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后宅升職記 第41節
書迷正在閱讀:林先生今天復合成功了嗎[重生]、我寫論文養你啊[重生]、老婆再愛我一次[重生]、[快穿]美貌小可憐成了團寵以后、穿成大佬的反派嬌妻[穿書]、我老婆恃寵而驕怎么了、隨身位面系統、變態強制愛短篇合集(原:強取豪奪變態合集)、桃桃(1v1)、普女被萬人迷系統選中后(NPH)
秦芬這樣想著,半遮半掩勸一句:“太太大約是產后憂思,四姐也不必為著幾句話就和太太鬧脾氣了?!?/br> 秦貞娘嘆口氣:“我不是為著這個心煩,娘是大病初愈,我還能和她一個病人計較?” 她將秦芬又拉得落后一些:“我是煩,從前十幾年,娘教我和秦淑姐弟親近,我那時厭惡秦淑,連帶著也不喜恒哥兒,如今回了老家,與恒哥兒處下來知道這孩子不壞,秦淑如今也改了脾氣,姐妹兄弟終于能和氣了,娘卻又不如意了?!?/br>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她說著,又嘆口氣,語氣神態全然似大人一般:“往后恒哥兒越長越大,考舉做官,娘還能一直不如意下去?連帶著快要把我也架在火上了,我都不知該幫理還是幫親?!?/br>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秦芬聞言,認真地點點頭:“嗯,可是這話呢,也只四姐是嫡出,有這些煩惱。像我們這些庶出的,便沒這樣的煩惱?!?/br> 這一計百試百靈,秦貞娘聽了,“噗嗤”一笑,伸手在秦芬腰間一擰:“你這壞丫頭,總說這話氣人!” 這時已走到垂花門前,該上馬車了,楊氏回頭,卻不見女兒,遠遠一眺,見女兒和五丫頭兩個在后頭笑成一團,于是也不催促,扶著紫晶的手,上了馬車。 到了渡口,訂好的船只早已侯在岸邊,秦覽領著眾人到了碼頭,自楊氏到秦珮,一一叮囑過,連尚在襁褓的平哥兒,也得了兩句慈父關懷。 船家候在一邊,見雇主一家告別得差不多了,便上前催請,秦覽應一聲,擺擺手命船家到一邊:“我們再說幾句,請稍候片刻?!?/br> 說完這句,秦覽卻不來與各人話別,只舉起右手遮在眼前,極目眺望遠方,望了半日,才回頭道:“此次進京,你們候著我的信,若是平安,也不過四五個月就能闔家團圓,若是風浪大,你們還是在晉州呆著,更好些?!?/br> 楊氏到底是有見識的,不過一瞬,便想到了緊要處:“老爺說的,可是太子和睿王……”她此時方知丈夫撇下自己一干人的用意,又望向秦恒:“既是風浪大,恒哥兒去了,豈不是冒險?” 這一句,卻一點也無陰陽怪氣,秦芬聽了,心下有數,楊氏如今絮叨秦恒,只怕也有一半是產后憂思過度。 秦覽似是要趕著把話說完,不答楊氏的話,反倒又說幾句要緊的:“英王已派了心腹范離小將軍去松江查貪墨案,松江那里,是睿王門人經營多年的錢袋子,若是此番查實了,太子和睿王就要白刃相見了?!?/br> 楊氏心里用力一跳,她可不管上頭哪個坐龍椅,只是關心家人:“既是如此,老爺和哥哥豈不是……” “富貴險中求,若是怕這個,滿朝文武都該辭官了?!鼻赜[用力握了握楊氏的手,“不必憂心那許多,我不過只是個吏部員外郎,涉險求富貴的事,且還輪不上我呢。至于舅兄,他是封疆大吏,又一向是實干的,哪個做皇帝,也不能輕易動他?!?