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節
這就是特種部隊的其中一種特殊的用途。 而270投送到東北七邦東面叢林里的一支特種連則是負責地面引導。 為什么要地面引導? 因為紅方打算將大量的武器空投到該處,送給這些民地武反抗力量。 要什么給什么。 只要會用,都給。 槍、炮、無人機、各種單兵防空導彈以及火箭筒。 那些已經和白方軍隊作戰多年經驗豐富的民地武反抗組織成員拿到這些武器將會如虎添翼。 而接受大量空投,必須有地面引導,也必須有一支分隊進入和當地組織接頭。 270部隊建立之初,其中一個性質就類似藍方的綠扁帽,負責組織和引導敵后武裝力量,讓他們以游擊戰、襲擾戰甚至可以正面和白方部隊對抗,對抗的同時甚至可以為他們提供足夠的空中力量支持或者是遠火支援。 既然開打,紅方這次毫不留手,畢竟己方此時的處境危險,東西兩線作戰壓力太大,只要有利于打垮白方的手段,能用都用,不用考慮任何原則之類的問題。 戰爭,就是要贏。 贏了,勝者才有資格談原則。 古里走廊附近的空域,李兵看了一眼高度計。 飛了那么久,高度居然還有六千米。 他的衣服外層已經能看到薄薄的冰霜,溫度低到令人發指。 雖然身上的裝備和衣物都是高科技的結晶,能夠抵御極度的嚴寒,即便臉上到頭上任何一寸都被氧氣罩、頭盔面罩等等覆蓋,可那種冷仿佛從心底里鉆出來似的,讓人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前方的黑暗中,有數盞綠色的ir燈光亮。 這種燈光是不可見光,只有在夜視儀的視角下才能看到。 現在李兵最擔心的還不是降落場的問題,他最擔心的是白方的雷達是否已經發現運輸機。 其實他并不知道的是,那架運輸機其實飛躍界限的時候已經被發現,還讓白方部署在這一帶的雷達站里的值班人員緊張了好一陣。 畢竟白方已經宣戰,雙方是對抗狀態了。 如果是對方的轟炸機,那可是大大的不妙。 值班的軍官將發現紅方一架運輸機入侵己方空域的情況立即上報,還沒上報的時候,忽然發現運輸機掉頭飛走了,好像逃逸了。 雷達站值班軍官是一頭霧水。 很快他意識到這不是轟炸機。 轟炸機出動一定會有戰斗機護航,從雷達捕捉到的信息看,對方就是一架飛機,根本不是轟炸機。 于是他拿起了電話向上級匯報,說幾分鐘前發現了一架運輸機入侵,由于己方的雷達反應靈敏,并且防空部隊又進入了臨戰狀態,紅方的飛機估計感受到了壓力,覺得討不了好,目前已經落荒而逃。 白方部隊的基層基層軍官都好大喜功,這幾乎是他們的傳統,就算自己吃虧他們也能將自己吹成戰斗英雄。 上頭一聽,再看看穿過來的情報,于是夸了值班軍官兩句,讓他繼續監視,之后就放下電話,又撥通了更上級的電話,又添油加醋地顯然一番。 當情報送到白方聯參部的時候,變成了這樣——半小時前,紅方轟炸機群侵入我古里走廊空運,我方防空部隊反應迅速,迅速組織攔截,擊落敵機一架,擊傷一架,目前敵機群已經回轉脫離,逃往紅方防區…… 上頭一看,先是緊張了一番,然后又長舒了一口氣。 好歹是攔截成功了。 其實,白方指揮層目前也很頭疼。 因為出情況了。 什么情況? 原先他們認為,紅方的北斗系統被摧毀,已經失去了精準打擊自己的能力。 就算紅方依靠慣性制導,對自己的打擊力度和破壞力度也將大大降低。 而自己可以利用藍方的gps定位系統,對紅方實施降維打擊。 即便紅方反擊,擊落了藍方的gps組網衛星,自己仍舊可以借助毆方的伽利略系統取得一定的制導和定位優勢,對紅方依舊是降維打擊。 白方預判紅方是不會打擊伽利略系統的。 因為歐方目前雖然嘴上喊著支援藍方,實際上嘴動身子不動,壓根兒沒卷入對抗。 