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265節
從那天開始,王浩就干脆不回去了,梅森數實驗室的環境也還不錯,最少能給人提供休息的地方。 他也想著要買一個大房子,其他人也能夠有更多的地方休息。 王浩對于西海的‘房市’并不了解,他還是問了一下張志強。 張志強驚訝道,“王浩,你也準備買房嗎?” 他坐過去,認真道,“作為過來人,我就傳授你買房的經驗,要直接買大平層,平米越大越好?!?/br> “我現在正準備換一個大平層,看中了一套140多平米的房子,現在正攢錢奮斗?!?/br> 王浩聽著有點疑惑,問道,“你怎么突然想起換房了?” “這個……” 張志強還有點不好意思,“不是談了個女朋友嗎?你不知道嗎?我國慶就要結婚了,就想著在結婚之前換個房子,有個大平層,以后有孩子也方便?!?/br> “你有女朋友?”王浩滿是驚訝。 張志強郁悶道,“我記得上次和你說過,是一個女老師?!?/br> “大學里的?” “不是?!睆堉緩姄u頭道,“是旁邊的初中老師?!?/br> “長得怎么樣?” “還行,剛26歲?!睆堉緩娤胫睦锩雷套?,他干脆拿出手機,把照片給王浩看了下。 王浩掃了一眼,發現是個梳辮子、戴眼鏡的斯文女生,頓時又驚訝了,“人家會看上你?” “我怎么了?”張志強頓時聽的郁悶了。 “你35歲了?!?/br> “我薪水高,有房,有車,還是大學教授……” “你35歲了?!蓖鹾坪苷J真地重復了一句。 張志強被說的很郁悶,即便是男人也不想談年紀,他趕緊轉移了話題,“反正我們就是在一起了,已經說好今年就結婚?!?/br> “恭喜你了!” “謝謝,到時候記得隨禮就行了?!睆堉緩娎^續道,“我看中了一個大平層,過一陣子就下手,等我買下了,就帶你去看看,面積可大了,我打算重新裝修一下,但就是花太多錢了?!?/br> 王浩實在沒耐心聽張志強說他還沒有買的房子。 這時,房門忽然被敲響了。 “進!” 王浩喊了一句,房門就被推開了,外面呼啦啦來了一群人,裴擒虎和商亞丁首先擠了進來,兩人就直接站在了王浩的旁邊。 第三個進來的有些面熟。 王浩想了好半天才站起來驚訝道,“好人?” “好人?” “汪市長??!歡迎、歡迎!”王浩終于認了出來,他對于汪市長可是記憶深刻。 這位汪市長上次來西海大學,就給自己送了一百萬。 好人??! 汪市長身后跟著不少人,有其他市里的領導,也有學校的人,后面還跟著記者。 他熱情的過來和王浩握手,“恭喜王浩,你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這是你個人的巨大榮譽,也是北疆省、西海市的巨大榮譽??!” “省政府、市政府討論了以后,決定給予你100萬的獎金?!?/br> “哦~~” “還有?!?/br> 汪市長的話還沒說完,“我們一致決定,把廣賢公館的一套別墅,作為獎勵發放給你!” “哦?” 汪市長說完就重新面對鏡頭,隨后開始了長篇大論,“作為市政府,我們是非常重視科研的?!?/br> “一些重大的研究,我們都會給予科研人員相應的獎勵,這些重大獎勵的目的就是鼓勵更多的科研人員,認真投入到研發中?!?/br>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研才是最重要的……” “烏拉烏拉~~” 汪市長一說就是十多分鐘,給人的感覺是過了很久,他終于意猶未盡的停了下來。 隨后又和王浩寒暄了幾句,恭喜他完成了重大的研究,鼓勵他繼續在科研上奮斗。 然后,走了。 一大群人也跟著汪市長一起走了。 王浩站在原地愣了好半天,轉頭看向目瞪口呆的張志強,“廣賢公館在哪里?” “市中心??!” 張志強瞪著的眼里,寫上了滿滿的羨慕,“那可是廣賢公館,西海最好的別墅小區,一平米三萬多啊,住在里面的非富即貴?!?/br> “而且,最小的房子也超過兩百五十平?!?/br> “你算算,這是多少錢?” “不到一千萬?” “超過一千萬!”