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198節
“這個……哈哈……” 王浩一下子明白過來,點頭道,“所以說,還沒追到,對不對?也就是你還沒有女朋友?!?/br> 張志強頓時郁悶道,“不用這樣打擊人吧?你不也沒有?!?/br> “這不一樣?!?/br> 王浩道,“我是主動單身,你可是被動的,而且你比我大十歲?!?/br> “即便你說的再好聽,也還是單身!”張志強堅定的反駁。 王浩不在意的聳聳肩。 這時候,門口有個戴眼鏡的女博士生,敲了下門走進辦公室,滿是崇拜的看著王浩,以極其溫柔的話音,開口道,“王老師,您的湮滅力理論真是驚人,我拜讀了您的分析研究,完全被里面的描述所吸引?!?/br> “我相信那肯定是物理界最驚人的預言,會成為諾貝爾級的發現?!?/br> 張志強聽的渾身發麻,滿是羨慕嫉妒恨的坐到一邊。 “哦……” 王浩倒是有些奇怪了,其他人說起他的研究,一般說的都是數學,怎么就突然談起湮滅力了? 湮滅力,就只是他做的一個‘小分析’,連數學基礎都沒有搭建起來,相關的論文是一篇都沒有的。 “我叫王悅,跟著肖新宇老師做超導研究?!?/br> 王悅做了個自我介紹,隨后才說道,“對了,是肖老師讓我過來,問一下您什么時候有時間,去一趟物理實驗室,說是……” 她深吸了一口氣,才道,“我們可能發現了湮滅力存在的證據!” “——??” 王浩都聽的驚住了,這個消息實在太意外了。 張志強也跟著驚訝起來,滿是好奇的開口問道,“你們物理實驗室,發現了眼湮滅力存在的證據,你不是開玩笑吧?” 王悅瞥了一眼張志強,說道,“這是肖老師和何教授得出的結論,所以我才特別來一趟?!?/br> 她語氣平淡的解釋一句,隨后又滿臉崇拜的看向王浩,“王老師,您什么時候有時間?” “現在就有?!?/br> 聽到這種情況,王浩肯定坐不住了,他干脆就和王悅一起去了物理實驗室。 張志強看著兩人的背影,不由郁悶道,“現在的女人,真是沒有眼光,王浩長得也就一般吧,就是年輕一些。不是說嗎?三十男人一枝花,越成熟才越有吸引力?!?/br> 他說完看向羅大勇,似乎是在尋求支持。 羅大勇不知道從哪里又找來一面鏡子,擺在了張志強的面前,張志強看了一眼,發現鏡子里面的自己頭發稀疏了好多。 張志強越看就越郁悶,問向羅大勇,“你什么意思?” “送你了?!?/br> 羅大勇很淡定的說完,似乎剛才走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繼續轉頭看向窗外,嘴里還哼起了歌—— “我沒有方向,怎么會有力量。我沒有夢想,又何談什么實現,謝謝你戳穿我懦弱的一面……” 張志強感覺有些莫名其妙,他帶著好奇搜了其中一句歌詞,看著搜索結果頓時滿頭黑線。 歌名是,《看清自己》。 …… 物理實驗室。 何毅、肖新宇、顏靜等人,正在討論著剛過去的實驗。 王浩敲了一下辦公室的門,立刻被熱情的迎進來。 肖新宇介紹說道,“王教授,這次讓你來,是因為我們在超導實驗中,可能發現了你說的‘湮滅力’?!?/br> “……什么實驗?”王浩的語氣都帶上一點不相信,因為實在是太奇怪了。 如果是在粒子對撞等微觀實驗中,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能夠發現湮滅力存在的痕跡,倒是有一定可能的。 但是,超導實驗? 超導實驗可不是微觀物理實驗,又怎么可能在實驗中發現微觀的力? 肖新宇解釋起來。 他們剛剛完成了‘交流重力’實驗。 ‘交流重力’理論是三十年前李寧博士提出的。 李寧是阿邁瑞肯阿拉巴馬大學空間等離子體與高層大氣物理學研究中心的物理學家,他認為處于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中的離子,在被困在具有變磁場的高溫超導體盤中時,就可以實現反重力效應,它的晶格結構可以儲存大量的能量,理論上說這將產生一個類似重力的場,它可以增加或減少重力的影響。 李寧把其稱作是‘交流重力’。 實驗在圓盤上方產生了類似光束的效應,在一定距離內影響了物質。 這支持了交流重力的理論。 當李寧提出了這個理論以后,根本就不受重視,因為反重力實在是太超前了,交流重力的理論聽起來,甚至可以說有些科幻。 但是,在20年前,荷蘭團隊在磁場中進行反重力實驗的過程中,很意外的發現圓盤上的物體,受到重力影響降低了2%。 這表示反重力作用,取得了新的成果。 之后國際物理界,就再沒有相關消息了,據說是阿邁瑞肯國-防部接手了相關研究。 