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游戲也太真實了 第1039節
陳雨桐的嘴角翹了翹。 “我現在已經不是學院的人了。而且能不能喝,不試試怎么知道?” 或許是身份不同了的緣故,也或許是因為想開了,老白總感覺她和昨天相比似乎變得不一樣了。 不過,這也不是什么壞事。 多嘗試一些沒嘗試過的新鮮玩意兒,對融入新的生活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好吧,我不攔著你……不過我更推薦你一種適合菜鳥的喝法,可以往里面兌點可樂或者雪碧?!?/br> 陳雨桐好奇問道。 “那是什么?好喝嗎?” “一種飲料……那幫生活職業玩家——我的意思是熱愛生活的避難所居民們弄出來的玩意兒,簡單來說就是糖水加了點碳酸?!?/br> “碳酸?那東西有味道嗎?”陳雨桐微微皺起了眉頭。 學院當然也有補充糖分、咖啡因以及維生素的飲料。 但他們絕對不會將碳酸加進飲用水,而是會像對待乙醇一樣將它們放在貼了標簽的樣品柜。 那些東西既無法補充營養,也無法促進多巴胺分泌,反而會造成體內礦物質流失,就像酒精會傷害大腦一樣。 即便有害劑量是可控的,但完全沒有必要為了毫無意義的事情增加可以避免的風險。 “沒有,什么味道也沒有,但氣泡在唇齒間爆炸的感覺可以給平庸的糖水帶來一點不一樣的刺激,你試試就知道了……” 老白的回答倒是符合她的預期。 只不過令她意外的是,他對于“意義”的其他見解。 對于重獲新生的她而言,這比美味更令她感興趣。 “原來如此,可以……再和我說說雪碧嗎?我有點好奇?!?/br> 看著那張寫滿好奇的臉,老白有些頭大地解釋道。 “嘶,這個問題太專業了,總的來說和可樂一樣,不過我們檸檬酸代替了咖啡因……” “檸檬酸代替咖啡因?!原來如此……真讓人期待?!?/br> 不知從何時開始,倆人已經開始在往回走。 陳雨桐很自然地跟在了他的旁邊,興趣盎然地問了很多之前感興趣但沒來得及問的問題。 兩人就像認識許久的老朋友,沒有一點兒隔閡,不知不覺就走了很久很久…… 不遠處的沙丘上,架著狙擊槍的夜十罵罵咧咧地把槍收了起來,拍拍褲子上的灰起身。 “媽的!不看了,虧老子擔心他出事兒,塞了老子一嘴狗糧?!?/br> 握著望遠鏡的狂風斜了他一眼。 “你哪只眼睛看出是狗糧了,就不能是純潔的友誼嗎?” 夜十吐槽道。 “得了吧,你忘了方長那狗東西了?一開始任務任務的掛在嘴上,后面就老婆老婆的叫了……嘔嘔嘔?!?/br> 不行了。 他這人受不了狗糧,除非是他自己的。 狂風咳嗽了聲。 “方長是方長,老白是老白……不一樣?!?/br> 夜十翻了個白眼。 “回去了?!?/br> 第482章 這是對私心的“懲罰”(第二更?。?/br> 8號綠洲。 正在行宮中睡下的李科,忽然接到了從后方發來的通訊請求。 “什么?母體樣本找到了?!” 聽到這句話,前一秒還有些迷糊的他瞬間清醒了過來。 受限于距離和續航因素,通訊無人機在8號綠洲的上空只能維持十到二十分鐘的時間。 他必須盡可能長話短說。 “樣品在誰那兒?” 通訊頻道中那人繼續說道。 “在信標小隊手上。他們通過應急手段向彷徨沼澤最近的信號塔發送了消息,但由于在行動中丟失了移動通訊基站,調查司這邊暫時聯系不上他們?!?/br> 研究人員對知識產權的歸屬格外重視,這不但是一種榮譽,更關乎到他們的晉升。 調查司收容計劃組的小隊在被分派到具體的行動中時,需要將消息報告給自己的直屬上級,不得越級上報,更不得自作主張地將情報泄露給項目組之外的無關人士。 這是規則,也是禁忌。 然而有一種情況例外。 那就是當探索小隊意外失去直接與上級直接溝通的渠道時,參照“優先保存原則”,可以將重要消息報告給能接受到消息上一級部門,再由上一級部門將消息轉達。 信標小隊采取的一切行為和措施都完全符合學院的規章制度。 然而麻煩之處在于,原本這條消息應該是由自己層層上報到首席技術官那里,現在稍有點能量的研究員恐怕都知道了那個變種母體的存在。 