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游戲也太真實了 第679節
尤其是后者。 不但能夠豐富《廢土ol》官網的設定集,讓云玩家們吃到更多的餅,還為科考團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素材。 那些進化體的殘骸就像一塊塊活化石。 它們用自己的身體,記錄著繁榮紀元時代高科技產品的形態以及工作方式。 這對于科研全靠考古的新聯盟而言,幫助毫無疑問是巨大的! 由于殷方在西洲市修燃料棒,人暫時回不來,楚光便將這些樣品暫時先送到了醫學實驗室那邊,交給赫婭研究。 而殷方那邊,楚光則是讓他幫忙分析了飛行員vm的數據。 關于落羽的墜機,楚光總感覺有些蹊蹺。 尤其是根據飛行員本人在論壇上的描述,更是讓他確信了心中的猜測。 那架滑翔機不是因為意外而墜毀。 而是被什么東西擊落的…… 沒有等待很久的時間,殷方很快完成了對數據的分析。 通訊頻道中,他開口說道。 “讓你猜對了,你的那架小飛機確實是被擊落的,而且是被emp之類的武器給干下來的?!?/br> emp?! 就那個木頭做的滑翔機? 楚光臉上的表情充滿了怪異。 講道理。 就蚊子做的那個飛機,結構已經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了。 除了電池和幾個儀表盤稍微有點技術含量,其余部件的電子化程度幾乎接近于0。 眾所周知,在沒有做抗電磁脈沖保護的情況下,電子器件做的越小,電磁脈沖的殺傷效果越強。 對于那種厚的和磚頭一樣的“大哥大”還有老式收音機,電磁脈沖的效果都相當有限了。 更別說蚊子設計的木頭飛機了。 “你確定沒有看錯?” “我確定,而且非常確定,如果連寫在‘黑匣子’里的數據我都能搞錯,我這二十多年算是白活了?!?/br> 停頓了片刻,殷方繼續說道,“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但從vm的數據痕跡來看,遭遇電磁脈沖的時間與強撞擊的時間幾乎吻合?!?/br> “合理推測,應該是電磁脈沖導致vm的信號定位元件失靈,由于環境能見度低,飛行員失去對方向的判斷,最終發生墜毀事故?!?/br> “……這倒是說的過去?!背獾哪樕蠈懮狭艘唤z凝重。 如果墜機的原因是emp攻擊,那就只剩下兩種可能。 要么是三環線內的進化體,要么是巨石城的老鐵給他刷了個火箭。 后者的可能性很小。 畢竟用電磁脈沖武器打近代裝備,等于拿核彈當煙花點。 而且還不一定管用。 但如果是進化體…… 楚光實在無法想象,那些變種黏菌是如何做到的。 見楚光沒有說話,殷方繼續說起了自己的看法。 “……老實說,我對那些討厭的黏菌真是越來越刮目相看了。不管是巴奇身上的寄生物,還是浪潮中出現的動力裝甲和坦克,那些黏菌展現出的學習能力和環境適應能力,甚至讓我有一種……” 說到這兒,殷方卡住了一會兒,似乎是在思考用什么詞比較合適。 楚光大概能猜到他想說什么,但還是問道。 “一種什么?” “一種……它們比我們更適合這個星球的感覺?!?/br> 頓了頓,殷方用不確定地口吻繼續說道。 “你沒發現嗎?我們在考古,它們其實也在考古,雖然用的是和我們截然不同的方式,但事實上它們確實在從我們先祖的身上汲取養分?!?/br> “第一代進化體,還需要依靠外物來強化自己。比如我們之前碰到的那個腐朽騎士,它的強大便源自于包裹著它的鎧甲。雖然難對付了點,但動力裝甲的數量是有限的,解決一個就少一個?!?/br> “然而到了第二代,它們已經不再需要依靠外物,而是能夠自己衍化出山寨版的‘動力裝甲’,并且大規模的繁衍……你應該知道我說的是什么?!?/br> 楚光若有所思道。 “你是說‘暴君’?” 那個令無數廢土客談之色變的名字。 