一直到現在已經有20年,也再沒有其他消息傳出來。 物理實驗室,就是想對‘超導反重力’做研究,他們希望能夠看到‘重力減小’的現象。 當然,最終失敗了。 失敗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但失敗也是在預料之中的,因為相關的實驗,除了已經公布的一些資料以外,就沒有任何可參考的內容。 國內來說,還沒有在超導實驗中發現‘反重力’現象。 即便是一次失敗的實驗,也帶來了很多的成果,物理的大型實驗,每一次可以說都是進步,不管是有結果,還是沒有結果,都可以依照實驗數據、分析,研究一些相關的成果。 不管是經驗總結,或者理論推導,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比如,這次準備了好幾個月,耗費了五十多萬經費,精工減料才完成的‘失敗’實驗,也足夠總結完成好幾篇論文。 當然了,耗費了五十多萬經費,只是寫出幾篇論文,絕對可以說是‘虧了’。 物理實驗室做實驗數據總結的時候,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問題—— 實驗前后超導材料的‘質量偏差’。 雖然實驗后的超導材料質量偏差非常微小,正常來說,一般不會特別注意到,但聯想到王浩所說的湮滅力,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理解為‘湮滅力發揮作用,導致了超導材料質量偏差’? 何毅、肖新宇希望能夠這么去理解。 當然,連他們自己都知道,這種說法實在站不住腳,實驗測算數據誤差的可能性更高。 所以肖新宇走出了解釋以后,有些期待的看著王浩,但更多的卻是‘不自信’,“王教授,你怎么看?” 王浩默默的搖搖頭。 他一聽就知道根本不可能,湮滅力針對的是質量單位,即便是電子,相對于質量單位,或許也是非常非常龐大的。 一個超導材料會因為實驗損耗大量的電子,造成質量減輕嗎? 或許有可能,但絕對不是能夠檢測出來的。 這就好像是用普通的秤,稱一頭牛的重量,走過去拔掉一根牛毛,是根本稱不出來的。 不過,肖振宇和何毅這樣去理解,其實也是有道理的,因為他們對湮滅力沒有個清晰的概念,最多就是看過王浩發表的敘述文章。 那篇文章的介紹很模糊,并沒有說的很確切,只有聯系譜儀探測超子衰變信號消失的數學分析研究,才能夠對‘湮滅力’的推測,有個更加深入的理解。 王浩正準備搖頭做出否定,忽然間收到了系統提示—— 【任務三,靈感值+13?!?/br> 【靈感值:29?!?/br> “??” 他頓時愣住了。 因為沒有能找到確切的方向,湮滅力相關的研究,都已經很久沒有獲得過靈感值。 現在竟然上漲了這么多? 再結合腦中得到的信息,就能肯定湮滅力的發現,和超導還是存在一定關系的,或者說,超導實驗也是發現湮滅力的一種方法。 王浩頓時用力點點頭,“肖教授、何教授,你們這個研究太重要了?!?/br> “雖然超導材料的質量損耗,肯定和湮滅力無關,但我認為,你們這個實驗有可能和湮滅力存在一定的關系?!?/br> “——?” 這次輪到肖新宇和何毅驚訝了,他們說是發現了湮滅力,但只是分析一種非常微小的可能而已。 結果王浩否定了他們的可能,卻依舊說超導實驗和湮滅力有關? 這是什么邏輯? 是給我們一點安慰么…… 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怎么有種被忽悠的感覺???! 任務三‘湮滅力’的表現研究,驟然間獲得了大量的靈感值,就證明利用超導制造交流重力場的實驗,肯定是完成研究的方向之一。 之所以強調是‘之一’,是因為湮滅力可能有很多表現形式,不一定只是在超導相關的實驗上。 不過,既然找到了一個方向,王浩肯定會抓住機會繼續做深入研究。 超導物理實驗室對實驗的總結是錯誤的,他們根本不知道湮滅力的原理,說什么超導材料的質量損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王浩肯定了物理實驗室的研究有意義,就開始和肖新宇、何毅,談起了‘利用超導制造交流重力場’的實驗。 他對這個實驗幾乎沒有任何了解。 當知道相關的內容以后,也感覺非常的驚訝,“所以說,你們是復刻國外的實驗,而且相關資料非常少,交流重力也只是一個概念性說法,并不確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