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57節
以‘傅里葉變換算法’展開,輔助其他的計算手段,構建出一個包含‘結果’數字區域。 這就是創新的地方。 他的研究并不是正常進行一步步的計算,而是劃定了‘可能成為結果的數值集合’,比如,25*25,就可以簡單劃定結果在400到900的區間,通過一些必要的篩選,比如‘尾數是5’,把集合里面的數字一個個劃去,直到最后只剩下一個數字,就確定為最終結果。 當然,超大數相乘要復雜的多,引入‘快速傅里葉變換’并輔助其他計算方法,劃定的范圍會更加精準。 如果是計算‘25乘25’,可以直接圈定范圍就是在‘725、625、525’三個數字之間,而后可以迅速排除725和525,最終得到結果625。 “在對比每一個位數的數字后,就可以把范圍繼續縮小……” “每一個進位數相乘的結果,都可以幫助繼續排除范圍內的數字,越是高位數,排除的范圍就越大,我們可以看到,當接近最高位數時……” “涉及到更精準的篩選,就需要用到……” 隨著講解慢慢的展開,臺下眾人都變得非常認真,同時也非常的感興趣,因為他們聽到的是一個非常新穎的計算方式。 在此之前,所有的乘法計算方式,都是按部就班、一步步的進行計算,而不是圈定一個集合去做篩選,新的方式更像是‘人腦思維’、‘模糊數學’的手法。 類似于‘人腦’、‘模糊數學’只是最開始圈定范圍的部分,后來的一步步篩選,則都是詳細的計算。 第一排的評委席上,一頭白發的約瑟夫-斯發基斯小聲對沃爾夫岡-基利安說道,“我看了他的論文,知道這種方法,只不過不清楚是否準確,也不清楚計算次數是否和論文上說的一樣少?!?/br> “現在,我確定了?!?/br> 約瑟夫-斯發基斯說著有些得意,“是我堅持留下了這篇論文?!?/br> 沃爾夫岡-基利安笑道,“確實很有意思,方法很新奇,邏輯非常嚴謹,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這會是乘法的一次創新,非常有意義的創新?!?/br> 臺上。 王浩講解的非常細致,又用了半個多小時,才把所有的‘篩選步驟’一一講解完畢。 隨后,他雙手撐著講桌,面帶微笑的總結道,“通過這一套篩選流程,最終只會得到一個數字。那就是最終結果?!?/br> “按照這個方法,當計算超大位數乘法時候,需要的計算次數,少于‘三分之nxlog n’次計算,應該已經是目前已知最快的方法之一了?!?/br> 臺下安靜了一下。 隨后,稀稀拉拉的掌聲響起,接近著掌聲越來越大,快速充斥了整個報告廳,并持續了很長時間。 第二排中間,有個人沒有鼓掌。 是戈爾利克斯。 昨天戈爾利克斯的報告被王浩證實是錯誤的,他回去以后審視了整個過程,就像是王浩當場指出的那樣,確實是存在錯誤的。 但是,戈爾利克斯可不會因此感激王浩,或者說,只要不是傳說中的圣人,都不可能在被當眾指出錯誤后,會對指出錯誤的人心生感激。 戈爾利克斯是丟了個大臉,走在路上還被其他人指指點點。 當然主要原因是他的報告錯誤,但也不由得對于王浩暗中生恨,千萬不要指望頂尖的學者會心胸寬廣、會包容、會審視自己的錯誤之類。 頂尖的學者,多是喜歡鉆牛角尖的一類人,他們或許不在乎很多日常的事情,但涉及到專業學術領域的問題,好多比普通人更加小心眼、更加記仇,有些頂尖的學者,甚至會因為研發領域對立,而互相看不上眼、見面根本不說一句話,甚至會變成仇人。 戈爾利克斯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來聽王浩的報告,可不是為了‘學到東西’,而是為了找機會‘奚落’對方,對方的報告安排在第二天下午,肯定就只是個小成果。 一個小成果? 還有臉到stacs會議上作報告?這么多人都來‘捧場’,結果是多么讓人失望??! 戈爾利克斯都已經想好了臺詞,只是沒有想到,王浩的成果會這么大,大到直接創新了一種‘篩選式’的乘法計算方式。 他快速在腦中做了計算,知道王浩所說‘計算次數少于三分之nxlog n次’并不是夸大,說‘最快的計算方式之一’,甚至還是謙虛了。 這種新方法可能會讓計算次數,少于‘五分之nxlog n次’,也會成為超大數乘法計算的最快方法。 但是,他還是找出了問題。 當報告廳還存在稀稀拉拉的掌聲時,戈爾利克斯猛然站了起來。 頓時,會場安靜了。 所有人都看向了戈爾利克斯,并且露出了感興趣的目光,他們都知道戈爾利克斯和王浩的矛盾,想看看戈爾利克斯是要說什么。 戈爾利克斯開口問道,“王浩先生,你如何證明,利用這種方法,最終只會得到一個數字?” “你的方法是圈定范圍以后做篩選,但你如何證明,你的篩選過程是完善的?會篩選掉所有非結果的數字?” 這個問題讓會場眾人一愣,不少人也跟著點點頭。 好多人跟著思路都理解了過程,他們也覺得篩選機制已經完善,但感覺就只是感覺,篩選機制有一絲不完善,報告可以說就是錯誤的。 戈爾利克斯的提問很有水平,可以說是問出了不少人的心聲。 