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兄今日脫馬甲了嗎 第12節
書迷正在閱讀:[無限流] 黑蓮花在無限游戲釣前男友、工具人女配重生后(NPH 骨科 古代 )、穿成未來首輔的夫郎、穿進王府炸廚房、顏控大佬!清冷佛子你說什么都對、帶著金主混末世、葉助理為何會那樣、炮灰替身成了萬人迷、庶女后宅升職記、林先生今天復合成功了嗎[重生]
送兄長的禮,需按儲君的規格籌備,當然不能套用在尋常商賈家的孩子身上。 至于前朝官員家的子嗣們,為維系關系,他的確也送過禮,但那些都由宮人一應cao辦,他只需要在最后過目應允即可。 記憶中他親手備下的及冠禮,好像只有一件…… 那年虞京城內金桂盛開,儲君結親,宮中喜事將近,到處都熱熱鬧鬧的。三殿下溜出了宮,敲響柯家院門,邀他的雪人去金粉河上看燈喝酒。 半醉半醒間,他送出去一塊印章料。 那年盛扶澤十七歲,柯鴻雪十六。 他春天參加完長兄的及冠,不自覺地就想起若是阿雪戴玉穿袍,這樣端莊地向四方賓朋敬酒該是怎樣一副可愛的樣子。 太子殿下的冠禮,收到的禮品一間庫房都放不下。三殿下便想著,他至少該替阿雪準備半庫房的禮物吧。 多了不行,會被攻訐僭越;少了他又覺得不好,不大氣。 所以半間庫房正合適,可以裝下阿雪未來一輩子能用到的珠玉環佩、衣料折扇。 ——當然,他還會替阿雪買新的。 印章雖是特意托了顯國公府的小將軍替他從西域帶回來的,但那不過是第一件禮品,往后還會有更多更精美的玩意兒,因此也不足為奇,他只是擔心該怎么自然地送出去。 金粉河上的燈美輪美奐,飄滿虞京城的馥郁桂香也足夠令人沉醉,三殿下佯裝酒后入眠,實則踟躕了一路,頗像個膽小鬼。 可等游船靠岸后,柯鴻雪俯身喚他。 盛扶澤睜開眼,看見船上燭光,眸中星光。 那雙如清雪般玲瓏剔透的眸子里,第一次出現了他看不懂的情緒。 ——仿似深情,仿似慕他萬千。 盛扶澤心臟不受控制地劇烈悸動,說了什么已記不清了,大抵都是本能。下船時他終于下定決心,狀似輕易地遞出那枚堪做傳家寶的玉料,卻又笑著說那是街上小攤里隨便看到的。 那夜初秋,京中薄霜籠月,盛扶澤下船時,恰見頭頂月光皎潔,星光璀璨。 …… 從送出,到他領兵南下,沐景序都沒告訴過柯鴻雪那是及冠禮,只說待他日后取了字,可以用那塊料子刻印章。 但柯鴻雪如今二十二歲,早過了冠禮,他卻突然因李文和的一番話,生起了一絲無法彌補的遺憾。 在嶺南的時候每天都有事情要做,需要日復一日地打斷骨頭再生,看著鏡子里的臉潰爛長出新rou。從頭到腳一寸寸,將作為“盛扶澤”存在的十八年印記全部磨滅,最終成為一個全新的“沐景序”。 如同嬰兒一般,提筆寫字、走路站立、說話微笑,所有習慣都要重頭再學,五年的時間那樣短暫,他幾乎想不起來自己一日日錯過了什么。 柯太傅寫信說阿雪將要及冠,問殿下可還記得曾答應過為他取字,沐景序才恍然驚覺時間已過去三年。 他在四季如春的嶺南,鄭重提筆,一筆一劃為身處北方的阿雪寫下“寒英”二字。 而今有另一個正滿二十歲的青年要行及冠禮,沐景序不受控制地一次次想到阿雪。 他想,自己為阿雪起字“寒英”,是抱著什么樣的期待呢? 鴻雪漫天,寒英紛飛,都是一樣的意象。