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170節
“空間湮滅力!” “引力的微觀表現……空間擠壓……湮滅質量單位……” “翻譯文章,原作者,王浩?” 布羅恩仔細對照了一下,譜儀探測實驗組發過來的消息中,論文的作者也是王浩。 “這……不可能是巧合吧?” “所以說,這篇文章和這個論文,出自同一個人的手筆?他做了研究,分析出了信號異常消失,以此推斷存在一種微觀的湮滅力?” “現在是來做報告?” 布羅恩思考著深吸了一口氣,他一瞬間就感覺,好像有人指著他的鼻子說——你們所做的實驗,都是無用功,根本就沒有意義,你們根本不可能找到重子衰變的cp破壞信號! “……” “不行,一定要去!如果一直等消息,萬一報告通過了呢?” “如果被發表出來,報告正確不正確就沒有意義了,肯定有人會質疑我的實驗……到時候,經費……” “全都沒了!” 經費,可是太重要了! 憑借hypercp實驗項目,亞歷克斯-布羅恩可以說是吃香喝辣,出門去舞廳喝上兩杯雞尾酒,再順便找個女郎,都能夠很happy的給報銷。 當然名義上肯定不能那么寫。 另外,好多優秀的博士生都會希望參與到實驗中,他也成為芝加哥大學最受歡迎的教授之一。 如果項目被暫停,一切就都沒有了。 亞歷克斯-布羅恩想著都根本坐不住,“現在就出發,買機票、辦簽證,一定不能讓這個報告通過!” “它一定是錯誤的!” “什么湮滅力,什么信號消失,根本就不存在!” “假的,都是假的!” …… 亞歷克斯-布羅恩很快辦好了手續,乘坐飛機來到了首都,和他一樣緊張的還有歐洲粒子對撞cp破壞實驗團隊的負責人格斯納-雷尼爾。 格斯納-雷尼爾是一名何蘭人,在粒子物理界小有名氣,粒子對撞項目中,他率領團隊完成了許多成果,有兩次都進入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候選名單。 只可惜,差之毫厘。 格斯納-雷尼爾可不希望cp破壞研究出問題,他希望能利用這個研究成果,拿到代表至高榮譽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cp破壞三巨頭’齊聚譜儀探測實驗中心。 格斯納-雷尼爾、亞歷克斯-布羅恩,兩名實驗負責人站在一起,頗有些同仇敵愾的意味,他們的火氣甚至比接待的張益方要大的多。 當談到報告人王浩的時候,格斯納-雷尼爾、亞歷克斯-布羅恩都很是氣憤,“這個分析研究肯定是錯誤的,重子衰變的cp信號,一定可以通過實驗發現?!?/br> “科西超子的衰變研究就是突破口!” 張益方也只能跟著道,“我也這么認為?!?/br> 三巨頭,達成一致。 那感覺就像是一個武館,馬上就要迎來踢館人,就邀請旁邊武館當家過來助陣,他們一起堅定的等在門前,還商量著—— “這個來踢館的家伙,一定不能放過!” 第一百四十三章 現場塑造函數?這是什么神仙水平! 踢館人,來了。 …… 王浩是趕在作報告前一天來的,他是在下午抵達的機場,隨后就被接到了譜儀探測實驗中心。 提前來一天,也是因為報告需要的時間很長。 這是一個s級難度的數據分析研究,完成分析過程就用了近二十天,難度自然是極高的,而報告會分為數據分析和數學分析兩部分。 數據分析部分,就是用計算機手段,對于基礎的數據來做分析,近而得出一些數值。 數學分析則是對計算機手段得出的結果進行分析。 前面的部分理解起來要容易一些,但后面的部分難度就比較高了。 報告要分上、下午進行。 譜儀探測實驗中心的人已經等待多時,他們多數人可不是為了歡迎王浩,好多人甚至有些抵觸情緒,尤其是從國外來的特邀評審,包括格斯納-雷尼爾、亞歷克斯-布羅恩,還有和他們一起的實驗組成員,甚至說對王浩有敵意也不為過。 正因為大部人都抵觸,反而感覺是好多人來迎接。 譜儀探測實驗中心的門口,站了有二十多個人,其中還有一半兒是外國人。 看到這個宏大的場面,王浩心里都有感動了。 有這么多人來迎接我? 真是太熱情了! 上一次去航空材料院做報告,門口也只有不到二十人的樣子,也只是零零散散的過來握手。 現在竟然有二十多、近三十個人。 他才剛一下車,一群人就集體看過來。 好幾個人都過來寒暄握手,但場面似乎有些怪異,有幾個外國人倒是握手了,只是表情看起來冷冷的。 張益方就幫著分別做了介紹,“格斯納-雷尼爾,歐洲粒子對撞cp破壞實驗團隊負責人?!?/br> “亞歷克斯-布羅恩,芝加哥大學教授,費米實驗室,hypercp實驗項目負責人?!?