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后宅升職記 第100節
書迷正在閱讀:林先生今天復合成功了嗎[重生]、我寫論文養你啊[重生]、老婆再愛我一次[重生]、[快穿]美貌小可憐成了團寵以后、穿成大佬的反派嬌妻[穿書]、我老婆恃寵而驕怎么了、隨身位面系統、變態強制愛短篇合集(原:強取豪奪變態合集)、桃桃(1v1)、普女被萬人迷系統選中后(NPH)
秦芬先還略奇一奇,怎么楊氏的性子竟也這樣喜愛新奇事物,后頭稍稍一想又明白了,能教出秦貞娘這樣的女兒,楊氏怎么會是個沒有生活熱情的。 “既是太太覺得好,那就是這糕點的福氣?!?/br> 秦芬說了這句,又留臘梅喝茶,臘梅卻推了:“如今太太屋里少個人,活計緊,我還是早些回去,先謝過五姑娘賞茶?!?/br> 這事,下頭的奴婢們倒知道得清楚些,蒲草給臘梅嘴里塞一口漬鹽梅,順口問:“怎么,當真不選新人進來?” 臘梅點點頭:“兩個哥兒說是進宮伴讀去,香櫞和佛手兩個服侍也盡夠的了,太太的意思,到時候茶花回來提作一等,這段日子,先對付著過去?!?/br> 楊氏向來是個講究人,何時說過“對付”兩個字了,秦芬頷首看著臘梅出去,心里卻琢磨開了。 第142章 沒過幾日, 秦芬的疑問就有了答案。 楊氏只道府里主子少了,不用那么多人服侍,打發了一大波人出去。 這日秦芬恰好陪著坐在花廳陪著理事,聽見楊氏一口氣點了十來個名字, 不由得與秦貞娘對視一眼。 姐妹兩個還沒來得及使眼色, 就聽見下頭一個打扮體面的婆子“哎呦”了起來:“太太慈悲,我那一家子可就指著我這點月例銀子活過, 可千萬別趕了我出府??!若是我們服侍得不好, 從此改了就是!” 既有了出頭的, 旁人便也跟著起哄。 “就是!” “我們都是立過功的!” “太太可千萬念著我們的苦勞??!”@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如今秦家的事務,一半是姑娘們在管, 這里頭秦芬占了一小半,秦貞娘倒占了一大半, 此時聽見婆子吵嚷,楊氏尚未說話,秦貞娘已先冷笑一聲。 秦貞娘知道法不責眾的道理, 也不去訓斥旁人, 只找那出頭的:“錢mama說話好沒道理,主子用人, 還得先問過你們的意思了?我竟不知,如今的世道竟已改成這樣了!” 這帽子錢mama卻是不敢戴的, 她訕笑一笑:“四姑娘說哪里話來,奴婢不是這個意思?!?/br> 楊氏在奴婢們面前,一向是端莊模樣, 說話聲氣都不會高的, 今日也不曾失了體面:“我自然知道錢mama不是那個意思,只不過, 三、六兩位姑娘出嫁,六、七兩位少爺明年開春就要去文華殿伴讀,家里主子少了許多,若是留那許多人服侍,旁人要告我們一個奢靡,到時候,是mama來擔這個罪,還是我來擔?” 錢mama也不知道,為什么菩薩似的太太今日這樣難說話,她還要再說,卻聽得紅菱冷笑一聲:“錢mama,還有下剩的幾位mama嫂子,自己做了什么自己清楚,太太給個臉說家里人少,你們自己識相些出去也就是了!” 從前紫晶在時,紅菱一向是個悶不出聲的性子,秦芬只聽她說過“姑娘請用茶”之類的話,還當她與秦淑身邊的玉鎖相仿,又是個靦腆厚道的性子,誰知這丫頭竟是個厲害角色。 看一看楊氏面上并無意外神色,秦芬頓時了然,紅菱這番話,只怕有一大半是出于楊氏的授意。 她看一看下頭站著的那十來個婆子媳婦,都是連著親的,為首的幾個,乃是前些日子府里聚賭的頭,她們還當自己被主子革了差事是倒霉,卻不曾想著自己行事不端,主子早就盯上她們了。 