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游戲也太真實了 第1175節
“沒錯,兩者并不是毫無關系,新開發的玉米社區,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為巨石城的流民而準備的?!?/br> 盧卡驚訝地看著楚光,眼神很快認真了起來。 “……您預期會有多少?!?/br> 雖然不清楚管理者做了什么,但他毫不懷疑管理者說過的事情一定會發生。 楚光想了想說道。 “原本預期是四萬出頭……這個數字在我們社會的承受范圍之內,但現在看來可能會超過這個數字?!?/br> 沒辦法。 事情的發展也不是總在他的預期之內,他確實沒想到內城的貴族老爺們玩的這么嗨。 在最初的路線圖中,楚光為他們準備了三張牌。 第一張牌是貸款協議,先用2億貸款讓他們嘗到了貿易順差的甜頭。 這樣一來,貴族和商人們得到了利潤,普通幸存者們得到了養家糊口的工作。然后聯盟的債務規模慢慢擴大到了5.1億,這既是嘗到甜頭的墨爾文等一眾既得利益者的慫恿,也是楚光心知肚明的默許。 緊接著是第二張牌。 隨著債務規模的增加,巨石城中少數的聰明人會漸漸開始警覺,逐漸意識到風險也是一種無法忽視的成本,于是試圖通過手中的債權迫使聯盟在貿易問題上做出讓步。 而這時候聯盟只需要向他們證明,聯盟的財務狀況一切正常,形勢前所未有的好,風險遠遠沒有累積到難以想象的程度,大家就還能接著奏樂接著舞,這場游戲也就能繼續嗨下去。 墨爾文是個明白人他或許想踩剎車,但實際上他很清楚,自己其實已經踩不了了。 這輛車從一開始就壓根兒沒有設計剎車片這種玩意兒,要么大家都別踩讓它慢慢往前滑,要么就只有轟轟烈烈的事故才可能讓它停下重來。 而身為一介行長,他所能做的也不過是給油門底下裝個彈簧,美其名曰“動力回收系統”,讓那些貪婪的貴族老爺們踩的稍微輕一點。 所以當楚光掏出第二張牌,表示愿意“由聯盟幫忙給過剩債務產生的過剩貨幣造一個水池”、“五年之內徹底放開籌碼與銀幣的匯率,允許籌碼與銀幣自由兌換”的時候,墨爾文幾乎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他手上的牌很多,但能用的其實很少。 而聯盟給的這根彈簧,比他自己設計的那套糊弄人的“動力回收系統”要好太多了。 其實歸根結底,包括暫時還沒有打出去的第三張牌,聯盟的一系列主動舉債行為,本質上都是強行擰開了巨石城銀行的水龍頭,給印鈔機插上了聚變反應堆的電源。 樂觀的情況下,巨石城即便破產,也是溫和的破產。他們會在三到五年的時間里,慢慢地失去一個半世紀積攢的財富。大多數人的生活會因此而改變,但過程其實不會太長,也不會很痛苦。 只是楚光沒有想到的是,他的計劃已經偏離了最初的軌道,那些貴族老爺們在該保守的時候比他想象中的還要瘋狂且大膽。 他才剛剛把第二張牌掏出來,那群蠢貨們已經迫不及待地翻開自己的口袋,把他藏兜里的第三張牌自己扔了出去——用巨石城百年來積攢的家底,去換那些聞起來更香的啤酒泡泡。 債務已經在事實上流到了生產環節! 這是最可怕的! 正常情況下,巨石城的經濟在走到最后一步之前,至少還要經歷兩個加速和一個最后的瘋狂。 但或許是因為內城貴族們的貪婪,危機大概率被提前了。 賬上空轉的熱錢甚至能和實際流通在生產環節的資金差出好幾個零。 巨石城的幸存者們距離五十萬枚籌碼一塊面包,其實只差最后一個價值回歸的導火索,危機隨時可能被引爆…… “……幾萬流民暫時還在我們社會的承受范圍內,但五十多萬的常住人口,城外還住了一堆靠著城里垃圾過活的廢土客。一旦巨壁崩塌,我們若是不慎重處理,恐怕會被這頭積弊已久的巨人拖垮?!?/br> 看著楚光臉上的擔憂,盧卡不太理解地問道。 “……我不明白我們在戰場上擊敗了十數倍于我們的敵人,這點困難……其實算不上什么麻煩吧?” 并不意外盧卡的困惑,楚光看向他說道。 “你聽說過鯨爆嗎?” 盧卡愣了下。 “……鯨爆?” 鯨是什么? “嗯?!?/br> 楚光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擱淺在岸上死亡的鯨魚因內部蓄積過多腐敗氣體而造成身軀爆裂,產生的碎塊最遠甚至能飛出一公里,而臭味數個月都無法散去……因此處理擱淺鯨魚的尸體,要比在海洋中獵殺一頭強壯的鯨魚難得多?!?/br> 盧卡試著想象了一下,某種比沙蟲更龐大的異種,許久之后皺起了眉頭。 “您的意思是……巨石城就是這頭鯨魚,它倒下會生出一堆新的麻煩?!?/br> 楚光再次點了下頭。 “去年河谷行省發生過一次鯨爆,軍團的遠征軍向南潰敗,硬生生殺出了一場嚼骨之亂。河谷行省中部幾乎寸草不生,多數幸存者聚居地被毀,整個聯盟九成以上的居民都是那場災難的幸存者,你應該是有印象的?!?/br> 一聽到后果會如此嚴重,盧卡的表情頓時慎重了許多。 “那您打算怎么辦?” “如果一件事情注定會發生,只是或早或晚,我們能做的也只是未雨綢繆了,”楚光頓了頓,嘆了口氣說道,“用巨石城銀行給我們的貸款,從他們的工廠再多訂做一些棉被和棉衣吧?!?/br> 他不可能因為腫瘤有擴散的風險,而放棄切除這顆腫瘤。 