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哀家今日請諸位卿家前來,想必諸位都有所疑慮!” 江后徐徐開口,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破空而來,讓眾臣不由敬服,紛紛挺直身子,作出聆聽教訓的樣子。他們一下早朝,就被江后招到清齋殿來,心里多半忐忑,不知道江后用意何為。 “這清齋殿,歷來是在朝之君齋戒之所,也是歷代君王反思己過的地方!”說完,扭頭注視著李攸燁。后者感覺到一股壓力,心里忐忑不安。 懸念來了!各位大臣一聲不吭,前幾句話都沒他們什么事兒,不知下文會怎么引出他們。 “在座諸位多數都是皇上自小到大的老師?;噬霞次灰延幸皇迥?,先帝英年早逝,沒來得及看顧這個孩子,是諸位卿家一點一點看著她長大的。從襁褓之嬰,長成現在舞勺之年,可以說,沒有諸位卿家的盡心輔佐,悉心栽培,皇上就不會是今天的皇上?!?/br> 眾臣不由感慨萬千,自古以來有不少沖齡即位的皇帝,但很少有像李攸燁這樣,是從襁褓時代就被立為皇帝的,偏偏被他們趕上了。既是幸運,也是不幸。 江令農忽然挑了挑眉,暗忖:“好一個‘皇上就不會是今天的皇上’?!彼@妹子說話太高明了,明面上夸贊眾臣對李攸燁悉心輔佐,暗地里卻告誡大家,皇上是你們看著長大的,她現在長成什么樣子,都是你們教出來的,誰也別想推卸責任。 第030章 清齋大戲(下) 江后的視線落到右首一個胡子花白的老臣身上,舉手比劃了個齊眼的動作:“哀家記得,皇上是從這么高開始,就跟著詹太傅學習詩文了,每次下學回來都扯著哀家的袖子,說詹太傅又教了她一些新東西,說要背給哀家聽呢?!?/br> 江后臉上漸漸浮現出笑意,又對眾人道:“哀家還記得,有一次,皇上淘氣,趁詹太傅離開了一小會,不小心把先帝贈給詹太傅的硯臺打碎了,皇上知道自己闖了禍,就把摔碎的硯臺撿起來,藏在了自己的袖子里,詹太傅回來后,發現不見了硯臺,四處找尋未果,卻在桌腳處找到一塊硯臺碎塊,自然他也瞧見了坐在一旁緊張兮兮的皇上?!?/br> 說到這,江后瞅了一眼尷尬的李攸燁,接著說:“詹太傅一眼就看穿了皇上的計倆,但他不動聲色,接下來的那堂課,專給皇上講誠信的故事,希望能啟發皇上悔悟,結果皇上全程無動于衷,把師傅急壞了,人無信不立,小小年紀就偷jian?;?,做了錯事不知悔改,以后還得了。下學之后,詹太傅就到哀家面前告狀來了?!?/br> 她語調輕松,眾臣心情也放松,許多深諳李攸燁脾性的老臣,都捋著胡子笑起來。原本一動不動的詹太傅更是瞇了瞇眼,像是剛從瞌睡中蘇醒似的,翹了翹胡子,露出會心的微笑。 江后意味深長地看著他,真誠道:“詹太傅當年教導皇上的苦心,哀家至今仍心存感激!”詹太傅聞言,忙動容地朝江后拘了一禮。 江后臉上笑容不減,示意他不必多禮,“哀家當時聽詹太傅訴說了原委,心里也著實氣憤,想著一定要好好管教這孩子。哀家在慈和宮等了很久,都不見皇上下學回來,派人去尋,結果各處都找遍了也不見人影,哀家想,難道她害怕就躲起來了?哀家很生氣,做了錯事就躲著,哪有一點君王的樣子?就不再找她,想晾一晾她。結果到了傍晚時辰,她終于自己回來了!” “這一回來啊,哀家就看到一張臟兮兮的小臉,渾身上下都沾了泥,活脫脫一個從泥巴里爬出來的毛娃娃。這下可好,哀家氣也生不起來了,忙幫她洗漱,細問之下,她才囁囁嚅嚅的道出了實情!”江后慈愛地摸了摸李攸燁的腦袋,和詹太傅相視皆無奈一笑。 “原來啊,她是跑工部制硯巧匠范大人那修硯臺去了,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找到那兒的。后來范大人跟哀家說,皇上一下學就來他這里了,請他教自己修補硯臺。范大人看到她手里碎掉的硯臺,本來想替她修好的,誰知皇帝非要自己修。后來范大人跟哀家感慨地說,皇上雖然年紀小,做起事來極其認真,親自把那硯臺碎塊一塊塊地粘起來,最后發現還是少了一塊,跑會學館去找了一遍,沒找到,就回到范大人那抹眼淚,范大人見她這么在意,就另外找了硯石磨了補上,這才把她打發走了?!?/br> 群臣聽到這里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小皇帝磨人的本事,他們都領教過,想必那范大人開始只當小皇帝是小孩子玩鬧,沒甚在意,卻不想小皇帝是認真的。 氣氛頓時融洽起來,詹太傅道:“當年是老臣錯怪皇上了,皇上第二天主動承認是自己不小心打碎了硯臺,還拿出了那塊修好的硯臺,以及一塊嶄新的硯臺還給老臣。一塊硯臺而已,壞了就壞了,老臣其實并不在意?;噬闲⌒∧昙o,不僅知錯能改,還能對錯誤進行彌補,身體力行,老臣從那日起,就知道皇上將來一定能成為一代明君!”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對李攸燁稱贊有加,李攸燁臉上一紅,她那會兒哪里想到這么多,只不過是害怕被皇奶奶責罰,想掩人耳目,把硯臺修好再原封不動的放回去,最后露餡了才不得不承認錯誤罷了。 “皇上性子調皮,若不是詹太傅和諸位師傅悉心教導,不知會闖多少禍事!‘明師之恩,誠為過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燁兒,還不快去拜謝詹太傅教誨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