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節
他正在猶豫之間,卻忽然看到已經進入中段軌道的紅方導彈開始加速,紅點上標出的馬赫數一直在變…… 5…… 6…… 7…… 8…… 到了將近9馬赫的時候,紅方的導彈不再加速了。 是高超音速導彈! 沒錯了! 不過沒有以往情報部門搜集來的數據那么恐怖,9馬赫……還行,算勉強是個高超音速導彈吧…… “行,我知道了?!?/br> 主任終究還是壓下了心里的疑惑。 何況現在的時間上也來不及了。 對方的導彈已經進入了中段,用不了多長的時間就會到達佐世基地和古風島,無論是德服的哪個型號的導彈,還是得攔下來再說,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導彈落地什么都不做。 中尉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上,他依舊盯著自己面前的屏幕,看著那些不斷升空的彈道導彈。 越看,越疑竇叢生。 這紅方此次攻擊的導彈仿佛不要錢一樣,位于d部沿海的,3個發射陣地以每組8枚騎射,每輪24枚,5分鐘一個輪次的頻率,不緊不慢的發射導彈。 因為藍黃方本來預估紅方一旦開始攻擊必定全力以赴,再怎么說都會是火力全開全力以赴,一定使用飽和攻擊來對付黃方的幾個基地,而且他們也最怕飽和攻擊模式,畢竟黃方的攔截彈也不是無限的,部署在佐世基地附近海域上的藍方-70航媽打擊群的反導系統也不是無限彈藥,飽和攻擊之下要承受的壓力可大多了。 現在看來,紅方一波24枚,每波5分鐘的攻擊密度,己方還是能撐住的。 紅方開始反擊了。 這個消息很快傳到了藍方聯參部指揮室內。 溫朝暉看完監控屏幕上的動態后,暗暗松了口氣,他下令位于沖鳥的黃方第一護衛隊群使用標準3型攔截彈負責協助攔截攻擊古風島的導彈。 標2攔截彈的確是好東西,該彈擁有2500公里的對空作戰范圍及500公里的射程,射高超過1萬米厚,其速度可逐漸達到15馬赫,性能來說簡直堪稱接近完美。 不過,價格也很完美…… 因為當年黃方找藍方買這種攔截彈的時候,藍方也沒把黃方當外人,直接報了個4500萬美元一枚。 此時,沖鳥方向的第一護衛隊群擁有44枚標準3,應該能頂住紅方的攻擊。 而佐世基地方向也不用擔心,那里除了陸基反導系統外,還有藍方的航媽編隊部署在附近海域,可以發射標3導彈協助黃方對紅方的德服導彈進行有效攔截。 一時間,從黃方的沖鳥方向和佐世方向以及佐世附近海面上-70航媽打擊群全部都火力全開,一枚枚昂貴的標準3導彈跟竄天猴一樣嗖嗖地不要錢一樣升空,沖著紅方飛來的導彈迎頭而去。 標準3高達2500公里的攔截距離果然令人側目,紅方的導彈飛行到d海上空還沒進入黃方領海區域就已經紛紛被集中、攔截。 天空之上,綻放開一朵朵巨大的火球,留下了一團團濃重的煙團。 隨著攻擊與攔截戰進入白熱化,各方的指揮系統上都出現了各種戰果數據—— 紅方德福彈道導彈大部分在中段飛行階段,就在大氣層外被標準單攔截,小部分進入大氣層的彈頭,經過地面的pac防空導彈攔截只有大約不到30%能夠進入最終的末端沖刺階段。 而最令人驚掉下巴的是紅方的命中精度。 效果實在差強人意,居然有兩到三百米的誤差…… 極低的命中率導致紅方好不容易突防的導彈也未能取得實質性的戰果。 半小時后,藍、黃兩方發射的標準3絕大部分命中目標,攔截了前期發射的大部分紅方導彈。 不過,紅方導彈仿佛不要錢一樣,還在源源不斷的發射。 漸漸地,標準3導彈已經全部告罄。 藍黃雙方只能發射標準6和pac-3進行攔截。 跟標準3比起來,這兩種攔截彈的效率就大大不如了。 縱使紅方的導彈打擊精度不佳,但架不住數量多,在持續的不斷打擊下,首先破防被集中的就是古風島上的大型三坐標防空警戒雷達系統及地下情報站。 接著是黃方佐世基地內的一個油料庫被擊中,燃起了熊熊大火…… 而紅方依舊還是那個發射頻率。 一波24枚,每波5分鐘。 可怕的韌性。 可怕的彈藥庫存。 紅方此時甚至都來不及進行還擊。 他們現在所有的雷達和反導系統應付紅方不斷來襲的導彈就已經開始感到吃力了,派出飛機前往d部沿海打擊紅方的發射基地看來根本無法做到。 畢竟紅方在d海上空部署了大量的巡邏編隊,只要進去他們的識別區,立馬就會被火力攔截。 此時,唯一的希望就是三艘在途的藍方航媽編隊,它們不到場,真壓不住紅方! 