所有人重新看向臺上。 王浩則是微微一笑,開口說道,“感謝戈爾利克斯先生的問題,因為,這正是我接下來的工作?!?/br> “一個反推流程的證明!” 他走到左側一個空白的白板前,寫上了一行話,“假設,通過篩選得出兩個不同的數字,a和b……” 然后他從最后一步的篩選機制開始,做出了一一的驗算,并分別記下a和b的性質。 通過對照慢慢就發現—— a和b的位數相同;a和b的最高位數字相同;a和b的個位數字相同;a和b的中間區域數字相同;a和b…… 連續的驗算,很快得到一系列相同性質。 王浩完成了最后一步驗算,朝著臺下展示了白板上的內容,點頭道,“應該不用繼續了吧?a和b的所有位數數字都相同,可以得出結論,a和b是同一個數字?!?/br> “所以,可以確定,篩選機制是完善的!” 頓時。 臺下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滿頭白發的老約瑟夫,直接走到墻旁的柜子上,拿了頂上放置的香檳酒,走到臺上遞給了王浩,大喊著說道,“還可以提前確定,你的論文是最佳!” 王浩接過了香檳酒,和老約瑟夫握手表示感謝,“謝謝!老約瑟夫?!?/br> “這是你應得的!” 老約瑟夫說著還給了他一個擁抱。 在兩人的互動中,掌聲變得更加熱烈,第二排的戈爾利克斯躺坐在椅子上,盯著講臺上的王浩看了許久,最終也和其他人一起,用力的拍了幾下巴掌。 這個研究,他無話可說。 第五十五章 老約瑟夫:千萬不要那么做! 老約瑟夫提前把香檳交給王浩,是不符合會議規則的,但會場里都沒有人說什么,因為王浩的報告是會議開始后最出彩的,而‘被看好的研究’都已經過去,第二天下午都是一些小成果。 那些小成果的正確與否,也影響不到王浩的論文拿到最佳。 當剩余的報告繼續進行的時候,還有不少人在討論新的大數相乘算法,討論著一個個篩選機制的建立,討論著快速傅里葉變換,對于‘結果’集合的構架作用,當然也少不了拓展到應用領域的內容。 等等。 王浩回到了座位上,繼續認真聽接下來的報告,然后就感覺到旁邊傳來,一股帶有‘深度幽怨’的眼神。 沙勉之。 沙勉之是抱著拿最佳論文的心態來的,他的研究成果論文投稿好多相關會議,基本上都可以鎖定‘最佳論文獎’,只是因為stacs會議更貼近理論,更具有相關的專業性才投稿的。 他們的成果很好、論文很好,上臺做報告的發揮也很好。 直到王浩的報告開始前,他們都無比確定能夠拿到最佳論文,結果…… 排名第二了? 如果換做是大型的學術會議,排名第二也就第二了,有些會議最佳論文會選兩、三篇,有些會議則會設置其他獎項,但stacs會議相對規模小,就只有一個獎項,就是‘最佳論文獎’。 第二和第十,甚至和倒數也沒區別,剩下的論文最多能說一句‘優秀論文’,什么獎項、排名之類的就沒有了。 沙勉之都沒心情繼續聽報告了,他只能幽怨的看著王浩,感覺像是到手的東西,就被直接搶走了。 王明坤同樣感覺很郁悶。 中午他們回到酒店休息的時候,還一起‘提前慶祝獲得最佳’,每個人喝了杯很奢侈的咖啡,還訂好明天上午去逛景點。 現在回想起來都感覺有些好笑,但他們根本就笑不出來。 “唉~~” 最終復雜心情也只能轉化為一聲哀嘆,倒數第二場報告會的時候,他們實在是沒精神繼續聽下去,干脆提前離開了報告廳。 王浩一直待到了報告會結束,然后和阮海龍一起去餐廳吃飯。 因為確定獲得了最佳論文獎,他也奢侈了一把,拉著阮海龍一起找了個高檔餐廳,一頓飯花了近三百歐,換算過來就是三千多塊。 阮海龍一邊往嘴里塞著東西,一邊不好意思的說道,“stacs最佳論文,好像沒多少獎金吧?” “還有獎金?” 阮海龍愕然的停了一下,心里都有點感動了,“難道你是打算自掏腰包請客?” “當然不是?!蓖鹾评硭斎坏恼f道,“我可是拿到了最佳論文獎,回去以后,學校怎么也給報一下吧?” “……有道理!” 阮海龍深以為然的點著頭,高高的豎起了大拇指,隨后吃的更嗨皮了,還主動伸手找服務員,用蹩腳到極點的法語要了杯飲料。 酒足飯飽。 看看時間也差不多,王浩就去參加了頒獎典禮,說是頒獎典禮,實際上,就是重新到會議廳,找負責人領取屬于自己的榮譽證書。 整個過程沒有任何儀式感,就是主辦方、幾個負責人都在,宣布一下最佳論文獎結果,然后把榮譽證書遞到了王浩的手里。 這一屆比上一屆還要寒酸,主要因為王浩提前鎖定‘最佳論文’,來看頒獎的學者寥寥無幾,大概沒有幾個學者會有興趣來看別人獲獎。 負責人也提了一句獎金的事情,“王博士,最佳的獎金會在springer完成會議論文收錄后,直接打到你的賬戶上?!?/br> “謝謝?!?/br> 王浩已經知道獎金只有兩千歐元,真就像是阮海龍說的‘沒多少獎金’,只是象征性的發一下而已。 頒獎以后,就是學者互相交流了。 老約瑟夫,還有另一個留著胡子的學者,拉著王浩一起拍了個照,就一邊聊了起來,介紹才知道胡子學者叫沃爾夫岡-基利安,著名的徳國信息學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