錢mama被訓斥一頓,臉上已是紅一陣白一陣,她當著眾人丟了臉面,正要捂著臉哭天搶地,卻又聽見紅菱拋個魚餌出來: “mama和嫂子們回去選一選,把家中有出息的孩子,報給閔嫂子,到時候若有福氣,或是分到姑娘們身邊,或是分到少爺身邊,不是又比你們自己苦熬來得有出息?” 如今紫晶嫁了張懷德,便不能再稱姑娘了,她原姓閔,眾人便尊稱她一聲閔嫂子,如今接替了馮mama的差事,專管調理府里下人。 此時提出閔嫂子的名字,錢mama便知道事情是定下的了,想想孩子們進府說不得還能往平哥兒身邊去,比自己侍弄花草又有出息多了,這時對旁人使個眼色,收了臉上的悲戚之色,對楊氏深深蹲個福禮:“太太大恩,奴婢們莫敢不從?!?/br> 十來個婆子媳婦,有高興的,也有不甘的,零零落落謝了恩,依次退了出去。 秦芬看一看楊氏和秦貞娘,見兩人面上都是淡淡的無奈,也不去相問,只贊紅菱:“好個丫頭,平日藏鋒,我還當你是玉鎖的師傅,誰知道你是閔嫂子嫡系的傳人!” 秦貞娘先被逗笑了:“她如今一個人頂兩個用,既要學碧璽的周到,也要學紫晶的威嚴,也真是為難她了?!?/br> 紅菱聽了兩位姑娘的話,面上一紅:“不敢當姑娘們的謬贊?!?/br> 她原是想著埋頭做人的,可是自打紫晶出去,太太便一門心思地提拔她,老爺也一向拿她和臘梅一樣看待,她是個有上進心的,怎么會不抓著機會拼命往上爬。 若是有出息了,便像紫晶那樣嫁個主子身邊得用的,或是如碧璽那樣,還未出嫁就統管一干事情,這是多少丫鬟盼望的福氣。 當年陰差陽錯,jiejie做了妾室,她做了馮mama的干女兒,她心里原還有些失落的,覺得和jiejie從此主仆有別,數年來都不太親近jiejie。 如今時移世易,jiejie坐了冷宮,她卻在上房得了臉面,這中間的道理,紅菱似懂非懂的。 她覺得根源大約是jiejie靠了老爺,自己卻是靠著太太,可是為什么有這樣的結果,她卻不大想得明白,想來想去,終究不曾想透,只得放下不提。 這時受了兩位主子姑娘的贊,紅菱心里是有份竊喜的,偷眼看一看太太,卻見太太面色淡淡,知道她是因著家事煩惱,便趕緊收斂了聲氣,以免攪擾了主子。 如今屋里都是心腹,楊氏便長長嘆口氣:“有時候真鬧不明白,就是我是主子,還是那些老媽子是主子,她們聚賭鬧事,我打發她們出門,還得好聲好氣編個由頭請出去?!?/br> 她掌得中饋已有二十來年,哪里會鬧不明白,不過是心生倦意而已。 秦芬聽了這話卻當真有些不解了,她眼里的楊氏,在秦家后宅權柄極大,前些年還有兩個姨娘與她打擂臺,這幾年卻是一家獨大,說什么是什么了,哪還用得著忌憚那些婆子。 楊氏今日特地叫了兩個女孩來,自然不是為了倒苦水,隨口抱怨一句,便點撥女兒:“貞娘可知道,娘為什么軟硬兼施地哄那些婆子出去?” 秦貞娘有些模模糊糊地明白:“因為她們勞苦功高,娘若是手段太狠,怕傷了下頭人的心?!?/br> 楊氏贊許地點頭,又問秦芬:“五丫頭呢,你覺得呢?”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御下之道,秦芬知道得不如楊氏母女多,她前世只是個打工仔,連個小組長也沒當上就到了此處,這時老老實實搖頭:“我不知道,我覺得五姐說的有道理?!?/br> 這幾個月,楊氏發嫁了兩個女兒,又往宮中去了一趟,人老了許多,這時一笑,眼尾的細紋便好似水波漾開:“貞娘說對了一半,五丫頭還欠些火候?!?/br> 秦芬赧然一笑,她前世里便是個老好人,揣摩人心、湊趣逗笑等自保之道,她會,然而這些管理才能,她始終是不太擅長。 