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241節
“另一個方法則是分析法,簡單直接,就是對偶數分成兩個素數進行分析,其中有一個是素數,分析另一個也肯定會存在素數……” “如果你們想深入理解,可以去看我的原版論文,應該再過幾天就有了?!?/br> 王浩并沒有說太過深入的內容。 臺下記者也很耐心的在聽,即便是有些內容聽不懂,他們也必須要記下來,因為每一句話都可能成為新聞。 記者繼續提問,“像是這種重大的證明,一般來說,審稿速度是很慢的,為什么你的論文,只用了半個月就完成了審稿?” 王浩笑道,“我覺得,這個問題你可以去采訪《數學新進展》或是《數學學報》的編輯部?!?/br> “不過我認為是正常的,因為論文的難度并不高?!?/br> “你所說的審稿速度慢,對比的可能是那些重大的研究,比如,1994年,懷爾斯對費馬猜想的證明?!?/br> “但是我的論文只有30幾頁,另外一篇則只有20幾頁,難度并沒有想象中的高,只要有足夠的知識基礎,還是能理解的……” 王浩很淡定的接受著采訪,從容不迫的回答提問。 但是,記者們聽的卻很別扭,因為他們總是能聽到諸如‘簡單’、‘難度不高’之類的修飾詞。 哥德巴赫猜想? 簡單? 那可是持續280年,都沒有人能證明的超級數學難題! 可是再換個角度去想,王浩用兩種方法做出了證明,似乎對他來說確實很簡單? 于此同時。 西海大學校門口,幾個中老年人正站在那里。 北風瑟瑟。 他們就是超導辦公室的專家,其中包括吳暉、鄧丙河等人,他們的感覺都很不好,今天是特別起了個大早,趕上飛機來了西海大學。 一路談著,到了校門口才發現了不對勁。 十幾個保安橫在門口,明確的表示非校內人員不允許進入。 等到了這里以后,他們才知道王浩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心情也頓時復雜起來。 來的一路上,他們都在談著物理實驗室可能存在什么問題,為什么不能在月初來考察,還分析了各種各樣的可能,結果到了以后,就聽到了這么一個震撼的消息。 “王浩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 “今天消息發布!” “這就是他們說月初很忙的原因?” 一群人都看向了鄧丙河,眼神中透露著一個意思——這就是你說的‘肯定有問題’? 鄧丙河有些羞臊,但又感覺很委屈。 這種事,誰能想到? 那可是哥德巴赫猜想,結果就被王浩證明出來了?他們還正趕上論文發布這一天來。早一天、晚一天都好??! 他干脆過去和保安交涉,最后還是被放行了。 這本來是一次突然襲擊。 他們最初的想法是,進了學校就直奔物理實驗室,來一個突然的行動,有什么問題自然就發現了。 但最后,在學校門口停了一段時間,物理實驗的人早就知道了,何毅帶著幾個實驗室的人就等在門口。 這時候,專家組就很尷尬了。 他們只能錯開不談‘突襲’的事情,就直接問起了實驗成果相關的問題。 何毅耐心的做著解釋,也說起了一些報告上的問題。 他是真正全程參與實驗的,即便不像是王浩了解一些理論上的內容,但針對實驗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因為見不到王浩本人,專家組唯一能確定的就是實驗基本沒有問題。 接下來怎么辦? 他們過來一次,還想和王浩談一下項目研究方向的問題,結果根本見不到王浩。 即便是見到了本人,也不可能花大量時間去討論。 這一趟白來了? “最少,我們確定了實驗沒有問題?!眳菚熞采陨杂悬c郁悶,同時,心里也感到非常震撼,他還是安慰其他人道,“實驗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收獲,其他還是等后續討論再談吧!” 專家組一行人的旅程到此結束。 他們沒有時間去等專門等王浩,也不知道具體要等多久,只不過想想,來一趟沒有見到王浩還是很郁悶。 另一邊,王浩確實非常忙碌,他倒不是有什么工作要做,而是接受著各種各樣的采訪、恭喜。 現在網絡輿論已經火熱起來。 當走在學校的路上,都會引起一大堆的圍觀。 所以王浩干脆躲到了主任辦公室里,悶在里面才終于清凈了一下。 手機響了。 王浩有些郁悶的看向手機,發現是彭輝還是按下接聽鍵。 彭輝打來電話也一樣說了恭喜,“我今天聽到這個消息太驚訝了,不過,想想是你,也很正常??!” 