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于是,幾個上來劃清界限,幾個上來說合這大約是一樁誤會,原本的太子一派便反駁回去……朝堂又變得亂糟糟。 難為李澈小小年紀,竟然能坐穩鳳椅,主持大局。 紛亂之中,舍人一聲:“朝堂重地,眾卿肅靜——”響起,大殿上的秩序隨之恢復了大半。除了丹陽侯等幾位武將依然圍堵著寧王,其余朝臣又站回了自己原有的位置。 這就是歸順新皇之意了。 楊太后這才慢慢走到寧王不遠處:“寧王方才問本宮,是什么時候做成此事的。本宮現在回答你,也為各位大人解惑: “在寧王入宮圍困養榮殿之前,太上皇見自己所得的是疑難之癥,恐難治愈,便先寫了詔書封存。然后寧王逼宮起事,太上皇為保合宮上下的安全,才以另擬詔書為誘餌,與寧王周旋?!?/br> 人在情急之中,頭腦便會分外清楚。慕白嵐方才便已經有了切入點,又在這話中理清了時間線,大聲駁斥道:“一派胡言!傳位給太子的詔書時間在先,改傳寧王的口諭在后。太上皇金口玉言,詔書是真的,口諭也是真的,朝令夕改,那當然要按最后的決定為準!” 楊皇后也有準備:“太上皇早就想到,你們也會做萬全的打算。在她決定與你們周旋到底之前,已將保全家人、假意順從寧王的決定,及太子登基之后優先實施的國政等事,寫成幾封旨意,封存在養榮殿小書房內?!?/br> 他向李澈請求道:“陛下,此書房只有太上皇與內臣兩人知道開啟之法,內臣必須親自去取,還請陛下派宮差一同前往,監督此事?!?/br> 李澈微微一點頭,舍人便傳報:“準?!?/br> 片刻之后,舊旨意一章一章被攤開。舍人將其從頭到尾念誦完畢,便等于將寧王反派之事定了性。 太子一派精神振奮,立刻開始建議如何清查寧王黨羽。寧王自知大勢已去,無可辯駁,任由丹陽侯幾人壓跪在地。 “殿下!” 慕白嵐畢竟擔憂寧王,正要過去查看,卻被阿光伸手阻攔。 殿上不可用利器,阿光的劍留在殿外,僅僅一抓慕白嵐的手腕,往自己身邊一帶,慕白嵐就是一個踉蹌,無處逃脫。 “慕側君,事到如今,你再沒什么話可說了吧?” 慕白嵐睜著一雙怒目:“崔氏!你究竟是什么居心,為何處處與我作對?” 阿光卻不甚在意,反倒淡淡一笑。 此時大家注意力都在階前那一塊,沒什么人往這邊看,阿光也樂得清靜,聲音低柔,道:“慕側君也不要怪我。大家各為其主,各司其職。我欣賞你是個做大事的坯子,只是現今的經驗還生嫩了些,才會在這一局被我擊敗。若下次還能有相逢的機會,但愿你已經更加成熟,和我旗鼓相當地再斗一斗?!?/br> “你在說什么?”慕白嵐有些不明白。 殿下功敗垂成,落得如此下場,他作為側室,左右不過是跟著掉腦袋,或者流放圈禁之類。說什么下次相逢…… 忽然腦際靈光一閃,一個奇特的想法跳了出來。 這段日子忙忙碌碌,他倒忘了自己的來處! 眼前這崔氏,該不會也和他一樣,是穿越而來的? “你、你難道……也是?” 阿光翹起嘴角:“如你所想?!?/br> 慕白嵐頓時小臉煞白。 天啊,這不是陰溝里翻船嗎? 早知道這是雙穿越的格局,他在做那些賺錢項目,搞那些爭斗套路的時候,就應該更謹慎小心,以防黃雀在后才是!這下大意之中輸得傾家蕩產,只怕連性命都要賠了上去,他也太慘了吧! 還有穿越者混到比他更慘的嗎? 第174章 掛冠 (單元結局) 朝議討論了半天, 終于有了結果。 寧王反叛已成定局,但寧王畢竟是天家嫡系子女,不能隨意斬殺, 于是李澈下令,封閉寧王府,并將寧王一家投入宗正司牢房之中,待此案前因后果全都審清, 再做最后處置。 京城外的流民之亂, 交由丹陽侯和京兆尹依律查辦。顧影之前調查之后報奏上來的災區官員欺上瞞下之事, 證據確鑿,也算得上是寧王的一條重要罪證。 至于寧王一系的朝堂黨羽, 鐵桿的那些被當場罷免,投誠的被責令閉門思過, 待寧王一事確定,查清她們在其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才會繼續發落。 次日繼續朝議,李澈請來楊太后和阿光列席。 提到封賞此次守護傳承正統的功臣一事, 李澈事先未曾和任何人商量,便提出來:“眾位愛卿, 朕以為, 要獎勵宮變之時的功績, 最好的方式便是加封一位太后?!?/br> “這個……”群臣有些猶豫。 禮部尚書出列道:“還請皇上慎重,前人并無此等先例?!?/br> 御史大夫也跟著奏道:“恕臣直言:皇上如今年紀尚幼, 又無姨母襄助攝政, 或許有以太后聽政之意。為保社稷正統, 一門外戚尚且嫌多,皇上如何又多生枝節?此舉弊大于利?!?/br> “規矩都是不斷更新的, ”李澈心里有數,說起來頭頭是道,“朕快要行理鬢禮,那就是大人了,不必太后輔理朝政。所謂增加一個太后,是因朕愿意供養兩位父君,一來盡為人子的孝心,二來也替母皇嘉賞功臣。眾卿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