在一對一的情況下,即使是覺醒者也會感到棘手。普通的7mm子彈根本難以對它造成有效的殺傷,中遠距離還能用大口徑的輕、重“騎槍”對付,近距離卻幾乎沒有什么特別有效的手段。 通訊頻道那頭的殷方點了下頭。 “正是!” 根據醫學實驗室之前的研究,暴君可以看成兩個子實體。 位于內側的子實體形狀近似于不完全發育的啃食者,而外面的子實體則是擁有自愈功能的角質護甲。 雖然模仿的相當拙劣,但諸多相似之處都能夠證明,暴君正是以“腐朽騎士”為藍本演化而來。 “……暴君是最典型的例子,我們能在腐朽騎士和暴君之間,同時找到行為學、社會學與生物學之間的關聯?!?/br> “這座龐大的‘蜂巢’,演化出了數以萬計的進化體,并以此來實現社會的分工。它們對我們的模仿雖然拙劣,但僅僅只是現在,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從不成熟走向成熟?!?/br> “我甚至不敢假設,一個世紀之后會變成什么樣,第三代進化體又會是什么樣?!?/br> “和放棄做人的變種人不同,它們正在成為我們,同化我們,并試圖取代我們?!?/br> 殷方輕嘆了一聲。 “這是最讓人不寒而栗的……” …… 曙光城工業區,地精科技的工廠。 坐在一堆零件和黑板的蚊子,和他那四個無師自通的“徒弟”,仍在為管理者交代給他們的任務而掉著頭發。 想要突破速度的極限,首先得解決發動機的問題。 最理想的情況是直接上渦噴。 然而即便是結構再簡單的渦噴,也得包含壓氣機、燃燒室和渦輪這幾個零件。 風扇葉片和壓縮機葉片的工作溫度不算苛刻,可以直接用a3型鋁合金,但渦輪葉片就得講究一下了。 上千度的工作溫度會讓鋼和鈦的強度大幅下降,因此只能選擇鎳。 然而即使是單晶鎳合金,在高熱的工作環境下,也會面臨融化的風險,因此葉片中通常會鑄有微小的內部通道和孔。 這是一門復雜的工藝,不但對材料本身有著極其苛刻的要求,對鑄造工藝也是一樣。 所幸的是,81號廠那邊表示可以幫忙想想辦法,解決發動機葉片的問題。 把米格的發動機弄出來不現實,但弄個米格的爺爺——“ta183”出來還是可以試一試的。 足夠數量的長續航噴氣式導彈——或者說噴氣式飛機,至少能為新聯盟在空中稍微爭取一點優勢。 友商的幫忙對地精科技來說無疑是一件喜事。 能夠把葉片做出來,他們在渦噴發動機上遇到的麻煩至少能減少一半。 然而…… 蚊子還沒來得及高興,便立刻意識到了一個比發動機更嚴重的問題。 他們沒有燃料! 現實中可以選擇的航天燃料很多。 然而這里是廢土。 新聯盟的油料主要依靠卡姆樹種植園生產,然而這種生物質油太“輕”了,缺乏高度分支的異構烷烴。 用來當做工業原料沒問題,畢竟新聯盟工業對于異構烷烴的需求并不算苛刻。至于加工成一般的燃料也能接受,畢竟這東西哪怕不加工,套個霧化器也能點著。 然而航空燃料就沒那么好糊弄了。 航空煤油最關鍵的成分就是多分支的異構烷烴,然后才是含硫量和雜質等等一系列問題。 即便降低對燃料熱值和密度要求,也根本沒有將生物質油提煉成航空燃料的工藝。 因為現實中根本就沒有“卡姆樹”這個物種,想抄作業都沒地方抄。 生物質油本身就屬于節能減排研究的前沿領域,雖然“階段性成果”和ppt多如牛毛,但還沒聽說過哪家能用石油作物代替油田,同時解決碳排放與工業原料的問題。 從地里種出來的石油? 還有這好事兒?! 要是現實中真有這東西。 全世界都得發瘋! 就在這眾人想破頭也想不出解決方案的時候,追魂忽然開口打破了沉默。 “要不……咱試試固體燃料?比如燒煤?” 坐在旁邊的奪命,眼睛忽然一亮。 “你是說利皮施p13a?” 殺神興奮道。 “牛啊兄弟!那東西我見過!” 雖然是在游戲里。 坐在一旁的勸架搖了搖頭,從地上撿起了粉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