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節
“李正!” 沈軍走出門口,朝李正招呼了一下。 “過來?!?/br> 李正小跑過去,進了門到了床邊一看,也嚇了一跳。 那個腐爛的創口很是瘆人。 “你背著他,到村口去,快?!崩铥惗挷徽f,拿起醫療箱就出門。 外頭的那位祭司還在篩糠,李麗看了他一眼,搖了搖頭。 布瑪大約也知道事情非常嚴重,自己爺爺的情況很是緊急,見李正背起爺爺,于是跟在李正身后屁顛屁顛也到了村口。 臨時的帳篷里頭有臨時的手術臺。 清創這種手術難度并不大,只是在剛才那個小房子里頭實在做不了,衛生條件差,沒法保證無菌。 哈吉被送了進去,帳篷門簾拉起,布瑪在外頭急得團團轉。 李正安慰他:“嘿,小家伙別慌,我保證你爺爺沒事,要相信我們的醫生,她可是這個——” 說完,豎起大拇指,比了比。 布瑪笑了。 然后開始向李正不斷說謝謝,謝謝,謝謝…… 李正見布瑪幾天沒見,好像瘦了,于是問他吃了東西沒有。 他心里琢磨著,這孩子幾天沒去營區附近做小買賣,也不知道能不能維持生活。 布瑪摸著自己的肚子,尷尬地搖搖頭。 剛才那幾包單兵食品已經被布瑪放在家里了,于是李正去魏胖子那里拿了一份食物,又拿了一瓶礦泉水,過來遞給布瑪,教他撕開食品包,吃里頭的牛rou脯和能量棒。 看著布瑪狼吞虎咽的樣子,旁邊的邵曉倩忍不住擦了擦眼角說:“你看他這樣,都不知道幾天沒吃飽飯了?!?/br> 李正心里嘆息,給幾包食物,那就是救急而已,救急是救不了窮的。 其實唯一能擺脫貧困的還真是教育。 別的不說,哈姆法塔那個胖子不就是讀多了幾年書,腦瓜子靈活,這才能在j市謀生嗎? 想布瑪這種孩子,人挺聰明的,法語英語都懂一些,都是為了生計自學的,如果有機會接受教育,興許將來能改變自己的人生。 如果繼續每天靠著去維和營那里買點口香糖和碟片,去市區找點散工,或者靠扒垃圾,將來長大了還是沒希望,并且他的下一代恐怕也是如此。 這就是貧窮,也是階層的固化。 于是李正趁著布瑪吃東西的時候和他交談起來,問他為什么不讀書了。 布瑪說,他讀過書,但只讀過一年,父親戰亂中死后,母親也跑了,他自己要養活自己,也要照顧爺爺,所以沒法上去,何況也沒錢。 讀書,在這里對于窮孩子來說是件奢侈的事。 李正聽著難受,但卻無能為力。 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邵曉倩說:“你說咱們能不能給他助學,他的學費我可以給?!?/br> 李正說:“這事估計得請示上級了,咱們可坐不了主?!?/br> 邵曉倩說:“夏指揮長那里我去說,應該可以?!?/br> 李正心頭一動。 他知道邵曉倩去說肯定有戲。 布瑪救過大家的命,給食物不如給他助學,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才是幫扶的本質。 “行,那這事就交給你了?!?/br> “放心,我一定給你辦妥?!鄙蹠再徽f:“何況這可是一件好事,又不是什么壞事,我想夏指揮長不會不同意?!?/br> 事情敲定了,李正心里充滿了期盼。 哈吉的手術很快做完了。 李麗認為哈吉最好還是要去j市的中方二級院住幾天院才行,畢竟這傷口是處理了,可還要使用抗生素消炎,每天還要換藥、清洗,留在村子里光是衛生這一點就做不到。 布瑪聽說爺爺要去住院,半天沒吱聲。 問了好幾次,他都沒說話,不說同意,也不說不同意。 最后,他將手伸進口袋,摸了摸,最后摸出一張鈔票,遞了過去。 “這點錢……夠嗎?” 那是一張面值500西法的紙幣。 他怯生生地看著李麗,真把李麗看得心都碎了。 李正心里也不好受。 