/br> 夫婦二人又說幾句要緊話,這才依依惜別。 幾個女孩都知道,秦覽特地在臨別時說了這話,也有給她們開闊眼界的意思,望著父子二人登船的身影,各人心里都是思緒萬千。 秦覽和秦恒站在船尾,高高舉著手臂,用力搖著,岸上諸人也擺手相送。 秦貞娘到底是秦覽抱過疼過的,見船拔錨而去,忍不住上前幾步,不住揮著帕子:“父親!一路順風!” 一直到船變成一個小黑點,岸邊的人才把手臂放了下來。 秦珮抽抽噎噎的,將頭埋在秦芬臂彎,楊氏見了,微微一笑:“好啦,六丫頭別難過了,今日既出門,干脆游玩一番再回去?!?/br> 秦珮果真是孩子性子,一下子抬起頭來:“真的?”她哭得眼圈通紅,人一抽一抽的,好似個可憐巴巴的小白兔。 楊氏點點頭,領先往馬車邊上走去:“自然是真的,我還哄你不成?” 秦芬心里卻是一嘆氣,徐姨娘生產,她是沒心思玩的,著實想回去看著,可是姨娘生產,本來也沒有姑娘的事,就連秦貞娘也不曾替她說話,她只好按下心頭的焦急,勉強跟上眾人。 楊氏帶女孩們到了一家酒樓,秦芬知道,這必是預先定好的,由此便知楊氏本意不是為著折騰徐姨娘,于是耐著性子,陪著眾人吃茶品菜,一絲急躁也沒露出來。 楊氏見女孩們舉箸慢了下來,知道是吃飽了,于是便命回去,還不忘點一點紫晶:“給徐姨娘帶的那鍋當歸蹄花,記得帶上?!?/br> 回到府中,剛在上房坐定,蓮子便飛奔而來,臉上的喜氣,好似滿綻枝頭的桃花,幾乎溢了出來。 “太太大喜,姨娘生了個兒子!” 楊氏面上的笑容不曾變:“賞?!?/br> 秦貞娘聽了,對秦芬一笑,輕聲道:“這下你也有親兄弟撐腰啦?!?/br> 這個嬰孩,從前眾人都盼他是男孩,這樣二房的子嗣才更興旺些,如今當真是個男孩,且與平哥兒還差不多大,旁人不論,秦芬卻猜不透楊氏心里如何想的。 她又看一眼楊氏,楊氏恰巧也看了過來,竟還頗有贊許地點點頭:“徐姨娘算是秦家的功臣呢。五丫頭,你姨娘生了孩子,你去替我瞧一瞧?!?/br> 楊氏又對杜鵑招招手,“給七少爺備下的金三件,你與五姑娘一道送了去?!?/br> 秦芬收拾好心情,起身謝過,領著杜鵑往徐姨娘院里去了。 因著前些日子照料楊氏,秦芬怕過了病氣給徐姨娘,已有十來天不曾踏足這小院了,此時進得院子,墻角那一株桃花已悄然掛了滿滿一樹的花苞,眼看著就要開花了。 杜鵑也不催促,跟著秦芬在院中站了片刻,秦芬好似不曾察覺有人在等,好半天才回頭一笑:“我想事情想出神了,這便進屋去吧?!?/br> 進得屋子,秦芬便往內室去瞧徐姨娘和嬰孩,杜鵑捧上金三事的盒子,梨花替她打開,里頭擺著一個厚實的金項圈并一對手鐲、一對腳鐲,瞧著沉甸甸的。 徐姨娘勉力起身:“謝太太的賞?!?/br> 杜鵑連忙將東西交在梨花手上,扶著徐姨娘躺了回去,問了幾句七少爺平安的話,便道回去復命,將空間留給了秦芬。 秦芬前世里并無親生兄弟姐妹,這時陡然多一個同胞弟弟,也頗感新奇,對著那嬰孩不住端詳:“七弟生得倒和六弟全不一樣,七弟和姨娘像極了,不怎么像父親?!?/br> 徐姨娘不由得笑了:“才生出來的孩子,都是一個模子的,哪看得出像誰,芬兒凈說孩子話?!?/br> 她說著,不禁嘆口氣:“我從前一邊盼生個男孩,以后好給你撐腰,一邊又怕生了男孩,你在太太身邊日子難過,如今當真生個男孩,又與六少爺前后腳,倒真不知怎么才好了?!?