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這讓那些科班出身的演員該怎么想? 快車入圍沙港電影節成了這個新年最有討論度的話題。 容柯提名最佳男主,都還不足以成為吸睛的標題,而閆致跨界當演員,并且第一部 作品就獲得沙港電影節提名,這讓人們對這部影片的好奇達到了頂峰。 出發前往沙港時,容柯和閆致如往常般走機場vip通道。 負責帶路的地勤人員知道是兩人,一邊把兩人帶往廊橋,一邊好奇地問道:“你們是去參加沙港電影節嗎?” “是?!眲倧男菹⑹页鰜?,容柯沒帶墨鏡和口罩,看上去毫無距離感。 “我們全家都是您的影迷,我就知道您一定會沖擊主流大獎?!钡厍谡f完,又看了看閆致說,“就是沒想到閆先生也有演戲天賦?!?/br> 可不是嗎。容柯在心里說了一句。 “他做什么都很有天賦?!?/br> “那是因為他太優秀?!遍Z致攬過容柯的肩,對地勤說,“我也不能落后?!?/br> “真羨慕二位?!钡厍诎褍扇艘搅说菣C口,說,“祝你們拿獎,我會去影院支持你們的!” “你覺得我能拿獎嗎?”閆致小聲問容柯道。 “不好說?!比菘碌男那轭H為微妙。 他心里有兩個小人在拉扯,一個是生活上的他,當然希望自己男友拿獎,一個是工作上的他,一想到閆致玩票性質地參演個電影就能提名這種級別的獎項,說不酸是假的。 “不過,”容柯又說,“下午的媒體采訪,你回答問題要謹慎些。沙港的媒體就喜歡取一些夸張的標題,什么打臉之類的?!?/br> “好?!遍Z致說,“我盡量不說話,不要搶了姜導的風頭?!?/br> 航班抵達沙港后,兩人馬不停蹄地來到酒店做妝造,連午飯也來不及吃,便跟姜華一起接受了沙港媒體的采訪。 酒店二樓的咖啡廳里,多家媒體圍成了半圓,相機對準了坐在長桌后的三人。 姜華坐在中間,容柯和閆致分別坐在左右,三個人的手里都拿著三四家不同媒體的話筒。 “請問姜導此次憑借快車這部影片入圍沙港電影節,有什么感想?”有記者問道。 “還是挺感慨的吧?!苯A舉著話筒說,“我的風格比較小眾,沒想到能獲得主流獎項的認可?!?/br> “聽說這部影片在構思上閆致也出了不少主意,是這樣嗎?” “對,閆致是一個非常天馬行空的人,有特別多奇思妙想?!苯A毫不吝嗇對閆致的夸贊,“在拍攝途中,我們經常頭腦風暴,一聊就是一小時。后面在后期制作上,他也提了不少建設性意見,可以說這部影片有他一半功勞?!?/br> 有些事姜華不好說得太明白,但容柯知道。 在決定沖擊沙港電影節后,閆致翻看了所有歷年獲獎影片,摸清了這個電影節的調性。后期姜華在選擇素材時,也聽取了閆致的意見,最終才呈現出了一部既符合姜華自己的標準,又符合沙港電影節獲獎標準的影片。 閆致并不是靠著天賦“恃才行兇”,他做事一定會做到極致,用周凜的話來形容,他就是小時候班上既聰明還用功的那種學生。 記者繼續提問:“那對于今晚,姜導有什么樣的期待?” “期待當然是能拿獎,但拿不到獎也沒關系,能夠入圍已經很開心了?!?/br> 姜華應是知道沙港的媒體喜歡搞事,所以回答得很是含糊。 快車提名了最佳影片等好幾個獎項,記者想問的明顯是他預期拿幾個獎,但他卻假裝沒有聽懂。 記者問得更加直白:“你有信心拿下最佳影片嗎?” “這個不好說?!苯A道,“其他影片也很優秀?!?/br> 記者見問不出什么來,又把目光對準了容柯:“是什么契機讓你跟姜導合作呢?” 容柯的回答也秉著謹慎的理念:“一個前輩推薦的?!?/br> “跟姜導合作,和跟其他導演合作,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嗎?” “不同的是比較自由,可以不按照劇本拍?!?/br> “具體來說呢?” 容柯簡單舉了個例子,而沒過一會兒,果然有記者問到了最核心的問題:“你有信心拿下今晚的最佳男主角嗎?” “沒有?!比菘抡f。 他確實沒有,畢竟跟他一起角逐最佳男主的都是影帝。 退一步來說,就算有,他也會說沒有,因為他不希望明天在沙港頭條看到自己被打臉的標題。 這下記者又看向了閆致:“這次跟姜導合作,你有什么感想嗎?” “拍電影比我想象中好玩?!遍Z致說。 “那你以后會進軍電影界?” “不一定?!?/br> 閆致的回答都很簡短,他用行動表明,他的確不想搶風頭。 眼看著采訪快到時間,有記者抓緊提問:“你有信心獲得最佳新人演員嗎?” 容柯不由心想,還好他跟閆致打過招呼,回答問題要謹慎。 眾所周知,沙港電影節的最佳新人演員傾向于給年輕演員,業內都默認提名人選中誰年紀小誰拿獎。 好巧不巧,這次提名人選中有一個只有十三歲的小演員,被業界一致認為是熱門拿獎人選。 雖說在閆致問容柯他能不能拿獎時,容柯回答的是“不好說”,但實際上按照沙港電影節的慣例,閆致拿獎的幾率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