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節
書迷正在閱讀:背刺太子后我死遁了、后宮生存指南[清穿]、我的兩個頂流親兒子終于和好了、保命要從娃娃抓起、特種歲月之彈道無聲、經營無限流副本的第一步、神諭殘卷、龍在天涯、渣“攻”求生指南、炮灰人夫攻的賢惠日常
“于國有功?!?/br> “對你們這般刻薄寡恩,也終究讓人于心不忍?!?/br> 嵇恒負手而立。 他的確是有恃無恐。 在韓信等人崛起之前,關中的官員對天下是占據主導的,但隨著韓信等關東集團的崛起,大秦已不再是關中集團的一言堂了,天下已有跟他們分庭抗禮的存在了。 在這種情況下,還固執的想維持過去,注定是不可能的了。 關東跟關中的沖突,隨著時間只會越來越劇烈。 最終。 就如歷史上的河北士族和關隴集團一般,兩者爆發出曠日持久,且頻頻爆發的沖突,這種矛盾沖突糾葛,到后面是遠遠超出簡單的個體利益范疇,而是直接進入到了全國性戰略的博弈。 對此。 嵇恒并不愿見到。 他要在兩個龐大利益集團徹底對撞前,將這種可能導致分裂的因素給扼殺掉。 徹底彌合東西。 讓大秦的權力樞紐,不再以地域劃分。 而是以權利多寡來劃分。 舉殿死寂。 蒙恬、馮去疾等人都沉默了。 他們低垂著頭,沒了之前的氣焰,顯得很是陰沉。 嵇恒的話,幾乎將他們最擔心的情況,赤裸裸的給揭露了出來。 天下變了! 天下一統時的盛況,如今早已成了過去。 關中并未受到太多實質的削弱,但關東在這六七年里,卻是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兩者的地位懸殊,也不再是天差地別。 而是咫尺之間。 對于皇帝而言,用關中的臣子,跟用關東的臣子,有什么區別嗎? 沒有。 皇帝只需要能遵從政令的臣子,能按他心思執行命令的臣子,至于這些臣子是什么出身,出自于何地,皇帝本身并不關心,也并不在意,而且很早之前,扶蘇就一直在強調,要讓‘老秦人’成為過去。 天下就不該有新老秦人之分。 在這種情況下,扶蘇啟用關東官員,完全是能預見的。 何況韓信等人的崛起,本就是扶蘇有意推動的,他對關東出身的官員,是有大恩的,自然不會有什么擔憂跟忌憚,更是可以毫無顧忌的使用這些關東官員。 但這不是他們能接受的。 只是就像嵇恒所說,他們在不在意,接不接受有用嗎? 陛下若是鐵了心,要對天下改制,就這么告訴關東的官員,只要他們同意,便能晉升到朝堂,只怕關東那些官員,都是趨之如騖的,而他們這些老臣,自然也會被一腳踢出朝堂。 張蒼額頭冷汗涔涔。 他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心中也是一陣的膽寒。 嵇恒太狂了。 這些話,正常情況,無人敢說出。 但嵇恒敢。 他不僅敢說,還敢以此威脅,逼迫大秦重臣,不得不坐下來。 這份膽識跟魄力,張蒼是心驚不已。 他悄悄抬眸,看了看四周。 現在殿內其他大臣都沉默下來,明顯都在思索著其中利弊,不過張蒼心中卻是清楚,嵇恒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也極有可能借此將那些改制給徹底確定下來。 因為…… 其他大臣沒得選。 不換思想,那就換人。 這就是嵇那番話的真正含義。 雖然短時間是不可能的,但誰又敢斷定,陛下沒有另做安排? 他們不敢賭。 更沒有任何信心能勝。 如今的扶蘇羽翼已豐,根本不缺可用之人。 就算將朝堂換個一遍,乃至是兩遍,依舊能提拔上來人。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才會如此的不安。 良久。 蒙恬緊緊的盯著嵇恒,問道:“你就這么確信,你推行的政策,一定能得償所愿?” 嵇恒搖頭。 