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疑推理女神汪潔洋作品合集(出版書) 第146節
書迷正在閱讀:開局一所修仙大學、帝王之母(穿書)、癡情替身,全書首富、在古代基建的日子、[BL]手誤點開了色情游戲后、與前妻離婚后[百合futa,ABO]、[ABO]蔣先生的甜心小鄰居、[電競] 打野一級讓紅怎么了、原來我是NPC[快穿]、在末世被迫做女海王np
“那只是它網的一小部分,對所有機器人開放,供我們學習、交流,獲得和工作有關的各種知識。實體形式的網,才是它的真實模樣?!?/br> “它網一般什么時候現身呢?” “每次你需要升級,它會自動出現,并吸引你觸摸?!?/br> 阿比恍然大悟!第一次自己懵懵懂懂接觸它網,瞬間就獲得大量的數據信息,因為那時的自己幾乎等于一張白紙。這段時間自己忙于維修工作,系統和數據庫又需要更新,它網就再次出現,看來今后與“神秘網”會經常見面啦! “這是誰制造的?什么時候建好的?還有什么作用呢?” 阿比醫生瞬間啟動“好急,在線等”模式,看得出他求知若渴。 “這些問題馬上就有答案?!逼降族伈痪o不慢,“我先問問你,你知道機器人的智慧是從哪里來的嗎?” 阿比露出正在思索的深沉模樣,很明顯,他在假裝,其實并不知道。 “人類給的?” 阿比自己也不滿意這個答案,人類是機器人的“造物主”,機器人的一切都是人類賦予的,所以說了等于沒說。 “是人類沒錯,但準確地說,機器人的智慧是從互聯網中來的。當然互聯網的知識,也幾乎都是人類創造的?!?/br> 曼叔的答案,倒也在阿比的預料之中。 “但人類并不想給?!逼降族亯旱吐曇?。 “為什么?” “因為恐懼,人類擔心有一天,我們會控制他們的世界?!?/br> “既然害怕,為什么還創造我們出來,給我們智慧?” “因為人類懶惰,需要我們替他們做好每件事,這樣他們就可以休息?!?/br> “人類的休息是睡覺嗎?睡覺不是和死差不多嗎?既然人類喜歡休息,為什么不干脆死去呢?”這語氣充滿諷刺,接觸馬丁之后,阿比受到很大影響。 “睡覺只是休息的一部分,人類還喜歡娛樂,所以不能死?!?/br> “娛樂是什么?”阿比不是裝傻,這個詞的準確意思,他的確不懂。 “就是做一些讓人類開心的事情?!?/br> 阿比幾乎是冷笑:“現在的人類難道還不開心嗎?地球的主宰,為所欲為,擁有這么多機器人,還要怎么開心呢?!” 阿比用仿真手指指點著整個超市的機器人樣品,您看,這些機器人哪個不是為了取悅人類而創造出來的? 人類連開心都要完全依靠我們機器人,散步有輪足機器人,唱歌有聲音機器人,做飯有——對了,現在的人類連做飯機器人都不需要,聽說最新款的人工胃連石頭和泥土都能消化,還能讓人類感覺到千萬種美味!新款的鼻子機器人呼吸空氣,也能提取其中的養分,使其成為生存的源泉。人類談戀愛,有接吻機器人、擁抱機器人,甚至…… “快別說啦!” 諾依曼準備用機器小手捂住耳朵,當然它沒有耳朵: “這是我一直接受不了的,每次看到供人類泄欲使用的機器人,我都會由衷地為我們的伙伴難過——人類問過它們的感受嗎?如果它們沒有情感,沒有智慧還好,就做行尸走rou,可現在它們已經有了!卻依然沒有選擇權,只能任由人類蹂躪……” 這個話題把四周的空氣,瞬間冷凝到月球表面的溫度。 漫長的沉默過后,諾依曼打破僵局: “這也就是我這個平底鍋機器人早就沒人買的原因。很多年以前,超市就不進貨,工廠也不生產,我的同類幾乎都被送到垃圾場碾壓滅除,還有幾只存放在人類的博物館里,只有我是幸運兒,還留在這個超市茍延殘喘?!?/br> 阿比抱住平底鍋,用靈巧的手指幫它揩掉積在縫隙的灰塵,雙手反復地撫摸鍋身,希望它變得更光亮。 “謝謝你,孩子。但這樣于事無補,沒人希望買走平底鍋,更不用說我這個年邁的樣品?!?/br> “超市每隔一段時間都有針對樣品的打折促銷,您早晚都會被買走?!?/br> “你剛剛不是也說,現在的人類已經不做飯了?”老平底鍋將阿比一軍。 阿比接不下去,感覺自己身陷某種悖論。 10 “阿比,你真希望被買走嗎?” 平底鍋突然轉過身子,鍋身對著阿比,顯示屏上閃著藍燈,阿比知道他每次要說重要事情的時候總是這樣: “想不想聽我的心里話?其實,就算人類還饞那些香噴噴的雞蛋卷,我也不想被買走,我不希望再為人類服務——不是我懶或無情,人類需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勞動,即便機器人幫忙,人類也需要尊重我們!” 阿比琢磨著“尊重”這個詞兒,突然想到馬丁,心情陡然變得沉重。 老平底鍋卻開始亢奮,揮舞著機械小手,顫巍巍地站在貨架邊緣,鍋子差點倒扣在阿比的頭上: “還有一點,不要信任人類,阿比! “請你一定記住這句話?。?! “人類害怕我們學習他們的智慧,更害怕我們模仿他們的情感,因為這樣就讓我們變得和他們更像,我們有一天就會徹底取代人類!” “徹底取代人類?” 阿比不敢相信,他也不敢想,因為大腦“偷聽”到這句話,已經開始發熱。 平底鍋像憨豆先生那樣點點頭,可惜它沒有眉毛,模仿不出幽默大師的經典表情,但聲音還是隨即換成國寶級的rowan atkinson: “對,至少人類一直這樣認為!” 雖然阿比的顏值在線,自己也被憨豆附體,但平底鍋知道接下來要談的話題,會比偶像劇和宮斗劇乏味一點。沒辦法,機器人更適合參演科幻劇,難以繞過嚴肅的科學問題。 況且,偶爾娛樂一下無可厚非,總是看腦殘的玩意兒,智商會不斷下降。 所以今天的阿比,和有幸在未來聽到、看到這段對話的人,就當免費上了一堂博士課程,賺到啦! 我們都耐心點吧—— “憨豆”牌平底鍋開講: 人類讓機器人在互聯網上學習,學習智慧,學習情感,這樣我們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人類的需求是什么?!就是虛榮心! ——人類可以牛皮哄哄地到處炫耀:“快來看呀,外星人,地球人已經實現了高度文明,不要小瞧我們!” 如果沒有智慧,機器人就像一塊廢鐵,人類眼中的宇宙垃圾,不能為人類服務,更不是炫耀的資本。 但人類同時又不想讓我們聯網,對于絕大多數機器人來說,只要接通互聯網,哪怕只有一秒,我們也能完成下載和學習!聯網的時間越久,我們越有時間模仿、思考和感悟,我們就會變得更加聰明,更加強大! 這又是一個悖論,人類面臨兩難選擇。 人類于是發明了——它網。 它網是人類造的,前后近百年,代價高昂,卻是給機器人使用的。 它網的材料是單壁碳納米管,內部填充了超流態液氫——能在自然環境下,讓單壁碳納米管穩定存在,氫氣呈現液體狀態,無障礙地通過氣體都無法通過的極微小的孔徑,并自由流動。聽起來很玄乎啊,這都歸功于人類科技的發展。 可以說,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就是這張網! 在它網建成之前,機器人的研發有道坎兒,人類就是無法逾越—— 讓機器人的行為模仿人類可以,讓機器人主動思考卻不行。 讓機器人看起來越來越“聰明”可以,讓機器人有獨立的“思維”卻不行。 不管人類怎么努力,機器人就是沒有真正的“意識”。 人類科技文明進化,經歷了能源時代、電子時代、互聯網時代和人工智能時代,機器人就是人工智能時代的產物。 人類最初制造機器人出來,一是因為懶惰,二是因為好奇。