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154節
至于參觀武鋼研究院,順帶建議他們朝著‘磁場控制’方向,去研究完善雙輥鑄軋技術,來增加產生出超薄鋼材的成品率,也就是當時實驗能力的時候說了一句。 他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 王浩決定安心休息,只是平時正常上課,其他時間就是鍛煉一下,偶爾有心情也看看書。 這樣的生活確實很安逸,但作為一名高校的副教授,總會有事情找上門。 應昌源,研究生院招生辦主任。 他負責研究生招生工作,最近一個多月,可以說就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間段。 一般的事情,應昌源肯定不會來找王浩,即便是王浩報了兩個專業、六個研究生的名額,也只通過正常流程,讓考試通過的研究生來參加復試就可以了。 這次是有點不一樣。 應昌源是拿著一個研究生申請文件找過來的。 好多國外大學研究生是‘申請制’,而國內研究生對留學生招生也是申請制。 換做是一般的留學生,要申請王浩的研究生,研究生院都要仔細考察一下,才會決定推薦給王浩。 這份申請很不一般,申請資料上的內容很是驚人—— 姓名:海倫-欣頓。 年齡:15歲零10月。 護照:阿邁瑞肯。 本科畢業院校:斯坦福大學,擁有數學、生物科學雙學士學位。 看到這份申請資料的時候,應昌源都感覺有些發蒙,申請西海大學的國外留學生,一般都是那種‘根本沒聽過院?!漠厴I生,差不多可以理解為‘社區大學’,說難聽點就是‘野-雞大學’,只是能在網絡上查到,勉強達到被認可大學標準而已。 這份申請則來自一個阿邁瑞肯常青藤大學的學生,西海大學的歷史上都可以說是第一次。 不僅僅是西海大學,包括水木大學、首都大學,也很難吸引到阿邁瑞肯常青藤大學的學生來讀研。 如果倒退上二十年,國內高校的碩士學歷,是不被國外認可的。 另外,令人驚訝的還不止是畢業院校,申請人明顯是個超級天才,十六歲就拿到了數學、生物科學的雙學位,根本是不可想象的。 “她應該是沖著你來的?!睉匆徽Z中的,但他理解的是沖著王浩的名氣來的。 王浩的理解則是,沖著自己清白之身來的。 他看到海倫的申請資料,臉色都有些發黑,珠城計算機會議的相遇,到現在都還印象深刻。 那個女孩還不滿十六歲,腦子里想的竟然是,優秀基因結合創造出優秀的后代? 這都什么跟什么??! 王浩頓時猶豫了,他想直接拒絕申請,再想想人家是正常走流程,直接拒絕似乎有點說不過去,總不能說是‘不想和她相處’而拒絕吧? 另外,不得不承認的是,海倫確實是個天才。 “手下有個天才,也不錯。也許能對研究有幫助?”王浩思考著來了點興趣,也找不到直接拒絕了理由。 算了! “她想來,就讓她來吧!”王浩對應昌源說道。 應昌源長呼了一口氣,招生自然會希望生源質量更高,錯過一個常青藤大學的超級天才,就實在是太過可惜了。 一周后。 武鋼研究院的實驗測試才全部結束,用時比他們計劃的長了許多,甚至耗費的資金,也要比預計的多上幾倍,為了做最后的檢驗,他們甚至用了一天的工廠生產線。 最終結果表明,鋼裂紋的出現和磁場控制直接相關。 在完成了實驗測試后,武鋼研究院召開了一次核心會議,參與人包括研究院的研究員、行政人員以及武鋼集團的兩個經理,還有一名負責技術的副總裁。 王基銘拿著實驗報告開口道,“這是我們的結論!” “雙輥鑄軋生產線上的超薄鋼材,出現鋼裂紋的主要原因,就是磁場控制不穩定?!?/br> “西海大學的王浩教授是這么說的,他還提到了溫度場問題,我們還沒有做具體測試,但磁場控制被證明,那么溫度場應該也沒問題?!?/br> “所以相關的研究方向,應該是研發穩定磁場裝置以及溫度場裝置,而不是去做技術、工序上的改進?!?/br> “我們找的方向錯了,也難怪相關研究進度都很小?!?/br> “所以,為了減小損失,我建議第一步是,停掉所有相關項目,包括和其他機構的合作項目?!?/br> “大家表決吧!” “同意!” “同意!” “……” 第一百三十三章 這會成為他們最美好的記憶! 武鋼研究院的內部會議,確定暫停所有正在進行的、與雙輥鑄軋技術完善相關的研發項目。 首當其沖的就是東港大學合金實驗室的項目。 當天的會議只是確定暫停項目,而暫停項目首先是暫停給合作機構劃撥經費,隨后會追溯結算一部分沒有用掉的經費,并對每個項目進行經費使用的審核。 這個過程是違法研發合作協議的。 所以后續的追溯結算以及項目經費審核,基本上就只是走個形式而已,有大筆經費沒有使用就追回來,沒有大筆的經費也就不在意,全當是研發走錯路的損失。 其實,這對于研發合作的實驗室,不算是壞消息。 