楊氏把事情掰開了揉碎了,講給兩個女孩聽:“明著看,她們是仆,我們是主,可是我們的吃穿用全是從她們手里過的,不說別的,她們起個怠慢,我們連飯也吃不上熱乎的,到時候一句廚房路遠,還能把她們殺頭了?” 秦芬老老實實應一句:“自是不能,送飯不力也罪不至死?!?/br> 這句傻乎乎的,又逗得楊氏一笑,這個庶女縱是有些太過軟和,心地良善忠厚,卻是勝過旁人,在女兒身邊相伴多年,也算是姐妹相得,這時對秦芬虛點一點:“五丫頭說句明白話?!?/br> 秦貞娘好似懂了些:“她們到時候成心使壞,我們反而拿她們沒法子了,干脆打發出去干凈,娘,是不是這道理?” 楊氏贊許地看著女兒,不住點頭。 秦芬這時也明白了一些,秦貞娘說的是一半,楊氏后頭還準了這些人的子孫輩進府,這又是極其厲害的一招,算得上恩威并施,那些人便是想造反,想著兒孫在府里,也得乖乖聽話。 不過,楊氏忽然對她們的教養這樣上心,是為著什么? 楊氏好似聽見了秦芬的心聲,又輕聲細語道:“姜家把婚期定在了冬月,范大人馬上回京,貴妃娘娘透了口風,說一回來就要給范大人賜婚,一轉眼你們都要出去了,我這做母親的,能教一些是一些罷了?!?/br> 秦貞娘和秦芬還沒來得及害羞,楊氏又擱下一句:“這次進宮給小公主賀百日的禮,便是你們兩個備?!?/br> 秦芬不由得膽戰心驚:“太太,我們……我們領了那盒珠子,給公主做個斗篷也就是了,這送禮的事,還是您親自過問吧?!?/br> 她是當真不敢,出力做事,她是再不怕的,可是送進宮的賀禮,這是多大的干系,她是生怕一個鬧不好就要掉腦袋了。 楊氏臉上的笑容有些戲謔,口氣卻很堅定:“不行,公主的百日禮,就是你們倆來辦,若是怕辦不好,先辦舅老爺進京的禮就是了?!?/br> 秦芬不由得頭大如斗,原想找個借口推脫,沒想到又多個差事,她這次可不敢再討價還價了,生怕楊氏又想出一條妙計,給她來個三陽開泰。@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她看一眼秦貞娘,見這向來干練的小姑娘臉上也是啼笑皆非,姐妹倆知道這差事是逃不脫的了,只能齊齊起身應個是。 兩個女孩并肩走了出去,楊氏臉上的笑容漸漸淡了,她閉起眼睛嘆口氣:“紅菱,給我捏捏肩膀?!?/br> 兩個女孩,她一一教過,小半是因為女兒婚期將近,大半倒是為了五丫頭。 范離此次回京,辦下了先太子謀反這樣的大案子,飛黃騰達是少不了的,范家聽說了,著急忙慌地把個范夫人從莊子上接回府,還沒一旬,范夫人就病倒了。 那位范夫人雖然拉扯范離長大,卻聽說是個最柔弱的性子,此番回去,要么是體弱生病,要么便是被氣病了。 范家那位五郎,便是范離的庶兄,娶得一位潑辣干練的娘子,兩人一內一外,互為援引,更與外人勾勾搭搭,范夫人腹背受敵,只怕因此才病倒了。 五丫頭是個忠厚人,若是去了那豺狼窩,還不知是個什么光景。 當初應下這樁婚事,也不過是因為皇帝開了金口,再瞧范離那孩子也是個好的,想著兩個孩子能過起日子,比什么家長里短的更重要,可是如今瞧著,只怕旁人不愿意見到范家這一支過得好。 聽說范夫人當年進門時是十里紅妝,如今且還得寄住在昭貴妃的莊子上,除開好受昭貴妃蔭蔽,只怕更多的是因為自己莊子上住不安生。 范大人死了十多年了,自然不會在地底下算計自己夫人的嫁妝,那么伸手謀劃的,便是范家那些叔伯了。 楊氏不由得在心中鄙夷,她所識得的男子里,便是如三叔那樣混賬不靠譜的,也沒伸手掏娘子的嫁妝袋子,范家那些所謂的長輩,可是連臉都不要了。 