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游戲也太真實了 第1193節
雖然她的觀點是幼稚的,但她發現的問題卻真實存在。鐘愛著她的老父親墨爾文,最終也意識到了一些問題,試圖推動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但最終的結果卻是一家人的慘死告終。 那些不合時宜、也無關緊要的畫面,被一行行冰冷的文字替代了。 斯伯格松了口氣。 他很樂意看史蒂芬老爺們的死法,但他不忍心看一個素未謀面的小姑娘和他們一起死,尤其是這么善良的姑娘。 再比如第269號結局,鏡頭聚焦最多的是一個綠頭發的姑娘,還出現了一個紅頭發的姑娘,她們一個在巨石城失去了胳膊和眼睛,一個在外出的任務中失去了一條腿,共同悲慘的遭遇和創傷讓她們走到了一起。 這次團結起來的是傭兵,而契機是去年冷冬之后的那場浪潮。 那些傭兵們雖然沒有動力裝甲,但在面對使喚他們的民兵團的時候卻意外的能打,他們的城市戰經驗尤其豐富,甚至打進了內城,而巨石城最后似乎變成了一座傭兵城邦。 一切都變了,但又像是沒有變過一樣。 順便一提,這次推演中并沒有聯盟,畢竟那會兒聯盟還沒有出現。 顯然這臺機器并不是真正的預測未來,只是幫助他們從過去發生的事情中,挖掘出未來的種種可能。 然而…… 無論是哪一種結局,惟獨沒有他期望的“好結局”。 這座聚居地的命運似乎從一開始就被注定了,而這也是最讓斯伯格感到絕望的地方,仿佛不管做什么都沒有意義。 于是他試著往前拖動進度條,回到更久遠的過去——一個半世紀前,甚至是兩個世紀前,試圖從已經坍縮成事實的可能性中尋找答案。 也正是因此,他看到了許多令他震撼不已的東西…… 正如他在覺醒者波爾的故事中寫過的,巨石城不是一天建成的。 現在他得再加上一句。 每個聚居地都有一個美好的開始。 也都曾渴望過一個光明的未來…… …… 戰爭爆發了,然后又結束了,隨著戰后重建委員會的成立,繁榮紀元徹底地落下了帷幕。 最初的五十年是艱難的,但也是充滿希望的。 戰后重建委員會并沒有放棄留在地表的幸存者們,而更關鍵的是,留在廢土上的幸存者們自己也沒有放棄自己。 防務部教會了當地幸存者使用武器,組建民兵團以阻擋浪潮的威脅。技術部組織了拾荒隊,動員大伙兒們前往破敗的城區搜尋能用的物資,從中回收高價值的科技。生產部負責組織生產,幫助當地的幸存者建起了一座座算不上先進、但能用的工廠,并且時不時從其他地方運來一些物資。 巨壁也正是在那時候建立的。 它不是某種“黑箱”憑空變出來的,也不是傳聞中的從天上掉下來,而是那些初代管理者們一車水泥一車鋼筋,在冰天雪地中一點一點蓋起來的。 是的,就這么簡單。 平凡而偉大。 那會兒的巨壁還不是很高,僅僅是夠用的程度,畢竟會飛、會跳的子實體并不多,黏菌也并不是生存的主要威脅。 巨石大廈的房客們是最有辦法的幸存者,于是大伙兒們信任他們,放心地將權力交到了他們的手上,于是便有了內城的說法。 黑卡和巨壁一樣,一開始是沒有的。 第2174年,廢土紀元45年,戰后重建委員會因為內部的矛盾走向了分崩離析,大批優秀的人才從巨石城撤走。 有的往北去了彷徨沼澤,有的去了大陸最西邊,也有的去了東海岸,但更多的人仍然選擇留了下來。 那些留下的人是真正的勇士。 他們和他們的父輩一樣勇敢,在危機來臨之際永遠和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們站在一起,不管面對的是從未見過的寒冬,還是從未見過的異種。 他們用理想融化了冰雪,點燃了爐火,熔煉了鋼鐵。 他們唾棄那些已經背叛理想的家伙,他們拋棄一切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們只相信和他們一起留下來的同胞。 他們要做自己的救世主! 來自戰建委的援助雖然結束了,但巨石城的未來卻似乎更光明了。 他們打開巨壁,接受流浪的幸存者,浪潮來臨之際沖在最前面,哪里有危險,就有拿著黑卡的居民。他們不只是自己干,也會號召大家一起,動員拾荒隊前往廢墟探索,建起收集資源的前哨,并將其發展成一個個渺小但牢靠的村落。 他們不再需要生產部的供養,也沒指望那些自私的家伙會重新團結起來,他們主動前往一片荒蕪的南方尋找希望。 或許是被他們的勇氣感動,也或許只是時候到了而已。 五年后,永無止境的寒冬結束,萬物重新獲得了生長的動力,大批的避難所也隨之解封。 他們開始接受一些搞不清楚狀況的藍外套,告訴那些愣頭愣腦的家伙,戰建委已經解散了,你們要么回去睡覺,要么留下來加入我們。 不管你們愿不愿意,現在咱們只能靠自己了。 眾所周知,藍外套大多都是熱心腸的家伙,而且不少老冰棍都對留在地表上受苦的同胞心存愧疚。