他覺得,阿雪只要做自己就好,不需要為任何人做出任何改變。 盛扶澤會永遠在身后接住他。 可現在的柯寒英,當真是曾經的柯鴻雪嗎? 沐景序想入了神,做了幾場噩夢,加之天氣轉涼,病情一下加了重,立秋前才好了些許,但還是不能吹風。 掌院見他那幾天心思不寧,問他有何憂思。 沐景序坐在書桌后,手腳都是涼的,捧著手爐凝視先生許久,說不上究竟是問責還是無奈,輕聲念了一句:“何故做我的盛扶澤?” 彼時沐景序被憂思纏繞,絲毫未注意一墻之隔的門外,有人將他這句話原原本本地聽了進去,手腳一瞬間竟比他還涼。 何故做你的盛扶澤…… - 送李文和的生辰禮最后選了副字畫,出自前代一位善畫花鳥的大師之手,沐景序送了副白鷺鳧水圖。 他二十歲的時候,父兄盡死、師長歸土,自然無人為他加冠行禮。 他的字是年少時自己渾取的,而后陰差陽錯成了他的名。 這算是他第一次,以沐景序的名義參加后生的及冠禮。 李文和在休沐前日便邀他下山,暫住李府,沐景序原不愿叨擾,但經不住他的盛情邀請,到底還是應了。 臨淵學府每月三次休沐,一次大休沐兩次小休沐,每月十日那次能放兩天假,李文和便邀了許多人一同下山。 李府在京中置辦了宅子,外地的學生和沐景序一般,住在他家,其他人則各自回家,待正日子再過來。 沐景序坐的是李文和的馬車,同他一道。 出了京嘉山后,李小公子有些不好意思地告歉說:“學兄,還得勞煩你陪我繞一繞路,我得去取點東西再回府?!?/br> 沐景序當他是要取明日加冠要用的東西,自沒有不應的道理。 李文和是個風風火火的性子,趕車的馬夫見慣了少爺一到休沐日便著急忙慌的樣子,車一向趕得很快。更別提李文和吩咐了要先去一趟柯府,車夫想著那樣的高門大戶,斷沒有讓人家等自己的道理,便又加快了些許。 沐景序會騎馬,原不至于不適,但斷骨后身體本就虛弱不說,前些日子還病了一場,如今坐在這樣顛簸的車廂里,只覺五臟六腑都在跟著晃。 難受得厲害,卻也并非不能忍。沐景序一見李文和那般興沖沖的樣子,更不想開口擾了他興致,便默默受著。 他皮膚本就白,就算再因為不適而蒼白也不太明顯,況且他從頭到尾一聲沒吭,聽見問話還能自然回答,音色一如往常的清冷平淡,是以李文和也沒覺出什么不對勁。 直到馬車進了城門,直奔北去,到了松林街的方向才慢了下來。 沐景序撩開窗簾,下意識皺了皺眉頭。 五年時間,京中有些變化,但也算不上多大。 頂多是這條街新開了座酒樓,那條街上的包子鋪換成了面條店。就算興起幾座庭院高樓,也是仁壽帝即位后,正當紅的京中權貴們,而那向來都聚在一片區域。 松林街便是這樣的地方。 除了再北一點,只有皇親國戚們能住的宣武大道外,松林街便是整座虞京城里價最貴的地方,里面住的全是高門大戶達官顯貴。 沐景序不著聲色地看了眼李文和,有些疑惑。 若是住處,商賈是不能買這里的房子的;若是來取東西,這邊又有誰會特意送物事給李文和這樣一個學生? 馬車駛過一尊大石獅子,沐景序怔住一瞬,霎時反應過來,身子不自覺坐得更直了些。 他怎么忘了?柯家在這。 李文和能認識幾個住得起這里的少爺公子?不過學府中二三,其中便有柯鴻雪。 嘴唇有些干澀,不知是不是顛簸了太久,胃里難受影響的,沐景序抿了抿唇,問:“要去哪兒?” “我沒說嗎?”