話又說回來,他們一大家子,嫡的堂的,除開范五郎如今任著千戶的差事,其余竟沒一家有正經營生的,臉面算什么,他們要臉,日子都要過不下去了。 楊氏想到這里,不由得苦笑,自家四個女兒,竟沒一個婚事圓滿的。 再往大了說,就連大房兩個女孩,也沒什么好姻緣。 楊氏想想旁人,又想想自己,竟有些想不明白了,不知究竟是這秦家門內女子沒福,還是這世道為難女子。 第143章 既是楊氏下令叫姐妹兩個備禮, 秦芬便和秦貞娘兩個,老老實實地把舊年的賬本子翻出來,一條一條地細看。 楊家舅老爺此次進京,便不是來述職了, 只怕皇帝有意叫他在京做官, 然后便要入閣了。 親戚們以后要常來常往,送的禮自然不能輕了, 可是也不能拿銀子往上堆, 那也太見外了。 內閣如今的六位大臣, 都是先帝時候提拔的老臣,就連最年輕的姜閣老, 也已經五十有四,實在不算年輕了。 皇帝正值壯年, 對邊境交戰用兵、改革吏治民生,都是大刀闊斧的作風,然而有什么辦法往內閣一提, 老大人們先搖起頭來, 皇帝就是再有主意,也不能和這幾位股肱之臣對著干。 畢竟, 下頭的州縣父母官,有一半是內閣的門生, 府臺以上的官,又有一半是內閣的故舊,內閣這里不贊同, 圣旨就是發下去了也沒人好好辦差。 這么著, 楊舅老爺才四十多歲,已被皇帝給列進了內閣大臣的人選中。 自然了, 楊舅老爺也不能一口氣就從南直隸總督邁進內閣,得先在京里歷練個一二年,等到時候“辦差得力”,自然水到渠成。 秦貞娘雖然與舅家相熟,卻也數年未見了,依稀記得舅舅家的小孫子比兩個弟弟大些,小孫女也七八歲了,便出主意送些孩子的玩物和金手鐲等。 秦芬點頭在紙上記下一筆,還不忘把兩個弟弟提一嘴:“男孩子們喜歡的東西,我們不懂,不如叫平哥兒他們去想,到時候叫小子出門買了,只說是兩個孩子送的禮,楊家的姐兒,便由我們送幾件新鮮首飾?!?/br> 她忽地想起一事,順口問了:“既是舅老爺進京,那楊家的大侄子,是不是也要進宮伴讀去了?”@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秦貞娘搖搖頭:“沛哥兒比紀王大了好幾歲呢,早開蒙讀書了,不是合適的伴讀人選?!彼粗~冊,細長的手指一行一行指過去,頭也不抬地說一句,“便是年齡適合,舅舅舅母也不會讓他進宮的?!?/br> 雖然秦貞娘沒說緣故,可是秦芬卻對那素未謀面的舅老爺舅太太肅然起敬。 照著身份,楊家是最受皇帝看重的外戚,若是想保住一家的榮華富貴,跳一跳就能夠著那伴讀的身份了,可是聽秦貞娘的話音,楊舅老爺夫婦卻是不曾動過心思。 除開年齡不相合,只怕還有一份自傲和清醒在里頭,哪怕靠著裙帶爬上去了,也必不長久,楊家的子孫,不必也不能靠裙帶出息。 只有這樣的理智和自持,才能教出昭貴妃那樣滴水不漏的性子。 秦芬想一想,覺得楊家舅老爺只怕是沒什么缺的,楊家的家底厚,那位舅太太能指點楊氏,自然也是個精明強干的,他們要什么沒有,哪用得著旁人送,干脆把金陵這里的新奇東西送些去。 于是便與秦貞娘商議:“舅老爺進京,估摸著是十月里了,外頭有冬釀酒了,給買上幾壇送去,再買些鴨油燒餅、風鵝、風鴨等物送去,到時候擺席用得著?!?/br> 秦貞娘立刻明白了秦芬的意思,點頭稱是:“你這法子不錯,舅舅舅母才進京來,還不知這里風俗,說不得廚子做出來的菜還是蘇州風味,那甜滋滋的紅湯面,只怕金陵這里人吃了要說怪,是該送些金陵土產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