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節
實戰中,大家對那款單目夜視儀頗有微詞,甚至認為還不如直接使用槍上的夜瞄更好。 而現在快反排使用的這款夜視儀算得上是鳥槍換炮,從前pla是窮怕了,這么多年的積累,得益于國人的努力,經濟上去了,國防自然就寬裕了。 有錢,那就能造。 這款頭盔夜視儀可在偵察、滲透等夜間作戰時,并且具備敵我識別功能,從以前的單目變成了現在的四目,這已經是最新款,從前即便是特種部隊,也只是雙目夜視儀,那種夜視儀由于可視角度的問題,導致有“魚眼”現象,戴久之后會有些“飄”的感覺。 可就是這么先進的夜視儀,仍舊比不上姜誠那雙天然沒有人工打造的雙眼。 李正迅速躲到一個土堆后面,這里是一個市郊的村落,估計因為交火的原因,村民們跑的跑,躲的躲,早已經沒人在村子里了。 不過這里的建筑物已經被武裝分子占領,李正觀察了一圈,發現這些武裝分子也并非傳說中完全沒有軍事素養。 至少他們懂得在周邊占領幾棟村民的民房,爬到樓頂架起機槍,形成了一個包圍圈,居高臨下火力壓制,把護送選票的桑迪他們打得根本抬不起頭來。 運輸車隊一向就是最脆弱的,一般來講,從戰術和警衛原則上說,一個護衛車隊的路線被人發現,就已經輸了大半。 畢竟伏擊要比護送容易多了。 特種部隊有個原則,作戰計劃至少要三套,而護送計劃也至少要三套。 所謂的三套,比如一個突擊行動,三套里頭從出發就要做好備案,原本是空降,如果因為天氣因素不能空降,那就得改陸路,陸路就要做一套方案,這就是其中一套備選方案。 護送也是,一般來講要做三套方案,也就是三條路線。三條不同的路線,有遭遇突發情況臨時改道變更的預備,也有從一開始就要迷惑對方的意圖。 可是千防萬防,桑迪和他的手下護送的這條路線終究還是出事了。 其實這一切都在預料之中。 在l國里,要收買一個知情的官員并不是太難的一件事。 這次的護送路線,顯然有內鬼。 不過這不是李正他們需要考慮的問題,是聯l團的情報處要關注的問題。 李正的槍已經架好,準星套住了目標,姜誠在一旁不緊不慢地舉起手里的觀察鏡,看了一會兒,又調節了一下,最后說:“待會兒你開槍的時候謹慎點,那邊還以后無辜的民眾?!?/br> 他之所以提醒李正,是因為夜視儀中紅外特征顯示那些土房子里頭躲著人,熱源在切換的紅外模式里一覽無余,只是為李正的狙擊增加了不少難度。 民眾聚集區是反恐的噩夢。 這一點,任何一個參加過實際行動的特種部隊成員都會深切體會到這種滋味。 倆人在土堆后頭待了大約2分鐘。 李正架槍,跟蹤目標,隨時可以射擊;而姜誠則將周圍看了個遍,把所有的武裝分子都標記在電子地圖上——那是一種類似于pad的手持終端,老特們喜歡將它綁定在小臂上進行使用。 這東西的好處是隨時可以通過北斗系統看到自己兄弟部隊和各小組之間的準確位置,并且能夠最快速直接在上面標定出自己觀察到和發現的敵人隱匿位置以及火力點,然后共享給隊里的所有人。 姜誠上報了附近地方的火力坐標,然后等待佟志的最后決策。 只要佟志說開槍,那就干他娘的! 姜誠也將自己的95-1自動步槍架在土堆上,只能命令開火。 “我已到達交火中心,發現被襲擊車隊,敵人火力很猛,我命令你們立即壓制住武裝分子的火力,讓我們登車撤離!” 頻道里,傳來了沈軍的呼叫。 佟志聽見沈軍的聲音,當然喜出望外,從沈軍的口氣里能停車,雖然事情緊急,但是他和血狼旅的老特們都無恙。 佟志不再猶豫,一切都按照原定計劃執行——當沈軍和吉博帶領手下找到遇襲車隊并已經接觸的情況下,佟志可以命令外圍突襲的兩個班立即開火。 李正那天晚上開槍的時候有過片刻的由于,雖然時間很短,但畢竟是猶豫了。 這是他第一次實戰任務。 而且,他的準星套住的不是一個靶子,是一個活人。 姜誠在一旁有些焦急地詢問:“你怎么還不開槍?!” 李正不開槍,他這個做副手的就不能開,否則就會提前暴露位置,會招致報復。 幸虧李正終于在短暫的猶豫后扣下了扳機。 150的距離,對他來說完全沒有難度。 瞄鏡中,對方幾乎沒有任何反抗好掙扎的機會,直接一個跟投栽倒,消失在屋頂的泥磚護欄后頭,不見了。 與此同時,姜誠手里的自動步槍也開始點射。 呯呯呯—— 呯呯—— 兩個短點,五發子彈。 而且完全按照1:2:2的比例嚴格裝彈。 所謂的1:2:2意思就是1枚曳光彈,兩枚穿甲彈,兩枚常規彈的設置。 這樣裝彈最適合觀察手,是老特們經驗的結晶,并且是血換來的實戰經驗,事關一起炸彈襲擊事件。 