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古代當將軍背后的人兒、生活對我下手了、陛下的人參精跑路了、平凡人重生末世前一周、瘋批攻重生,師尊休想逃、重生之小師叔太撩人、霸道帝君懷了我的崽[穿書]、炮灰也有求生欲[重生]、嬌養病美人夫郎、炮灰女配她靠內卷自救
江子棠的手按在凈華的心口處,感受到凈華的心跳,很快很有力,跟他的一樣。他的頭發變得更長了一些,他跟他這樣近,他不再是那個觸不可及的僧人,是他觸之可及,心心相印的塵世惦念人。 第53章 選擇 凈華摩挲著江子棠的眼角處,將那被逼出的一點生理鹽水擦拭干凈,然后將人擁在懷中輕聲道:“睡吧?!?/br> 陸凡是前太子之事對江子棠而言不是沒有觸動,但現在很溫暖,他還是很快睡著了。 凈華半闔眼,分出幾分心神留意著山洞外面的動靜。 魚肚泛白之際,凈華聽到了一陣動靜,江子棠也被這動靜驚醒。 “人數不少,步伐整齊,可能是軍隊?!?/br> 兩人出了山洞尋了個高處看去,果見一列軍隊浩浩蕩蕩地走著,正是從度丹城那邊過來。昨日的動亂并沒有影響他們今日的行軍。 兩人輕裝簡從,比大軍行進要快得多,他們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最近的城鎮買了快馬,又一路傳播了度丹營蘇策叛變的消息。 這個城鎮迅速組織了軍隊對抗度丹營,可惜還不是不足以對抗長年守邊疆的度丹,不出三天度丹便占領了這個城鎮。 蘇策叛變的消息很快傳了開來,陸凡知曉后也不再固守通州,主動出擊,那批江湖人士信心倍增,一路打來有寧死不降的,也有很快投降的,更有主動加入的,陸凡的聲勢越來越浩大。 陸凡寫了一篇討粱檄文,里面列出了大梁王朝的十大罪狀:包括作為前朝大齊之臣卻謀朝篡位;上位之人枉顧民生,苛捐雜稅繁重;皇親國戚特權過重;吏治腐??;大梁王不理朝政等等,然后將這篇討粱檄文大量分抄,沿途發放。 同時陸凡作為前朝太子,聲稱要恢復正統,打出了大齊的旗號,蘇策也改旗易幟,和陸凡遙相呼應。 大梁節節敗退,前來平亂的大軍一場又一場的潰敗,陸凡和蘇策兩人一路打著打著,最終一同達到遂州,在遂州城會和。 兩人許久不見,雖還在戰時,但仍舊擺了桌酒席,小飲幾杯。大齊滅國之時,尚在襁褓中的太子陸凡被陸保悄悄帶走,但僅憑陸保一人是做不到在大梁的虎視眈眈之下安然帶走太子殿下的,彼時蘇策的父親是宮內禁軍統領,是他在宮中浴血奮戰,為他們殺出了一條血路。 蘇策當時也不過是個垂髫小兒,和陸凡一同逃走,雙方隱姓埋名生活了許久。后來陸凡入江湖,蘇策入了軍營,兩人約定以《落霞圖》為起兵訊號。 當那副印著“皇太子寶”印的《落霞圖》放在他的手上時,他才恍惚他為今天已準備了很久。 推杯換盞中,蘇策道:“嶺兒怎么沒一起過來?” 陸凡將陸嶺擅自插手黑云門事務,追殺江子棠等事告知蘇策:“我讓他留在通州閉門思過?!?/br> 蘇策撕下來一塊羊腿,毫不在意道:“他想參與就讓他參與,也沒什么。起碼還是跟你一條心,你另一個兒子才真的是恨不得把你斗垮整死?!?/br> 陸凡知道江子棠身份后,也描圖傳給了蘇策,他就是怕江子棠會和蘇策對上。果不其然,江子棠找線索一路找去了度丹營。 “他的刀法很好,要不是我反應快,怕是早成他的刀下亡魂了?!?/br> 陸凡親自為蘇策斟滿一杯酒:“犬子無狀,多多擔待?!?/br> 蘇策一飲而盡,這等小事他倒是不放在心上,只道:“別壞了我們的大事便好?!?/br> 陸凡心中也自有一桿秤,道:“放心?!?/br> 陸凡此時已經占據了北方大部分地盤,欲直搗皇城。大梁皇室見勢不對,在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欲渡河難逃,放棄大梁北方半壁江山,以謀來日。 “貪生怕死的蛀蟲?!标懛踩酉禄食敲芴桨l來的報告,嗤道,“想逃,做夢?!?/br> 蘇策上前道:“臣請帶兵,滅大梁!繳獲賊首!” 陸凡自是應允。 于是蘇策整兵揮師直達皇城,皇城很快攻破,那些來不及逃走的皇室成員成為甕中之鱉,而以大梁王為首的核心皇室成員和朝中一班重臣卻早已扔下這座皇城和城中百姓,渡黃河逃之夭夭了。 中原皇朝風雨飄搖,青山幾度摧殘,大梁皇室倉皇逃竄,江山即將再度易手之時,邊地卻異動了。 蘇策帶兵從度丹揮師中原時留有上千士兵守城,日常巡邏守城照舊,佯裝無事,迷惑東北的契丹。但契丹不知從何處得知度丹營離城,度丹守備空虛,伙同黨項、白族等外夷合謀侵犯中原。 契丹結兵五萬,南下度丹,在占領度丹之后毫不收斂,就像一頭貪婪的蟒蛇一般開始蠶食中原領土。 前方是南逃的大梁有生力量和南方的半壁江山,身后是貪婪的游牧民族的侵略,前打大梁還是后轉打契丹,對新生的大齊政權來說又是一重考驗。 若是大梁破罐子破摔,和契丹結盟,前后夾擊的話大齊就會變得非常危險。 讓前來匯報的士兵退下后,蘇策疲憊地嘆了口氣,他剛從戰場下來,就到陸凡這兒來了:“契丹趁中原戰亂時發兵也不難理解,現在你打算怎么辦?” 是戰是和,是進是退。 陸凡道:“意料之中,但是反應得這么快卻是意料之外?!?/br> 蘇策出度丹便改了旗號,明面上的度丹營還留在度丹,這是其一;中原地域廣大,時有戰亂發生,單憑打戰不足以讓契丹決定南侵,這是其二;而且契丹近幾年和大梁關系很差,常年不來往,邊境交流也很嚴格,契丹哪怕最后知道這一切,也不該來得這么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