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74節
大量的互聯網行業精英人士齊聚,能在其中脫穎而出的,自然都是行業內的頂尖人物。 吳友軍是個著名的算法專家,互聯網行業內部鼎鼎大名,他率領團隊做的研究,是構建華衛品牌硬件生態體系互聯的重要基礎。 現在吳友軍正在仔細研究著‘魔方破解器’,他為此還啟用了超級計算機,找團隊的幾個人設計個算法去做同樣的計算,連續好幾次的結果證明,‘魔方破解器’得出的結果,都是還原魔方的最小步驟。 “我們用的是超級計算機,每一次運算時間也是在一秒內,但是得出的結果卻完全一致?!?/br> “這說明,‘魔方破解器’里面肯定有一種非常巧妙的方法,效率遠超我們的設計?!?/br> “現在大部分破解魔方的算法,都是依靠重復性來降低計算次數,但是針對單獨一個魔方來說,這種方式不可能快上多少?!?/br> “里面包含的算法,最少針對魔方還原來說,肯定是指數級的提升?!?/br> “這種算法會非常有價值……” 吳友軍考慮的當然不是計算魔方還原,魔方還原的計算意義不大,一款售價十元的魔方計算器,哪怕是訂購達到了一億,銷售業績僅有十億而已。 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他看中的是里面算法蘊含的應用價值。 同時,他們也很快查到了魔方破解器的制作團隊——西海大學,王浩、羅大勇、朱萍。 其實根本不用仔細的去查,軟件的詳細介紹上就有標注,所有權歸屬西海大學王浩個人所有,羅大勇、朱萍參與app制作。 “王浩,這個名字很熟悉啊,是不是那個研究出傅里葉變換輔助構建數學模型的學者?他還研究出了大數相乘算法,絕對是頂級的算法天才?!?/br> “現在能研究出魔方破解,也就合情合理了?!?/br> “另外兩個應該是西海大學的教職工?或者是西海大學的在讀博士?也肯定是人才!” “可以試試挖一下這些人才?” …… 阿巴云研究中心。 唐劍鋒也注意到了魔方破解器,但他的想法就沒有那么多了,因為他邀請過王浩加入阿巴云,只是被王浩拒絕了。 他知道王浩不可能來阿巴云,看到了魔方破解器,也知道王浩肯定是研究出了一種新的算法,就想著是不是再邀請王浩來講座? 適合嗎? 這次情況有些不一樣。 之前是王浩發表了論文被注意到,而現在并沒有發表相關的論文,而是制造出了一款新的app,簡直是黑科技式算法的app,實在是很令人驚訝。 “不然這樣,可以建議集團收購這款app,買斷它的源代碼……” “把app加入到阿巴云旗下軟件的功能中,也能吸引一定的用戶使用?!?/br> “這是個好辦法呀!” …… 企鵝總部。 技術部經理朱振發現魔方破解器的創作者有王浩的名字,簡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回想起來就在一個月之前,他還和張志偉討論過王浩的研究,都認為依靠算法‘破解上帝之數’是不可能的。 現在他發現自己的判斷出現了嚴重的失誤。 當然,這并不重要。 他只是集團旗下技術部的一個經理而已,重要的是張志偉的判斷也出錯了,他們花費了百萬經費去贊助王浩的項目,贊助的時候很大方的表示什么都不要。 現在明顯已經出成果了,怎么辦? 從法律的意義上來講,因為贊助合同已寫明,就只是對項目進行經費贊助,不主張任何有關項目成果的歸屬,他們當然什么都無法獲得。 朱振想了半天只是覺得很郁悶,后來想想花的也不是自己的錢,說白了,他就是一個拿工資的打工人,決策也不是他做出來的,想這些真是徒增煩惱。 “還是讓張志偉去煩惱吧!” “他不是說,王浩肯定不會有成果嗎?百萬贊助又不是我能決定的?!?/br> 朱振拿著一部iphone手機,找到了張志偉遞了過去,“看看吧,張總,你肯定會感興趣?!?/br> “如果我猜測的沒錯,上帝之數已經被破解了,當然,對我們來說,上帝不上帝也沒有意義,但是你看看里面的東西,應該能明白哎真正有意義的是什么?!?/br> 張志偉帶著疑惑打開了手機,就看到了魔方破解器的軟件。 “這個是真的?” “我試過很多次了,你可以看看技術部的群組,還有公司內部的論壇,好多人都在討論?!?/br> 張志偉點頭沒有再懷疑。 朱振很肯定的說試過了,就肯定試過不止一次,公司技術部這么多人,軟件有問題早就試出來了。 他仔細思考了好長一段時間,隨后道,“這樣吧,聯系一下王浩,問問他具體是什么情況?!?/br> “如果里面的東西很有意義,我們可以購買源代碼,最好他能提供里面的方法?!?/br> “我們公司贊助了一百萬經費,即便是沒有任何的要求,但總能有個優先購買權吧?” 第七十三章 要的就是這個節奏 西海大學。 王浩在辦公室忙碌了一個早上,終于完成《有效與無關定位算法》論文。 之前只是對核心構架內容的總結,相關內容修改了好幾次,每天都會花一點時間在上面,最主要是因為算法構架內容比較復雜,其中牽扯最難理解的就數學架構,這部分內容需要講的很清晰。 