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節
而中東這邊的作坊生產的質量相對差點,之前有毛敘聯軍在隊某地搜查中發現了大量的自制子彈、炮彈、土制迫擊炮和制式地雷,廠房里的設備非常先進,可見早已不是一般的烏合之眾那么簡單。 7.62口徑的子彈有效射程一般在三四百米范圍內,可彈頭飛行千米同樣有殺傷力,此時的港區外圍在交火,乒乒乓乓打得好不熱鬧,個別流彈飛進港區里也就不難理解了。 李正在制高點上看到港區外的情形,越看越是心靜。 他甚至能夠看到雙方相互對轟的坦克和裝甲車,甚至能清晰看到炸點。 “狙擊小組匯報,港區外交火正在加劇,我這看到了兩輛坦克和一輛裝甲車在交火,完畢?!?/br> “知道了,只要他們不進入我們的警戒范圍,你們只需要繼續負責監視,有新情況急事回報?!?/br> 肖軍結束通話,忍不住深吸一口氣。 目前突擊隊承受了非常大的壓力,這里人員密集,飛進來一顆步槍子彈彈頭已經能取人性命了,更被說萬一飛進來一顆炮彈…… 后果簡直不堪設想。 其實,不光是負責警戒的蛟龍突擊隊感到壓力山大,在2號艦在荷臺達港進行撤僑的時候,編隊指揮中心忙得腳后跟打腚。 所有人都處于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下,不光是臨時出現的突發情況需要處理,包括國內、國外機構、編隊各艦只之間的信息不斷涌入。 通訊組的幾位士官一直在說話,一直在傳達命令和接受命令以及匯報之間不斷轉換。 五分鐘前,編隊如今接到了新的指示——稱計劃有變,除了荷臺達港的撤離之外,需要編隊安排艦艇前往亞丁港,那里也有一大批同胞等待撤離。 “這是怎么回事??” 指揮長聞言頓時有些上火。 說好的一地撤離變成了兩地同時撤離。 畢竟原本定制的計劃全被打亂了。 按照原計劃,三艘艦艇會在這里依次入港,用最快的速度帶著y國所有的僑民。 現在忽然說在亞丁港有一大批同胞在那里等著,這怎么不讓指揮長有些措手不及? dsg那邊給出了解釋。 而且解釋也非常合理。 原計劃的確是都在荷臺達港集合,事實上戰火蔓延的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沒人想到zf軍那么快就被hs武裝勢如破竹一路打到了京城,連zt都慌忙出逃。 而在這種情況下,y國首都的dsg沒關閉的一個巴掌都能數過來。 3月26日夜晚,當撤僑的命令下達后,在海上的軍艦們幾乎同時開始奮力進行準備工作時,位于首都炮火聲中的dsg通宵燈火通明,也在緊張地準備撤僑工作。 y國雖然國土面積不大,但是短時間內將滯留在y國的華夏公民聚集起來也絕非易事。 但是好在來到y國的華夏公民幾乎都是企業的外派人員,他們以企業的項目所在地為駐扎單位,通知相對容易。 其實在戰爭剛爆發時,很多華夏僑民就自發乘坐交通工具來到了y國京城的dsg尋求庇護,而dsg也緊急通知了在y國經商的各個企業以及商會,希望他們能夠組織人員自行來到dsg匯合,統一出發去荷臺達港碼頭上船離開。 計劃聽起來很簡單,可實際cao作起來卻遇到了重重困難。 因為形勢的急劇惡化,原本計劃統一去荷臺達港的數批僑胞隊伍有很大一部分根本沒能到達,因為要經過的地區已經打成一鍋粥,要穿過交戰區風險實在太大,就算有當地人帶路指引也同樣無法保障安全。 dsg只能立即作出調整撤離方案的決定。 那么,怎么規劃路線才能安全到達港口與軍艦會合? 這成了困擾在dsg工作人員心頭的一個難題。 在短暫的忙亂之后,dsg想出的最佳方案是——根據同胞所在地的不同,根據他們距離港口遠近而決定他們前往哪一個港口,而不僅僅要求只在荷臺達港上船。 如此一來,亞丁港就成了僑胞撤離的第二個地點和選擇。 畢竟,在戰火紛飛的環境中,盡量縮短行程距離是減少風險的最佳方案。 無論情況如何變化,無論任務多么艱巨,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也沒有時間讓人去抱怨。 編隊指揮長得到dsg的解釋后,理解決定調整方案。 編隊三艘艦中的2號艦和3號艦會在這里接上數量最多的一批同胞撤離,1號艦則前去附近的亞丁港,在那里接走撤離到那里的一批同胞。 方案調整的信息很快通報給了各艦,各艦上的值更指揮組組長又通報給各部門的負責人。 