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書迷正在閱讀:[HP同人] 卿本惡、[綜英美] 勿擾我的安睡、[名柯同人] 我在米花死去活來、[綜漫] 夏油君的極致社死瞬間、[綜漫] 嬸嬸與刀男的穿越之旅、[綜英美] 蝙蝠家今天的軟飯、他給了我一顆糖、[綜英美] 誰也擋不了我畢業、基因啟示錄
再往后她又想起莉莉絲二世那會,那時候英國已經漸漸衰敗了,二戰打擊了這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它強大,看著依舊強大,但內里已像一座百年的古堡一樣,散發著灰塵與木頭的腐朽之氣,似大廈將傾,不可避免的搖搖欲墜。 而她是戰后一代,就像黛西是蓋茨比的“美國夢”一樣,她也是多少人的英國夢,是萬惡的資本主義、享樂主義的代表,要是早生一個世紀她也許會更加出名,鈔票大把大把的花著,紅酒香檳在家里流成河,每天宴會后剩下的食物夠普通人家吃大半年的,她通通倒掉,養活了不知道多少乞丐,社會主義人士抨擊她的奢靡,各種協會的人也寫文章譴責她,而她枕在自己也不記得名字的男人的臂彎,無知無覺的酣睡,從未有過半點愧疚。 她該愧疚什么呢?是她的意志薄弱貪圖享樂嗎?她為什么不和路西法打一開始就說自己要爸爸,她那時并不知道他別有所圖的,她為什么向他要權力?是她生來就有那樣的劣根性嗎?瑞貝卡的臉上浮現出淡淡的紅色,抿了口酒。 她那時在哥譚,哥譚的夜晚總是灰暗的,很少有晴朗的白晝,她很怕黑,現在也怕,哥譚讓她害怕,什么樣的人都有,她怕突然竄出來的混混,怕阿卡姆越獄出來的奇怪的危險人物,也怕天上竄過的蝙蝠俠,她怕他,怕極了,也許是因為她撬他的蝙蝠車輪胎被他逮到,也許是小孩子都怕蝙蝠,又或者是她只是單純的怕一切與黑夜有關的事物,和她討厭下雨一樣。 哥譚是窮人的地獄,她也窮,剛到哥譚的第一天錢就被人騙光,也許是上帝給的好運氣才讓她安安穩穩的活了大半年,活到小莉莉絲把她帶走。 在哥譚她吃不飽,長身體的時候每天都餓,她在餐館里幫忙,老板娘人很好,讓她住在餐館二層的儲物間,但也不能再多了,在哥譚養活兩個孩子已經很不容易了,更別提再加上她,她教給她本應是母親告訴女兒的知識,告訴她美貌在哥譚的巷子里并不是好事。 后來她去買東西,回到餐館時滿地的血,好幾具尸體靜悄悄的躺在那,她不想回憶尸體,那時候她怕極了,又絕望,因為對她好的人又離她遠去了,她到現在都不知道是誰做的,沒人告訴她。 瑞貝卡狠狠咬了一下舌尖,回過神來,把酒杯隨意扔在桌子上,她又看到角落的阿爾伯特,他也看著她,目光相接的一刻那樣慌亂,她毫不在意的笑了一下,收回目光。 身旁帶著迷戀神情的小王子的奉承已經讓她開始困了,她又拿過一杯杜松子酒,一口氣喝完,她是喜歡和漢尼拔說話的,說真心話,毫無顧忌的說,從不擔心對方怎么想她,會不會告訴別人,又或許她只是不在乎罷了,于她而言他只是個傾訴的人,但她也沒意識到他在刻意影響她。 “別說了?!彼拿碱^擰成一團,毫不客氣的對身旁的王子說,“你說的我都煩了,快點和福爾摩斯滾回家找你的爸爸去吧!” …… 宴會過后的肯辛頓宮花園格外寂靜,漢尼拔從宴會廳路過,里面傭人窸窸窣窣的還在收拾,瑞貝卡現在隔一天一辦派對,因為實在沒耐性了,漢尼拔悄悄推開門,看到她站在陽臺,背著光,身影纖細。 她聽見了動靜,但并未回頭。 忘記了哪一天她一時興起買下了兩頭小鹿,現在道格追著它們亂跑,看起來相處的很好,她覺著很有意思,一直盯著看。 漢尼拔從背后環上她的腰,輕輕嗅著她脖頸的香氣,聽見瑞貝卡說,“我好喜歡狗狗,從小就喜歡,可是一直沒機會養,后來小莉莉絲送給我道格,你不知道我多開心,可是我又怕他不知道哪一天就離開我了,經常那樣怕……我總是很悲觀?!?/br> “沒有什么是永存的,到最后陪伴我們的只有自己?!彼苤卑椎膶λf,沒去想她是不是會那樣一直輪回下去,她現在的情緒愈發脆弱了,漢尼拔輕輕握著她的手,“瑞貝卡,太陽那樣明亮,可它有一天也會耗盡光亮,我小時候……” 漢尼拔頓了一下,才繼續說,“我小時候從沒想過人原來會死…也許想過,但我的潛意識不愿意相信,你能明白那種感覺對嗎?” 她憂郁的點了點頭。 “有時候我不希望你想太多,瑞貝卡,想太多的人總是很絕望,想想海明威,阿蒂拉·尤若夫,法捷耶夫,他們想的越多越痛苦,最后痛苦的自殺了?!彼従彽恼f,攬著她的肩膀,觀察她的神情,迷惘而無助。 “他寫不出文字了?!彼f的是海明威,“后來他寫不出文字,人生一片空白了,一無是處,童年他的父親自殺,他去參軍,只得到了滿身的傷痕,被人監視,戰后他是迷惘的一代,字里行間都帶著死亡的色彩,他痛苦不堪?!?/br> “可你想告訴我什么呢?” 她很敏銳,漢尼拔想,她有些察覺到他的意圖了,于是他不動聲色的一笑,說,“你總是很困惑,瑞貝卡,又很痛苦,你太年輕,什么都要找到答案,可往往只會讓自己陷入其中?!?/br> “也許吧?!彼p飄飄的收回目光,“我總是很自我?!?/br> “你說,真的會有人愛被強迫而生出的孩子嗎?”瑞貝卡問,“我不理解?!?/br> “我想不會的?!彼f。 她又想到阿爾伯特,“當一個人看到一個和自己經歷相同,即將面對同樣的不幸的孩子時,他會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