李文和已經迫不及待地撩開窗簾,眼睛興奮得有些發光,聞言下意識就回,自己說完愣了一下,才后知后覺地想起來:“怪我,還真沒說。是去柯家,柯寒英前些日子從南方給我帶回來幾匹布和禮物?!?/br> 聽到意料之中的回答,心里那塊石頭墜了地,卻半點不輕松。 結果還沒等沐景序做好應對的準備,卻聽李文和又說:“不過學兄放心,柯寒英說他不參加我冠禮,想來這次休沐也不會下山回京,不必擔心碰見?!?/br> 他其實沒說,柯鴻雪很少回京城,便是休沐日,往常也是去酒館青樓喝酒去了,他好像不喜歡京城。 沐景序倒聽出來他話里另一層意思。 連李文和都知道阿雪討厭他。 他垂下眉眼,雙手交疊捂在腹前,壓了壓胃里一陣陣往上反酸的不適,微微點了點頭。 也好,本來他已下了要遠離柯鴻雪的決心。 利用一詞騙不了掌院,也騙不了自己,他不過是想見一見阿雪。 如今見到了,他還安好,便已經足夠,剩下的路本就該自己一個人走。 這下才算真的放松了下來,沐景序往后靠,上馬車以來第一次脊背碰到車板,姿態從容。 李文和從要接收一大筆富貴禮物的興奮中回過神,不經意望了他一眼。 分明車廂狹窄,沐學兄只是微閉著眼靠在那養神,他卻莫名感覺出一種無法言說的貴氣來,一時不注意,就盯入了神。 直到馬車停下來,車簾被人掀開,他才怔愣地轉過頭,一眼看見他剛說應該在山上的某位少爺正站在車外,表情冷得像要吃人。 少爺看著車廂片刻,緩緩偏過頭,視線落到他臉上,微微一笑,聲音卻涼得如同淬了寒冰。 “李公子便清寒圣潔成這樣,家里連副像樣的馬車都沒有嗎?” 李、公、子! 李文和覺得自己要死。 第14章 憑良心說,李文和家境便是比不過柯府,到底也算的上是殷實富商家庭,否則單論這次及冠禮,李府也不能有那么多閑置的屋舍,住得下他那樣多同窗。 家中父母疼愛幼子,過年的利是都能包到百兩,遑論接送小兒子上學出行的馬車? 往常坐李文和一個人,他在里面打滾都綽綽有余,如今就算多了一個沐景序,車廂內空間也不過只是看上去狹窄些許,實則依舊寬敞。 背板刷了蠟,窗簾刺了繡,就連座位上軟墊,也是拿了棉花厚厚地填過一層的。 委實……不怎么寒酸。 學府中多的是學子還沒他這條件,能坐上馬車的本就富貴,更別提車廂里的擺設。 若是旁人說這話,李小公子多半是要嗆聲回去。 自己什么條件呀,就來這樣說他? 但說這話的人是柯寒英,太傅柯文瑞的獨孫,首富柯學博的獨子。 那就一點辦法沒有。 不僅沒辦法,他還特別慫。 因為憑李小公子待在柯鴻雪身邊如履薄冰的這些年,一眼見到他如今的神情就清楚:這人氣過頭了。 因為太過生氣,所以連嘴角都帶著笑意,這樣冷冰冰地看向一個人,不管他嘴上在說什么,實則心里想的是讓對方立馬消失。 可他又堵在車廂門口,李文和便不敢不管不顧地直接跳下去,唯恐一個不注意,沖撞了這位大少爺。 他慫得不行,又委實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得罪了柯鴻雪。他一貫坐這馬車呀,柯寒英又不是沒見過,何至于現在這般勃然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