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178節
有個推著行李箱的人走過來,說道,“證據都已經在這個箱子里了,馬文鈞教授,你還有什么話好說?” “馬文鈞教授,你涉嫌竊取機密情報圖,跟我們走吧!” 冰冷的手銬,掛在了雙手上。 馬文鈞被從地上拽了起來,他看著自己的行李箱,頓時滿臉挫敗的低下了頭。 他后悔了! 本來是想把這些資料運到國外,到時候,也許還能再賣一些錢,沒想到卻成為抓捕自己的證據? “為什么要多此一舉!”馬文鈞后悔的咬緊了牙關。 …… 馬文鈞被逮捕了,罪名是竊取機密情報罪。 事情傳到東港大學合金實驗室,頓時讓實驗室里亂做了一團,好幾個學校領導都特別過來問了一下。 但是,針對合金實驗室的調查也只是剛剛開始。 科技處、航空工業集團以及東港科技辦,聯合派人來調查合金實驗室,調查超抗壓合金材料項目。 陳建林非常的慌亂,但他還強裝作鎮定,遇到問詢就是一問三不知,他知道碰到這種情況該怎么應對。 “我們這個項目,所有的數據是馬文鈞負責,包括上報材料,數據匯總,也是馬文鈞?!?/br> “我是項目負責人,但只是制定大方向的研究?!?/br> “我們當然有做實驗,看cao作間那些材料、設備就是明證,你可以問實驗室里任何一個人,我們每一筆經費都是精打細算來花的?!?/br> “……” 陳建林死咬著不承認。 實驗室里其他人,絕大部分根本不知道情況,少數知道的也不會說出來。 超抗壓合金材料項目和武鋼的雙輥軋剛技術完善項目是同時進行的,實驗室里還有好多的鈦粉等基礎材料,從設備和原材料方面根本找不出問題。 陳建林就是把事情都推到馬文鈞頭上。 他是在賭! 只要馬文鈞能夠主動把事情都攔在身上,一切自然都沒有問題。 以他的人脈、地位,再加上找不到關鍵證據,還有個‘竊取國家機密’的人,站出來主動承認問題,事情就沒有問題了。 調查人員感覺有些不對,但是也說不出什么來。 最終一切還是要落到馬文鈞的頭上。 馬文鈞是聰明人。 他知道自己主動承擔的罪名最小,甚至說,對他而言,超抗壓合金材料的數據罪責,根本就不是什么問題。 他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涉嫌竊取機密情報。 合金材料實驗室的文件都屬于重大科研機密,即便是沒有成功把文件帶出境,他最低也會被判五年以上的罪責。 相比來說,承擔下合金項目數據造假問題,又能算的了什么呢? 一起承擔下來,才是最好的選擇。 …… 當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王浩已經回到了西海大學。 這一趟首都之旅收獲頗豐,完成了兩個研究的報告工作,還知道了合金實驗室超抗壓合金項目的問題。 數據造假??! 那可是實驗基礎數據的造假,后續能不能繼續挖掘不好說,但馬文鈞能夠被逮捕,也算是出了心頭一口惡氣。 在回到了西海大學以后,時間已經進入到假期,但王浩還是不斷的忙碌著。 他不是一個人。 辦公室里所有人都在忙碌。 朱萍給了自己一個星期假期,回來就又繼續煩躁的學習,她有很多基礎都要補一下,在職讀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張志強則是在忙梅森數科學實驗室的事情。 上面的審批已經下來了。 學校準備在西側空地上新建一座實驗樓,在新的實驗樓建好之前,梅森數科學實驗室,就被劃在了計算機實驗樓的第四層。 那一層原來是幾個機房。 最開始等同于學校內部的‘網吧’,里面的電腦很差、網速很慢,后來電腦越來越普及,學生幾乎是人手一臺,機房大部分就被空置了。 雖然一直還在開著,但根本沒幾個學生去。 張志強還是很被器重的,他成為梅森數實驗室建立的主力干將,大事、小事似乎都能找到他的頭上。 顏靜也同樣沒有休息,她在物理實驗室工作,一直在為團隊的實驗和論文苦惱。 羅大勇…… 假期似乎對他完全沒有影響,他每天都會例行來辦公室,坐在窗口前繼續長期發著呆。 王浩也在忙碌著,忙的并不是做研究,而是一直不斷的寫材料。 寫材料真是一個很煩惱的事情。 