這也是寫過的最復雜的論文。 只有二十幾頁的內容,想要理解起來非常的困難,有效與無關進位算法,每一個部分的內容,都會讓人感覺有點燒腦,也使得論文撰寫的難度變得很高。 在完成了論文以后,王浩也輕呼了一口氣,他之所以急著把論文完成,并不是想要發表出來,而是希望能夠在做任務結算前,把相關的工作都做完。 ‘任務二’是破解上帝之數的研究,研究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既然已經完成了研究,最好是把任務空出來,因為《非線性泛函分析》就要開始了。 這門研一的高難度課程,被王浩看做是‘刷論文’的主要課程。 泛函分析,本身難度就很高,它是從變分問題、積分方程和理論物理的研究中發展起來的,綜合運用函數論、幾何學、現代數學的觀點,來研究無限維向量空間上的泛函、算子和極限理論。 它可以看作無限維向量空間的解析幾何及數學分析。 泛函分析,根據算子的特性,可以分為線性泛函和非線性泛函。 《非線性泛函分析》,自然就對應著非線性的算子,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各種函數空間上不同的能量泛函,非線性的算子在微分幾何和微分方程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這門課程只是簡單的介紹,就已經不在普通人的知識范圍內了。 自然,其難度是非常高的。 難度高的課程就很容易涉及到人類的知識禁區,就有很多可挖掘的研究方向,甚至精細到每一章、每一節,都能夠聯系到很多相關的研究。 王浩迅速做了‘任務二’的結算,系統立刻彈出了提示。 【任務二,結算?!?/br> 【完成a級難度研究,獲得教學幣1000點?!?/br> 【剩余靈感值14點,獲得教學幣28點?!?/br> 【教學幣:1471?!?/br> 看到教學幣上顯示的數值,頓時感到非常的欣慰,想要積累教學費靠日常獲取,速度實在是太慢了,甚至慢到根本供不上消耗。 a級和s級難度的研究,能一口氣獎勵以千為單位的教學幣,就會讓教學幣數量大幅上漲。 “看來還是要完成高難度的研究,才能把教學幣的數量刷上來?!?/br> “s級研究也是要完成的?!?/br> 【任務三】 【靈感值:2?!?/br> “只有‘2’點靈感值,一堂課,速度也還可以吧——”這‘2’點靈感值,是在昨天概率課上獲得的,考慮到研發難度是s級,一堂課能夠獲得‘2’點靈感值也不差了。 王浩迅速建立了一個新任務。 【任務二】 【研發項目名稱:函數空間上的積分算子研究(難度:c)?!?/br> 【靈感值:0?!?/br> 很好! c級、d級難度的研發任務,才是‘刷論文’的好任務。 b級以上的任務,獲得靈感值的難度太高,研究完成也只能發一、兩篇論文,成果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想要提升《教學的饋贈》能力,論文數量也的非常重要。 四十篇??! 要積攢到何年何月! “去上課!” 王浩看了下時間馬上去了教室,教室里已經有不少人了,他對于學生展示出了親和的笑。 研一的學生和本科生不同,大部分都還是認真學習的。 其實研究生也能混過去,但數學研究生是很難‘混’到畢業證的,因為數學論文很難寫,若是數學基礎很差,碩士論文就成為阻礙畢業的巨石。 連數學基礎都不會,怎么去寫數學論文呢? 相比之下,其他專業倒是還好一些,有一大堆的實驗數據支持,再加上有個負責的導師手把手指導,湊出一篇碩士論文還是有希望的。 雖然大部分學生都會認真聽課,王浩是要強調一下紀律,“我叫王浩,你們中可能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但是都沒關系,以后會認識、熟悉?!?/br> “《非線性泛函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課程,你們也應該清楚,泛函分析相關課程的難度,所以我要求,每一個人都必須認真聽課?!?/br> “至于其他的課堂紀律,遲到、早退之類,我就不去強調了,你們已經不是本科生了,知道讀大學,也是必須要學習的?!?/br> “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弄懂這門課程的知識,希望你們能真正學到東西?!?/br> “這里強調一點,如果誰上課的過程中犯困,沒有關系,到后面站著聽?!?/br> 王浩說的很認真,很有感情色彩,“這沒什么丟臉的,我能理解,相信其他人也能理解,像是這樣的課程,有時候,尤其到了聽不懂的地方就是犯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