/br> 秦芬想一想今日在碼頭上的對話,又想想楊氏剛才的樣子,笑著搖搖頭:“姨娘不必cao這許多心,如今外頭事多,太太的心思,只怕不會放在內院,姨娘好生帶著七弟就是?!?/br> 料想楊氏還不至于為了一個襁褓嬰兒較勁,外頭楊舅老爺和秦覽,已夠她cao心的了。 更何況,秦芬相信,以心換心,楊氏終究不是個鐵石心腸的人。 徐姨娘聽了秦芬的話,竟點點頭,附和一句:“我也聽說朝堂里有什么奪嫡的事呢,想來太太cao心大事,無心管小事的。既你如此說了,我便放心了?!?/br> 母女二人又說些家常話,秦芬一邊答,一邊留神看徐姨娘屋里的陳設。 因著生產,花瓶里不曾插鮮花,只供了一把栩栩如生的絹花,那絹花連帶下頭的斗彩花甕,都不是徐姨娘該用的,如今秦貞娘還不能越過楊氏從庫房賞東西出來,秦芬知道這必是楊氏賞的,心里倒真放了下來。 待秦芬出得門去,徐姨娘閉目養神,半天后忽地吐出一句:“這孩子,不能留在這院里,得想法子送去上房?!?/br> 梨花大驚,連忙去望門外,幸而嬰孩才吃了奶,這時奴婢們不在近旁,她心下略定,回頭道:“太太如今有了親子,此番又厚賞了姨娘許多東西,姨娘何必憂心太過?!?/br> 徐姨娘搖了搖頭:“你不曾瞧見五姑娘方才來的模樣?穿金戴銀、落落大方的,若是跟著我,能有這樣的氣派和前程么?” 這話梨花反駁不得,撓撓頭不說話。 徐姨娘又望一眼搖床中的嬰孩,滿臉的不舍:“我送這孩子去上房,一則是為著他自己,二是為了五姑娘,三么,也是徹底安了太太的心,幾下里一算,我自己這點慈母之心,也倒罷了?!?/br> 梨花不禁動容,用力抹了兩把眼淚:“既姨娘都打算好了,便聽姨娘的?!?/br> 沒過幾日,上房便收到梨花來報,說七少爺渾身出了小疹子,只查不出緣故,徐姨娘自覺無能,怕養不好七少爺,要送到上房來,盼太太的福氣能蔭蔽他長大。 @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楊氏聞言,揮手命梨花下去,沉吟半晌,只覺得不解,于是喚了張mama來問。 張mama唬得渾身冒汗:“太太,徐姨娘那里,我可是一直小心在意的,就連青桐院我也一向派人盯著,七少爺絕不該出岔子的!想必是七少爺體弱,有些吃不住福氣呀!” 楊氏知道,張mama行事老練,絕不至于叫人鉆了空子,原是疑心商姨娘的,此刻卻搖頭否了,又沉思半晌,忽地笑了:“既是七少爺體弱,那便抱來上房吧。親兄弟一起長大,是件好事?!?/br> 又隔幾日,秦芬便聽到消息,說上房把七少爺接了去撫養。 這話是茶花親自來傳的,必不會有錯,秦芬聽見,猛地起身,許久才慢慢坐了下去,眼圈脹滿了酸意。 這時節,外頭家里,都是風大浪急,徐姨娘一個小小女子,已盡力保全子女了。 尚未來得及多做感傷之思,又有個小丫頭跑來,喘得上氣不接下氣:“老爺來信,說皇帝出巡,睿王監國,命家里謹慎行事,太太叫我來傳話給姑娘們,這時節,都牢牢記住老爺這句話?!?/br> 監國之權,一向是握在太子手里的,何時輪到普通皇子了?太子與睿王斗法,難道竟落敗了? 外頭的朝堂,要變天了。 這下,秦芬和秦珮兩個齊齊站起身來,對視半天,不敢說出一個朝政的字來,只秦珮低低說一句:“這么一來,咱們要好久才能進京啦?!?/br> 第67章 進京的事一耽擱, 竟真耽擱了許久。 