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游戲也太真實了 第1258節
等他練成“永氏”——甚至是“死爪之母”那般夸張的體格,他要讓全世界的死亡之爪都跪著對他唱征服。 “那個……他會說話?” 目送著那個垃圾君走遠,陳雨桐終于忍不住心中的好奇,看向站在一旁的老白問道。 她確實聽說過一些傳聞,聯盟有一些被管理者馴服的異種能口吐人言。 起初她只把那些傳言當做是一般民眾對克里斯馬型領袖的崇拜,但沒想到竟然真的有會說話的死亡之爪! 這是她頭一回在現實中見到! “他不但會說話,而且還是避難所的居民,”老白笑著說道,“廢土上什么怪事兒沒有,習慣了就好?!?/br> 陳雨桐茫然地點了點頭。 她很久之前聽說過,南方某個避難所有在進行將意識從人體移植到其他有機體上的研究。 沒想到竟然成功了? 理性的分析,比起讓蜥蜴學會說話,她更傾向于認為那是一只披著蜥蜴皮的人。 陳雨桐的眼中漸漸閃爍起感興趣的神采。 事情越來越有趣了…… …… 巨石城市政廳。 坐在辦公室的楚光,從小柒那兒收到了一份來自南方的戰報。 于今日下午兩點抵達塵埃鎮的燃燒兵團先遣部隊,與火炬教會的教徒爆發激烈的交火。 玩家在行動中一共擊斃九十二名教徒,俘虜十一人。己方傷亡為九名村民,其中六人已經脫離生命危險,玩家無一人傷亡。 在十一名俘虜中,有一名是火炬教會的使徒。 根據對那名使徒審訊得到的情報,火炬教會正在擴大自身在錦川行省的影響力。 而具體的理由未知。 同時根據那名使徒的口供,火炬教會與當地變種人勢力已經達成了某種合作關系。 現在除了塵埃鎮這個兩三百戶的小聚居地之外,整個錦河市都被納入了火炬教會的版圖。 這次傳教失敗,下次來的搞不好就是變種人部隊了。 為了防止火炬教會的報復,燃燒兵團已經動員當地居民,在小鎮的外圍部署更多的防御工事和陷阱。 同時兵團長老白在戰報中表達了希望獲得增援的請求。 錦河市已經成為了聯盟與火炬教會沖突的最前線。 目前火炬教會在當地的根基尚不穩定,只是靠著藥物和利益交換維持了統治,現在無疑是清除火炬教會在當地影響力的最佳時機。 如果能找到解除納果影響的醫學途徑,消滅當地的變種人部落,并用正確的方法引導當地人重新過上正常人的生活,種植那些安全的作物,錦河市的幸存者們還有獲救的希望。 被納果污染的土壤并不是沒有拯救的辦法,根據赫婭的研究結論,用火燒就夠了。 將手中的報告從頭看到了尾,楚光皺起眉頭陷入了沉思。 報告中提到的東西沒毛病,他同樣認同現在是最佳的時機,然而問題在于兩個月后的浪潮。 照這樣下去,搞不好得兩線作戰…… “這時間卡的也太巧了?!?/br> 第561章 奴隸主與變種人 松果木農莊。 石磚與木樁混搭的圍墻巍峨高聳,圈下了一大片土地,墻的一側是密密麻麻的屋舍,一側是阡陌交通的田野和裝點著碎雪的果林。 與其說這兒是一座農莊,倒不如說是一座古典時代的城市。 圍墻內住著一兩萬人,以集市為核心形成了聚落,生活著官吏、手工業者、士兵以及他們的家人。圍墻外生活著三四萬人,其中大多是農戶,并且一多半是失去自由的農奴,另一半則是租種土地、暫時還沒有破產的佃農。 這兒所有的一切,都是農場主的產業。 無論是土地,還是人。 如果說巨石城是戰建委生產部協調下的工業化極端產物,那么這座農莊便是幸存者聚居地自由生長之后產生的另一個極端。 在這里看不到一丁點兒工業化的跡象。 雖然不遠處就是近未來的都市,但在這里卻找不到一點兒繼承的影子,哪怕一點似是而非的東西都沒有。 至于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船停在那兒不可能自己動起來,要么有風吹,要么有人劃槳。 對于松果木農莊這艘船而言,這兩個要素顯然都不具備,他們既不在戰建委的規劃之內,也沒有發展工業的動力。 這兒的農場主倒是從巨石城買過幾臺機器,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久而久之也就放在倉庫里吃灰了。 說白了,不管是已經破產的農奴,還是徘徊在破產邊緣的佃農,都可以算是農場主的私有財產。 就算讓那些窮鬼們穿上新衣服,對于這兒的農場主來說也不過是給兜里的鈔票套了個新錢包,完全多此一舉。 不過即便如此,松果木農莊也比絕大多數還停留在“部落時期”的幸存者聚居地好太多了。 至少一些掠奪者部落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這兒的農產品還能遠銷到北邊的河谷行省。 通過豐富的農產品和經濟作物直接換取巨石城的工業品,在過去的一個世紀可以說是這座農莊的經濟命脈。 