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節
這就意味著,不是高空察打一體式的大型無人機,紅方采用的肯定是小型的攻擊型無人機。 對付小型攻擊無人機,什么導彈之類都不好使,那是大炮打蚊子。 最好用就是傳統的機炮和機槍,利用高密集的射擊彈幕進行攔截。 按說,所有的登陸艇都裝了近防系統,對付無人機應該是沒問題的。 可現在藍方的登陸艇卻像一個穿了件漏風的防護服去招惹大型馬蜂窩的人一樣,根本攔不??! 一次次的爆炸在登陸艇的甲板和船身上炸開,不少還直接飛到了近防系統上,直接把近防系統也炸毀了。 有些剛從登陸艇出來的裝甲車和海軍陸戰隊隊員們更是遭了大殃,裝甲車、坦克剛下水就被命中,直接在海面上燃起了熊熊大火,很快就沉進了水里。 終于,藍方的登陸部隊發現了問題。 這些無人機根本不是從海岸附近的紅方陣地里飛出來的,它們是早就等在水里的。 “又是鰩魚!” 負責前線登陸作戰指揮的陸戰隊指揮官立即將消息匯報給了聯合艦隊指揮室。 指揮室那邊聽了也很懵逼。 鰩魚? 這東西不是早就掃清了嗎? 何況鰩魚發射的是魚雷,根本不是無人機。 這邊的陸戰隊指揮官又將情況詳細解釋了一遍,聯合艦隊指揮室那邊才聽明白了。 原來這些攻擊登陸部隊的無人機的確在原理上和“鰩魚”非常相似。 它們都是躲在水里的,伺機而動。 陸戰隊指揮官親眼看到幾架小型無人機直接從水里鉆出來,然后騰空而起飛到大約七八米高,然后就一頭扎向登陸艇的甲板和艦橋。 這種小型無人機估計身上只裝了一枚高爆炸彈,只有幾公斤的樣子,威力比不上大型無人機發射的導彈。 可就算是幾公斤的高爆炸彈,也能輕松爆掉一輛作戰坦克或者裝甲車,去炸登陸艇甲板上的艦橋和設備更不在話下。 一般來說,一艘登陸艇被炸了十幾二十次后,肯定會燃起大火,大火又讓躲在船艙里的登陸部隊不得不打開艙門全部下水,否則就會被燒死。 可剛出去,又要面對那些從水里鉆出的無人機的襲擊。 而紅方呢? 幾乎沒看到人,更看不到火力點。 估計全躲在某處工事里,直接運用無人機來攻擊登陸部隊。 這讓那些在兩棲攻擊艦上起飛的武裝直升機都沒法找到攻擊目標。 現在看來,所有的藍方登陸部隊都面對著一片安靜如同墳場一樣的登陸場,登陸場上的不少阻攔設備,比如龍牙樁、反坦克拒馬、防坦克壕、鐵絲網之類的東西已經被藍軍之前的空襲炸掉了不少。 但即便如此,藍方的士兵根本連岸都上不了,全部在海里剛下登陸艇就被狠狠收拾了。 “沖!沖上去!沖上去占領灘頭!” 陸戰隊的指揮官拿著電臺對講機開始咆哮。 他人就在最前方的伯克級驅逐艦的指揮室里。 看著這一切,他明白了這不是怕死的時候。 水里有紅方布置的水下無人機。 這種小東西看來使用的原理就跟地雷一樣。 埋在近岸邊的水中,一旦出現敵人,會進行智能啟動,或者由附近的某個觀察點里的cao作手啟動,通過組網后群體發起攻擊。 他猜測這些小型無人機是自動尋敵的,它們肯定具備這項功能,否則不會鋪天蓋地,此起彼伏,搞得登陸部隊就像沖進了馬蜂窩里一樣,被無數的馬蜂瘋狂叮咬而無計可施。 能跑到岸上,搶到灘頭,那樣水中的無人機便不會被觸發,至少上岸就是安全的,在水里才不安全。 藍軍的海軍陸戰隊到底也是個精銳單位,雖然此時整個海灘附近的海水都紅了,可還是在基層軍官和士官的指揮下,最終還是沒有亂套,還真的有部分不怕死的兵沖上了岸上,也有部分裝甲車和坦克開始等岸。 