洪定十八年中,睿王監國,卻借機賣官鬻爵,攬銀達到二百萬兩之巨, 吏部尚書不愿助此齷齪之事, 呈遞密折與天子后憤而辭官。 皇帝龍顏大怒,褫奪了睿王的封號, 只留了他七皇子的身份, 并將監國之權還給了太子。 秦覽來信, 只道還未安家妥當,進京的事須得從長計議。 楊氏本就機敏, 讀完信便去回道兒子年幼,須得仔細尋一上佳住宅, 不必急著安家。 隔一段時日,青萍來信,道老爺看了兩座宅子, 都受了中人愚弄, 氣得不想買宅,只肯賃屋而居。 楊氏看完信, 微微一笑,去信給青萍點撥幾句, 再隔兩月,秦覽便道已尋到好宅一所,然須細細整修, 尚不可居住云云。 這時平哥兒和安哥兒都會坐著了, 兄弟兩個日日對坐在涼榻上,總說些旁人聽不懂的咿呀之語, 一時這個作氣惱狀,一時那個又面露狡黠,逗得旁人哈哈大笑。 楊氏要照看兩個嬰孩,實在無力管家,便把二房大小事務都交予秦貞娘。 秦貞娘只道獨木難成林,將一些瑣碎小事分派給姐妹們,就連秦淑也管了件針線上的小事。 秦淑自知與旁人無法相較,又因著婚期將近,管著針線還能看顧自己的嫁妝所用的針線絲綢之物,便也無甚不滿的了。 秦珮內里是個孩童,雖說立意上進,到底能力有限,管了吃食這一樣,也便頂天了。 只有秦芬,性子既周到,內里也穩重,秦貞娘日日與她一道在抱廈坐著,風雨不改。@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秦芬知道這是秦貞娘有意栽培提攜,也用了十二分的心,到秋日里平哥兒和安哥兒會爬時,已將家務摸得七七八八了。 洪定十九年元月初五,天家夜宴,太子在離席時說出“欲要取而代之”的話來,回席后敬酒給皇帝,七皇子瞧出那酒杯顏色不對,代父飲下,當場毒發嘔血,亂做一團。 皇帝大怒,先復了睿王的爵位,又欲廢黜太子貶為庶人。 英王以自己爵位擔保,這才保住了廢太子的皇子身份,使其罪罰僅改為幽閉思過。@無限好文,盡在晉江文學城 太子失德,為皇帝所不喜,睿王純孝,大皇子是長子,祁王是文人清流的領袖,英王有孝悌之義,皇帝大為贊許。 到此,監國之權,交在大皇子秦王、三皇子祁王、四皇子英王、七皇子睿王四個人手上,由四人一同把持決議,史稱四王議政。 秦王是英勇善戰,素有軍功在身,管起兵部來得心應手;祁王是清流的領袖,帶著一幫文人編纂文書經史,記錄洪定皇帝生平事跡;睿王廣結善緣,百官隱隱有趨奉之勢;英王敢闖敢為,鹽稅收繳、河堤修筑,沒有他不敢接的差事。 朝政向著平穩的方向過度。 這時,平哥兒和安哥兒將將周歲,正是跌跌撞撞學走路的時候,楊氏cao心,恨不得一手拎一個兒子,生怕他們跌跤,連英王府的信,也無心及時回復了。 秦覽來信,也少說要緊事體,隨意寫幾筆金陵趣事,楊氏與女兒們說了,倒也甚是得趣。 青萍的來信,卻多了起來,道老爺歸家漸晚,醉酒的時候也越來越多,臉上的笑卻越來越少了。 楊氏知道丈夫勞累,愈發不肯去攪擾,只一心養好兒子便罷。 畢竟,英王如今已經踏入了權力的中心,四個親兄弟一桌的牌局,他也是坐莊的那一家,秦家如何敢在這個時候胡亂摻和。 家里的兄弟兩個,也是全然不同。 平哥兒是個急性子,一步不曾邁好,急得就“哦哦啊啊”起來,恨不得立時飛到對面的娘親面前,旁人還不能笑,一笑他便要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