他的嗓門還是很大,說話口氣很敞亮。 “謝謝,你們那邊的項目怎么樣了?” 王浩指的是金屬實驗室最新爭取的項目,是武鋼集團公示的橫向項目。 去年后半年到現在,金屬實驗室都一直在爭取這個項目,武鋼集團的橫向項目,規模還是比較大的,保守估計贊助金額超過五千萬。 這種級別的項目,可以說是高校實驗室,所能爭取的最大項目了。 彭輝嘆了口氣,說道,“失敗了?可能吧,估計機會不大?!彼恼Z調明顯有些落寞。 “失敗了?”王浩頓時感到很驚訝。 在科學基金會的時候,彭輝還很有信心的說,爭取項目完全沒有問題。 因為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東港大學合金實驗室出了問題,等于就沒有了競爭對手。 彭輝嘆氣的說道,“我還是輸了??!陳建林,了不起!研發水平了不起,手段也很了不起?!?/br> 王浩皺眉問道,“最后項目還是給了合金實驗室?” “現在還沒確定,但我知道的消息說,那邊機會更大?!迸磔x道,“他們提交的申請報告,做的太好了,我知道一點,自愧不如??!” “只是報告嗎?” “還有基礎研究!”彭輝道,“去年他們和武鋼合作進行的項目做的也很好,只是中途突然被叫停了,而且他們還有其他底牌,包括一些以前的研究……” “總之,我們的機會不大?!?/br> “好吧,你也別太難過了,沒了這個,還可以爭取其他項目?!?/br> 王浩安慰了彭輝一句,他對結果還是感到很驚訝,本來以為彭輝的團隊肯定能爭取到,結果項目還是被陳建林搶走了? 陳建林,可真不是凡人??! 第一百八十一章 輿論后續、陳建林的尷尬境地以及武鋼的邀請 王浩再聽到陳建林的消息,心里確實有諸多的感慨,尤其還聽到陳建林很可能搶了彭輝的項目。 其實也不能說是搶,金屬實驗室和合金實驗室是正常的競爭關系。 彭輝和陳建林也是老對手了。 但是,合金實驗室發生那么大的事情,馬文鈞已經被逮捕,近期都要開庭審判了,結果陳建林還是穩穩當當,很輕松的把自己摘了出去。 他并不知道全部的消息,也不知道陳建林是否涉及到了合金實驗室的項目問題,但因為參與過項目,還是覺得有些不對勁。 當然了,他早已經從合金實驗室脫離出來,后來也已經得到正名,里面在有什么情況,和他就沒有直接關系了。 針對項目的事情來說,他覺得彭輝的感慨很有道理,發生了這么大事情以后,陳建林竟然還能夠去爭奪武鋼的項目? 其中肯定有實力水平的因素,也包含著一些其他手段。 “彭輝說的沒錯,研發水平了不起,手段也了不起??!”王浩也跟著感嘆一句。 五千萬以上的大項目,哪有那么容易確定下來? 像是物理實驗室要競爭的項目,即便是他們復刻了交流重力實驗,依舊有兩個大機構公開站出來爭奪,可以說完全不要面皮了。 項目的事情就是這樣的,根本就沒有謙讓一說。 每一個項目都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直接關系到科研機構的發展問題。 項目之爭,就是利益之爭。 這種事情,講道理是沒有用的,說好聽點是憑實力爭奪,說難聽點就是各憑手段。 物理實驗室的項目也是一樣的,好在他們在競爭中已經有了足夠的優勢。 王浩想想都有些期待了。 于此同時,外界的輿論依舊在發酵。 雖然國際上還沒有大的學術機構,站出來確認王浩對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但輿論已經普遍認為證明是正確的。 這份證明和安德魯-懷爾斯對費馬猜想的證明不同,《數學新進展》能夠完成審稿并發表,就說明論文內容沒有復雜到頂級數學家都看不懂的程度。 所以大機構確認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事實上,已經有一些數學家站出來確認了論文,包括論文的審稿陶哲軒、安德魯-懷爾斯,他們對于證明的評價非常高。 很快。 水木大學的數學科學中心,確認了王浩對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 在國內的各個高校中,水木大學的數學排不上第一,但如果談數學的分支學科,水木大學的解析數論是排名國內高校第一的,他們對于證明的確認,還是非常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