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華國后來上百年的屈辱史,□□就是辮子朝廷寄生蟲式的統治,他們一開始只想劫掠一些物資女人,后來發現,我靠,這江山都到手啦?可是我們沒多少人,怎么辦??? 辮子朝廷一邊坐著龍椅一邊膽戰心驚,他們隨時準備卷著財物跑回老家,當然之前還是能坐一天龍椅就算一天??蛇@坐在龍椅上就得琢磨怎么讓百姓不敢反叛,愚民就是最好的辦法,統治一群行尸走rou,肯定比一群有見識的人簡單,還有把旗人圈在京城當鐵桿莊稼,目的也是為了增加所謂的‘自己人’用來統治百姓,其實也是心虛的表現,于是最后國力越發薄弱,等到八國聯軍來的時候朝廷連抵抗的能力都沒了。 清竹的大氣以及高瞻遠矚讓杜大人嘆服不已。畢竟很少有帝王登基后會想的這么遠,絕大多數只想著鞏固自己的皇位,不能讓任何可能動搖帝位的因素出現。 這些都是題外話了,清竹現在開始組織朝廷架構,這個把大梁的架構搬過來改一下就成,六部也有了,廖萍成了戶部尚書,杜副城主就是吏部尚書,沈慎成了工部尚書,大壯成了兵部尚書,鐵牛是刑部尚書,禮部尚書是楚修平。 原寧,歐文斯等人屬于武官,都成了大將軍。姜揚統領暗部,如今叫諜報部。胭脂成了工部侍郎,被清竹派去大洋港當財主的錢金回來成了戶部侍郎。 楚修平的妹子還有杜副城主的女兒等這些女子也在朝廷有了一席之地,不過不會和家人在同一個部門。 豆蔻是清竹的內務府總管,除了給清竹調理侍女,還要給清竹管理內庫,在清竹身邊也是一等一的大紅人。 梁嬤嬤年紀大了,被清竹封了一個奉圣夫人,回家頤養天年,梁嬤嬤的丈夫兒女都有了一份好前程,家業也是蒸蒸日上,老人家在家里就是老封君,她還不時進宮看望清竹。 原寧和歐文斯統領清竹水陸兩處兵馬,姜揚彩鳳領著清竹的暗部和鐵衛,直接聽命于清竹。 剩下的人事任命自有六部商談,然后上書清竹,讓她定奪就行。 一切都上了軌道,杜尚書請清竹開始準備自己的陵墓,這是每個帝王上任的第一件事,給自己挖墳。 清竹大笑,“不急,等我們鳳國一切平定了再說,楚大人還是先向我們的鄰國準備投遞國書,告訴我們的鄰居,我們這里已經有人做主了,希望兩國友好睦鄰?!?/br> 杜尚書還想爭辯,清竹道“這些都是末節,我要是明天咯嘣死了,現在這一切都得靠眾卿穩定,陵墓不陵墓的有什么要緊,人死萬事消,我不在乎這個?!?/br> 一席話把大臣們嚇的半死,杜尚書只能先替清竹把陵墓的位置勘探起來,其他再說吧,他們這個朝廷想完全依照大梁還是不行的,很多規矩只有清竹說了算。 清竹現在關注的只有兩件事,一件是海貿,一件就是練兵。這兩樣大臣們也理解,畢竟如今整個鳳國都靠海貿撐著,本地多山地,平地少,平地少就意味著糧食產量無法提高,只能靠海貿支持。 至于兵,一個帝王如果手里無兵,那也當不長了。 鳳國的國書遞到大梁的時候幾乎無人在意,這種海外彈丸之地,真的不在朝中大臣們眼里,就是看到使臣儀表不俗,大梁話十分流利,禮節也很優雅,才多給了一些關注。 得知鳳國是女帝當家,大臣們私底下嗤笑了一通,閑暇時當成趣談,說果然是海外蠻夷彈丸之地,居然讓女人統領國家。再談論起大鳳國的國土面積,那就很好理解了,這么小,國民見識也不大,弄個女人當家等于就是大戶人家的女主人唄,也不知道誰將來好命娶到這位“女帝”,這樣才算是財色雙手??!哈哈哈哈。 甚至也有猥瑣小人互相打趣,“不如去那什么鳳國,女帝一見我等風姿,怕不是以身相許,到時候我們也就是皇帝啦!” 當然這些話是絕對不會當著使臣的面講的,大梁自覺是天/朝上國,對鳳國和對比鄰的小國家一視同仁,也就是都不大看得起,大梁忌憚的是能挑起戰爭的北蠻等國,鳳國太遠啦,坐船也得半個多月,國小民弱,無可重視之處。 然后朝廷知道鳳國會堅決打擊海匪,這個倒是好事,朝廷從海貿上得利也多,大船隊倒是不怕海匪,可海匪如同跳蚤虱子,冷不丁來一下讓人痛癢難受,現在鳳國打擊海匪,那可是好事,海邊的百姓也就能不用擔心被倭寇sao擾了。 平宣帝還給了豐厚的禮物讓使臣帶回去。大國也有大國的氣度啊,使臣也趁機和朝廷達成了邊關貿易,畢竟鳳國還需要很多大梁的物資。他還采購了不少大梁書籍,如今的大梁也確實大方,見鳳國使臣如此仰慕大梁文化,平宣帝還特意賞賜了一批書籍,里面還有不少工具書呢 此刻的蕭景還在京城,皇后的兒子已經十歲了,還是個孩子,他的哥哥們死賴在京城,平宣帝也未把自己的成年兒子分封出去。 蕭景如今蓄了小胡須,看起來沉穩威嚴,這么多年,他早就不是皇子中間獨樹一幟的親王,大皇子二皇子也都是親王了,連一直待在宗人府的四皇子都是安親王,底下弟弟們也都多多少少有了爵位。 自從清竹走后,蕭景郁悶了一段時間,后來也慢慢不放在心上了,畢竟那時候他獨得圣寵,意氣風發,哪會一直記掛一個逃跑的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