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官稚撇撇嘴,不置可否:“你總是一大堆狗屁道理,我說不過你?!?/br> 李善葉便笑:“你心里的道理可比我多,唬起人來一套一套的,我這充其量不過是小巫見大巫,怎么敢與你相提并論?!?/br> 官稚也笑,轉過身闊步行走在這萬丈深淵間的吊索橋上,輕飄飄地扔給他一句話—— “那我可得攢攢詞,日后好哄騙阿秋meimei去?!?/br> 李善葉立時脊背一緊,騰地站起身來:“你敢!” 山谷里飄蕩起了官稚悠然自在的口哨聲。 -------------------- 第192章 生不逢辰 ========================== 這段時日楚藏的日子并不怎么順遂,自容悅入朝以來便多受阻礙。一個朝堂有兩位比肩的國師,正如穹頂之上陡然升起兩輪旭日,各自為營分庭抗禮,日久天長,總歸是有一個要被擠下去的。 巫溪閉關,楚藏能靠的只有他自己,然而容悅的身后除了相思門,還有悲臺。 日前景安王在家中離奇暴斃,被人以利器一刀致命,然而官府卻遲遲抓不到兇手,每次快要找到線索的時候總是忽然就斷了,境況再次陷入一團亂麻。 后來,景安王入殮,家中親眷也心灰意冷,此事便成了懸案,被有司府衙束之高閣。 然而事情到此還遠遠沒有結束,楚藏借由申斥大理寺辦事不利,折損了天家顏面,問責大理寺卿崔平,上奏陳罪貶其官職,欲提攜時任大理寺少卿的張襄善為正卿。 容悅自然知曉他心中什么算盤,崔平為沈瑭弟子,為人清正端直,在政時揪出了大理寺中不少別有用心之人,無一不是楚藏黨派的,一度礙了他不少事,早已被視為眼中釘rou中刺,而這張襄善正是楚藏門下臣,若登上大理寺正卿之職,于楚藏而言,如虎添翼。 既然明面上奈崔平不何,只好背地里就殺人于無形。楚藏曾指派白道去了結他的性命,結果相思門早就留了人手看護,白道去了幾次都未能得手。 陽謀不成,那便只好行陰謀之術。好不容易逮到這個把柄,楚藏借故發作,在朝堂上怒陳崔平五大過錯,直指他德行有損能力有虧,致使天家尊嚴明珠蒙塵,這樣的人早已不能勝任大理寺卿之職。 他說得振振有聲,感染了一眾不明就里的外人,就連皇帝都覺得入木三分,當即便拍板要換人。 容悅自知此事嚴峻,當即對楚藏的條陳逐一駁斥,言辭振振,又道少卿張襄善歷練欠缺,入大理寺不足兩年便擢升至少卿之職本就于理不合,若再右遷,必使天下人疑慮其中或有蹊蹺,同樣使朝廷威嚴風雨飄搖。 于是朝堂之上兩派涇渭分明,你來我往各自為主,皇帝被吵得不可開交,哪個官員說的他都覺得有理。事實上,他并不關心事情的結果究竟如何,只希望此事盡快落下帷幕,他一刻都不想在朝堂上多待了。 吵得最兇的時候,容悅呈以天象之說,言大理寺對應的星象主位平穩而明亮,正是良才善用之相,若輕易變更主位,恐有朝政不穩江山受累的跡象。 楚藏的目光沉了沉,他知道,皇帝向來最敬鬼神之說,此話一出多半是回天無力。雖然己方之人不在少數,但容悅那邊還有沈瑭,沈瑭曾是皇帝的股肱,是輔佐他一路荊棘走過來的老臣,又是一眾文臣的主心骨。他的離開曾讓朝堂一度變得松散而易于掌控,那么如今,他的歸來也必然使自己的形勢重新變得嚴峻起來。 果然,事情被重新蓋棺定論,大理寺所有人原職不動,楚藏最終還是沒能把人扶上位。 事實上,這樣針鋒相對的情況并不在少數,就連經由楚藏之手的差事政令也時常受到一重又一重莫名的阻撓。雖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可一次兩次也罷了,人的耐心是有限的,一旦錯處多了,縱然是天子也會不耐煩。 容悅有潛龍之人的名號,是自九天之上降世的仙人,雖然入朝時日短,卻才干卓絕,很快便越過在朝多年的國師楚藏,贏得了君王更多的信任。慢慢地,楚藏手中的權力開始慢慢轉入容悅手中。 楚藏知道,如今在皇帝的心里,無論是出身還是能力,他都遠遠不及那個人。短時間內,或許會一直處于這種被動的境遇。 “除了外加勢力和鬼神之說,容大人就沒有什么新鮮的招數了么?” 下朝后,楚藏走得并不快,遠遠落在百官之后,他似乎是在思量,眉頭皺著,始終沒有舒緩過,而腳步越來越慢,直至完全停駐下來,最后,轉過身漠漠地看向行在身后的容悅。 他擋在容悅的必經之路上,容悅抬眼望了望漸行漸遠的大臣們,這才停下了腳步,兩手抱肘地堪堪轉過身來,笑瞇瞇道:“巧了,我這人知足常樂,不怎么貪心,有這兩樣已然足矣,倒是不知楚大人可還有什么新鮮招數,也好讓我這個初出茅廬的新人長長見識?” 楚藏緘默地看著他,那雙黑色的眸子宛如一片深潭,潛藏著無盡的寒意。 容悅探尋地掃過那道并不友善的目光,裝作沒有看見,聳了聳肩,淡淡笑道:“看來今日是長不了見識了,那我還是先行告辭了?!?/br> 此路不通,讓道而行便是。他輕輕一頷首,而后抬步行過,欲從楚藏的身旁繞行。 然而沒走出兩步,一道笏板便冷冰冰地橫攔在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