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80節
算法中系統評判的整體規律,運用到了一個手段與質數相關,就能聯系到阿廷猜想的內容。 現在他做的工作就是利用篩法,研究質數的規律來聯系相關內容,甚至為此找了幾篇質數相關的成果論文。 這些復雜的論文,對于數論的理解以及靈感提升都有幫助。 這天辦公室的氣氛很好。 每個人都很認真的進入到研究狀態,羅大勇和王浩的狀態一樣,都是在對著手里的東西沉思,絕大部分時間,他們都是在思考著,顯然思考的內容都非常有難度。 張志強依舊是對著一堆代碼抓頭皮,他的研究是幾何信號處理,明顯是一種非常傷頭發的內容。 顏靜不在。 自從加入了物理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她大部分時間都扎在實驗室里,做著一個又一個的實驗,留在辦公室的時間明顯少了。 朱萍都在安靜的看書,她是真心準備讀博。 或許,她很認真看書還有個原因是,其他人都在很認真的做研究,若是不認真就顯得她很特殊。 關鍵是,其他三個大男人,都能歸屬到‘變態’行列中,仿佛研究就是他們的愛人,而她一個小女子……弱小、無助,不想看書??! 朱萍靜靜著安靜的氣氛,都有些拔腿就走的沖動。 這時,一個聲音拯救了她。 “王浩,有人找!” “呼~~” 朱萍輕呼一口氣,重新恢復了以往狀態,馬上放下書本走到門口,比王浩本人還要積極,“誰???” “有記者來采訪?!?/br> 系主任楊金華是過來說一聲,他錯開了朱萍喊了一句,“王浩,樓下有記者等著,我問了,想采訪一下和企鵝合作的研究?!?/br> “知道了?!?/br> 王浩抬頭回了一聲,站起來就朝著樓下走去。 朱萍趕緊跟上。 “你跟著干什么?”楊金華好奇的問了一句。 辦公室里的羅大勇忽然抬起頭,開口說了句,“她憋不住了?!?/br> “那邊?”楊金華疑惑的指了下衛生間的方向。 “撲哧~~” 旁邊好幾個人都笑了出來。 朱萍扭過頭,朝著辦公室里怒喊了三個字,“羅!大!勇!” —— 王浩下樓就看到了一名女記者,介紹知道是專業的學術記者,記者的名字叫劉玲,是針對近一段時間,計算機行業對新算法的關注來的。 這次采訪很正式,他們一起去了教務樓會議室。 劉玲首先問起了魔方破解器的問題,“ios端的魔方破解器,就是你率領團隊設計出來的,對吧?能說說這個嗎?” 王浩道,“魔方破解器是以新算法為核心設計出來的,或者說,新算法研究最初的目的,就是要以數學分析手段,來破解三階魔方的上帝之數?!?/br> 他知道對方來的目的,干脆直接說道,“新算法,名字叫做‘有效與無關進位算法’,實現方法就是通過系統分析,來淘汰讓系統變得更混亂的步驟?!?/br> “這個算法不止能應用在破解魔方,放在要做復雜分析的領域,也都很有實用價值?!?/br> 劉玲點頭道,“計算機行業內,很多人都關心新算法,包括網上的一些專業論壇都在說。大家都很關心一個問題,這個新算法會不會公開?如果會公開,具體是什么時候?還是說,論文已經投稿,只是在審核?” “這倒是沒有?!?/br> 王浩搖頭笑道,“當研究出一種新算法,當然會公開出來,我對此是有計劃的?!?/br> “好吧,直接說吧?!?/br> “下個月初,珠城舉辦的計算機會議,我會在會議上做報告,公開有效與無關進位算法的內容?!?/br> 劉玲記下來又做了幾個提問,就結束采訪回去寫報道了。 王浩也沒有放在心上,只是提前宣布會議的報告內容,但他還是小看新算法的影響力。 當天的采訪報道出去以后,立刻就引起了計算機行業內的反應,一時間,很多人都在談論起珠城的計算機會議。 珠城舉辦的計算機會議,影響力其實并沒有那么大,但有了‘震撼行業的新算法報告’,情況頓時就不一樣了。 本來沒打算去參加會議的學者,頓時也有了去參加的打算。 直接影響就是,會議收到了好多學者遞交的參會申請,到第二天、第三天的時候,還有一些國外的學者提交了申請。 這都已經到了會議開幕前夕,突然接到如此多的參會申請,一時間也讓會議組織方有些頭大。 拒絕? 別開玩笑了,其中有國外知名學者,還有幾個科學院的教授、院士。 同意? 人數太多了??! 第七十八章 做研究,不能太功利! 學術會議都是知名的學術機構舉辦的,一名學者想要影響到學術會議很難,即便是有影響力的院士、國際獎項得主也不行,個人名氣、影響力再大也只是一個人,參與到會議中,也只是讓會議多出一個專家評審,增加一些影響力和權重而已。 但是,有一種情況是例外,就是有學者發表領域內非常有影響力的學術報告。 比如,有學者要在頂級會議上發表頂級的數學猜想研究,而他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被證實有效,相關的會議肯定會名聲大振,會有大量的數學家申請參加。 現在的情況也是一樣。 有效與無關進位算法,名氣上當然比不上著名的數學猜想,但在計算機行業內,算法就是發展的基礎,新的算法,尤其是能夠解決問題的新算法,影響力自然就會非常的大。 ‘魔方破解器’已經被貼上‘黑科技’的標簽。 好多專業人士都站出來表示,普通手機的處理功能,很難用作計算魔方還原步驟,那需要非常龐大的計算量。 所以‘魔方破解器’的源代碼中,肯定包含著非常精湛的算法。 企鵝公司發布的新聞更是助推了這種算法的名氣,行業內的人都知道魔方破解器的算法是王浩研究出來的,而王浩表示要在學術會議上公開算法,自然就會引起巨大的反應。 只要是相關領域的學者,都會對能夠大大降低運算量的算法感興趣。 這不僅僅是理論基礎,而且能夠直接應用的。 國內外一些頂尖科技企業,都準備讓企業內的算法專家來參加會議,他們也想第一時間知道算法內容,看是否能夠運用起來,才不會在基礎算法上落后于人。 珠城計算機會議是國際計算機學會發起的,承辦方則是國內計算機學會、首都大學應用數學學會以及深城大學計算科學中心。 三個國內學術機構合作舉辦國際計算機會議,也派出代表組成了工作小組,專注于學術會議相關的工作。 這個小組的工作地點就在珠城大學提供的一個寫字樓里。 早在會議開始前一個月,他們就已經把工作安排的妥妥當當,包括邀請一些國內外的專家,包括參加會議的申請,也包括會議流程的詳細制定,等等。 王浩就是被邀請的國內專家之一,他是近幾個月以來,計算機基礎研究領域最閃耀的人物。 ‘傅里葉變換輔助構造數學模型’被互聯網大企業重視,認為是可以提升大數據分析的速度和精準,而‘大數相乘算法’則是讓最基礎的大數乘法運算,有了新的方法以及更快的速度。 這兩項研究都是非常受到矚目的,工作小組干脆就邀請了王浩擔任評審,并做一下近來的工作報告。 他們想的是王浩會做一下‘大數相乘算法’相關的報告。 這已經足夠吸引人。 一種能夠提升計算效率的大數乘法運算,哪怕很多人已經知道了,但還是可以吸引許多人關注,能夠幫助提升會議的質量和影響力,畢竟是全新的算法,也是計算機理論的頂尖研究,類似的研究都足以到最頂級的會議做工作報告。 工作報告并不是要去做證明,論文都已經掛在了檢索網站上,也沒有必要再去做證明,工作報告主體內容是,講一下研究的思路、研究碰到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類似的內容會幫助其他人拓展思路,做自己的研發也會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但是工作小組完全沒有想到的是,會突然出現一個‘魔方破解器’,再加上企鵝公司宣布的研發成果新聞,一下子把新算法推成了行業焦點。 王浩還宣布要學術會議上公開這種全新的算法,就導致了會議突然有一大堆人要報名參加。 工作小組也變得非常忙碌,他們一時間都不知該怎么處理。 “這個王浩簡直就是變、態呀!” “他好像剛完成了大數相乘算法的研究,怎么就又多了一個有效與無關進位算法?” “這個算法比大數相乘影響還要大,大數相乘算法也只是讓乘法速度提升了幾倍,而這個算法可以大大簡化破解魔方的速度,指數級的簡化?!?/br> “很顯然,算法非常精湛,只要想一想就明白了?!?/br> “也怪不得有這么多人關心?!?/br> “現在該怎么辦?太多人申請了,新的申請超過了一千份,其中有四百多份都來自國外,看看這一封申請,皮特-舒爾策……菲爾茲得主?” 一群人頓時都湊過去看。 皮特-舒爾策,徳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教授,年僅24歲就被波恩大學聘任為最高級別的正教授,他是數學界著名的天才,20歲上大學,一年半完成本科課程,又花了一年讀完了研究生課程,發表了碩士論文以后,學校破格提升為博士論文。 也就是說,從上大學到博士畢業,他只花了兩年半時間。 大學畢業以后,皮特-舒爾策開始了一路的開掛獲獎生涯,每年一個獎項都是很平常的,甚至中途還拒絕了好幾個獎項,理由是沒有時間去領獎。 在31歲的時候,皮特-舒爾策獲得了代表數學界最高榮譽的菲爾茲。 這種超級天才是常人無法理解的,皮特-舒爾策的名字也被全世界記住。 當他的名字出現申請參加會議的名單中時,會議工作小組就感覺更棘手了,類似的頂級天才數學家肯定不能拒絕。 他們特別邀請的嘉賓中,也只有一名圖靈獎得主,但和閃耀的皮特-舒爾策相比,怎么都感覺要差上一點。 一群人糾結著討論了一整天時間,最后只能想出唯一可行的辦法——換場地! 這個解決方案最開始就想到了,但換場地牽扯到了一個經費的問題,而且是不低的經費支出。 他們只能討論來討論去,最后只能硬著頭皮換場地。 當有如此多頂級學者參與會議時,經費就已經不能成為阻礙了,相比高昂的經費支出來說,舉辦一次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學術會議,顯然更加重要的多。 …… 王浩并不知道自己的一個采訪,竟然會影響如此之大,讓會議工作小組忙的焦頭爛額不說,還不得不決定更換舉辦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