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清竹扒拉了半天,然后去找趙氏要支援去了,她昂著小腦袋,“就算我問娘借的,等到有了收成加倍還給您!” 趙氏笑的樂不可支,奔著逗一逗孩子的念頭就道“那你要多少???” 清竹就報了個數字,她要五百兩,這個農莊一年也就兩三百兩的產出,她等于要了兩年的產出。 趙氏是個好母親,她既沒一口回絕,也沒問都不問就把銀子給了女兒,問清竹要了計劃來看,然后心里暗暗點頭,哪怕做不成,也是女兒的歷練,就從自己的私庫撥了五百兩給她。 作者有話要說: 走過路過的都收藏一下唄! 第5章 第五章 清竹第一件事就是把田莊里那條河給弄了一下,淤泥挖一挖,還能肥田。然后把河岸修一修,種上樹木,保護河岸不坍塌。還弄了個鴨鵝上下的斜坡,省的這些家畜把河岸糟蹋了,接著河里種了藕和菱角,因為這兩樣水產作物的生長條件不一樣,正好互補了。還灑下了魚苗。 稻田也重新規整,她記得現代人家稻田里還能養魚養螃蟹,需要保證水質什么的,現在的水質肯定沒問題,這個就能試一試。 還有就是暖棚,這個可是利器啊,現在能在冬天種出蔬菜的高門大戶是因為有溫湯莊子,借著地熱搞些菜蔬出來,有了暖棚,沒有溫湯也能種蔬菜。 這個清竹就只知道個大概,只知道需要背風向陽,還要散熱和補充熱量,保證供水等等,就是如今沒有塑料膜,想找替代品就得費些腦筋。 也不是不能做,她可以先試著弄幾個暖棚,拿結實的油布當塑料布用,就是透光不好,那也可以解決,白天把頂棚打開,收集陽光,晚上再拉上就行了,總之都要一點點試驗。好在前世沒吃過豬rou也見過豬跑,暖棚的架子她還能畫出個大體結構,匠人找著她的畫,加上自己琢磨也能把暖棚搭的像模像樣。 小農莊被她這一搞差不多面目全非,河塘整治大家都愿意,有了額外收成佃戶也得利,水稻田里養螃蟹和魚,就有人心里嘀咕了,那螃蟹和魚不得糟蹋秧苗么?到時候就怕竹籃打水一場空。不過主家已經發話,這些改變有了收成不少大家伙的,沒了收成,損失主家自己貼補,就是佃戶們的損失主家也一樣補貼,那就沒什么好說的了。 至于那個大棚,沒一個看好的,清竹也不需要他們來贊同,她挑了幾個種田的能手,讓他們管這幾個試驗大棚,給月銀,讓他們做好記錄,知道他們不識字,就讓莊頭天天過來記,七天給她一份情況簡介。 大棚的框架打的結實,油布也能自由推拉,為了怕溫度上不去,大棚里四個角還放了炭盆,佃戶私底下都咋舌,這要種什么金貴玩意??? 一打聽,原來是種菜的,別小看這些農民,他們也知道冬天里的菜蔬珍貴,要是真的弄出來,這幾個大棚可就是下金蛋的母雞,就怕是瞎折騰。 清竹一心撲在她的小田莊上,有事吃著飯,忽然想到了什么,她就馬上停下筷子寫幾筆,清瑤覺得meimei魔怔了,田莊只要管的差不離就行了,把自己弄得吃不香睡不著那算怎么回事。 清竹弄得這些,短時間內看不出收益,但是她不急,反正莊子不大,就是全軍覆沒,她現在也能承受。 河塘還有稻田什么的得明年看成果,她的暖棚在今年冬天就體現了成果,幾個種田好手不愧有兩把刷子,摸索著就把暖棚技術給鼓搗了出來,什么時候加溫,什么時候散熱,什么時候澆水施肥,侍弄的十分精心。 然后今年冬天,夏家桌上就有了綠油油的新鮮菜蔬,擱以往,那是皇家和侯門富戶才能吃到的奢侈品。趙氏看小女兒的眼光都不一樣了,她特意替女兒把莊頭和那幾個搞大棚的人敲打了一遍,這可是夏家的秘方,絕對不能外傳的。 莊頭是夏家世仆,那幾個被清竹挑來的人也沒傻的拿著個主家弄出來的東西去謀利,這要查出來,他們一家子就能被打死了。 何況清竹也沒虧待他們,他們每個月還有月銀哩。 今年的蔬菜也就家里用一點,然后親近的親戚送了一點,沒有多余的拿去賣,不過大棚試驗了出來,開了春清竹就能多弄了,明年就能謀利了。 開了春,清竹估量著手里的銀子,把佃戶的房子給重新修了修,做不到紅墻綠瓦,好歹墻壁是磚石的,屋頂也用了最普通的瓦片,村里的路也修了修,還整治了一份村規民約出來。 大體就是不能打架斗毆,亂嚼舌這些,還有就是衛生要求,垃圾不能亂扔,散養雞鴨不能弄臟公共地方,道路也要保持整潔這些。 農村一般就沒什么垃圾,田里的秸稈都是柴火,什么東西不能當柴火呢,就是野草,那也能拔了給家畜吃,什么都不會浪費。 就是農民的衛生習慣不好,原本隨地大小便什么的是無礙的,特別是孩子,想拉想尿了蹲下就是,現在這一約束,有些佃戶就不大習慣,我院子里亂,我喜歡亂吐痰,關旁人什么事? 清竹還蔫壞的弄了個衛生小組出來,只要衛生不達標的佃戶,直接關系到他們今年交的租稅,這就讓大家的皮子都緊了,不過要是衛生搞的好的,還能有一點點獎勵,哪怕少,那也榮耀啊,一點點的大家也都習慣了。 等到習慣成自然,看看別的田莊,再看自己居住的地方,哎呀,確實整潔干凈,有些愛美的主婦在房前屋后種上一兩株花,看起來就更雅致了。就是那些高門大戶的少爺小姐出來游玩,路過清竹的田莊也得抒情一番,還特別愿意在田莊里逛一逛,吃個農家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