雖然合作的實驗室不能夠拿到后續的經費,但因為項目被合作方暫停,即便是研發沒有成果也不會被追究,而前期投入的經費以及已經在賬戶上的經費,項目贊助方向拿回去可不容易,甚至說一般就直接放棄了。 陳建林還不知道這個消息,他對于做武鋼的項目,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 他不僅僅是認真的準備實驗,還檢查其他人的工作成果、報告。 就像彭輝對陳建林的描述,當認真做項目的時候,陳建林幾乎是事必躬親,每一個細節的工作都要參與,保證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馬文鈞提交上來的報告,自然也會被認真的看,甚至是認真的研究。 陳建林根本就不信任馬文鈞,在實驗室的其他人看來,兩人的關系非常親近,實際上,因為一些私下的問題,他們一直都相互猜忌。 陳建林不信任馬文鈞;馬文鈞也不信任陳建林。 不過陳建林仔細研究了馬文鈞遞上來的報告,并沒有發現任何的問題,甚至還覺得馬文鈞非常努力,報告做得非常的細致,細節分析上也非常的合理,可以說工作完成的很優秀。 “難道不是馬文鈞的問題?就是實驗本身的問題?” 陳建林思索著。 他再次找來馬文鈞,對于實驗進行了詳細的溝通,還探討了很多研發的方向和想法,才終于建立了一定的信任。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把項目搞好?!标惤峙闹R文鈞的手臂說道,辛苦你了,馬教授。最近實在是太忙了,這個項目我是希望能夠達到預期,甚至是超出預期,只有這樣才能證明我們合金實驗室的水平能力?!?/br> “我跟你實話說吧,武鋼后續還有項目,而且是非常高端的項目,只有做好這個項目,我們才能爭取能拿到后續更大的項目?!?/br> 馬文鈞聽罷思索著點頭,眼中也露出了一絲期待。 更大的項目? 經費過億? 他忽然有些明白為什么陳建林會認真做項目了。 如果做好項目,就能夠爭取到過億經費的大項目,那么就肯定值得一做了。 經費過億的橫向項目,哪怕只是卡住三分之一的資金,也有超過三千萬之多。 現在已經沒有了周曉龍,他就是陳建林唯一的‘自己人’,到時候,三千萬中能分到多少呢? 馬文鈞對陳建林并不信任,但也不得不承認,陳建林籠絡起人來是很大方的,他自己賺上一萬塊,就能分給其他人五千。 正因為如此,合金材料實驗室才沒有爆出過什么消息,因為每個人參與的人都會很滿意。 …… 等馬文鈞離開以后,陳建林就繼續工作起來,他開始著手設計新的實驗,期待新的一批資金到來,到時候就能進行大規模的實驗,來讓研發有顯著的進展。 手邊的電話響了。 是丁宗權。 丁宗權打電話過來,和陳建林寒暄了幾句,隨后吞吞吐吐的說道,“陳教授啊,這次真是抱歉了,你們那個項目,后續經費不用等了?!?/br> “什么?” 陳建林一時間還以為是聽錯了。 “我說啊,你們那個項目后續經費不用等了?!倍∽跈嗟?,“前兩天研究院剛召開完會議,雙輥鑄軋技術相關的項目全部暫停,武鋼的公告還沒有出來,因為你們正在等經費,我就提前和你說一聲?!?/br> 他說完解釋道,“這個我也是沒有辦法。研究院做了個測試實驗,結果表明鋼裂紋出現和磁場不穩定存在直接關系,其他方面影響都很微小,正因為如此,各個研發項目進展才很慢?!?/br> “這個事情,過程很復雜,我這兩天都感覺像是做夢一樣?!?/br> “一個外行過來指點內行,還指點對了……”丁宗權感嘆了一句。 陳建林疑惑道,“什么外行內行?” “這個,我不能多說?!?/br> 丁宗權和王浩有矛盾,但并不意味著他喜歡給王浩找麻煩,或者說是給自己找麻煩,萬一陳建林嘴巴不嚴傳出去是他說的,以后在武鋼研究院就混不開了,“反正吧,項目肯定是要暫停了,不過對你們應該沒什么影響,前期投入的研發資金,武鋼也不收回了?!?/br> “而且再有其他項目,武鋼也會優先考慮你們……” 陳建林很清楚丁宗權后續說的和廢話沒什么兩樣。 其他項目優先考慮合金實驗室?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每一個橫向項目都有好幾家機構競爭,橫向項目爭奪上,可沒有優先的說法。 當然,人脈和能力充足,肯定可以爭取到更多的項目,這方面來說,合金實驗室或者說他本人,本來就有優先權。 所以最后的一段話也沒有意義。 陳建林放下了電話以后,擰著眉頭思考了很久。 如果沒有超高壓合金項目爆雷的事情懸在頭頂,他根本就不會在意武鋼的項目,感覺只要正常推進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