第0368章 不速之客 要說這種裝彈模式,在書本上教材上是找不到任何的要點描述,不過,實戰摸索來的東西還沒進入書本,往往只能在士兵中自我流傳。 甚至有些實戰中的戰術動作非常有用,實際上卻不能進教材,只能是口口相傳,代代繼承。 這里頭最典型的就是單手換彈匣這個戰術動作。 它是從自衛反擊戰中老兵里形成的一個非常流行的戰術動作,開始直至今天,它都沒能進入正規的pla教材,只限于老兵傳新兵。 一直以來,這個經典的戰術動作都在部隊里悄然流傳,并且成為尖子集訓隊里的一項必修課。 為什么不讓進教材? 原因也很簡單——有可能損壞裝備。 1:2:2這種裝彈比例始于一件襲擊事件。 某次負責某國維和任務的某國國防軍在對一個重要的金融設施實施警戒的時候遭遇了一次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 那輛裝滿了炸藥的汽車直接將國防軍守衛的那個銀行掀上了天,直接導致2死七傷。 事后總結發現,其實當時警衛已經發現那輛朝銀行沖過來的自殺式皮卡,也進行了警告射擊,最后車子進入七十米的警戒紅線后,警衛直接對車輛的駕駛人進行了點射。 只不過,有經驗的老特都知道,一旦車輛沖入最后的五十米,駕駛員死不死,對于車輛最后爆炸引起的效果其實影響已經不大了。 何況那輛皮卡是經過改裝的,焊接了一層鐵皮,普通彈打在上面未必能夠完全穿透,最后才導致悲劇的發生。 面對一輛自殺式炸彈汽車,當它離你還有幾十米的時候,你要做的不是傻乎乎只對著司機射擊,而是朝著它的引擎進行射擊。 因為在這種汽車炸彈襲擊的事件中,最后發現能夠讓車子停下并且減少傷害的手段要么是建立足夠的阻攔物,讓車撞停,要么就是用穿甲彈干脆利落干穿引擎造成發動機故障,使其因為機械故障而停止前進。 除此之外,其他一切手段都是愚蠢的。 當時的警衛士兵就是緊張至于直對著擋風玻璃位置一頓突突,可惜發現根本打不穿改裝的皮卡后已經太晚了,一切都遲了,襲擊最后成功,銀行直接成了廢墟。 所以才有了這種1:2:2的裝彈法。 李正的槍法毋庸置疑。 但這一次射擊,他并沒有下死手。 瞄準的是對方的肩胛骨。 他相信,被自己手里這支7.62口徑的高精狙射中肩胛骨,除非是奇人,否則不可能還有能力站起來繼續還擊。 而姜誠的射擊更是恰到好處。 在李正射擊掀翻機槍手后,姜誠的兩個短點射把想要上來接替機槍手的武裝分子撂倒。 一切都是那么無縫銜接。 有那么一刻,李正甚至感受到一種戰術的快感。 這種戰術的快感是你和你的戰友之間完全默契的配合才能造就出來的感覺,以前李正在和同學們一起玩fps射擊類游戲的時候,也曾經有過類似的感覺。 只是,現在他忽然明白了。 這種快感的背后就是死亡。 并沒有什么值得高興的。 但現在他是一名軍人,任務由不得他存在半點猶豫。 在壓制一個火力點后,他繼續朝第二個火力點開槍。 中國維和營快反排的加入,讓原本的武裝分子一下子亂了陣腳。 他們的伏擊計劃無意是成功的,只是他們無論怎么成功都擺脫不了一件事,這種武裝組織大多數就是個沒有嚴格紀律約束沒有戰術配合完全只靠經驗的野路子。 李正這個狙擊小組開槍,留在后頭負責火力支援的兩臺裝甲運兵車頂上的機槍也開始各種掃射。 不過并沒有朝武裝分子進行掃射,而是對著他們頭頂大約一兩米高的地方射擊。 原因很簡單,這里是一個村落,沒人知道建筑物后頭是否有人。 這里的不是水泥建筑,多數直接就是泥巴曬成的土壘起來的簡陋平房。 這種泥巴加樹枝的組合,根本無法防彈,機槍掃射會造成無辜傷亡,所以沈軍早有命令,機槍只負責威懾射擊,除非敵人靠近車輛并對其他隊員造成生命威脅,否則不能朝建筑物射擊。 但是這種射擊已經足夠威懾了,沒人喜歡自己頭頂嗖嗖飛過彈頭并且能看到曳光彈拽出的一根根火線擦過自己腦袋的感覺。 打慣了順風仗的武裝分子們頓時亂了陣腳,別看之前很是猛男,一旦自己背后遭襲,陣勢一亂,一切原本的優勢瞬間土崩瓦解。 …… 運票車旁,沈軍將桑迪架上車。 血留了一地。 沈軍褲管上都是血,全是桑迪的。 他只能在裝甲運兵車的車后頭原地為他急救包扎。 這是每一個老特都要學的科目,不要求像職業衛生員一樣專精,但至少一般的處理手法都要懂。 桑迪的腿出血量很大,沈軍從戰術包里摸出急救包,打開,麻利地抽出里頭的剪刀,從桑迪迷彩褲的洞孔處剪開,讓傷口露出來好進行處理。 只是剪開之后他才發現自己根本很難找到創口,一來是天色完全黑下來了,看不清,二來是桑迪大腿上的創口處已經血糊糊的,彈孔都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