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李攸燁出神地看著這一切,若有所思。 “至于齊國別有所圖,這一天遲早會來的,我們只需要靜觀其變!” “皇奶奶早料到會有這一天?” “李安起在位十年,也培養了不少心腹,這也是當初盛宗沒有一舉剿滅齊國的原因!”江后淡淡道:“這些心腹都埋藏在暗處,遲早會有出來的一天!” “我們要不要引蛇出洞?” “不需要引,你只要把皇位一步步坐穩,這些人會忍不住自己出來蹦跶的!” …… 第097章 風云暗涌 次日早朝,李攸燁降旨,復李安起皇帝身份,著禮部擇日擬出謚號。至于入太廟這件事,她絕口不提,皇帝不提,百官自然也不提。先前上奏的馮遠先等人,即使想提,也不得不看清現在的形勢。李攸燁恢復李安起帝號,已經是莫大的讓步,真要爭起來,齊國絕對撈不到什么好處。朝臣之前不表態,不代表他們支持,說白了,誰會為了一個死人得罪當今圣上? 李安起先前的王謚曰穆,乃先帝所賜,馮遠先等人提議沿用“穆”謚,不過被他的頂頭上司高顯以“為王,能力尚可,為帝,功不及穆”當場否決了,幾日后,禮部擬出李安起謚號,根據高大人的提議,禮部一致認為李安載生前最大的功績莫過于:“順天應命,歸還正統”,于是合計上謚曰:順歸皇帝。 史稱順歸帝。 顯然,這個謚號,不是什么好謚,甚至帶有諷刺意味。李攸燁御筆批復的時候,不由多看了高老頭兩眼:“龜皇帝?虧他想得出來,不過,這老頭子手段果然高明,既然是“順歸”,那么理所當然的,后面一檔子事情也解決了。盛宗一脈才是正統帝系,既然李安起非正統,那還入太廟干嘛?難道還想讓齊國的子孫入京參拜?旁支王位都是非罔替的,有資格進太廟嗎?!” 李攸燁自然樂得批準,往朝堂上一頒布,百官對順歸帝的謚號大都贊同,突然發現這幫子先前不表態的朝臣沒原先可惡了。當然即使有意見的,也不敢提出來,敢否決盛宗正統帝位,除非他不想要腦袋了。追封李安起為皇帝的效果比她想象中的還要好,史書上那一筆寬厚豁達的褒揚,有的皇帝終其一生都得不到,可因為皇奶奶的一番提點,她卻輕而易舉地獲得了。于是,昭告天下。李安起仍葬于齊王陵,除了一個無所謂的皇帝身份,其他的原封未動。 江后剛要去后園澆花,迎頭撞見李攸燁興高采烈地蹦跳過來,一臉得意洋洋,明了地笑了笑,并不停步,繼續往花園走,李攸燁見狀也不言語,咧著嘴跟上。 “又受誰的奉承了,這般得意忘形?”玉指從半滿的瓜瓢里沾了水,輕輕灑在眼前的粉紅月季上,順便打掉李攸燁那只想要揪花的爪子,江后不急不緩道。 “嘿嘿,沒!”李攸燁舔笑著揉揉手,在江后身前身后不停黏轉,把爪子伸瓢里,有樣學樣地往花上灑:“皇奶奶料事如神,這次高老……咳,高師傅果然站在我們這一邊,把那幫人堵得啞口無言,您沒看到,那馮遠先氣得臉都綠了!呼,這水好涼!” “那是自然,高顯做過你父皇的太子少傅,當年李安起廢你父皇太子位,他便據理力爭,可惜最后沒能成功,因此對李安起父子是極為不滿的!”江后淡定撥開擋了道的人,繼續灑水道。 “嗯?”李攸燁往邊上靠了靠,有些不解:“既是如此,那他為何之前不站出來反對?” 江后瞥她一眼,看著那些花兒笑了笑:“你覺得‘順歸’兩字還不夠解氣嗎?” “???”李攸燁的下巴險些掉到地上,隨即吸溜一口涼氣,嘖嘖感嘆:“搞了半天,高老頭是在報仇?”娘咧,姜還是老的辣??!以后可真不能得罪禮部這幫家伙,活著的時候他們奈何不得你,等到你氣兒一撅,好家伙,口誅筆伐,不帶給你面兒的。 “報仇倒也算不上。李安起沒有大的政績,在換太子這件事情上又失盡了人心,用‘順歸’,而不用‘逆歸’,已是恩典了!”江后不咸不淡道。 “嗯!”李攸燁若有所思地點頭,偷眼瞄下江后,神色怡然,笑靨如花,晃了下神,也隨著她蹲下:“皇奶奶,您也是故意的吧?早知道高老頭會報復,所以……” 揶揄的話還沒說完,一瓢子就打在腦殼上,李攸燁哎呦一聲,抱著腦袋坐地上,江后斜了她一眼,直起身子,留她一個人撇嘴扭臉,自去往另一處澆花。 過了會兒,見李攸燁還坐在地上,直起腰來:“把那木桶提過來!” 李攸燁又笑開了,趕緊拍拍屁股爬起來,拾起旁邊木桶,大喇喇追上。桶里的水只三分之一不到,愣是被她顛得水花四濺,到了皇奶奶面前,水桶一撂,浪頭一下躥得老高,江后沒提防被水花濺濕了裙角,不由惱看了李攸燁一眼。某人卻渾然未覺,也不管江后回不回她,自顧自地大范圍聒噪起來: “皇奶奶,你說齊國那邊會如何反應?” “我看齊王一準氣崩!” “這次上謚號牽出不少齊王的心腹,真是大豐收哇!” “嘿嘿!正好江陽一案,空出不少縣官,我看那馮遠先就適合!” “啊喲!” 所謂樂極生悲,被花刺到的李攸燁,攥著那手指頭,終于不聒噪了,改為嗷嗷地叫喚。江后又惱又恨,抓過手來看,皮都沒破,再看自己那花,被李攸燁踢得只剩個骨朵,不禁怒上心來:“你能不能不這么鬧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