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李攸燁著素白龍紋常服,頭戴金束發冠,端坐鑾輿內,聽聞樂聲,不由蹙眉,派人去打探,回報說是太皇太后專門遣派至壽宴添興的,李攸燁于是不再疑問。鑾駕行至上官府門前,上官老夫人率領一干家眷,早已經在門前跪迎。李攸燁臨時系了深紅繡龍披風,由杜龐接引登下鑾輿,上官家眷三呼萬歲,李攸燁示意免禮,往恭迎隊伍中一掃,上官景赫出征,家中只余上官錄一個男子,其余清一色女眷,頗有凋零之色,不由唏噓感念。適逢上官凝下車,她便回身,親自接下。此番舉動,在李攸燁心里,本是出于心疚,在其他人眼中,卻是別樣意味,上官凝微微羞紅了臉,手被李攸燁牽著下了馬車,李攸燁見她嬌滴滴模樣,也是起了捉弄心思,抓著柔荑不松手,一直送至老夫人身邊,才看到凝jiejie耳根紅透,故意避著不看她,李攸燁想笑,覺得自己這一路“凝jiejie小心”,“凝jiejie慢走”把人折騰夠了,才心情大好地放過了她。 這些小動作暫且不提。自那日過后,上官凝還是第一次回府,見到家人,百感交集,一時便紅了眼眶,只是在眾人面前勉強維持著端莊,不肯掉淚。上官老夫人見到孫女,上官夫人見到女兒,心里自是安慰,見她傷感,也朦朦朧朧眼角帶澀,還是老夫人持重,代孫女向李攸燁謝過恩,將她請入府邸。 宴席設在府內迎賓院落里,由于上官府遭遇變故,老夫人本不欲辦席慶祝,只因李攸燁駕臨,便置了小宴,請的都是上官府的姻親,坐了不滿十桌。 李攸燁入席,杜龐拿出準備好的江后恩旨,當眾宣讀,宣讀完畢,上官老夫人已經涕淚凋零。上官府其余人也喜極而泣。原因無他,江后在恩旨中,賜了老夫人一道賀禮:但凡所有尚在人世的上官族人,有罪在身者,赦免其罪。 至于老夫人為什么表現這么激動,別人不知緣由,李攸燁卻是聽皇奶奶提過的。 上官景昂、景昇三個成年兒子都參與了叛亂,兩個未成年兒子也被帶到陣前,據說是為了讓其見識一下大場面,這種愚蠢的行為直接導致了江后的毫不留情,五個男丁無論降俘,一律被神武軍斬殺于陣前(按玉瑞國法,有重大罪過者,十二歲以下男丁均可免死,改為充軍發配,戰場除外)。昂、昇二人膝下無女,事后,四位妻妾全部畏罪自殺。至此上官家族已無尚在人世的有罪者,如今江后又下這樣一道旨意,其用意不言而喻。 上官景昇有一妾室懷有身孕,事發當日,即將臨盆,就留在上官府,生下一個女兒,按律例應該充入官妓。剛出生的人,充入官妓只有死路一條,上官老夫人憐憫她,便偷偷將其送走,在外撫養,沒想到還是被江后發現了。 江后這道恩旨,怎能不讓上官老夫人感激涕零,她跪在地上,久久跪地不起。李攸燁和顏悅色地扶起她,并將自己的賀禮也依次奉上,都是些珍奇古玩,比起皇奶奶的旨意,只能算是錦上添花了。至此,老夫人才算當真展了笑顏。當得知自己兩個兒子是差點害死孫兒上官錄的幫兇時,老夫人就對他們失望透頂,只是多少年的母子情分,難免在心中郁結。她本是一個心胸豁達之人,如今更逢襁褓中的孫女被赦免,長孫失而復得,只覺壓抑在心頭的霧霾,都七七八八散去了。人生七十古來稀?;畹竭@里,經歷了這么多是是非非,更覺知足安樂才是福分。 李攸燁也覺內疚減了幾分,高興地同眾人把盞。杜龐看著李攸燁越來越迷離的目光,額頭的虛汗涔涔往下掉,可是,手上還是拿著宮廷玉液,不停地給她斟滿。沒辦法,事前得了太皇太后的密旨,務必把李攸燁在壽宴上灌醉。李攸燁自是來者不拒,好不容易可以放開了喝,她當然樂意,跟老夫人喝兩杯,跟上官錄這小子干幾杯,再沖上官凝笑飲幾杯,哇咔咔,酒一杯一杯下肚,可憐的小皇帝已經開始傻呵呵笑了。 這時,高顯一干老jian巨猾的天使在外磨蹭半響后,見時機成熟,就馱著大雁走了進來。 當立后的冊文一宣讀。上官家對恩典提前來臨,沒有多大的驚訝,只是愣了一下,便開始跪地謝恩。而李攸燁此時已經暈得找不著北了。杜龐頂著事后被李攸燁殺頭的危險,逮著李攸燁的手把文書遞到上官老夫人手中,然后扶回鑾駕,這皇帝親自納采的戲碼總算演完了,而上官凝也不必再跟著回宮,這位準皇后只需在家多等幾日,便會被人正式接入皇宮,母儀天下。 “只是可憐了萬歲爺!”杜龐哭喪著臉,照顧著昏睡不醒的李攸燁,他已經預見到了自己被削的慘不忍睹的畫面,“削我我都認了,只是萬歲爺,心心念念著權姑娘,等知道這事,還不得哭死??!” 如他所料,第二日李攸燁醒來后,得悉了事情經過,自是狂怒,杜大總管當即被痛打三十大板,窩在鋪上半月都下不了床,可知李攸燁是下了狠心的,他只能生生受著。而后,李攸燁見什么摔什么,整個皇宮都快被她砸了個稀巴爛。 民間的傳言很快在宮里散開,沒多時,便傳到李攸燁耳朵里:當今皇上和未來皇后恩愛異常,不惜借老夫人祝壽之機,降尊紆貴,親往上官府納采! “什么皇上和皇后,那不是朕,不是我!”嘩啦啦地奏章被扔得漫天飛舞,御書房里宮人侍衛嚇得跪了一地。高顯這個老不死的,居然敢抱病休假,李攸燁找不到人,氣找不到出口點,直接殺去了慈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