500西法,折合人民幣不過是五塊多錢。 但李正知道,這也許就是布瑪平時用來進貨的錢。 看他剛才餓瘋了的樣子,估計這幾天都沒吃飽。 寧可挨餓也不愿意花這筆錢,可見對他來說有多重要。 李麗柔聲道:“去我們醫院那里治病不收錢,你也可以跟著過去,照顧你爺爺?!?/br> “真的……不要錢?” 布瑪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些黃皮膚的藍帽子,居然說不要錢幫他爺爺治??? 村里的巫醫都收了自己100西法呢! 第0391章 信任 第一次醫療隊外出巡診的效果其實并不好。 除了小布瑪的爺爺之外,沒人主動過來讓醫療隊看病。 這是一個既在情理之中,又令在人意料之外的情況。 說它是情理之中,因為信任就像聚沙成塔,要靠積累而成。 l國獨立后六十多年里各種戰亂,各國不同的軍隊在這里來來去去,留下的都是傷痛,民眾根本指望不上這些外國人能幫自己做點什么,所以信任當然也就無從談起。 說到底就是麻木了。 這是令人悲傷的事情。 自己國土上的安全需要別國來維持,想想都會令人傷心落淚。 說在意料之外,是因為在之前的印象中,l國是個醫療條件和資源極其落后的國家,全國大約只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有干凈的水源。 外加連年戰亂,其國民平均壽命只有45歲,可稱是世界上的“短命之國”。 在這里的人長期遭受各種疾病和與健康有關問題的破壞,包括麻疹、瘧疾、艾滋病等等。 應該說醫療隊是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他們應該趨之若鶩才是。 沒想到醫療隊第一次巡診就熱臉貼了冷屁股。 幸虧還有小布瑪和他爺爺踏出了信任的第一步,這讓醫療隊長李麗上校十分高興。 信任和不信任之間往往就隔著一層冰,冰只要被敲破,就能彼此伸出友誼的手。 對于小布瑪來說,簡直就是在夢中一樣。 二院的生活對于他來講無異于天堂,在這里,爺爺能接受最正軌的治療——這是從來沒敢想過的。 還有就是吃飯。 吃飯對于現如今的國人來說太簡單不過了,基本上絕大部分的國人面對的問題都是“吃什么好”,而對于布瑪這種l國小孩來說是沒有挑剔的權力的,他們面臨的是“吃什么”的問題。 這里的老百姓一天的收入折合人民幣僅有16元,國內自產糧食又不足,所以能吃飽就不錯了,更別說要選擇去吃啥不吃啥。 二院的飯菜是有專人負責,食物說奢華談不上,可rou菜管飽,兩天下來,布瑪看著精神頭都好了不少。 哈吉爺爺的腿傷已經停止惡化,經過簡單的清創手術外加抗生素的幫助下,發紅發腫的現象開始消退。 由于倆人很特殊,是能否讓醫療分隊和當地民眾打開信任堅冰的關鍵,因此醫療分隊也很是照顧。 兩天后,隊里有個任務要護送倆個醫生從二院前往另一個醫院參加一臺手術,回來的時候李正特地去探望了一下。 剛進門就看到布瑪坐在爺爺哈吉的病床前,手里居然拿著一本書在那里看。 李正覺得挺奇怪。 布瑪早就不讀書了,而且讀書的時間不長,居然還能看書? “布瑪?!?/br> 李正到了背后才喊了小黑娃的名字。 布瑪回頭,見識李正,放下書站了起來。 “李!” 在他眼中,李正人很好,像一個哥哥那樣關照他。 “你怎么來了?” 一邊說,小黑娃布瑪的雙眼落在李正的身上。 李正此時身穿防彈衣,掛著槍,腦袋上還扣著頭盔,整一個就是作戰狀態。 布瑪覺得李正有種說不出的氣質,跟他以前見過的那些軍人不一樣。 從前布瑪看到其他國家的軍人都很害怕,尤其是他們身上的槍。 但不知為和,看到李正荷槍實彈卻有一種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