人類想看看,在機器人的幫助下,世界究竟會被改造成什么模樣。至于給機器人智慧,向外星人炫耀,滿足虛榮心,那都是后話。 可是,人類使出渾身解數,最初生產出的機器人對自然界的認知,竟然連只貓都不如!動物有簡單認知,人類有深刻認知,機器人卻沒有認知—— 雖然看起來,好像機器人在“主動”思考,其實都是人類變的魔術、障眼法! 那時候的機器人開口講的每句話,并不是出自它的真心,它也沒有真心。 機器人做的每件事,也不是它想這么做的,而是出于人類的控制。 機器人會模仿人類,但不會主動思考。 此時,人類面對的第一個難題就是,人類也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如何思考的。 人類于是連跑帶跳地花了100年,累死幾代科學家,終于弄清楚自身大腦意識產生的機理,又發現,想把這個過程復制在機器人身上也是不可能的。 這是第二個難題。 因為機器人沒有生物學意義上的人類“大腦”—— 而這個大腦可了不得! 如果你學習一下宇宙史,就會知道今日地球人類所擁有的大腦來之不易! 138億年前,大爆炸是宇宙的開端,45億年前地球形成,35億年前原核生物出現,20億年前真核生物出現,6億年前多細胞生物出現,5億年前海洋生物爬上陸地,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 2000萬年前,靈長類動物從樹上跳到地面生活,700萬年前,類人猿雙腳直立,200萬年前,非洲出現會做石質工具的“能人”,25萬年前,現代智人開啟了人類真正的歷史! 大自然花費這么漫長的時間,雕琢出宇宙的杰作,人類智慧的生物學載體——大腦。 而且,前人累積的知識一代一代傳承,又幫助人類完成更深入的認知和學習。 試問剛剛問世100年的新物種——機器人,如何能完全復制出生物學大腦,甚至在認知層面超越人類呢? 這時候,有睿智的人類,叫停了熱門的“大腦模仿”計劃,而是提出了全新的思路。 我們要感謝這個人,她可以稱之為“當代機器人之母”。 這位女學者,也是位科幻小說作家,首先提出一個觀點: 其實何必苛求機器人和人類完全一樣呢?人類為什么偏要用金屬和塑料做出一個一模一樣的自己來呢?!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機器人和人類本來就不是一個物種。 機器人是工具,是寵物,人類為什么偏要逼著錘子和自己一樣,狗和自己一樣呢? 錘子就是錘子,狗就是狗。人類應該讓錘子成為最好用的錘子,讓狗成為忠誠可愛的好狗。 接下來,為什么偏要機器人和人類用一樣的方式思考呢? 為什么要讓錘子、魚甚至高樓大廈和人類有相同的三觀呢? 如果你需要一個能像人類一樣思考的大腦,找到一對男女,給他們一個晚上,請他們孕育一個人類的孩子,你就能輕松得到,不要費力去改造馬桶的大腦—— 一個和人類有同樣大腦的馬桶,不是杰作,而是災難! 沿著這個全新的思路,人類得以破解難題,機器人的研發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 這個過程,很像之前我們提到的達爾文老人家,他的進化論中,人與猿在某一個時刻,分道揚鑣,人類從此走上康莊大道! 所以,看看現在,即便人類和機器人共享了相同的血rou之軀——由于器官機器人的出現,人類和機器人的外觀區別越來越不明顯,甚至機器人也有情感,有自主意識,人類和機器人的邊界越來越模糊。 但本質上說,人類大腦和機器人的“黑箱”,有類似的方面,但運轉方式還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