見此情形,陸戰隊的指揮官大喜過望。 “都別怕死,給我沖!立即投放氣墊船,用最快的速度直接沖到沙灘上!即將大隊立即給我空降到他們防線后方,和登陸部隊兩線配合前后夾擊,務必在半天時間內打穿他們的防御線!” 這個戰術是沒錯的。 畢竟,那么多的兩棲攻擊艦、兩棲登陸艦上的直升機不是吃素的,也不是拿來砍的。 看到有隊友登陸成功,后頭的海軍陸戰隊員們大受鼓舞。 兩棲船塢登陸艦打開艙門,開始大量釋放lcac氣墊登陸艇。 藍軍的lcac氣墊登陸艇以jeff型艇為原型艇發展而來,在艇體結構、cao縱系統、螺旋槳剝蝕和圍裙防飛濺(如裝有飛濺抑制器)等方面均有改進,因而具有理想的快速性,良好的通過性和獨特的兩棲性,不受潮汐、水深、雷區、抗登陸障礙和近岸海底坡度的限制。 尤其是這種艇可在全世界70%以上的海岸線實施登陸作戰,將迫使敵人不得不在絕大多數的海岸上設防從而分散了敵方兵力;同時登陸部隊有更多的機會選擇登陸地段,便于在常規登陸艇不易登陸的敵方地帶實施登陸。在登陸作戰時,攜帶氣墊登陸艇的兩棲艦船在遠離岸邊20-30海里時,便可讓氣墊登陸艇依靠自身的動力將人員和裝備送上敵方灘頭,從而保證了自身的安全。 很快,好幾艘lcac氣墊登陸艇在高速沖擊下沖上了海灘,而海軍陸戰隊的機降分隊也在武裝直升機的護衛下,開始朝紅方灘頭防線后方進行投送。 眼看著,登陸場很快就能建立,雖然一開始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可終究還是拿下了灘頭。 伯克級驅逐艦上,海軍陸戰隊指揮官舉著手里的望遠鏡,看著遠處一片狼煙的海灘,嘴角露出了一絲得意的冷笑。 “終究還是我們更勝一籌……” 他心想。 可是,笑容很快又僵在了他的臉上。 第1379章 不惜代價 只見從紅方防線方向飛來大群的無人機,數量之多,足可以令密集恐懼癥患者立馬起一身雞皮疙瘩的程度! 這些小型無人機就像成群的蒼蠅,嗡嗡地蜂擁而至,鋪天蓋地如同蝗災中的蝗蟲般撲向了海灘上的藍方裝甲載具和人員。 短短的時間里,漫長的海岸線沙灘上爆開一團團火光。 那些裝甲載具無論是裝甲車又或者是坦克,全部被這些小型無人機直接開罐! 裝甲載具最怕的就是小型攻擊型無人機,因為沒有有效防御的手段,所以毫無還手之力,何況不論裝甲車還是坦克都有個特點,前方正面裝甲厚,防御性能優越,但一般頂部、側面和后方的防御都非常薄弱,小型無人機根本不跟你玩正面對攻,直接飛到頭頂或者身后,一頭就撞上去。 無人機上面掛在的特制穿甲彈撞在裝甲載具上,輕松撕開它們的防護裝甲,引燃里頭的彈藥或者燃料。 大多數的裝甲載具被炸后都會起火,如果駕駛室里頭的士兵沒能及時跳車逃跑,等待他們的同樣就是死路一條。 最讓藍方頭疼的是這些無人機不光襲擊裝甲載具,它們還襲擊進攻的士兵。 一旦士兵形成攻擊隊形向前沖鋒,它們就會一頭扎過來,撞在地面上引爆自己。 爆炸產生的破片和沖擊波足以令藍方海軍陸戰隊的一個小隊直接報銷。 一時間,整個海灘的沙子都被染紅,到處都是rou被火焰和高溫炙烤后散發出來令人惡心的氣味。 膽量稍弱點的藍方海軍陸戰隊員見此情形,不少人直接就躲在拒馬后面根本不敢抬頭,更談不上發起沖鋒。 