負責特戰分隊的肖軍知道消息后首先想到的是另一個棘手的問題。 因為起初打算在荷臺達港一個港口進行撤僑,所以他帶領了大部分的特戰隊員已經上岸布置警戒區域,1號艦上此時只留下了一個六人戰術小組負責安全。 如果說,1號艦要去亞丁港,意味著那邊只有6名突擊隊員。 怎么辦? 第0902章 分兵兩路 分兵! 唯一的選擇似乎已經擺在面前。 2號艦指揮組組長找到了肖軍,開口就問:“肖軍,現在你那里能抽出多少人手?” 肖軍回答:“只要留下原本2號艦的小分隊就行?!?/br> “10個人?” 指揮組長特地追問了一下。 他要確認。 因為在這里,任何決策都會涉及到生命安全問題。 任何的一絲疏漏導致的都是無法挽回的后果。 作為2號艦的戰術指揮員,他必須承擔責任。 肖軍想都沒想便回答:“沒問題,我相信第2小隊,也相信張建的指揮能力?!?/br> 值更指揮組長聽到肖軍的決斷,于是也拿定了注意,說肖軍,除了第2小隊外,你們剩余的突擊隊員全部回到艦上,把警戒區交給2分隊,馬上乘坐艦載直升機前往1號艦,隨艦前往亞丁港。 肖軍問:“那3號艦呢?!” 指揮組長知道肖軍擔心的是什么。 3號艦是綜合補給艦,防護能力相對薄弱,一定要有護衛艦或者驅逐艦伴隨才能保障高度安全。 原本計劃是2號艦打頭陣率先靠岸,然后3號艦在半小時后進入港區,兩艘艦一起裝載人員撤離。 現在情況出現了變化。 1號艦現在要立即趕往亞丁港,容不得半分耽誤,畢竟時間就是生命,荷臺達港周邊亂成這樣,亞丁港的情況此時也好不到哪去,必須用最快的速度趕往那里接走僑胞。 所以,1號艦甚至來不及靠岸接上特戰分隊隊員,直接掉頭趕往亞丁港,在岸上的隊員只能使用艦載直升機運載前往1號艦。 一旦1號艦離開,意味著3號艦入港后2號艦不能離開,必須要等到3號艦接完同胞后才撤離。 聽起來,也就是多待一兩個小時的事。 在平時,似乎沒什么大不了的。 可問題是這里是戰區,性質已經完全不同。 別說多等一小時,就算多等半小時,風險都急劇增加。 “3號艦會提早進港,盡量用最快的速度接人,剛才我算過了,目前已經有78人上了船,每個人從進入到安檢到清關最終到上船,每人耗時大約25秒,這還不夠快,我們需要更快,3號艦進入港口之后,我會協調清關組和安檢組,還有和dsg的同志協商,盡量縮短同胞登船的時間,到時候你們特戰分隊的警戒壓力會很大,你確定張建能夠勝任嗎?” 肖軍說:“我相信他!” 指揮組長也不多說:“行,你馬上待人回艦上,將碼頭交給2分隊!” “是!” 肖軍接到最后命令,打開分隊內部頻道,聯絡張建:“張建,到我這里來一下?!?/br> 很快,張建飛奔過來。 到了面前,敬了個禮。 肖軍說:“戰時就不要搞繁文縟節了,時間緊急,我必須帶走除了分隊以外的所有隊員,這里的警戒任務全部交由你的小分隊負責,我現在只要你一句話——能不能勝任!” “能!” 張建當然也很好奇肖軍為何忽然做出這個決定。 但他也知道,肯定事態非常緊急,隊長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他也無須多問。 問就是延誤戰機。 只有執行! 為什么說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道理就在這里。 撤僑雖然不是打仗,但也是戰時任務。 如果追根問底,沒等解釋完黃花菜都涼了,延誤戰機造成損失,那就直接上軍事法庭等槍響,嚴重的甚至不需要上軍事法庭,直接就地正法。 肖軍立即在頻道里通知其他隊員過來集合,同樣不解釋任何東西,直接下達命令上艦。 艦載直升機那邊早就已經在準備了,老何和副駕駛已經就位,在機艙力檢查了一遍自己的愛機,做好飛行前的一切準備。 指揮組長協調著一切,看著突擊隊員們紛紛跳上直升機,然后螺旋槳越轉越快,最后騰空而起,機頭一點,轉了個方向,朝著1號艦所在的方向飛去。 碼頭上,不少同胞目睹了這一切。 特戰隊員突然減少,不少人似乎也意識到了什么。 但沒人多問,問也白問。 現在每個人只有一個心思,早點上船。 只要上了祖國的軍艦,心頭的大石才能轟然落地。 軍艦就是移動的國土,自己祖國的國土,是最讓游子安心的依靠。 上艦的人,有人輕松有人喜極而泣。 當走到2號艦旁,看見舷梯旁掛著的“歡迎華夏同胞登艦”的紅色橫額,頓時就忍不住掩面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