張志強狠狠的點頭,“你想想,政府獎勵的能是毛坯房嗎?要是裝的好,可能比房價還貴?!?/br> 王浩聽著不斷點頭,頓時滿意道,“看來不用買房了?!?/br> 他覺得應該安慰下張志強,嘆氣的說道,“其實我不太想買房,連女朋友都沒有,不像你啊,愛情是無價的!” “……無價個屁!” 張志強吐槽的說了句,想想自己努力想買個大平層,王浩則直接被送了一套大別墅,頓時有種想哭的沖動。 人和人,不能比??! 第一百九十五章 超級大成果出爐,王浩:它是最完美的飛機! 愛情,是無價的。 在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愛情面前,再昂貴的別墅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王浩覺得自己想的理由很有說服力,就繼續勸了張志強幾句,然后美滋滋的憧憬起獎勵下來的別墅。 市中心,廣賢公館,兩百五十平以上,大概率是精裝修。 完美! 愛情那種無價的奢侈品,還是讓張志強去享受吧,他享受低端一些的大別墅就可以了。 有了保衛,有了別墅,生活變得美好起來。 王浩也著實輕松了一陣子,即便是已經有了靈感,他也沒有再繼續做研究。 人并非機器,該休息還是需要休息的。 王浩就在梅森樹實驗室指導一下學生,偶爾去課堂上講講課,也會開一下實驗室的小課堂,悠哉悠哉的生活讓人不由沉醉其中。 但研究還是要做的。 王浩偶爾就會動動腦筋,想一想新的研發思路,主思路就在于ns方程的研究上,實際上,之所以繼續研究‘隨機三維曲線函數的軌跡修正’,就是為了從中找到完成ns方程方向的靈感。 在完成了相關研究后,他也知道了ns方程研究的后續方向。 那和計算邏輯有關。 在ns方程前面的研究中,有專門針對偏微分方程組的近似求解,并且能解出更加近似的近似解組,限制的地方就在這里。 近似,永遠是近似。 即便是一個特殊存在精確解組的偏微分方程組,也不可能通過那種分析方法找到精確解組。 那只是一種近似解的分析方法,和真正去求解思路并不一致。 王浩通過和羅大勇一起進行的復雜論證,完成了‘參數計算邏輯’的研究,就可以依照這個思路,去更精細化的求解偏微分方程組。 原來的方式是通過分析代換來求近似解,現在理清偏微分方程組的計算邏輯,就可以求出‘無限延伸適用解集’,能以代入數值法為突破口,依靠計算邏輯分析來尋求‘最適解組’。 比如,一個偏微分方程組有四個參數,其中兩個能求出精確解,有兩個則只能求出近似解。 這種方法就可以明確的求出精確解,并且讓其他兩個更加的近似。 當然有精確解是特殊情況。 絕大部分情況是沒有精確解的,那么就可以通過代入數值法,明確其中一個未知數的解,通過分析計算關聯,展開求出其他高近似度的解。 這個求解方法比原來的方法會更加的近似,若是能有精確解組也可以代換求出精確解組。 “通過無限延伸來進行分析,再求出相應的適用解集?!?/br> “這會讓解集變得更加清晰、精確,也能得出更加近似的解組?!?/br> “但是,有什么用呢?” 王浩在做了總結以后,不由得想到了應用的問題。他所使用的這個方法確實可以求出更精確的解組,但相應的計算分析難度大大提升。 其他的學者想要用同樣的方法做分析,理解方法的門檻就已經非常高了,需要掌握很多跨領域的知識。 即便是已經掌握了求解方法,求一組解集也需要花費很長時間。 “天賦好的,也許要一個星期?” “差一些的,也許要幾個月……”王浩思考的有些不確定,但以內容來做判斷,即便是周清源教授的水平,也肯定屬于‘天賦差’的類型。 這種天賦差的判斷,主要是因為對于‘復雜分析’并不擅長,使用復雜分析的方法就不可能熟練。 同時,擅長分析的學者,又不一定精通偏微分方程。 更不用說,其中還牽扯到函數分析、計算數學等方面的知識了,門檻已經高到把絕大部分數學家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