第1290章 不正常的攔截率 這種源源不斷的輸出,實在令藍黃雙方的導彈攔截系統都達到了極限。 倒不是說攔不住,是真的沒那么多資源。 黃方的導彈都是從藍方獲得的,實際上就是藍方的技術。 藍方的技術在藍星上倒是挺猛的,只是它的東西成本太高,成本高就意味著裝配數量不會太多,庫存也不會太多。 畢竟導彈這東西,也有有效期,庫存太多每年用于維護保養的錢就不少,誰都不會沒事存太多。 相比之下,紅方就不一樣了。 紅方是全產業鏈工業國,制造成本只有藍方的20%,藍方一艘航媽一百多億刀,紅方只要不到20億刀就能造出來。 要說技術,藍方更勝一籌,但要說制造能力,藍方拍馬都追不上紅方。 和平年代,這種優勢不會太明顯。 到了戰爭時期,一切短板和缺點都會被放大。 溫朝暉在自己的指揮所內看到這一幕,心中那種隱約的不祥預感又開始翻騰了。 “朝暉,你好像有什么擔憂?” 總指揮龍剛看出了溫朝暉的心事重重。 “首長……” 溫朝暉的目光盯著屏幕,上面的數據依舊在不斷變化。 “我怎么有種感覺,李正又要使壞了……” 龍剛說:“很顯然,他們是在消耗我們的彈藥?!?/br> 溫朝暉說:“不光是消耗那么簡單……我覺得我們是不是把庫存的標準3用得太多了,這個數據……” 他指了指屏幕。 “pac系統的攔截率怎么會那么高……” 龍剛被他指出的那串數據吸引了。 的確,根據計算機系統顯示,紅方發射的導彈里頭,pac系統攔截率居然高達68%,這遠遠超出了原先的設想。 按理說,pac系統在面對紅方德服系列變軌導彈的情況下不應該有那么高的攔截率。 說到攔截率,就不得不說說說標準系列和pac系列這兩個不同類型的導彈。 標準導彈對pac導彈哪個更加厲害? 毫無疑問當然是標準防空導彈比較厲害。 比如,愛國者3是用來攔截短程彈道導彈,射程在1000公里以下,而標準3初始設計是可以攔截中短程彈道導彈,可以攔截射程在2500-3500公里上的導彈。 而經過改進后最先進的標準3型號甚至可以攔截的射程為5000公里的遠程的彈道導彈,甚至可以在初段對敵方發射的洲際導彈進行攔截。 為什么“標準”導彈射高能達到1500公里而pac導彈卻不能做到? 因為標準導彈不管是助推能力還是子系統都遠優于愛國者,射程和精確攔截能力也大大超出pac這種八十年代就研制定型的導彈。 目前,pac-3只能在大氣層低空進行定點防御,防御范圍極為有限,而標準3是在外大氣層導彈飛行中段進行攔截,防御的規模較大,屬于面防御。 標準3導彈不光可以搭配pac-3導彈,也能搭配配套的宙斯盾系統具有強大的功能,如預警、精確跟蹤、火控引導等功能,而pac-3的雷達只有火控引導的能力,所以需要其他傳感器提供信息,如用于早期預警和跟蹤的系統。 標準3不僅可以裝載在宙斯盾戰艦上,而且早已經在陸基版本上發射,由于其強大的機動性和海上的導航能力,反導系統可以部署在世界任何海域,并且可以更接近預定的攔截器。 而由于射高的限制,愛國者三只能部署在韓國,沖繩和其他更接近潛在競爭對手的地方,整體來說還是標準導彈更厲害。 也正是由于這兩款導彈的性能差異,藍方才一直將標準3和pac-3進行搭配,用于建立一個雙層的反導系統,以增加攔截成功率。 因此,看到pac-3的攔截率這么高,溫朝暉和龍剛難免心生疑竇。 “看來紅方用的導彈型號的確有問題……”他 不由得喃喃自語說了一句:“能不能去查清楚,他們使用的是什么型號的德服導彈?” 溫朝暉得到了龍剛的贊同,立即表示同意:“好,我馬上讓情偵部門和反導部隊的人去查一下,驗證一下紅方使用的導彈型號?!?/br> 龍剛又吩咐:“對了,你還可以這樣做……” 沉吟片刻,才又道:“停止使用標準導彈,加大干擾力度影響他們北斗終端的精度,命令反導部隊盡量使用pac系統進行攔截,然后看看效果?!?/br> “好!”溫朝暉說:“我馬上安排?!?/br> 藍方接到指揮部的命令,讓所有位于黃方的基地和海上的航媽打擊群都停止使用已經庫存見底的標準系列導彈進行攔截后,攔截率似乎真的沒有太大的變化。 此時,龍剛和溫朝暉才意識到自己已經上當了。 不過,時機似乎已經錯過。 僅僅在溫朝暉命令停止使用標準系列導彈進行攔截紅方導彈后不到二十分鐘,紅方居然主動停止了攻擊。 最后的數據被列出在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