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書迷正在閱讀:[綜英美] 我怎么能吃得飽呢、[綜漫] 在galgame中的我想要登頂最強、[柯南同人] 沉浸式柯學周目游戲、[綜游戲同人] 今天蛙蛙不在、[柯南同人] 降谷同人閱讀會、[綜英美] 論加菲貓與韋恩的適配性、[綜英美] 和惡魔交易后、[HP同人] 卿本惡、[綜英美] 勿擾我的安睡、[名柯同人] 我在米花死去活來
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太傅也說不準,但從三公主的眼神里,窺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精明。 暫且相信吧,也許帝王家的血脈忽然覺醒了呢。太傅的一時心軟,換來了三公主更熱絡的來往,讀書自然有了長進,課后也很善于討教。年尾的考核,再也不是書到用時方恨少,會說我般般丑,你事事村,似這般神仙佳偶,只除天上有了。 第28章 礱城的歲月確實很安穩,安穩得完全感覺不到邊關戰事的吃緊。 春天來了,草木發芽,萬物復蘇,宜鸞養成了個習慣,每每喜歡爬上朱雀闕,俯瞰城中的一切。從去年入冬到現在,除了看見景色更迭,百姓的著裝變換,倒也沒有其他特別。但三月間,城中忽然喧鬧起來,背上插著小旗的兵卒,騎著快馬從城中主干道上疾馳而過,也不管撞不撞人,一面呼喊著避讓,一面跑進了南宮闕門。 宜鸞知道,西陵又戰敗了,消息傳進中都,滿朝文武都會緊張起來。以前自己并不關心那些,但自從知道一切與自己息息相關后,那馬蹄聲每一步,都像踩在自己心上一樣。 從闕樓上下來,她對排云說:臺閣快要向太后提及和親的事了。 排云其實對她說的那些并不十分相信,她言之鑿鑿,自己便諾諾點頭,心里也在猶疑,當真會有人出這個餿主意嗎? 宜鸞不能枯等,借著請安的名頭,直接去了德陽殿。 鄢太后想是因戰事苦惱不已,面容看上去有些憔悴,見宜鸞進來,隨手指了指,坐吧。 敬茶的女官端來茶盞,宜鸞起身接過來,親自奉到太后手邊,討乖地說:母后看著精神不太好,可是遇上什么煩心事了? 太后揉了揉太陽xue,答案與她設想的一樣,邊關打了大半年,還是沒有個了斷。這渤海人是滾刀rou吃多了么,沒完沒了地擾攘,真是讓人不耐煩。 宜鸞問:是隆海衛兵力不夠,才讓渤海人有機可乘? 太后道:西陵處于中原腹地,四面楚歌,哪敢將兵力都放到隆海衛去。 宜鸞想了想道:是不是隆海衛的將領不能適應冰天雪地作戰?若是領兵多次,戰術不變,恐怕會被敵軍摸透,再想獲勝就難了。 鄢太后有些意外,一個只知道放風箏吃糖的小丫頭,跑來與她商討國家大事,倒是一樁新鮮事。 雖然打來打去,讓她很是厭煩,但卻愿意聽一聽三公主的見解。 鄢太后道:依你之見,應當如何處置呢? 說實在的,宜鸞哪里懂什么兵家戰術,她就是想方設法,讓局勢對自己有利而已。 當初先帝托孤相王,不就是因為相王戰功赫赫,是領兵奇才嗎?宜鸞掖著手,一本正經道,如今西陵到了存亡之際,母后又因此日日惴惴不安,那么相王就不該辜負先帝期望,理應率軍出征,討伐呼延淙聿,還西陵百姓一個太平。 鄢太后聽了,神情似乎有些動容,但再仔細一想,還是搖頭,陛下年少,朝中事務都是相王經手,他若一走,豈不是沒了主心骨嗎。 還有太傅啊。宜鸞道,兒臣與太傅有些私交,深知道太傅這人的脾氣。他不愿參與朝政,就是不想與相王爭權。若是相王不在了,他斷不會袖手旁觀的。再說相王理政太久,難免有私心,太傅卻不一樣,他孑然一身,又沒有家眷需要提攜,他才是一心為西陵好的大忠臣。 這話有幾分道理,相王與太傅一文一武,本應當精誠合作才對。如今是武將把持朝政,確實偏離了先帝的意愿。太后也想把相王趕到隆海衛帶兵去,如果提出這個要求,會怎么樣呢說不定相王又要進來申辯,他的王妃又要扯著大嗓門哭訴。太后想起這個場面就頭疼,額角的青筋跳得更歡了。 轉頭看,三公主兩眼灼灼望著自己,太后昂揚了兩彈指的斗志消失得無影無蹤,敷衍道:容我再想想,邊關更換將領不是小事,你先回去吧,這事還需從長計議。 打發了三公主,天也快黑了,鄢太后解了發辮,坐在鏡前發呆,半晌從妝匣抽屜里取出一根桃枝削成的發簪,放在了面前的金盤上。 毫不起眼的發簪,記錄的是她的年輕歲月。早年她待字閨中的時候,與云騎將軍的兒子兩情相悅,差一點就定下婚約。后來宮中采選,一道圣旨送進鄢家,徹底擊碎了她的清夢。小俞將軍知道后,派人送了一支桃花簪給她,桃花依舊在,一切卻已經物是人非了。 胳膊擰不過大腿,她只好進宮做了皇后,先帝駕崩,她又做了太后,這些年小俞將軍也一路高升,官至右中郎將。隔日的朝會上,她坐在珠簾之后,小俞將軍站在武將那一行,她常常能看見他,但卻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話。 跟她進宮的侍女問她,為何夜深人靜的時候那么想念小俞將軍,卻不肯召見他。她想了又想,因為害怕。也許接近了,會打破心里的憧憬,小俞將軍對她來說變成一種精神寄托,只要還有想念,她就知道自己還活著。 不過這小俞將軍領兵確實有一套,據說戰術靈活多變,當初抗擊上吳大獲全勝,返回礱城后留守中都,也是對都城的一重保護。但今時不同往日,眼下西陵邊關有難,也許可以派遣他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