/br> 這兩位放在國際上名氣不大,但是要說從事研發的機構卻太有名了。 歐洲粒子對撞機,就是最大型的國際合作項目,幾十個國家和團隊參與,幾千的物理學家、數學家、計算機工程師為之工作,能擔任一個實驗組的負責人,肯定是非常了不起的。 費米實驗室,全稱是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以193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恩利克-費米的名字命名,是阿邁瑞肯最重要的物理學研究中心之一。 費米實驗室最為知名的是tevatron質子/反質子加速器,是世界上能量輸出第二高的粒子加速器,能將質子加速到接近光速。 在費米實驗室,能擔任一個大項目的負責人,顯然也很不同尋常。 一群人往樓里走。 張益方走在王浩的旁邊,另一邊就是亞歷克斯-布羅恩,格斯納-雷尼爾跟在左后方,‘cp三巨頭’把王浩包圍在中間。 在邊走邊聊的過程中,布羅恩說起了湮滅力的問題,“王浩博士,我看了你那篇關于湮滅力的科學文章,很有想象力,你的分析報告和湮滅力有關,對吧?” 王浩頓時有些意外,“你懂中文?” “是英文的?!辈剂_恩解釋了一句,“它已經被翻譯成了英文,還被發布了出去,有意思的是,有一些不靠譜的媒體,竟然把它當成了正式報道,我看到都還以為,物理研究有了大突破?!?/br> “是嗎?”王浩聽著也覺得有意思,他沒想到自己發表的博客上的小文章,竟然能被翻譯成英文發布。 難道是自己的影響力太大了? 有點奇怪啊…… 布羅恩繼續說著,“如果沒猜錯的話,你發布那篇文章應該是在完成分析之前吧?” “是的?!蓖鹾铺谷坏?,“我最開始只是有這個想法,后來的分析支持了我的想法。衰變信號在固定的奇點上突然消失,就很能說明問題?!?/br> “你有其他證據嗎?” “暫時沒有?!?/br> 王浩搖頭道,“所以,你可以認為那只是我的判斷,其他人也會有其他判斷?!?/br> 布羅恩聽著點頭,他反倒是笑了。 一群人來到了實驗中心,張益方說起了明天的報告安排,不相干的人就可以離開了。 布羅恩和雷尼爾也離開了。 他們一起朝著餐廳走去,雷尼爾有些疑惑的問道,“你剛才為什么問那個問題?我們當然知道,他就是想證明存在空間湮滅力?!?/br> “我的目的就是這個?!?/br> 布羅恩停住腳步,自信的笑道,“格斯納,你仔細想想,有些瘋子,比如威騰,他無論做什么研究,都想朝著弦理論靠攏,說他是弦理論的狂信徒一點兒都不會過,但很多時候,他會因此而犯錯?!?/br> 雷尼爾思考著點頭。 布羅恩繼續道,“那群理論物理學家都是一樣的,他們希望找到支持自己理論的證明。我之所以問湮滅力的問題,就是想知道他是先做出的分析,還是先提出湮滅力的概念?!?/br> “這是不同的情況。如果是前者,我會非常擔心,但他卻是后者。所以我們可以認為,他就是利用分析,希望來證明湮滅力?!?/br> “這絕對是一件瘋狂的事情?!?/br> “如果能夠證明湮滅力,代表了什么?他能夠獲得諾貝爾,成為最著名的物理學家,把名字留在人類歷史上,但是,他把因果關系搞錯了?!?/br> “首先要做出分析,然后才能根據分析推出結論,而他是先得出結論,再去做出分析,你覺得這種分析可能是正確的嗎?” 雷尼爾思考著不斷點頭,不由朝著布羅恩豎起大拇指,“聽你這么一說,我完全不擔心了,不過現在重要的是,我們要找到報告的問題?!?/br> “一定有問題!” …… 布羅恩的分析很有邏輯,條理清晰非常有說服力,但他所說的前提是湮滅力不存在,是虛構、想象出來的。 但湮滅力并不是王浩想出來的,而是得出‘靈感’確定的信息。 雖然暫時不可能證明存在湮滅力,但依照正確的方向去分析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第二天早上的時候,譜儀探測實驗中心來了很多人,包括首都高校的數學教授,還有科學院數學所的研究員。 最重量級的,還是兩個菲爾茲得主——邱成文以及考切爾-比爾卡爾。 他們是被譜儀探測實驗組邀請過來的。 譜儀探測實驗組給各高校發了消息,邀請了數學教授們過來參與評審。水木大學的數學科學中心也收到了消息,正常讓有興趣的研究員去就可以了。 邱成文是聽到消息后決定來的,他看了王浩的湮滅力文章,還知道了報告結論的消息,就決定來一趟幫忙‘聲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