁獾絼⒃评囊苫?,解釋道,“劉教授,以前我也試著和王教授一起研究,但后來放棄了,我沒有這個水平,即便是能看懂那些研究,也只是看懂而已,根本幫不上忙?!?/br> “直說吧,我覺得自己跟不上王教授的思路,理解不了,不如就干脆放棄?!?/br> 劉云利聽著扯了扯嘴角,他發現自己定的目標太簡單了。 等回去以后,劉云利就對其他兩人說道,“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弄懂基礎理論,并能夠參與新的實驗設計,這樣才能一起做研究?!?/br> 這樣就超過了物理實驗室的其他所有人。 “也對?!?/br> “有道理……” 于此同時。 王浩也在很耐心的做研究,他并不是總結剛過去的實驗,而是在總結完善自己的理論。 通過上一次實驗,他已經確定自己的研究沒有問題,超導內部的微觀形態被擠壓形成拓撲相變,和交流重力場存在直接關系。 另外,也肯定和超導的形成直接相關。 那么問題來了。 “在正常的通電導體中,會不會存在微觀形態呢?” “微觀形態被擠壓形成拓撲相變,從而激發了特殊的超導狀態,正常來講,普通的導體通電狀態也應該存在微觀形態,只不過沒有被‘湮滅’擠破而已?” “另外,一些非導體在超低溫情況下也可以激活超導特殊狀態,兩者又有什么不同呢?” 這些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王浩自己做研究還是有些頭疼的,因為他并不是一個拓撲學的專家,他也希望能其他人能夠給出意見,而不是只靠自己去研究。 比如,遇到復雜性理論問題時,他就可以去找羅大勇。 羅大勇能提供很有參考性的意見,并且在看待某個問題時,也能夠提出其他思路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