其實就算躲在拒馬后面也沒用。 這些小型無人機非常靈活,飛行中左突右閃還能拐彎,即便士兵躲在隱蔽物后面,只要不是鉆進地里,大不了就是過頂后往回飛,殺一個回馬槍,同樣能將人炸成碎片。 “fpv!” 在遠處伯克級驅逐艦上負責指揮兩棲登陸的藍方海軍陸戰隊指揮官頓時臉都白了。 fpv無人機又叫做穿越機,是這幾年熱門起來的戰場武器,也是裝甲和步兵的克星。 原則上,對付這種小型蜂群式無人機,藍方和紅方都有一定的手段。 在完整的體系作戰條件下,對付這種大規模的蜂群無人機多數是采取干擾裝置,有些是小型的,單兵攜帶,有些是中型的,放在車上,有些是直接機載或者艦載。 這次登陸作戰,藍方也考慮到了紅方會運用小型無人機群對登陸部隊進行致命打擊,他們當然也知道以紅方的實力,無人機的數量是絕對以萬計算的。 所以,在登陸艇的甲板上和一些裝甲載具上都安裝了一些干擾裝置,部分士兵身上也攜帶了干擾槍,甚至在附近的電子偵察船上和支援飛機上也安裝了這種干擾系統。 此時藍方的干擾是全方位的,按說紅方的無人機是沒辦法組止大規模的蜂群攻擊才對。 可為什么…… “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看著海灘上的情景,藍方的陸戰隊指揮官冷汗一滴滴從頭發里滲出,沿著臉頰滴落下來。 藍方的登陸部隊此時正在竭力反擊。 安裝在登陸艦和裝甲載具上面的機槍和近防系統早就打紅了槍管,而且干擾系統已經能將功率推到最大。 現在看來,這種組合式的干擾和攔截模式有一定效果,也有不少fpv無人機失去了準頭,但是大部分的fpv仍舊能夠做到準確命中目標。 “sir,我估計他們的無人機是無須人工cao控,而是早就設定了自動尋敵功能的自主式攻擊無人機?!?/br> 一旁的下屬給出了自己的猜測。 所謂自動尋敵其實是個非常簡單的系統。 在無人機的內置芯片里植入程序,通過視像系統分別敵我。 藍方所有裝甲載具和士兵服飾、大致形體等等都輸入在系統里,每個無人機都有自己的攝像頭,通過攝像頭獲得海灘上所有藍方士兵和裝甲載具的圖像,只要和內置芯片里預設的圖像大致吻合,就會對其發起攻擊。 最要命的是,紅方還能將不同目標區分開來,遇到什么樣的載具,就采取怎樣的攻擊模式。 遇到士兵,又采取觸地或者直接命中人體的攻擊模式。 這種攻擊模式有效,但極其殘忍。 要知道,一個小型的fpv無人機直接撞在人體身上,是可以將整個人都炸成幾截的。 可紅方的武器設計者初衷本來就帶有這種故意。 就是要讓被攻擊的場面更慘烈一些,那樣才能更有效地震懾敵人,令人產生戰場恐懼。 很顯然這種設計是有效的。 不少藍方的海軍陸戰隊隊員在沖上灘頭的過程中,跑著跑著忽然就看到自己前面不遠處的一名戰友被一架小型的fpv擊中,然后粉身碎骨血濺四處,換誰看到了心里都是一個咯噔,下意識就要找掩護不敢再沖。 可是,部隊停止沖擊,取而代之是更嚴重的后果——海灘滯留。 因為藍方的登陸規模非常大,海面上密密麻麻都是各種登陸艇和氣墊船,還有就是兩棲載具,就像一波波往前涌的螞蟻一樣,如果前面的部隊速度慢下來,甚至停滯在海灘上,就意味著后面的人越積越多,而對于裝甲載具來講更是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