按照紅方一貫做法,是不會主動打擊非對抗方的設備。 所以白方心里很是篤定,覺得自己是吃定紅方,肯定能夠一直以精確制導打擊紅方的慣性制導,穩穩占據上風。 可事情不出意外地出了意外。 萬萬沒想到的是,白方千算萬算,算到了所有卻沒算到了紫方這個變數。 就在一天前,紫方發射導彈,直接將歐方位于軌道上的伽利略衛星全部弄了個殘廢。 歐方很是委屈,wtf,我可沒參與,打我干嘛? 紫方倒是很霸氣,說了句,既然我紫方的衛星都沒了,那么其他方的衛星還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紫方和歐方一直就關系緊張劍拔弩張,之前就一直在對抗。 反正就是虱子多了不癢。 反正你小歐是占藍黃的,打你丫的就沒錯了! 只不過,紫方這一行動,最苦的不是歐,倒是苦了一旁的白方。 這尼瑪…… 完了! 第1333章 騎虎難下 白方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 本以為可以憑借擁有導航的優勢趁機在紅方的地盤上咬下一塊rou,這還沒開始咬,發現自己的牙口是一口的假牙。 紅方的導航衛星是被摧毀了大部分,但藍方的gps衛星也受到了猛烈反擊。 白方的聯參部本來估算紅方至少要一個星期之后才能開始陸續補上部分損失掉的北斗衛星,這幾天補上去的恐怕剛上軌道就被藍方摧毀。 一個禮拜,意味著占據著絕對的優勢打擊紅方,足夠自己在邊境啃下不少的rou。 他們甚至做過最壞打算,藍方的gps沒了還可以用伽利略系統,沒想到紫方把伽利略衛星給打掉了。 這樣一來,白方目前處于騎虎難下的狀態。 可是宣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只能硬著頭皮上。 白方原計劃主攻方向是卡拉地區。選擇這里不難理解,因為根據藍方的衛星監測網絡沒有被打擊之前的情報顯示,紅方在西北段有大部隊集結的跡象,這里很顯然不易硬攻。 而中段的同朗地區的地形險峻,要從這里打開缺口很難,并且就算打破紅方第一道防線向紅方內陸攻擊,后勤也容易被切斷,前進部隊容易變為孤軍。 想來想去,整個戰線上,東北段的卡拉地區最適合實施進攻,在歷史上,白方不是第一次在這里發起過進攻,也曾經有過成功突破前線防御的先例。 根據藍方衛星之前的偵測,東北段目前只有紅方一個山地52旅,相比起白方自己部署在雙方交界線上的兵力,一個旅的兵力不足掛齒。 目前東北七邦已經部署了白方6個山地師,兩個坦克團,外加邊境警察特種部隊、炮兵旅等等,在兵力上絕對占據優勢。 所以,選擇東北段的卡拉地區進行突破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卡拉地區平均海拔更是超過了4000米,地形復雜,很多大型裝備都無法正常運作,只有部分高原研發的終得能夠參與作戰。 這些年來,為了對付紅方,白方為此建立了專屬高原作戰的世界規模最大的山地師部隊,除了針對高原的專項訓練,還花費巨資引進了高原特種作戰裝備。 比如全鈦合金打造的155毫米m777輕型榴彈炮,這種全身都是由4代戰機貴重材料鈦合金打造的榴彈炮,大幅度降低了結構重量,雖然還是牽引式的,但可以由支奴干直升機調運部署,增強了在高寒山區部署的靈活性,極大的增強白方山地師的火力強度。 只不過,m777畢竟是買來的,其購買價格高達500萬刀拉一門,貴得簡直喪心病狂,以至于白方最終也才裝備了145門。 為了伺候這145門昂貴的寶貝,部署在邊界的山地部隊同時列裝了15架支奴干運輸機,用于調運這些榴彈炮。 與此同時,白方還擁有10年前風光無限的蘇-30mki重型戰機,針對紅方近年來航空科技的大幅躍升,又不惜血本斥資以接近2.5億美元的價格從高盧引進了陣風戰斗機,以圖形成空中優勢。 