因此當那些受盡了折磨的同胞們向他們伸出手時,他們感動地恨不得把命都獻給這些可憐的人們。 避難所帶來的不只是黑箱,還有技術,以及會發光的思想。 藍外套的到來為巨石城注入了新的血液,他們用戰前的技術幫助幸存者們進一步改良了生產部遺留下來的工具,甚至還修好了一批防務部都不知道該怎么修的動力裝甲,并學著技術部的研究員們,試著從市中心的進化體身上“考古”。 從那時開始,巨石城幾乎成了照耀整個河谷行省南部的燈塔…… 只不過讓斯伯格奇怪的是,在這段已經發生的歷史中,從頭到尾似乎都沒有出現過城主的影子。 內城居民也只是在只言片語中提到,巨石城存在一個“協助管理的ai”,它控制著整個巨石大廈的安保系統,除此之外便沒有多余的能力。 在戰建委解散之后,大裂谷給了他們一樣自保的東西,大家出于某種顧慮一致決定,把那件自保的東西也放在了城主的手上。 它除了和民兵團進行有限的溝通之外,幾乎不會參與到巨石城的正常事務中。 而即使是有限的溝通,大多也只發生在浪潮、以及戰后重建委員會相關勢力試圖進入巨石城附近的時候。 這是那個古老“契約”的一部分,大家分家之后互不干擾,埋頭干自己的事情。 并沒有什么很深奧的陰謀。 不過,雖然那個叫房明的ai存在感很低,但其實也無所謂。 本來巨石城也不是他蓋起來的,幸存者們自己也做得挺好的,而且會越來越好。 直到從某一天開始,斯伯格忽然發現,原本美好的童話故事忽然漸漸變味兒了…… 全息影像中,寬闊的會議廳內,正在商討一項重大議題。 一位神色嚴肅的男人雙手撐在桌上,注視著全場的與會者開口說道。 “聚居地的人越來越多了,過去的物資管理辦法越來越不管用了。工人會越來越熟練,機器會越來越先進,這是自然的客觀規律。我們用不上那么多肥皂,一些人需要沐浴露,一些人需要洗發水,大家都想變得賞心悅目一點,我認為這是合理的訴求。食物也是一樣,不可能頓頓都是面包夾香腸片,我們可以開始考慮豐富食物的品種了?!?/br> “但是,我們不可能通過既定的表格,決定不同類型的貨物每天分別生產多少,也不能指望每個人都只消耗自己需要的那一點。再這樣繼續下去,別說是肥皂和香腸,連混凝土塊都會變得稀缺!” “我提議,讓社會自己決定自己需要什么,過剩的生產力和資源又該流向哪里。因此我們需要發明一種工具,讓看不見的供需關系能夠被看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工具!” 說著,他掏出了一枚白色的籌碼。 那是最小的面值。 會議室內眾人竊竊私語。 一人起身提問道。 “這是……?” 神色嚴肅的男人繼續說道。 “籌碼!” “它能代替貨幣!” “雖然它很明顯不如我們曾經用過的信用點,但它至少能把供需關系反映出來!” 眾人的臉上寫滿了顧慮。 他們感覺這不是什么好東西。 很快一名與會者起身提出了異議。 “我知道你想表達的是什么,使用繁榮紀元前的傳統貨幣對嗎?但它反映出來的供需關系仍然是滯后的,我們已經證明有更好的辦法!” 提議者點頭。 “沒錯!但‘更好的辦法’現在是派不上用場的,我們沒有那么多算力,也沒有那么多生產工具?,F在我們聚居地的生產力水平和繁榮紀元前的時代差不了多少,就算‘籌碼’是垃圾堆里撿出來的玩意兒,也比我們正在用的那套辦法好!” 會議廳陷入了爭吵。 直到一聲蒼老而洪亮的聲音響起,會議廳才漸漸重新回歸了安靜。 “肅靜!” 眾人紛紛看向發出聲音的那個老人,瞳孔里無不寫滿了恭敬和信任。 他是巨石城的第一批居民,來自廢土紀元前的那個時代,并且沒有休眠過一天,算到如今他已經百歲有余。 他的經歷比坐在這里的任何一個人都要豐富,他臉上的皺紋就像老樹的年輪,一圈圈都是歷史。 即使是最桀驁不馴的內城居民,在與他對視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的低垂眉目。 沒有人會懷疑他的智慧和正確。 就算他的頭頂沒有王冠。 不過這一次,老人并沒有給出自己的意見,只是簡單地清了清嗓子,然后舉起了自己的右手。 “和以前一樣?!?/br> “投票吧?!?/br> …… 將籌碼作為貨幣,毫無懸念地通過了內城居民的審議,畢竟他們原來的那套辦法確實行不通了。 很多時候大家需要的并不是“最好”的辦法,而是一個“用得上”的辦法。 不過這里仍然存在一個問題。 繁榮紀元的信用點不會讓資源的“分配者”獲得最多的好處,能在相對意義上實現烏托邦式的平等。 然而籌碼不同。 它本質上是一種傳統的貨幣,就算它特意沒有叫那個名字,也改變不了它就是金錢的本質。 任何舊時代的貨幣都存在一個問題,由于其反應的供需關系是滯后的,因此會導致市場中的分配者會獲得更多的好處。即,切蛋糕的人得到最多的蛋糕,分蛋糕的人其次,而做蛋糕的人反而會得到的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