這對于率先發現這個功勞的他而言會很麻煩。 尤其是那個試管不在他的手上,恐怕會有很多研究員愿意從信標小隊的手中交換。 收買幾個勘探員簡直太容易了。 隨便讓他們在幾篇論文上掛個名字,或者干脆讓他們以自己的名義發幾個研究成果,沒有哪個勘探員能抵擋住成為研究員的誘惑。 而對于已經是研究員的學員也很好辦,他們渴望的晉級機會在研究司的各大實驗室里就像企業的鈔票紙一樣多。 食指在膝蓋上輕輕點著,李科皺著眉頭低聲罵道。 “行動……我給他們的命令是跟著那些人,他們擅自策劃了什么行動?” 通訊頻道那頭的男人無奈地說道。 “根據他們的說法,他們確實一直跟在聯盟的后面,并且保持了五公里的安全距離按兵不動……但聯盟和企業的人偷襲了他們?!?/br> 李科怒道。 “他們有無人機,怎么可能被聯盟和企業的人偷襲?!” 通訊頻道中傳來遲疑的聲音。 “這個……我也不清楚,但根據他們的說法,他們在行動中擊退了聯盟和企業的襲擊者,并且趁機搶走了之前被俘虜的隊員,帶著從聯盟那兒搶來的卡車和母體組織碎片成功逃脫?!?/br> 李科閉上了眼睛思索良久,緩緩道。 “行,我知道了?!?/br> “那這事……” “等他們回來再說?!?/br> 如果他們識相。 他倒是不介意用三篇價值10000點考核分數的論文和一個d級成果將那個樣品買下來,也算作是對他們傷亡的補償。 如果不識相。 那就給他們個a級或者s級的遺跡去做好了…… …… 在沒有貨幣的學院,分數即是一切。 考核分數(k分)決定了等級評定,獎勵分數(g分)可以用于兌換消費品改善生活或者購置研究設備、投資探索小隊的裝備等等。 完成考核是一名研究員一年之中的頭等大事兒。 不管是a級還是c級,只有完成了今年的kpi指標,才能確保來年能夠得到充足或者超額的“經費”——也就是獎勵分數,并生產足夠的k分保證自己繼續留在當前的位置上。 而想要晉級,光考核分數是不夠的,那得排隊排到猴年馬月去了。 想要證明自己有資格享有更多的資源和情報,研究員就必須提交足夠的研究成果。 以數量最龐大的d級勘探員為例。 根據學院的規則,e、d級勘探員想要轉正,除了通過至少一門專業技能考核之外,還需要c級以上研究員指定學生。 一名c級研究員最多也就能帶三個學生而已,直到該學生達到c級研究員之前都不得再招收新的學生。 而從e級或者d級晉級到c級,沒有資源的話少說也得花上個十年五年的時間。 雖然這個規則定下的初衷是為了讓導師將心血傾注在有限的學生身上,但由于已經招滿三個學生的導師幾乎不會有人再去當舔狗,因此大多數背景普通的c級研究員都會很謹慎地挑選學生。 如果沒有被導師相中,達到d級的勘探員只能通過完全署名的d級成果轉為d級研究員。 這條規矩剛立下的時候,想要達到這個條件并不算很難,廢土上有著大把的機會等著他們去開發。 然而隨著發掘的遺跡越來越多,想要靠著遺留的數據庫和地圖信息,找到一個學院沒有收錄的d級技術簡直比登天還難。 這就像游戲打到最后,唯一沒解鎖的那個成就一樣,也許并不是很稀有,但一周目就是解鎖不了。 而想要獨自研究出一個新的技術并且被判定為d級,對于一個既沒有資源又沒有背景的勘探員而言更是難如登天。 否則的話,學院研究員的身份早就和企業的鈔票一樣通貨膨脹了。 不過,雖然對于沒有根基的研究員來說,想要獲得考核分數和研究成果難如登天,但對于擁有自己的實驗室以及研究團隊的學術大能們來說卻不是什么難事兒。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摸透規則的他們早就“對癥下藥”的琢磨出了一套穩定產出“k分”和d級以下成果的玩法。 包括不限于將一個技術拆分成無數個滿足d級評價的子技術,或者針對一項已回收技術創新n個有用但用處不大改進型等等。 更不要說,外務司和內務司還變通出了一套與研究毫無關系的“評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