其實為了對付紅方,白方簡直是煞費苦心大撒幣,除了陣風外,還財大氣粗以接近1.5億美元一架的價格,引進了世界上綜合性能最好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28架,用于支援坦克作戰。 從紙面數據看來,白方的進攻能力和裝備水平堪稱嚇人,藍星上先進的裝備他們都能買到,如果硬要說有啥短板,那么唯一的劣勢恐怕就是高原地區很難行動的t-72和t-90坦克了。 由于設計本身的問題,在這種高海拔下,這兩型重裝坦克只有喘氣的命,而很難展開機動作戰,稍微機動幾下估計就要趴窩,這也是白方不愿意在同朗動手的原因之一。 紅方雖然沒有專屬的山地師,但其按地域劃分戰區,也是按照地域特點進行專項裝備,比如藍星首款真正意義上的高原坦克15式輕坦,還有可以在高高寒山地靈活機動部署09式122毫米車載榴彈炮和pcl-181型155毫米車載加榴炮。 這兩型輪式卡車炮比白方直升機調運的m777榴彈炮更為靈活機動,打完就跑,生存概率更高。 在坦克支援方面,紅方擁有自研的中型武裝直升機,武直-10的綜合性能雖然不及白方的阿帕奇,其是藍星首個裝備直升機專用空空導彈ty-90的武裝直升機。 白方的長弓阿帕奇性能雖強,主要任務還是執行對地作戰,其對空作戰用的是尖橫式毒刺導彈,明顯在直升機對戰中處于不利之地。 空軍方面,紅方擁有自研的中型三代半戰機,殲10c和重型戰機和殲16,雙方高原作戰力量可謂旗鼓相當,但白方仗著自己兵力上的優勢,還有紅方目前在東線已經和藍黃兩方打得不可開交,并且喪失了北斗系統支援,無法發揮其火箭軍的威力,所以,白方自認為目前自己比紅方更勝一籌,決定先發制人。 白方經過數10年的長期準備,在延綿數百里的邊境地區苦心經營了50多個軍用機場,其中包括為數眾多的距離邊境僅數公里的前進機場和兩個去邊境200公里不到的大型機場,配備各類戰機的輔助設施,是主要空戰的發起地點。 而紅方這一方面的兵力顯然不足,兵力和戰機數量遠不及白方,其最靠近前線的兩個機場也僅僅距離突地點有數百公里,并且還是軍民兩用的機場,這在應急出動和航程上吃了虧。 就在白方宣戰次日凌晨4點,白方空軍從前線機場起飛了2架陣風戰斗機和4架蘇30mki,根據作戰計劃,這些飛機的任務是選擇紅方沒有防空導彈覆蓋的區域穿越了邊界線,分別襲擊紅方卡拉地區前沿的幾座軍用雷達站。 因為目前紅方的偵察能力和導航能力受到了嚴重打擊,最讓白方忌憚的是紅方的雷達。 只要用突襲的戰術迅雷不及掩耳干掉紅方前沿的雷達陣地,那么在紅方沒有完全修復之前發動地面進攻,輔以空中打擊,那時候沒有雷達支持的紅方直接就是個被戳瞎眼的瞎子,任由宰割。 按照計劃預估,能在三天內至少拿下200平方公里的地區,不管后續情況如何,至少能咬下一口rou。 白方歷來都是戰略野心很大,戰術上卻謹小慎微,他們知道紅方不好惹,但又忍不住想要占便宜。 基于這種矛盾的心態,白方戰術安排往往顯得沒有遠見并且短時。 在他們組織在東北段準備發動進攻的時候,白方指揮層不知道的是,在西北段的紅方部隊已經進入了鐵方,并且已經聯合鐵方在鐵白交界的邊境上集結。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白方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東北段準備動作的時候,背后一把寒光閃閃的尖刀已經慢慢靠近了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