他輕笑道:“世上哪有絕對的事?!?/br> “我只提供大的方向,其中的具體細節,還需各大官署去完善?!?/br> “而且我推行的改制,并不會急于一時?!?/br> “而是以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為期限,不斷地推進夯實,不過我對其有信心?!?/br> “就我看來,天下今后的動亂,很大程度是基于現有生產力的不足,天地不足以養人,而我的想法,卻是借助墨家、農家、陰陽家等學派,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農業、手工的生產力,繼而最大限度的保持天下的底線?!?/br> “只要這條底線不被觸碰,不被踐踏,那大秦始終是安穩的?!?/br> “至于朝堂動亂?!?/br> “諸位真以為底層黔首關心?” “底層民眾是很現實的,只要能活得下去,誰又會想著造反?” “而六國余孽已不成氣候,百越、匈奴元氣大傷,大秦內外環境穩定,是有條件去‘折騰’的?!?/br> 蒙恬蹙眉道:“你想讓我等同意你那些荒唐的舉措,甚至是助你去推行那些政策?!?/br> 嵇恒點頭。 他笑著道:“的確有此意?!?/br> “權利的更迭是需要時間的?!?/br> “你們需要適應,關東官員也需要適應,天下萬民同樣需要?!?/br> “為諸位博個名,也不算什么壞事?!?/br> 蒙恬不置可否。 若是可以,誰稀罕這個名? 這可是用自己實打實的利益被迫換來的。 蒙恬道:“你既然敢夸下???,或許是有幾分心思,但你的這些想法,的確太過跳脫,也跟大秦的實際情況背離太遠,我等固然在朝堂有一定影響力,但也只能約束自身,想讓其他大臣也同意,并非易事?!?/br> 嵇恒面色平靜,嘴角噙著一抹笑。 他輕笑道:“大爭之世是士的時代,在那個璀璨的大世,‘士’一直想促成一件事?!?/br> “便是刑不上大夫?!?/br> “民爵最后兩級,對應現今的三公九卿?!?/br> “這兩級爵位的官員,除非犯下造反、謀逆等罪大惡極的罪,不然都不會被處死,即便有貪瀆、作jian犯科等罪,依舊可以免除一死,只是情節嚴重者,會被降低退休后的實際爵位待遇?!?/br> “諸位大臣意下如何?” 聞言。 眾官員眼睛一亮。 這相當于是獲得免死之權了。 正所謂伴君如伴虎,他們身處權力中心,對此是深以為然。 若是有了這個承諾,對于他們的安全,是一個極大的保障,也不用擔心遭到殺害。 蒙恬深深的看了嵇恒幾眼,搖了搖頭道:“其他大臣不會同意?!?/br> 嵇恒道:“朝臣的子嗣,朝廷可保障,定有一人能進入到朝堂,不過官職會比這些朝臣低一級,但也只能保證官秩,并不能保證所處官署跟實際官位,至于能不能追上他們的父輩,乃至是超越,就要看他們的能力了?!?/br> 蒙恬臉色微異。 他也沒想到嵇恒會這么大方,一口氣許諾這么多‘官員’。 如果前面的免死是保障的三公九卿的特權,而則就是保障的朝臣的特權,讓他們的家族不至于快速衰敗,至少在朝堂還有一席之地,至于能不能維持,就要看他們自己的本事了。 而且只承諾一人。 相當于父走子繼,只是降低了官職。 繼而為朝堂始終保留著一定程度的流動性。 畢竟越往上人越少。 這時。 馮去疾道:“朝臣或許會同意,但關中的其他官員呢?你的那些想法,對他們損耗很大?!?/br> 嵇恒又道:“對于郎官,即中郎、侍郎、郎中等關中出身,又為朝廷認可的后起之秀,去到地方,都是從縣一級開始?!?/br> “我想要在天下宣揚的是‘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因而想晉升到朝堂,定然要下到地方,至少要有縣一級的為官經驗,不過我可以承諾的是,這些郎官去到地方,一定能被提拔一次?!?/br>