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243節
東港大學…… 很復雜??! 王浩還是搖了搖頭,即便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他還是不想去東港大學。 那肯定是個心情很復雜的過程。 另外,還有一封來自武鋼的邀請,是武鋼研究院發過來的,邀請他來研究院指導工作? 看著邀請內容,王浩都感覺有些怪異。 他一個理論數學的學者,去材料研究指導工作? 指導什么? 難道是告訴他們怎么計算鋼材的數量? 看到邀請人是王基銘以及五十萬的費用,王浩還是決定去一趟,轉一圈,五十萬,何樂而不為? 當然,最重要的是要給王基銘面子。 對方畢竟是工程院的院士。 再看到一封科學院數學所院士的邀請,王浩考慮了一下還是寫了遺憾拒絕的回復。 畢竟,他沒有去肥城的打算。 王浩接受了兩份邀請。 一份是水木大學的講座邀請,他就是過去講一下哥德巴赫猜想,也等于是公開做一個報告。 另外,就是武鋼研究院的邀請。 他去首都主要還是去科學基金會,要和超導辦公室詳細的談一下交流重力后續研究的問題。 這才是最重要的。 王浩希望在超導機制研究,或者說是湮滅力的探索上有進展。 隨著時間慢慢過去,輿論的熱度也越來越低,生活也基本恢復了正常。 王浩感覺輕松了很多。 月中。 他和何毅、肖新宇以及顏靜,一起踏上了飛往首都的飛機。 第一百八十二章 重大保密項目以及被邀請擔任評審 科學基金會,正門。 超導辦公室的樊慶學、鄧丙河等人,正站在邊側保安室門口聊著,有人則頻頻朝著路上看去。 他們正在等待王浩一行人。 一陣風吹過。 鄧丙河只穿了件襯衫,冷的縮了縮脖子,郁悶的說道,“我還是第一次在這里,等項目實驗室的人,還真是夠大牌的?!?/br> 樊慶學哈哈一笑,道,“那也沒辦法,而且我們等的是王浩,別和項目聯系就行了?!?/br> “也對?!?/br> 鄧丙河也只能點頭接受。 他們要等的確實是王浩,至于何毅、肖新宇等人都是附帶的,完全不用特別來迎接。 王浩一行人是過來談項目的事情,科學基金會是項目撥款方、負責方,他們主動過來迎接,就感覺像是顧客給商家賠笑,聽起來都有些怪怪的。 但是,王浩的地位已經不同以往。 在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以后,在很多人的心里,王浩的地位已經截然不同了。 他被公認為數論領域最頂級的數學家,甚至連‘之一’都沒有,手里有兩個菲爾茲的研究成果,個人可以用功成名就來形容。 只憑借已經完成的研究,就可以榮耀一輩子,后續還能拿到一系列獎項。 另外,哥德巴赫猜想也不同于其他數學研究。 國內來說,哥德巴赫猜想的影響力更大,比如,一些小學課本里都有相關的介紹,陳景潤的‘1+2’也被寫進了課本里,他當做了數學研究的英雄人物來宣傳。 如果下一次課本做修改,會不會把王浩寫進去呢? 這幾乎是肯定的。 因為同樣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陳景潤只是接近證明,而王浩是完成了證明,甚至還使用了兩種方法。 鄧丙河、樊慶學想想還是非常震撼。 “王浩,真是年輕有為??!” “年輕有為?他已經不是有為,是世界第一了!” “在數學、數論上,不服不行??!” 幾個人討論的時候,就聽見一聲喊,“來了!來了!” 他們都跟著過去。 一輛出租車停在了門口,王浩、何毅等人,從車上走了下來,門口的人立刻過去了。 “王教授,歡迎??!” “這段時間,我就聽到你的名字了,新聞上到處都是哥德巴赫猜想、王浩教授,書寫新的歷史啊?!?/br> “你已經成了全國的驕傲了!我都為你驕傲!” 旁邊人聯系的贊嘆。 王浩帶著笑和他們一一握手,大部分都已經見過,但還是有兩個沒見過。 等都認識了以后,他們就一起朝里面走過去。 王浩幾個人還是先去了接待廳。 吳暉等人已經等在那里。 超導辦公室只有不到二十人,而在這里的就有超過十個,顯然對王浩一些人非常重視了。 等到了接待廳的時候,話題就變成了成果項目。 樊慶學說了起來,“有三家機構做這個研究,你們物理實驗室的成果是最好的,其他兩家機構要差一些了?!?/br> “所以在后續的研究上,科學基金會這邊,也主要考慮你們物理實驗室?!?/br> 何毅、肖新宇聽著有些激動。 王浩倒是很淡定,只是點頭聽著。 這是預料之中的。 吳暉問道,“在后續的研究上,你們有什么想法嗎?” 王浩道,“主要應該是兩個方向吧,一個是交流重力場,一個是超導機制,我們更傾向于后者?!?/br> “為什么?”吳暉感興趣的問道,他還補充了道,“更多的人對超交流立場感興趣?!?/br> “那可是反重力啊,王教授,不瞞你說,首都大學的閆偉教授,主動申請交流重力的后續研究,都來過好幾次了?!?/br> 王浩搖頭道,“反重力自然好,但是這個方向,即便是有成果,短時間也很難運用,而且肯定是需要理論支持的?!?/br> “如果只是去研究技術,就像是碰運氣一樣,根本不可能完善到可以運用的階段?!?/br> 旁邊人聽的都點點頭。 王浩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就像是超導技術,即便到現在,依舊在研究理論機制。 雖然也有了一些運用,但想大規模普及運用還是困難重重。 交流重力場的研究,只是去改善技術,肯定能有一定的成果,但想完善到成熟運用,到最后還是需要理論支持。 這是必然的。 吳暉只是輕輕一笑,沒有詳細的說。 一行人在接待廳聊了一會,就去了小會議室。 這時候,就變得嚴肅了很多。 顏靜、肖新宇都只能等在外面。 王浩和何毅進去了。 同時,超導辦公室也只有四個人進入,顯然是要談一些機密的話題。 王浩感覺到了氣氛的嚴肅,他和何毅坐在一旁,坐下來就看見了吳暉。 吳輝坐在主位上,沉了一下才說道,“王教授和何教授,接下來的話題,就不能傳出去了?!?/br> “這個研究到現在,已經不是普通項目這么簡單,而是被列為了國家重大項目?!?/br> “同時,在交流重力場的方向上,已經被列為重大保密項目,所以就算你們申請,也不可能批下來?!?/br> 王浩思考著點了點頭。 交流重力實驗是國外首先公布的消息,理論是阿邁瑞肯的華人物理學家李寧提出來的,第一個發現的則是荷蘭研究團隊,后來就直接銷聲匿跡了。 好多人都猜測是被列為了保密項目。 現在能復刻出交流重力實驗,就說明相關信息都是真實的,那么后續為什么沒有研究呢? 顯然,保密的猜測是正確的。 既然國外都列為了保密項目,國內有了新發現,也肯定會列為保密項目。 吳暉繼續道,“之前的數據,不管是首都大學的基礎科學中心,還是科學院的超導實驗室,又或者是你們,所有的數據都已經被封存?!?/br> 何毅聽著有點擔心。 如果數據都被封存,實驗研究列為保密,他們豈不是沒有辦法申請項目了? 吳暉似乎看出了何毅的緊張,他笑道,“不用擔心,有些研究項目被列為保密是很正常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