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蕭景如何甘心,他離那個位置如此之近,幾乎伸手就能觸摸,現在讓他遠離,他能答應才怪了,不過如今他也不同以往,沒有因此厭棄方長史,而是盡力讓方長史想辦法替他爭取更多的資本。 方長史只是一個長史,他的建議老板不聽,那么就只能替老板想別的辦法,非要留在京里,那就得更加孝悌,蕭景的精力都花在這上頭呢。 這些都是后話,沈慎交代完了雜事,自己收拾了一下幾年的積蓄,又跑去了大御島。 他一來就成了原寧的眼中釘,在原寧看來,沈慎有些臭不要臉,你個男子,整天跟在城主屁股后面干嘛,匯報公務也沒得天天匯報啊,港口的賬目也不過一月報一次,而且是報給廖總管,你整天纏著城主是幾個意思? 原寧其實就是在吃飛醋,沈慎找清竹自然有他的理由,他剛剛接手大御港,總不能一來就顯的大包大攬,他不是請示清竹工作應該怎么辦,而是提出了好些改進的建議,這些總要通知一下城主大人。 加上大御港的船隊運營,這個沈慎熟悉,他覺得分成兩路走更好,一路專門給清竹買人去,她這里就缺人呀。一路就是行商,然后把各地的書籍,精巧工藝等物統統收羅回來。 買來的人,不著天不著地,除了聽話就只能跳海,將來就能用來開礦了!這些事不和清竹說明白,沈慎也不會擅自做主。 第61章 第六十一章 清竹在大御島整整經營了三年, 這時大御港已經是個不亞于大洋港的大港口了,往來商船絡繹不絕,大御島和海豚島上的常駐人口都達到了近六萬, 清竹手下的兵將也有七千多人。 人口除了自己繁衍生息, 加上買賣來的, 還有不少是扶桑等地的貧苦百姓主動搬遷而來。 此時扶桑正處于戰國時代, 各大將軍自己都打的不亦樂乎, 他們壓根不把底層百姓當人看。 大梁朝廷還有開科取士,給底層人民一個上升的空間, 扶桑全是各大貴族和將軍壟斷所有資源,底層百姓沒有任何出頭之日。 清竹這里最不濟吃得飽穿得暖, 冬天不會凍死, 夏天有地方遮陰, 老百姓們所求也就這么一點。 她的公立學堂招收孩子進來念書, 要是成績優良, 通過考試的,就能給城主工作,那才是吃上了皇糧了, 而且學校招收的學生不計較父母身份,你就是奴隸出身, 成績優秀的也能讓全家擺脫奴籍,這就更加讓人趨之若鶩。 清竹知道自己的短板,大御島上想要教育出什么高深學問的大儒是不可能的,她要的就是能處理各種瑣事的小吏, 這些只要會基本的讀寫就可以了,然后跟著師父去各個部門實習,考試合格將來就能上崗工作。 還有就是各類工匠,所以學堂除了培養書吏,還有就是各種工匠,你要有一技之長,且能被城主看中你的技藝,那么也能受到重用,直接就能當工匠師父,每月拿工資呢。 而且工匠還分等級,評到高級工匠的,工資就比一般工匠要高,還發等級證書,那可真是全家都光榮。從來沒想到當個工匠還能這么出息。 只要政策合理,且積極向上,百姓們自會奮發圖強,大御島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扎下了深深的根系,清竹就這樣預備了大量的中低層管理者,當然這也是靠海貿撐起來的,要不然她也辦不到。 船隊的收益源源不斷的注入進了各個公共行業,梁嬤嬤哪怕已經不再管事,看著姐兒生活如此樸素,簡直心疼的不行。 姐兒不睡沒錢,她把錢都花到了那些泥腿子身上,自己反而吃的用的都這么差!這是梁嬤嬤短淺的看法,沈慎,楚修平還有杜副城主等人都知道這才是明君的魄力,只有主上如此簡樸,底下人才能更加團結一心。 即便如此,清竹手底下那七千人還不能完全脫產呢,她只要一提這個問題,廖萍就把一大堆賬單攤到她面前,讓她看從哪里剩下錢來搞城主大人您的職業兵? 一到這時候,清竹就只能摸鼻子,然后打消了這個念頭,她暗自發狠,等到拿下彌生家,她一定要搞一支脫產的職業兵出來! 小林島上的銀礦也在一年前暗暗開采,這個銀礦的儲量并不多,開采出來不能讓清竹一夜暴富,就是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財政壓力。 那些正在打仗的扶桑將軍,也不耽誤自己享受,現在整個扶桑有最新最好東西的地方就是大御港,清竹借由輸送奢侈品等物的機會在扶桑大量滲透探子。 將軍和貴族們都喜歡大御島來的各種物品,偏偏大御港還是彌生家的勢力范圍,這讓別的將軍只能垂涎,還不敢動手把大御島納入自己麾下,如今幾個將軍互相僵持,一旦有了動作,誰也不知道最后便宜了哪位。 清竹一邊把彌生家當保護傘,一邊琢磨著怎么取而代之,其心思也夠狠毒的。 她這幾年對彌生家簡直恭謹到低聲下氣,什么好的新鮮的東西第一時間就會送給彌生將軍,彌生將軍的生日肯定有重禮,逢年過節更是禮數不缺。 只要聽說彌生將軍喜歡的東西,清竹這里肯定會預備好送過去,連彌生夫人都是清竹重點拍馬屁的對象。 彌生將軍喜歡喝茶,特別對大梁的名茶,他還能分辨這些茶葉之間的區別,你就是拿著別的茶冒充都不行,清竹就讓錢金在大梁高價購入高品質的茶葉,然后裝在有簡單花紋的甜白瓷罐子里送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