毫不夸張的說,沒有巨石城那些大地主們,就沒有錦川行省大大小小的小地主。 這兒的大多數農場主都會和巨石城的行商合作,或者干脆養幾個忠心耿耿的仆人當利益代言人。 松果木農莊也不例外,并且這兒的主人趙天干,比這片土地上其他任何的農場主都更有野心。 他的父輩已經為他積攢下了足夠豐厚的家底,一座小小的聚居地已經不足以滿足他的胃口。 他要像落霞行省的王室們一樣,在這片蠻荒的土地上建立一個龐大且永固的王國! 為了實現這一弘愿,他對廢土上的人才與技術都展現了開明和學習的態度,用糧食貿易攢下的積蓄招兵買馬,囤積武器。 然而就在他躊躇滿志,正打算大干一場的時候,北邊卻是突然傳來了一條噩耗。 巨石城爆發了革命,巨石大廈一夜崩塌,內城貴族要么被放逐,要么被送去了聯盟的戰俘營接受改造。 而他的贊助者,基本上都在那場革命中倒臺了。 當時他在收音機中聽到的這條消息,當場把他嚇出了一身冷汗,好幾天都沒睡著。 想要在南方建立一個龐大的農業帝國,北方工業主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畢竟他無法指望一群沒有知識的農夫學會cao作機器,而知識又恰好是他無論如何也不能給那些人的。 然而現在,他的最大合作伙伴倒向了聯盟。 雖然聯盟也是他的貿易伙伴,然而自從西邊的戰事告一段落、落霞行省到河谷行省南部的鐵路通車之后,來自落霞行省的糧食幾乎完全取代了他們。 這對錦川行省的奴隸主們而言幾乎是致命的。 用了化肥和高產種子,一畝地甚至能養兩三個人。而脫離了工業的成果,原始的農耕技術,三畝地才能養活一個人。 當出口農產品的利潤,無法換到足夠的生產資料和保護生產資料的武器時,良性循環就會被打破,而他們的好日子也就結束了。 雖然他們不會立刻破產,但生產活動的萎縮幾乎成為了必然。 如果沒有外力的干擾,他們大概會在二十年或者四十年的時間里,把過去一百年靠著與巨石城貿易積攢的社會財富完全耗盡,直到進入一個新的循環重新穩定下來。 而他們此刻的繁榮,也會順著已經修成的那條鐵路,轉移到沙漠中的一座座綠洲。 松果木農莊還稍好些,畢竟家底足夠,五萬多人的聚居地就算放著不管也會自動冒出來一批木匠、鐵匠、紡織工、煉金術師等等手工業者。 然而其他小農場主就倒霉了,望著爛在林地里的卡姆果,已經逐漸品嘗到了失去金主的苦果。 好在來自更南邊的教會勢力及時向當地人伸出了援手。 既然種植一般作物已經無利可圖—— 那就種一點納果好了。 種植了納果的土地不再適宜一般農作物的生長,但被納果侵蝕的作物卻會成長的格外茁壯。 吃了納果的幸存者不但百病不侵,而且謙遜溫順,像提著線的木偶一樣勤勞乖巧。 換個角度想,他們其實也沒那么需要化肥,甚至連除草劑都不再需要,對物欲的一切需求都將得到滿足。 在那翠綠色的光暈之下,人與自然將完美的融為一體,實現真正的“我既自然”。 為了獲得南方教會勢力的支持,松果木農莊同樣引進了納果。 而納果的效果,也絲毫沒有讓趙天干失望。 他的農奴吃了納果之后再也不偷懶了,也沒有人再抱怨,所有人都溫順的像綿羊一樣聽話。 他們或許不是優秀的士兵,也無法勝任專家崗位,但絕對是最優秀的農民和勞工。 需要他們當炮灰也很簡單,給他們打一針“圣水”就足夠了,火炬教會有免疫成癮癥狀的藥劑。 而戒斷反應,則可以成為拴住他們的繩子,沒有人再敢偷懶,為了聆聽圣子的福音,他們在清醒的時候會更玩命的干活兒。 不過和那些破罐子破摔的農場主不同,趙天干對那些神棍們兒始終是放不下心。 他聘請的御用醫師告訴他,那些食用了納果的農奴們并不是真正的百毒不侵,而是身體機能徹底放棄了對病毒和細菌的抵抗。同樣的,病毒和細菌也失去了侵略性,在一種特殊菌絲的作用下與感染者形成了共生關系。 這導致那些農奴們各個都成了繁育病菌的溫床,一些沒有食用納果的正常人,幾乎是靠近他們就會染上奇怪的傳染病。 一些沒有被強制配給納果的佃戶,迫于沒有足夠的抗生素等藥品,也被迫吃了納果。 起初趙天干預計讓20%的居民接受“圣果”的洗禮,然而等回過神來的時候,整個聚居地都變成了火炬教會的信徒。 想停下,似乎已經來不及了…… 富麗堂皇的莊園府邸,郁郁蔥蔥的草坪上一群孩子們正嬉笑玩耍。 就在不遠處的主樓,站在窗邊的趙天干眺望著窗外炊煙繚繞的聚居地,緊鎖的眉頭不由寫上了一絲愁容。 他從未如此憂慮過這座聚居地的未來,也從未如此地對未來感到迷茫。然而此刻,那種不知該去往何方的感覺卻愈發強烈了。 那些教徒們帶來的果實和信仰解決了他所面臨的絕大多數問題,但最大問題卻是,他不知道那些人會把他帶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