他們離聯盟太近了。 就算楚光不想替戰后重建委員會擦屁股,也不得不慎重地為今后考慮。 說到底,如果巨石城把聯盟做的事情全都做了,將清泉市周邊的幸存者們團結起來,壓根兒就不會有什么貝特街、布朗農莊和血手氏族,更不會有什么聯盟。嚼骨之亂造成的人口遷移會為外城注入新鮮的血液,就算他們與戰后重建委員會的生產部有過不愉快的過往,那也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他們其實是有機會自己進入新時代的。 如果是那樣的話,其實有沒有404號避難所都是無所謂的,楚光或許會考慮去干他的老本行。 和文明人做買賣對他來說并不難,他穿越之前就干的挺不錯的。 但站在廢土上,他一抬眼就瞅見了老水蛭的那張臉,放眼望去到處都是鬣狗和禿鷲。 如果什么都不做,那就只能做異種的獵物。如果一定得有人失去所有,那就讓從一開始就不配擁有的人失去好了。 不過大家終究都是人聯的子嗣,就算巨石城曾將河谷行省南部絕大多數幸存者拒之門外,他也不會把事情做的太絕,像軍團那樣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大概猜到了楚光的想法,盧卡認真地說道。 “我會立刻吩咐人去準備?!?/br> 楚光點了點頭。 “去吧?!?/br> 就安置流民這項工作而言,老盧卡大概是整個聯盟實踐經驗最豐富的老人了…… …… 慶典結束第四日的清晨。 窗外的天還蒙蒙亮著,睡眼惺忪的多莉伸了個懶腰,打著哈欠下了床,洗漱完后將早餐放在了桌上。 和往常一樣,某個一肚子壞水的壞蛋還在呼呼大睡,到他準點起床的時間之前,不管什么惡作劇都不會有一點兒反應。 不過善良的多莉小姐并不打算趁著這個壞蛋還沒睡醒逮捕他。 盯著那張恬靜的睡臉看了一會兒,她悄悄湊上去親了一口,然后便紅著臉輕手輕腳出了家門。 兩天前,聯盟的《幸存者日報》果真采納了她的稿件,不但用一整頁的篇幅刊登了她的專欄,還在給她的回信中附上了入職的邀請。 根據那位回信編輯在信中的說法,報社總編對她細致入微的調查贊賞有加,還要求報社的記者們多向這位投稿群眾學習,該睜大眼睛的時候就把眼睛睜大。 老實說,多莉是有些臉紅的,畢竟專欄雖然是她寫的,但很多東西其實并不是她一個人想出來的。 至于聯盟《幸存者日報》報社附在信中的入職邀請,她當然是欣然地接受了。 而今天,便是她上班的第一天。 不想給同事們留下愛遲到的印象,她一大早就出了門。 報社的地址在曙光城東邊臨近使館街的一條街上,那兒的建筑集成了各種風格,她花了點時間才順著信封上的地址找到了報社的位置。 不過,聯盟的上班時間出乎了她的意料,她等了好一會兒才等到門衛打著哈欠過來開門。 “早上好,新來的記者小姐,你來的可真是太早了我們的社長估計才剛起床?!?/br> “早上好……上班時間不是六點嗎?”看著大概是剛睡醒的門衛,多莉小聲問道。 門衛愣了下,隨即笑著說道。 “那是以前的事情了,慶典之后上班時間統一改成八點了,只要別晚半個小時就行?!?/br> 多莉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謝過之后便鉆進了報社里面,拿著信去了人事辦公室。 入職手續昨天就已經辦完了,工牌今天才做好,人事昨天和她說的,讓她上班的時候順便領了。 拿到工牌的多莉總算是松了口氣,懸在心中的忐忑全都放了下來,滿心歡喜地走去了自己的工位。 她原本以為會有很多復雜的手續,卻沒想到一切比她想象中順利得多。 老實說,在此之前她心中是有些忐忑的。 她從來沒有在巨壁之外待過這么長時間,更是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在巨壁之外工作和生活。 直到去年為止,巨壁之外的世界都是蠻荒與廢土的代名詞,她有幾次還勸過方長,希望他和自己一起留在巨壁里。 不過這些天她漸漸地發現了,這里其實并沒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困難,人們都很客氣,食物也很美味。雖然這里有很多地方還不夠好,但每天都在一點一點的變好。而這并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有一位英明的管理者,更多的是因為大伙兒們都發自內心地愿意為這個集體做點什么。 至少她是如此感覺的。 “從今往后,就是新的開始了……” 一想到從今往后便不用再和心愛的人分居兩地,多莉的心中便是一陣淡淡的甜蜜。 就在這時,旁邊傳來一聲輕咳。 “你是……多莉?” 一瞬間便從開小差中回過神來,多莉噌的一聲從位子上彈起,看向了站在一旁的老員工說道。 “是我!您好!我是新來的記者?!?/br> “楊巖,新聞板塊的編輯?!?/br> 對這位新人干勁足過頭的反應一點兒也不意外,楊巖順手將一個沒拆封的包裹遞給了她。 “這是從巨石城那邊寄來的包裹,正好你來了,那就你來拆好了?!?/br> 聯盟有不少工人都是巨石城來的,其中一些已經把家人搬了過來,還有一些出于種種顧慮暫時沒有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