這可不只是一個材料,而是很多個材料,其中包括升教授要提交的材料、結算優秀青年基金要寫的材料、還有準備申請杰出青年基金要寫的材料。 這是三個主要材料。 升教授要提交的材料,自然不用多說,學校已經準備給他提升職稱,并不是提升一級,而是直接提升到四級正教授。 到了下個學期,他就是真正的教授,而不是‘副教授’了。 另外,很重要的就是優秀青年基金項目結算報告,他希望能趕在杰出青年基金申請到期前,把優秀青年項目進行結算。 這個項目已經不用特別評審了,他完成的數論相關研究,都已經在國際上發表,并且有很大的影響力。 他只要寫好結算項目的材料就可以了。 之所以要盡快結算項目,是因為優秀青年資助期間,是不能夠申請杰出青年資助項目的。 同時,王浩也感覺自己的經費不足。 優秀青年基金項目是包干制,項目資金已經達到了學校賬戶里,即便是結算項目,經費也不會再收回。 但是后續肯定要用在科研方面,就等于利用剩下的錢,一直不斷支持自己的科研事業了。 那些都是屬于他個人的經費。 如果再能申請到杰出青年基金項目,就能再多上一大筆經費,放在學校賬戶里的經費有幾百萬,工作起來心情也會很舒暢。 現在已經到了要花錢的時候,他下個學期要帶六個研究生,每個研究生還要給一定的補貼,一般導師給的補貼是幾百塊。 六個研究生,可就是兩、三千塊。 既然馬上就要有每個月兩、三千塊的大支出,自然要申請個兩、三百萬的經費預留。 王浩就是這么想的,“必須要申請到杰青項目!” “杰青項目,經費有兩、三百萬,也是包干制,這樣經費就足夠了?!?/br> “后續幾年,也不用再申請了?!?/br> 王浩認真的寫著材料,繼續為‘幾百萬經費’努力著。 朱萍忽然拿著手機沖了進來,嘴里不斷喊著,“王浩!王浩!你又上新聞了!又上新聞了!” “怎么了?” 其他人都看了過去。 朱萍指著手機屏幕道,“看??!譜儀探測團隊的公告,說確定了超子衰變……什么信號消失之類……” 她解釋的很笨拙,因為沒有看明白具體是什么研究,隨后錯開內容不談,繼續道,“反正就是,你的論文被《自然》雜志錄用了?!?/br> “譜儀團隊還宣布,會設計相關的實驗,探究空間湮滅力是否存在?!?/br> “新聞的評論可有意思了,看這條?!?/br> “這個人說,譜儀團隊負責人腦子秀逗了,和你一樣是瘋子,竟然相信什么空間湮滅力……” “哈哈哈,瘋子、瘋子,真有意思!” “……” 第一百四十八章 第一堂課,我們只需要看熱鬧就好了! 譜儀探測實驗團隊發布了震撼國際物理界的成果。 這個成果還被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以及阿邁瑞肯費米實驗室認可,自然引起了國際關注。 國內媒體對于成果進行大量的報道。 雖然絕大部分人是看不懂成果內容的,新聞上也只是簡單做了介紹,其中還包括張益方,田桂林兩名院士的介紹,但內容重點還是能讀出來的。 一個就是成果被國際物理界認可,是個微觀物理研究的大發現,同時,相關論文被《自然》雜志收錄發表。 另外就是研究人是王浩,他借助的是譜儀探測實驗組的數據,也能算是譜儀探測試驗組的成果。 這個級別的成果就相當有震撼力了。 之前譜儀探測實驗組也有成果被《自然》雜志報道,是一種新型的檢測手段,能同時測定正-反科西超子的衰變信號。 這個成果同樣是國際級別的,但被認可度并不高,因為就只是檢測手段,具體是不是有效也很難證明,只有一些專家匿名做了評論。 現在的成果則是被國際認可的。 必須承認也必須要接受的是,微觀物理的研究上,國際才是主流,國內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其中最有權威的就是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費米實驗室也是重量級機構之一。 兩個重量級的機構全部承認了成果,可以說是相當了不起了,足以支持國內媒體進行大量報道。 這個研究成果是通過數據分析發現正-負科西超子衰變信號的突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