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在這三年,石桉與賀慕寧也并未完整的對話過,都是賀慕寧留言,石桉也曾回過,只是回完并未見到他的回復了。畢竟每次都是賀慕寧用盡手段才聯系到的…畢竟…他如何能忍住不去聯絡這個被自己強行推開的人吶。畢竟…他真的停止不了愛他的那顆心,就如他亦如此一般。當然還有此時此刻的白嵐昕與柳照皖,如何能停止這份愛吶,哪怕從未聯系過,可這份感情也從未斷過。 【??作者有話說】 “默默交一張假條”26號恢復更新 人在外面,有些輸出乏力… 在此道歉!對不起?。。?! 以及大家元宵節快樂?。?! 71 ? 那些日子 ◎分別后各自的生活◎ 大學生活可以說恨充實,柳照皖也一直都是一個學霸,從未改變過。只是現在她的身邊少了那個人而已。柳照皖時常會想,假如那天沒讓她走,假如那天鼓起勇氣直接說出來,假如那天她在主動些,是不是,是不是二人的結局便不會如此,鬧到最后居然是白嵐昕轉學干脆去了國外。 在六中繼石桉以后另外一個風云人物就是柳照皖了,多次提學校斬獲各種榮譽,但這對于柳照皖而言,這些“榮譽”不過是為了逃避沒有她的日子,為了充實那些一個一個孤寂的白天與夜晚。她一直堅信“緣分”,可緣分有的時候真的很過分。把原本已經逐漸形成羈絆的彼此強行分開了,卻也只留了那一封簡短的信息,簡短到柳照皖根本分析不出來,她究竟在哪里,她過得如何,甚至分析不出來,這封短信是不是她發的。 但柳照皖堅信,白嵐昕并不是一個會隨意不告而別的人,畢竟她…大概也真的喜歡過自己吧。在白嵐昕走后,也有過人和她告白,只是被她一一拒絕了。統一一個理由“我有一個在乎的人,我在等她回來,等她來赴那個過了很久的約?!?/br> 白嵐昕在國外也是不差的人,畢竟她也知道自己心中那人,就算自己不在,她也會繼續學習,充實自己。就算不是為了充實,就算是為了“逃避”,她大概也會變成一個異常優秀的人,那為了趕上這個幻想中異常優異的“愛人”那自己也定不能太差。有些人,有些事,不管如何,都是存于記憶,隨著時間逐漸的“完美”直到“無暇”?,F在的白嵐昕與柳照皖,雖不在一起,但二人思想永遠是一致的。 有些人會愛上自己沒有的東西,比如一個悲觀的人,總會被看起來快樂且沒心沒肺的人吸引著。有些快樂且思想簡單的人,總會被事事周到又很溫柔的人吸引著。但不管如何大家也都是慕強的。但還有一類人,總會被相似,相同的東西或者品質,思想所吸引,尋求一個共鳴。 這便是白嵐昕與柳照皖,從各個角度相似又相反,相似在思維邏輯,一句話便知對方所想,一個眼神便知接下來如何。相反便是柳照皖因感情而壓不住的感性,白嵐昕則是一個可以殘忍的壓住感性的人。除非真的這種感情已經明顯到不能再明顯,對方主動的不能再主動的時候,她才會“繳械投降”接受感性帶來的快樂與悲傷。她對柳照皖是第一次動心,動感性,去聲嘶力竭的求人放過她,讓她們再見一次。那一次的心動換來了一輩子的冷靜與更加殘忍的拋棄感性的活著。 柳照皖則是一次感性,對她動心,那便是一輩子的事情,心中除她以外,便也沒了別人,如果有誰想和她在一起,只會被那句“我在等她”給打回去。就算是到了大學,柳照皖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好看了,新生講話后只要是有柳照皖的實驗室,就會有很多人來圍觀。有些是真的來交換觀點,有些則是借著“溜達”一下的借口來看看她。所有人皆知柳照皖有一個喜歡的人,喜歡了很久,那個人都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了,但柳照皖仍舊喜歡。仍舊在等待那個過了很久的約。 白嵐昕曾在初中時說,想當個醫生或者當個心理醫生,她想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手,自己的所知所學去救那些即將離去的人。而柳照皖現在也正在為這個“約定”而努力著。畢竟“優秀的人,必將頂峰相見?!卑凑瞻讔龟繉ψ约旱牧私?,如果想見面,那二人必將付出千白,百倍的努力,站在金字塔頂端,不然根本沒機會,沒能力去見到彼此。 白嵐昕在國外,成功練就了一身“兩面三刀”的個性,十個人見,十個評價,反正肯定是不一樣的。畢竟她在國內時就能很好的藏著自己的情緒與感情。如今和石桉到了國外,有諸多不便。誰不是生活與世俗的囚徒,只有練就了“兩面三刀”“步步為營”才有機會保全自己,才能有機會與她頂峰相見。白嵐昕其實并不是一個情緒有很多的人,也不是一個被感性所控制的人。但現在為了讓大家放心,每天都做一個大家認為的“快樂簡單”的人。等所有人放松時,她便可以從聊天與談話中獲得所需信息與知識。白嵐昕在這里的幾年里,這項技能用的倒是逐漸的得心應手了。 不用去說石桉了,本就腹黑。只是每每看見那個翩翩公子般的笑容時都不相信他會做什么,畢竟看著他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人。其實白嵐昕身邊哪有真的“簡單快樂”的人,都是一群同頻且相似的人,生活給予的痛造就了每一個人的性格,多多少少都有些陰暗,只是表現形式不同罷了。 有時石桉的觀點會被評判為“悲觀”,有許多人建議把生活過出“幸??鞓贰钡臉幼?,如白嵐昕一般,其實其他人哪里知道,白嵐昕與石桉的觀點到底有多相似。同為一個關于“生死”的話題。石桉曾說已看淡一切,萬物開端便是虛無,也歸于虛無,我們沒有必要去理解會計較生與死,活在當下,尋找真諦與真理就好,□□只是皮囊,靈魂與思想才能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