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
當狙擊手,絕對夠格! 現在的侯軍已經開始琢磨怎么將這小子留在部隊里,這么好的材料,不當個職業軍人真心浪費了。 移動靶很快準備就緒。 李云鵬提出的建議,他當然是胸有成竹。 在老家的山里頭,他的槍法深得作為老獵人的爺爺的青睞。 更重要的是他獵殺的都是活物,是會動的。 軍用的制式步槍比起自己家里那支威力一般的鳥銃來說更具備殺傷力,準頭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射程更遠。 入伍后的李云鵬感覺來到了天堂。 在這里,他能摸到槍。 真正的槍。 這是現代軍工的智慧結晶,和自己老家那桿又長又重的土制老獵槍相比,這就是個夢寐以求的大美人。 班長發現的他的射擊天賦時簡直欣喜若狂。 用他班長自己的話說,好好練,將來搞不好比侯軍排長都厲害! 提出增加難度的建議,他其實還有一層意思。 李正和張建都是侯軍帶出來的兵,是四連的兵,四連是猛虎團的神槍手連,聽班長說在e師里常年包攬射擊科目的各項第一。 能夠擊敗四連的兵,擊敗侯軍帶出來的兵,對于李云鵬來說有著更為重大的意義。 第一! 今天是一定要拿下的。 李云鵬躊躇滿志,而張建這頭卻有些慌。 他的確被父親送去過所在部隊的教導隊跟著別的學員進行過軍事訓練。 可無論父親再怎么交待教導隊的教員和班長們不要把張建當做自己的兒子看,要當做學員一樣看待,可實際上當然不能百分百做到。 教導隊那種地方的訓練強度非常高,尤其是學員集訓,要一個普通的地方學生按照預提班長學員的強度訓練? 當然不可能! 所以,表面上張建跟著別人訓練,實際上他的成績從來不做考慮,而且復雜一些的射擊科目根本不會讓他上。 例如夜間射擊。 例如移動靶射擊。 這些都是老兵練的,張建僅僅是跟著學了些皮毛而已。 在戰友面前裝逼只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反正對于一群在家沒摸過槍又不熟悉部隊的新兵戰友,千破萬破牛皮不破! 可現在要面臨實打實的對抗了,他心中難免打起了小鼓。 張建慌,其實莊浩然也不好受。 他練槍打的是精度射,固定靶。 移動靶他也不在行,這玩意跟精度射是兩回事。 200米雖然也不需要考慮修風,只是目標會動了。 射擊移動靶的原理他懂,可是懂又有啥用? 學再多的理論,比不過一次實cao。 4個人中,最放松最興奮的反倒是李正了。 陪太子讀書。 正如他跟張副師長說的那樣,一切與自己無關。 他最大的對手不是站在身旁另外3個新兵,而是自己。 移動靶? 自己可是第一次打。 想想都興奮呀! “臥姿裝子彈!” 指揮員手中的小紅旗終于揮下,四人立即臥倒在射擊位置前,從彈袋里抽出了實彈彈匣。 遠處沒有靶子。 靶子要在進入射擊區域才會出現。 每個靶子出現后會朝前以每秒/3米的速度前進。 速度并不快,但200米距離上,要打上靶也并非易事。 尤其是對于幾個新兵蛋子來說。 李正裝好子彈,上了膛,打開保險,將槍對準了大致的方向。 200米距離上豎著兩個木樁,木樁上有白色的圓形板標記,地上也有白色的石灰標記線。 第一根木樁處,靶子會出現,然后緩緩向前移動。 移動到第二根木樁時,靶子會翻倒,消失在視線里。 兩根木樁之間的距離是30米。 靶子一共會出現五次,直至射手打完5發子彈。 也就是說,每次射擊有10秒的時間瞄準和擊發。 指揮員站在射擊地線一頭,看到幾人已經上膛完畢,拿起對講機下達了命令:“出靶!” 兩百米外,第一根木樁旁啪一下,彈出第一個靶子。 這不是李正的靶,他的靶子在第三個。 這個靶子是排在第一的李云鵬的靶子。 每秒/3米的速度,看似不快,可現在連個白光瞄鏡都沒有,李正嘗試用自己的槍去瞄了一下李云鵬的靶子,發現射向很難穩定,本想跟著靶子移動,可稍稍調整,又會過了頭,秒到靶子前面去了。 難! 真的是難! 第一次打移動靶的李正總算明白這個科目為啥是老兵才能玩,沒一年的訓練,根本玩不轉! 全場安靜,鴉雀無聲。 所有人屏住呼吸,死死盯著把子,等著李云鵬打響第一槍。 呯—— 終于,當靶子跑出三米不到,李云鵬居然開槍了! 在他開槍的一瞬間,第二個靶子從起點處彈出,開始緩速向前移動。 這是張建的靶子…… 第0134章 一槍不發 不得不說,這一槍足夠驚艷。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新兵們傻傻看著李云鵬響槍,又看看遠處的靶子,一臉茫然。 打得好不好,沒人知道。 班長們都是老兵,心里跟明鏡似的,知道這一槍的含金量。 每個移動靶之間的間隔是三米。 第二個靶子出現的時候,李云鵬手里的槍就響了。 這說明從瞄準到擊發才用了僅僅一秒。 就連侯軍也滿臉驚訝。 那么快?! 吳一那是一臉的愕然,忍不住回頭看著自己的老班長,雖然什么都沒說,眼里卻盡是詢問。 侯軍說:“這小子是個天才!” 吳一沉默了。 這意味著,張建奪冠的機會小了不少。 張建開槍的時間相比起李云鵬要慢上許多。 靶子走到將近一半的時候,他才扣動了扳機。 這一槍打是打了,打完了張建心里卻空落落的。 因為剛才那槍,他真的沒有十成十的把握。 但靶子已經走了一半,他心急了,生怕靶子會忽然倒下,消失了。 第三個出來的靶子是李正的。 李正同樣有些抓瞎。 雖然莊嚴為他和張建開了一個禮拜的小灶。 但那畢竟是百米精度射,跟這個200米移動靶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和之前他試瞄的感覺一樣。 移動靶最難的就是射線的控制。 槍口要不斷跟隨靶子移動,找到合適的瞄準點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